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生盐地碱蓬汁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Pall)又名碱蓬、盐蒿、黄须菜(下称碱蓬),系藜科碱蓬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苏、浙、鲁、晋、冀、、陕、内蒙七省和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取菜容易。过去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一种普通的野菜食  相似文献   

2.
香茶菜醛等二萜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比色法对香茶菜醛,毛叶香茶菜醇和腺花香茶菜素3种二萜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Fe^2+-cys体系在鼠肝线粒体内产生的自由基用不同浓度的Ade,Ame和Iso均有消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且Ade和Iso2种二萜类化合物在剂量160μmol.L^-1可以抑制由Fe^2+-cys引起的鼠肝线粒体细胞膜流动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丁兰  汪汉卿 《医学教育探索》2005,(2):190-191,223
香茶菜属植物是我国民间广泛使用的草药,供药用的约有30余种。主产于河南的冬凌草和毛叶香茶菜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已作为市售抗菌消炎、抗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总序香茶菜Rabdosiaracemosa(Hemsl.)Hara为唇形科香茶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甘肃省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当地民间以其茎叶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无明肿痛。刘晨江等[2]从河南产的总序香茶菜中提取到一种二萜化合物rubescensinD,另未见其他有关总序香茶菜化学成分的报道。为了寻找其活性成分,本实验对甘肃产总序香茶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嫩枝叶中分离得到多种结晶成分…  相似文献   

4.
从萝摩科牛奶菜属植物大叶牛奶菜具有抗生育活性的甲醇提取物中,用硅胶层析及反相硅胶层析分离获得一孕甾四糖甙,经波谱分析、衍生物的制备及水解产物与标准品对照等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为dihydrosarcostin-3-O-β-D-glucopyranosyl(1→4)-O-3-O-methyl-6-deoxy-β-D-allopyranosyl(1→4)-0-β-D-oleandropyranosyl(  相似文献   

5.
从江西省宜丰县产的大萼香茶菜的干燥嫩枝和叶中分得6种成分,3个为二萜成分即:exci-saninA(I),excisaninB(Ⅱ)和rabdoloxinB(Ⅲ),另外3个分别为乌苏酸、棕榈酸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岐伞香茶菜(Rabdosia macrophylla(Migo)C.Y.Wu et H.W.Li)和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Benth.)Hara)中二萜化合物大叶香茶菜庚素(Rabdophyllin G C_(22)H_(30)O_7)和香茶菜甲素(Am-thystoidin A C_(20)H_(28)O_5)在不同生长过程中植物体内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大叶香茶菜庚素以五月份含量最高,香茶菜甲素在整个生长期中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野生盐地碱蓬汁中9种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Pall)又名碱蓬、盐蒿、黄须菜(下称碱蓬),系藜科碱蓬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苏、浙、鲁、晋、冀、、陕、内蒙7省和东北地区,资源丰富,采集容易,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野菜,但对其营养价值缺乏了解。目前,碱蓬已加工出口,利用菜汁试制饮料。本文对东营地区野生碱蓬汁中的9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继前 3报 ,继续对 11种山紫菀类药材即舟叶橐吾Ligulariacymbulifera (W .W .Smith)Hnad . Mazz .、浅苞橐吾L .cyathicepsHand . Mass .、苍山橐吾L .tsangcha nensis(Franch .)Hand . Mass.、异叶橐吾L .heterophyllaRupr.、帕米尔橐吾L .alpigenaPojark .、侧茎橐吾L .pleurocaulis (Franch .)Hand . Mass .、黄帚橐吾L .virgau rea(Maxim )Mattf .、毛茎橐吾L .…  相似文献   

9.
菜、细子菜的生药学比较蒋(安徽省界首市制药厂236500)关键词:菜;细子菜;植物形态;显微特征菜、细子菜均为十字花科菜属(Rorippascop.)植物,本属约60种,分布于全世界温带的潮湿地区,我国近10种,在我省有5种。前者主含...  相似文献   

10.
蒺藜的心血管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系蒺藜科(Zygophylaceae)蒺藜属(Tribulus)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为一常用中药,具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功效,被用于治疗头痛、头晕、目赤多泪、气管炎、高血压、皮肤瘙痒和风疹等...  相似文献   

11.
从显脉香茶菜中分得neorabdosin(I),odonicin(Ⅱ)、effusaninA(Ⅲ)、nervosanin A(Ⅳ)和effusanin E(V),其中Ⅳ为新的天然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找新的抗癌活性成分,从河南省嵩县产内折香茶菜[Rabdosiainflexus(Thunb)kudo]叶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2种成分,其中一种根据各种光谱和化学证据推断其化学结构为新的二萜化合物,命名为内折香茶菜素B(inflexusinB);另一种成分鉴定为齐墩果酸。提示:内折香茶菜素B有明显的细胞毒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毛叶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民间用于抗菌消炎,也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我们曾对河南新县白云山产毛叶香茶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叶的乙醚提取物中除了得到齐墩果酸等三萜酸外,尚分得了4个ent-Kaurene型二萜化合物,已作报道[1].我们新近又从茎叶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二萜化合物,并做了详尽的图谱数据测定.根据图谱数据分析,X-ray所示的晶体结构确定该化合物为rabdoepigibberellolide [2],见图1.近20年来,虽从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中分离出许多对映-贝壳杉烯(烷)型二萜化合物,但ent-Gibberellane型二萜化合物的分得在国内尚属首次,另外,此化合物的波谱数据亦是首次详细给予归属.  相似文献   

14.
该剂由毛叶香茶菜 Isodon.japonicus(Burm.f.)Hara、甜茶(sweet tea)、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提取物组成。取6~8周龄 Wistar 雄性大鼠(体重160~240g)的动脉样本于胶原凝胶中培养。然后将毛叶香茶菜乙醇提取物与动脉样本一起培养。结果表明:毛叶香茶菜乙醇提取物的血管生成作用为0,显示其有很  相似文献   

15.
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L.)Nees别名猪肝菜、羊肝菜、六角英、青蛇菜等,为爵床科狗肝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南方各省区皆有分布。狗肝菜的嫩茎和嫩叶可以食用,既可做炒菜,也可做汤,味道鲜美。狗肝菜味淡、甘、微苦,性寒,具清热解毒,利尿生津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咳血、感冒发热、暑热烦渴、目赤肿痛、急性肝炎、  相似文献   

16.
马齿苋的药理作用与营养保健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野菜已成为城镇居民的时尚美味,被称为长命菜的马齿苋就是备受人们青睐的野菜之一.马齿苋系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别名马齿菜、酸米菜、马蛇子菜、瓜子菜、五行草等,因"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故名,又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故名五行草;因其营养丰富,食疗作用显著,食之可延年益寿,故又称为长命莱、长寿菜.  相似文献   

17.
苣荬菜、苦苣菜和苦荬菜茎叶中脂肪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苣荬菜、苦苣菜和苦荬菜茎叶中脂肪酸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碎片质谱法),以改良的脂肪酸甲酯化法制样,测定苣荬菜、苦苣菜和苦荬菜茎叶中脂肪酸含量.结果:从苣荬菜、苦苣菜和苦荬菜茎叶中分别检出10、9和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4、3和2种,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8.64 %、93.67 %和86.21 %,三者都以亚油酸含量最高.结论:此研究结果为苣荬菜、苦苣菜和苦荬菜的药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比色法对香茶菜醛(Ame)、毛叶香茶菜醇(Iso)和腺花香茶菜素(Ade)3种二萜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Fe2+cys体系在鼠肝线粒体内产生的自由基用不同浓度的Ade、Ame和Iso均有消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且Ade和Iso2种二萜类化合物在剂量160μmol·L-1可以抑制由Fe2+cys引起的鼠肝线粒体细胞膜流动性下降。腺花香茶菜素可以抑制Fe2+vitC引起的线粒体肿胀。提示:此3种二萜类化合物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千屈菜化学成分的研究林秀英,单强,林洪,季梅(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中国医疗卫生对外技术合作公司,药学系87级)千屈菜系千屈菜科植物(LythrnmsalicariaL.)有降血糖活性[1],并有镇痛和消炎作用[2],为开发药源,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在继续对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 (Hemsl)C.Y.Wu et H.W.Li茎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又分得一种新的对映-甲壳杉烷型二萜,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1α、15β-二羟基-6β-乙氧基-6,7-B-断裂-对映-贝壳杉-16-烯-6,20-环氧-7,20-内酯,命名为显脉香茶菜丙素(rabdonervos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