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异位活血方辅助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35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用异位活血方。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显效率51.52%,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显效率8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β-h CG降至正常时间、附件包块消失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异位活血方辅助治疗异位妊娠能提高治愈率,减轻不适症状,加速β-h CG下降,促进附件包块吸收,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癥消胚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联用化癥消胚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血清β-h CG下降率)、不同时相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0.0%,且其血清HCG在治疗7、10和14 d时下降情况及不同时相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癥消胚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异位妊娠包块消失及血清β-h CG恢复正常,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终促进输卵管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自2013年6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甲氨蝶呤肌注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平均β-h CG水平、β-h CG转阴时间、包块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可取的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完全依从性为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2%;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全程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用于异位妊娠手术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行异位妊娠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8.33%,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用于异位妊娠手术治疗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共9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联合亚叶酸钙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血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愈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有效率79.2%,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血β-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化癥消胚汤辅助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癥消胚汤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8.24%,2例患者血β-HCG值增高,2例患者出现妊娠破裂手术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0.00%,8例患者血β-HCG值增高,5例患者出现妊娠破裂手术治疗。两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β-HCG恢复正常、异位包块消失、月经恢复和治愈时间均快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CA、HAMA、HAMD和NRS评分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9.41%、35.0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联合中药化癥消胚汤辅助治疗异位妊娠,可加快治愈时间,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负面情绪,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6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技术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随访半年后观察两组患者正常妊娠及异位妊娘复发情况,在患者出院前使用满意度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正常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异位妊娠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性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异位妊娠的复发率,提高患者正常受孕几率及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因输卵管妊娠住院行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202例,根据药物治疗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130例(占64.4%)和失败组72例(占35.6%)。记录两组患者阴道流血天数、妊娠频次、人工流产史、分娩频次、剖腹产史、有无盆腔积液、异位妊娠频次、其他腹部手术史、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 CG)值、孕酮(P)值、治疗前休克指数(SI)、K值、停经天数、腹痛天数、自然流产频次、B超下包块最大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两组自然流产频次、SI、log_2β-h CG、log_2P、K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史(OR=3.569,95%CI=1.253~10.161)、log_2β-h CG水平(OR=2.139,95%CI=1.548~2.956)是影响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独立因素。当β-h CG1578.5 IU/L时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结论影响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工流产史、log_2β-h CG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异位妊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患者35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结束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1%和94.3%,对照组依从率为74.3%,观察组依从率为97.1%,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异位妊娠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痛经是指妇人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难忍,或伴有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身冷汗出等证.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因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若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过多的尿酸沉积可形成痛风石,并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发展成为足母趾、跖趾关节僵肿畸形。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痛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以心前区闷痛为主。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9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药物组35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40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即针牵组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7.6%,经统计学处理,针牵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发病率高,易于反复。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近年来笔者依据裘昌林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偏头痛6l例,取得颇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贫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单纯中药组,张针刺中药并用组各45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针药并用组临床显效率37.8%,总有效率93.4%,单用中药组显效率22.2%,总有效率68.9%,针药并用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中药并用治疗贫血,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少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好发于春秋两季,由于少儿年龄小、体质弱,抵抗力比较低,易患外感咳嗽。笔者采用针刺火罐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本院7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穴位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82.0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21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乳癖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青壮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乳腺小叶增生".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 1 994年开始采用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 46例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患儿均符合郭迪主编的《儿科基础与临床》中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 46例中男性2 7例 ,女性 1 9例 ,年龄最小 1岁 ,最大 1 3岁 ,其中 3岁以下者 1 0例 ,3~ 7岁 2 3例 ,7岁以上 1 3例。   1 0例检查脑电图 ,其中正常 4例 ,异常 6例 ,2例合并有痫性放电 ;5例检查CY ,正常 2例 ,异常 3例 ,均表现为脑容量不足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 2 0例 ,正常 2例 ,可疑异常 3例 ,异常 1 5例。2 治疗方法  主穴取哑门、风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