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伤骨折并发眼脂肪栓塞(Eye Fat Emboli),亦称损伤性视网膜血管病变,多由创伤骨折引起,具有发病早、眼底改变特异,病变持续时间长,便于观察等特征。作者对1976~1987年的5例眼脂肪栓塞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特殊病史下脂肪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有特殊病史的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方法,明确诊断治疗的重点,以最大限度减少误诊误治。方法19例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中6例有明确特殊病史的诊断和治疗体会,分析理解家属思维模式,找出最佳诊断治疗方法。结果常规预防治疗后,19例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1例死亡,其余均康复。结论患特殊病史的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有常规排除误诊的思路,骨折经过常规预防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予合理的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1 历史透视及概述1861年,Zenker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遭受了严重的胸腹挤压伤的患者肺内存在脂肪滴.1873年,Bergann.为一个股骨干骨折的患者诊断为脂肪栓塞.1970年,Gurd表述了这种现象的临床表现,后来命名为“脂肪栓塞综合征”.随着人工髋、膝关节置换的普及,与之相关的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报道日渐增多,因而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因为大多数脂肪栓塞表现为亚临床型损害,其临床表现不容易被发现,往往被其他合并症所掩盖.如果患者手术前存在心肺疾患,脂肪栓塞则可以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可以造成死亡.创伤骨折和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几乎都有脂肪栓塞[1].2 定义在肺实质或外周血液循环中发现脂肪球,即可以诊断为脂肪栓塞(fat embolism,FE).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通常是指骨折、创伤或人工关节置换后,在脂肪栓塞基础上继发的肺部病理改变,是以皮下出血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临床上发展成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患者不足10.0%,死亡率最高达15.0%左右.  相似文献   

4.
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指标,提高该综合征的治愈率,方法:通过观察30例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首发症状、呼吸症状及血氧分压、血红蛋白、尿脂肪滴、出血点、血小板、X线胸片等改变,确定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指标。结果:多发骨折后以无颅脑外伤的意识障碍或以无胸部外伤的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血氧分压下降,血红蛋白减少,尿脂肪滴阳性可作为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指标,结论:通过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而进行的早期治疗,有效地提高了该综合征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指直径为10~40μm的血管内脂肪颗粒阻塞血管腔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创伤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意识障碍、皮肤黏膜出血点和发热等,如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1].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10例股骨骨折伴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回顾性研究其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科重症病人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健 《实用骨科杂志》2003,9(3):274-275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近8年来21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脂肪栓塞综合征并非少见病,对骨科重症病人应高度警惕其发生。21例中,1例死亡,其余20例治愈。结论:动脉血氧分压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是一个可靠的敏感的指标;及早纠正低氧血症和早期应用大剂量激素是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的意义和方法。方法:采用连续检查动脉血氧分压下降情况,早期诊断,并使用吸氧、地塞米松、丹参注射液和桑白皮汤加减,治疗33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结果:33例中32例抢救成功。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救治脂肪栓塞综合征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折后并发脑脂肪栓塞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6例骨折后并发的以意识障碍、偏瘫及皮肤出血点为主要症状的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 (FES)。该组均采取以激素和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1 6例中 1 5例于 3~ 1 5d内清醒 ,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于 1 5~ 35d内恢复 ;1例呈植物生存状态。结论 脑脂肪栓塞为排他诊断 ,应以临床诊断为主 ,明确诊断后及早行以激素和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 ,疗效明显 ,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9.
脂肪抽吸术后脂肪栓塞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抽吸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脂肪栓塞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主要措施为对重要脏器的保护、纠正缺氧和酸中毒?在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应用酒精治疗。结果:经治疗3例脂肪栓塞的患者均治愈。结论:脂肪栓塞应早期诊断并积极组织抢救,酒精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关节置换术相关的脂肪栓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军  马忠泰 《中华骨科杂志》2001,21(11):692-694
在肺实质或外周血液循环中发现脂肪球,即可以诊断为脂肪栓塞;而脂肪栓塞综合征通常是指创伤或骨折后,在脂肪栓塞基础上发生的肺部病理改变,是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尸检中脂肪栓塞的检出率比临床诊断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比例要高得多。在国外,随着人工关节外科的发展,与之相关的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报道日渐增多,因而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在国内,对其尚未有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脂肪栓塞大多数为亚临床型损害犤1犦,其临床表现容易被其它合并症所掩盖。但是,如果患者手术前存在心肺疾患,脂肪栓塞则可以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1.
骨折并发脑脂肪栓塞的临床诊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折后并发脑脂肪栓塞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骨折后并发的以意识障碍、偏瘫及皮肤出血点为主要症状的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FES)。该组均采取以激素和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16例中15例于3~15d内清醒,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于15~35d内恢复;1例呈植物生存状态。结论脑脂肪栓塞为排他诊断,应以临床诊断为主,明确诊断后及早行以激素和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明显,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创伤骨折合并颅脑损伤出现脂肪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8例创伤骨折合并颅脑损伤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例的诊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例恢复良好.1例死亡。结论通过量化的指标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是脂肪栓塞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部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过程隐蔽,常伴发于严重的骨骼创伤后,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即使诊断明确,一般治疗效果也不令人满意.随着对这类疾患认识的深入,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成熟,但仍存在较多争议.该文综合回顾了骨折并发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一般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14.
采用真空抽吸器反复抽拉行脂肪抽吸术,使脂肪组织破碎为团状脂肪小球、破碎的脂肪细胞和中性脂肪.脂肪抽吸过程中,血管管腔产生裂隙,为脂肪酸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提供途径.在肺血管脂肪栓塞中,由于脂肪球具有流动性和可变形性,其并未完全阻塞毛细血管血流,因此其栓塞是暂时的或不完全的.脂肪栓塞的初始症状可能是由于一些脂肪球的体积过大不能通过毛细血管,而机械性的阻塞多条血管造成的.肺细胞可以游离脂肪酸,以降低阻塞肺循环的中性脂肪,但游离脂肪酸可对肺实质形成损伤,造成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脂肪栓塞综合征(FES)表现为:急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以及头、颈、前胸或腋窝处瘀斑.对肺脂肪栓塞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上典型症状和体征.而治疗方式多采用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固定拆除合并脂肪栓塞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同侧股骨、胫腓骨内固定拆除导致脂肪栓塞。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脂肪栓塞综合征在内固定拆除过程中发生的机制、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对策。结果脂肪栓塞综合征较常见于骨折创伤、髓内手术,其发生率较低,内固定拆除发生率更低,但一旦发生,病情凶险,其主要以进行性低氧血症、排除颅脑外伤后的意识障碍、皮下瘀斑、肺部斑点状实变或更典型的"暴风雪"样改变为特征,治疗上以充足供氧及防止并发症为主。结论脂肪栓塞综合征目前无特异性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于长骨骨折及涉及髓内手术的患者应时刻警惕脂肪栓塞的发生,内固定拆除导致脂肪栓塞极为罕见,以便及时发现、对症治疗,因其发生率较低,进一步加深认识、提高抢救成功率需要多中心、多单位之间联合探讨、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不完全型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①及早发现管状长骨骨折病人早期突发出现难以解释的脑部症状及发热。②采用Lihiri法查找血液标本中脂肪滴,阳性具有诊断意义。结果:12例病人中,2例病人死于迅速转变为暴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余10例病人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均转归良好,重要脏器无一发生器质性损害。结论:及早发现管状长骨骨折病人在早期突发出现难以解释的脑部症状及发热是早期发现不完全型脂肪栓塞综合征比较可靠的方法之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发现本症向完全型脂肪栓塞综合征转变的关键措施,可有效避免重要脏器发生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及死亡。  相似文献   

17.
双侧股骨干骨折并脂肪栓塞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骨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脂肪栓塞综合征在骨折创伤后发生的机制、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对策。结果脂肪栓塞综合征较常见于骨折创伤、髓内手术,虽然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病情凶险,其主要以进行性低氧血症、排除颅脑外伤后的意识障碍、皮下瘀斑、肺部斑点状实变或更典型的“暴风雪”样改变为特征,治疗上以充足供氧及防止并发症为主。结论脂肪栓塞综合征目前无特异性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于长骨骨折及涉及髓内手术的患者应时刻警惕脂肪栓塞的发生,以便及时发现、对症治疗,因其发生率较低,进一步加深认识、提高抢救成功率需要多中心、多单位之间联合探讨、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8.
脂肪栓塞症候群是外伤,特别是骨折的重要合并症,其原因、诊断以及治疗等有关很多问题至今尚未完全了解。日本脂肪栓塞的报告比欧美各国都少。作者去年统计在过去半个世纪只有30余例,但是最近临床报告的病例急剧增加,本组在过去约10年间共观察13例,现就13例的临床经验与实验研究的结果对脂肪栓塞症候群做概要的报告。病理从病理解剖的观点可分为肺脂肪栓塞与全身脂肪栓塞,全身各脏器以及组织虽都可被侵犯,脑栓塞与肾栓塞在临床上比较重要。这些脏器的病理变化是由于非乳化脂肪滴造成毛细血管阻塞,以及由它引起的继发病变,但Peltier等认为,栓塞脂肪滴(中性脂肪)水解后产生的游  相似文献   

19.
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与救治中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首发症状与主要临床表现,分析各项临床监测指标,提高该综合征的诊疗水平。方法:通过观察27例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首发症状与主要症状,结合患者临床监测指标的变化,确定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指标与治疗方案。结果:严重创伤、多发骨折的患者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率高,早期多以无诱因高热、呼吸困难、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血色素及红细胞压积早期常呈进行性下降。结论:通过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而进行早期治疗,有效地提高了该综合征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14例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embolism syndrome,FES)是严重的多发性骨折的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早期诊断困难是脂肪栓塞综合征治疗不及时的主要原因,死亡率达6%~35%。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只以嗜睡、昏迷为其主要表现,特异性不高,容易误诊。我院自1997-2007年共收治多发性骨折后并发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14例,经积极有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