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Sp110基因rs1135791、rs2114592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各选取100例武汉地区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PCR扩增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Sp110基因rs1135791C/T位点和rs2114592C/T位点基因型,运用χ2检验比较其基因型频率差异。结果乙型肝炎组Sp110基因rs1135791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9%、8%和13%,对照组分别83%、5%和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110基因rs2114592C/C、C/T和T/T基因型在乙型肝炎组分布频率分别为86%、7%和7%,正常对照组分别87%、5%和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110基因rs1135791、rs2114592多态性与武汉地区乙型肝炎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岛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早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13例青岛及周边地区汉族人(其中2型糖尿病病人99例、正常对照114例)的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左旋精氨酸兴奋实验测定胰岛β细胞早相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组rs7903146位点的CT基因型和T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678、4.507,P〈0.05),其中有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CT基因型和T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896、4.739,P〈0.05),而无家族史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组之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CT比CC基因型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度显著增加(OR=3.28,95%CI为1.026~10.459,P〈0.05)。rs7903146位点CC和CT基因型的胰岛β细胞早相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有关,该位点多态性与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关联性不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单采献血者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多态性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OBI)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血液中心成功捐献血小板HbsAg(-)、核酸检测(NAT)无反应的献血者1 158例为研究对象,提取献血者血液DNA,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IL-28b基因分型,cobas HBV定量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液HBV-DNA载量,Logistic回归分析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rs12979860位点多态性与OBI的关系。结果 与非OBI比较,OBI献血者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TG+GG基因型频率显著降低,T等位基因频率、TT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χ2=22.137,22.163,均P<0.01);rs12979860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CT+TT基因型频率显著降低,C等位基因频率、CC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χ2=16.378,19.091,均P<0.01)。OBI献血者rs8099917位点,与TT基因型比较,TG+GG基因型患者HBV-DNA载量显著降低(t=5.257,P<0.01);rs12979860位点,与CC基因型比较,CT+TT基因患者HBV-DNA载量显著降低(t=17.398,P<0.01),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8099917位点,与TT基因型比较,TG+GG基因型可显著降低OBI发生风险(95% CI:0.288~0.843,P<0.05) ;rs12979860位点,与CC基因型比较,CT+TT基因型可显著降低OBI发生风险(95% CI :0.207~0.761,P<0.05)。结论 单采献血者OBI可能与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rs12979860位点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研究广西地区健康人群转移相关的肺腺癌转录物1(MALAT1)基因启动子区rs600231和rs4102217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并与不同人群的数据进行比较。 方法:采取SNPscan高通量技术检测广西地区207例健康人群目标位点基因型,统计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Haplotype map, HapMap)公布的欧洲人群(HapMap-CEU)、北京汉族人群(HapMap-HCB)、日本人群(HapMap-JPT)和非洲人群(HapMap-YRI)数据间的差异。 结果:rs600231A/G存在 AA(38.2%)、AG(46.4%)、GG(15.4%)3种基因型,与HapMap-JPT、HapMap-YRI人群的多态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HapMap-CEU人群比较,其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4102217 G/C存在GG(75.4%)、CG(23.2%)、CC(1.4%)3种基因型,同HapMap-CEU和HapMap-JPT人群多态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上述两位点多态性在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广西地区健康人群MALAT1启动子rs600231A/G和 rs4102217G/C位点存在多态性,且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程度的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5.
NRAMP1基因DNA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结核病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RAMP1)基因D543N和3′UTR位点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有130例肺结核病例和233例对照纳入本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的方法检测入选人群NRAMP1基因中D543N和3′UTR位点的多态性,并对结核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单因素和基因频率的分析。结果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D543N和3′UTR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3′UTR-TGTG+/TGTG-和3′UTR-TGTG-/TGTG-基因型病例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值分别为5.531(2.649-11.549)和0.181(0.087-0.378);D543N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在病例和对照组中的频率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对4个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结果性别、酗酒两个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有显著性差异,OR值(95%CI)分别为3.937(2.459-6.304)和2.435(1.507-3.937),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了性别、吸烟、酗酒3个因素后,3′UTR-TGTG+/TGTG-和3′UTR-TGTG-/TGTG-基因型仍与肺结核显著相关,OR值(95%CI)分别为5.140(2.394-11.034)和4.929(2.769-8.775)。结论NRAMP1基因3′UTR位点多态性可能是海南黎族人结核病的易感因素,D543N位点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结核病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II 期宫颈鳞癌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 和谷胱甘肽S 转移酶P1(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P1, GSTP1) 基因多态性与化疗敏感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 2016 年1 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0 例行顺铂联合5 氟尿嘧啶(PF)化疗方案的II 期宫颈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MTHFR-rs1801131 和GSTP1- rs1695 位点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患者化疗敏感度及5 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 II 期宫颈鳞癌患者的MTHFR- rs1801131 和GSTP1- rs1695 位点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χ2=2.069,5.123,均P > 0.05),具有群体代表性。MTHF- rs1801131 位点中AA 基因型(77.50%)占比高于AC(12.50%)和CC(10.00%)基因型(χ2=105.450,P < 0.001),GSTP1- rs1695 位点中AA 基因型(65.00%)占比高于AG(23.75%)和GG(11.25%)基因型(χ2=56.963,P <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HFR -rs1801131 位点AA 基因型化疗敏感度为24.19%,AC/CC 型为33.3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2,P=0.438)。GSTP1- rs1695 位点AA 基因型和AG/GG 基因型的化疗敏感度分别为17.31% 和39.29%,G 等位基因型对化疗的敏感度更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89,P=0.030)。此外,MTHFR- rs1801131 位点AA 基因型患者5 年生存率为75.81%,AC/CC 型为50.00%。与AA 基因型相比,AC/CC 型患者的5 年生存率较短(Log-rank=5.035,P=0.024 8)。GSTP1- rs1695 位点AA 基因型和AG/GG 基因型的5 年生存率分别为78.85% 和7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0.594 0,P=0.440 9)。结论 MTHFR- rs1801131 位点的多态性可影响II 期宫颈鳞癌患者的化疗预后,GSTP1- rs1695 位点的多态性则与 II 期宫颈鳞癌患者的化疗敏感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郭书忍  郑芳  杨娜  刘泽金 《检验医学》2010,25(7):560-564
目的研究tribbles同源物1(果蝇)(TRIB1)基因内含子区和3′UTR区2个标签单核甘酸多态性(TagSNP)(内含子区:rs235110;3′UTR区:rs235108)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在湖北省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湖北地区236名健康汉族人和139例冠心病患者的TRI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分析。并用PCR产物纯化后测序验证酶切结果。同时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浆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TRIB1基因的2个TagSNPs的分布特征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rs2235110:χ^2=0.481,P=0.488;rs2235108:χ^2=0.570,P=0.450)。TG水平在冠心病组rs2235110位点基因型亚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多态性位点在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无差异。rs2235110具有中等多态信息量(PIC)(rs2235110位点PIC=0.368 7,H=0.487 5),几乎达到其PIC的理论最大值。结论本研究人群的rs235108、rs235110各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可代表湖北省汉族人群的分布特征,与HapMap数据库中其他SNP构成单倍型联用可作为一个理想的遗传标记。但没有发现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山东地区汉族人群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基因rs10954213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方法对9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88名健康对照IRF5基因rs10954213G/A多态性进行分析,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SLE患者IRF5rs10954213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18、0.409和0.273,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χ2=6.36,P〈0.05);SLE患者IRF5rs10954213A、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609、0.391,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χ2=6.26,P〈0.05)。结论山东汉族人群IRF5基因位点rs10954213的多态性,可能与山东地区汉族人群SLE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和rs8193036)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 两组IL-17基因4个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校正年龄、BMI、WC和血脂异常等因素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不同遗传模型下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分析显示,T2DM组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FPG和HOMA-IR显著低于AG和GG基因型,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三组间BMI、FINS、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T2DM组rs3819024位点AA基因型WC、HOMA-IR显著高于G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17基因rs22759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PPM1K基因rs1440581、rs767892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否影响中国人群血清支链氨基酸水平,并探讨其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14年8月至9月在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者中抽取234名受试者,采用二代测序检测其PPM1K基因rs1440581、rs7678928位点的基因型,并进行健康指导干预及4年随访调查。利用SPSS 22.0软件分析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清支链氨基酸水平及随访4年前后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PPM1K基因rs1440581、rs7678928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rs1440581位点各基因型比较,发现携带CC基因型者基线血清缬氨酸(P=0.022)及总支链氨基酸(P=0.026)水平较TT者高;rs7678928位点各基因型血清支链氨基酸水平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rs1440581位点各基因型的血压及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草转氨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s7678928位点各基因型血压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同等干预措施下rs1440581位点CC基因型携带者、rs7678928位点TT基因型血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改善获益较小。 结论PPM1K基因rs1440581位点C等位基因与血清缬氨酸、总支链氨基酸水平升高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相关;rs1440581位点CC基因型可能是替代基线血清支链氨基酸浓度作为4年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变化更好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背景:脂联素可在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百色地区壮族男性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百色地区壮族男性跟骨骨量减少患者,采用单碱基延伸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对广西百色地区302例壮族男性的脂联素基因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063539、rs12495941、rs266729和rs3774261)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与结论:以5个多态性位点作为自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检测结果显示,仅rs3774261多态性与跟骨超声振幅衰减显著相关(OR=1.948,95%CI:1.184~3.203,P〈0.01),并独立于骨量减少的传统危险因素。对基因型进行纯合子与杂合子合并后的协方差分析显示,仅rs3774261的AG+GG与AA基因型的跟骨超声振幅衰减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G+GG型对骨密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A型是骨密度降低的危险因素。结果证实,脂联素基因第2内含子rs3774261位点多态性与中国百色地区壮族男性骨密度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与利福平耐药基因联合突变特征,为耐多药结核病的分子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2017—2018年从广西30个结核病防治定点机构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中选取49株耐多药菌株和459株全敏感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结果   耐多药表型与基因联合突变的符合率为71.43%。 单基因突变率和基因联合突变率在耐多药菌株中均高于全敏感菌株(χ2=5.753,P=0.016; χ2=284.034,P<0.001)。 katG和rpoB的单基因突变率在耐多药菌株中高于全敏感菌株(χ2=7.524,P=0.006; χ2=4.353,P=0.037)。 katG+rpoB基因联合突变在耐多药菌株中高于全敏感菌株(χ2=279.956,P<0.001)。 在基因联合突变的位点分布中,以katG315+rpoB450和katG315+rpoB445位点突变为主,占40.82%(20/49),2种形式的基因位点联合突变率在耐多药菌株中均高于全敏感菌株(χ2=144.232,P<0.001; χ2=19.014,P<0.001)。  结论   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基因联合突变的检测可作为广西耐多药筛查的重要指标。 广西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以katG315、rpoB450和rpoB445位点突变为主,基因联合突变以katG+rpoB形式为主。 katG315+rpoB450和katG315+rpoB445位点突变是广西地区耐多药产生的主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的基因研究表明,膝关节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与白细胞介素类基因有关联性。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6基因多态性与女性膝关节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1例Kellgren/Lawrence评分大于2分的膝关节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患者及85例健康对照的广西汉族女性的静脉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两组白细胞介素16的rs 11556218,rs 4072111,rs 4778889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计算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分析白细胞介素16基因多态性与膝骨性关节炎的易感关联。结果与结论:两组3个SNP位点的各基因频数在两组中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个位点显性模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在rs 11556218的3种基因型的比较中,T/G基因型较T/T基因型的膝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显著减低(OR=0.41,95%CI:0.21~0.83,P=0.02);在rs 4072111中,C/T基因型比C/C基因型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OR=2.36,95%CI:1.19~4.68,P=0.03)。结果证实,广西地区汉族女性人群白细胞介素16的遗传变异与膝关节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易感性关联。  相似文献   

14.
郎胜利  徐丽娟  张继薇  王翠秀 《疾病监测》2021,36(10):1048-1051
  目的  分析2015 —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筛查、患者纳入治疗情况及变化趋势,了解其流行现状、特点,探索适合当地的耐药肺结核防治相关政策。  方法  收集2015 — 2020年内蒙古肺结核患者病案及利福平耐药筛查、患者纳入治疗等资料,数据均来源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 采用率及构成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5 — 2020年内蒙古肺结核新病原学阳性患者耐药筛查率为60.7%,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为72.2%,新病原学阳性患者及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均逐年升高(趋势χ2=36625,P<0.0001;趋势χ2=6 465,P<0.0001);不同登记分类肺结核患者耐药检出率为9.7%,其中新病原学阳性患者检出率为6.0%,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2.3%,明显高于新患者检出率(趋势χ2=13 293,P<0.0001),检出率以复治失败患者最高(50.0%);新病原学阳性耐药患者纳入治疗率为66.1%,高危人群耐药患者纳入治疗率为70.9%,且逐年提高(趋势χ2=928,P<0.0001,趋势χ2=1 095,P<0.0001)。  结论  内蒙古地区肺结核病原学阳性患者耐药筛查率、纳入治疗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IRF7/KIAA1542(rs4963128,rs2246614)和STAT4 (rs7574865)基因多态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SLE易感性的关系,探讨这些基因多态性与SLE患者狼疮肾炎和自身抗体产生及各种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ALDI-TOF-MS基因分型法对748例SLE患者(SLE组)和750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关联分析.同时采用IIF法检测抗dsDNA抗体,采用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并分析这些抗体与SLE的关系.结果 在健康对照组中rs574865(STAT4)T/T、T/G、G/G基因型频率和T、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4%、45.6%、45.0%、32.2%、67.8%,SLE组为17.0%、48.1%、34.9%,41.0%59.0%,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30,P<0.01).另外,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组中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升高,而且在3个遗传模型(加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下基因型频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s4963128和rs2246614(IRF7/KIAA1542)2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SLE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49、5.32,P均>0.05),但rs2246614位点基因型频率在隐性遗传模型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s4963128位点基因型频率在3个遗传模型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症状分析结果显示,rs4963128(IRF7/KIAA1542)在狼疮肾炎组(OR=2.69,95% CI=1.89~3.82,P<0.01)、抗SSA抗体组(OR=0.61,95%C/=0.43~0.87,P<0.05)和抗SSB抗体组(OR=0.36,95% CI=0.23~0.56,P<0.01)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同时,rs2246614在关节症状阳性组与阴性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4,95% CI:1.06~1.69,P<0.05).结论 rs7574865(STAT4)与中国汉族人群SLE易感性相关.rs4963125,rs2246614(IRF7/KIAA1542)虽然与SLE易感性无明确相关性,但却与SLE患者的多种临床症状(如狼疮肾炎、关节症状)和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的产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LDH7A1基因多态性位点rs2306619、rs2306618、rs12514417、rs2306617、rs4379190与中国湖北随州汉族居民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0名健康对照者和240例T2DM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湖北随州汉族城镇居民。从外周血的白细胞中应用标准法提取DNA。通过设计测序引物对相邻的5个所选位点(rs2306619、rs2306618、rs12514417、rs2306617、rs4379190)进行基因扩增,然后直接送样测序,采用SHEsi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ALDH7A1基因5个位点的单核甘酸多态性及连锁不平衡,分析糖尿病组与对照组5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及构建单体型。结果5个位点的最低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492、0.084、0.124、0.277、0.259,连锁不平衡检验发现5个位点呈现强的连锁不平衡,ALDITIA1基因的5个位点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2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体型分析发现c—A—A—A—T、T—A—A—A—T、T-A-A—G—C、T-A—C—A—T、T—G—A—G—C5种单体型,并且这5种单体型在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三-DI-FIA1基因的5个多态性位点可能不是湖北随州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易感基因;本研究结果尚需在更大规模人群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D40基因rs376545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脑梗死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201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一时期就诊于该院体检中心的139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酚/氯仿提取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技术检测各样本rs3765459 G/A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采用t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不同基因型(GG/AG/AA)及等位基因(A/G)的差异,并以OR(95%CI)值表示等位基因(A/G)的相对风险。进一步进行分层分析,比较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之间、不同组别相同性别之间以及不同年龄组之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差异。 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患者在年龄[(64.12±12.65)岁vs(56.69±11.82)岁]、男性例数(129例vs 73例)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33,P<0.001;χ2=4.634,P=0.031)。病例组CD40基因rs3765459 A/G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1.90%(24/201)、37.80%(76/201)、50.20%(101/201),对照组分别为15.10%(21/139)、49.60%(69/139)和35.30%(49/139),病例组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08,P=0.023),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增加(OR=1.490,95% CI:1.082~2.052)。分层分析后发现,男性受试者中,病例组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51.90%,70.80%)明显高于对照组(34.2%,43.2%);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51.80%,70.20%)明显高于对照组(35.30%,60.1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D40基因rs3765459位点SNP与脑梗死易感性相关,其中G等位基因可能为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基因,同时该位点基因型分布与卒中亚型(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及性别(男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 MUC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50名健康查体正常者(对照组)的MUC1基因rs2070803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胃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MUC1基因rs2070803位点3种基因型GG、GA、AA在胃癌病例组中频率分别为80.7%、16.0%和3.3%,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64.7%、32.0%和3.3%。与GG型比较,GA/AA型基因型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降低,OR值为0.439(0.259~0.742)。结论 MUC1基因rs2070803位点GG、GA基因型降低汉族人群的胃癌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