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布鲁菌病(布病)是典型的人畜共患疾病[1],由于与职业关系密切又被列为职业病.全球有123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布病又是世界性的传染病.我区从80年代以来未发现布病病例.随着畜间布病的输入,我区首先从奶牛中发现了布病.为了解和控制我区布病对人群的感染侵袭,于2004年9月开展了布病高危人群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桃源县首起布鲁氏菌病(下简称布病)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为布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发现桃源县首例病例后,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对重点监测人群和羊只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首例患儿家中母羊患有布病,患儿经常接触小羊羔而导感染的导可能性较大。从73名重点监测人群中检测出9名血清抗体阳性感染者,阳性率为 12.3 %;从378只山羊检出布病抗体阳性37份,阳性率 9.8%。结论桃源县存在动物布病,给人群健康带来危胁,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遏制布病在人畜间流行。  相似文献   

3.
温州市1995~2001年布鲁氏菌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系乳品重点生产基地,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引入乳牛不断从病畜中发现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并波及人群,1986年经省布病防治中心及畜牧部门共同调查后确定我市瓯海区和瑞安市为布病疫区,经反复查治后于1994年通过省级考核,达到了布病控制区标准。由于近年来我国西、北部地区出现再次流行,而我市的皮革工业非常发达,生的牛羊皮毛多数是从西部和北部牧区购入,为了防止该病的再次传入和巩固我市布病防制成果,根据上级方案要求,我市从1995~2001年对布病历史疫区和非疫区继续进行全面系统及重点人群的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布鲁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动态,进一步查清德江县布病疫区分布、流行强度和流行特征,有效控制布病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预防和控制布病流行和发生制订防治对策,及时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德江县报告布病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周围人群及布鲁菌宿主动物进行监测。结果德江县发病村抽取39份羊血清标本,经地区畜牧兽医局实验室检测有12份标本阳性,感染率30.77%。对布病患者周围开展布病调查并检查登记380人,未发现现症患者。采集341份血清标本,检出血清S型阳性1例,标本采集率89.74%,阳性感染率0.29%。结论德江县羊是布鲁菌宿主动物,人直接接触带菌的羊感染布病。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布病疫情由北方扩散至南方,防控形势严峻。江西省历史上少有布病病例报告,动物防疫部门鲜有发现家畜布病疫情。自2011 年报告首例血清学阳性布病患者以来,2012 年主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液检测,首次从当地人群分离到布鲁氏菌,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1968年在猪间布病检查中首次发现该病在我市猪群中存在,流行较为严重,猪间布病流行同时,也有人间布病可疑病例,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以往布病的控制在北方羊群的研究报导较多,我市为广东省开展布病监测较早的市(县)之一,经过多年系统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7.
拱墅区自1963年发现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首例病例后,每间隔1年对高危人群开展监测,至2005年前均未发现新发病例。随着杭州市牛奶联合企业公司奶牛养殖场的搬迁,我区已基本不存在高危职业人群。2007年9月我中心接到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报告,该院一检验人员出现发热、关节酸痛等症状后怀疑自身感染布鲁氏菌病,到省布病中心进行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布鲁氏菌病(布病)在我国流行呈上升趋势。余姚市位于长江以南,属偶发、低发地区,但自上世纪90年代首次发现病例以来,近年来时有发现。为控制布病在余姚市的流行,我们对高危职业人群进行布病血清抗体检测调查,现将2008—2010年的布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掌握布鲁氏菌病 (布病 )的疫情动态、人群感染规律与变化特点 ,及时发现现症病例 ,控制发病和流行 ,评价防制效果 ,按照“陕西省 2 0 0 0~ 2 0 0 2年布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 ,西安市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 ,现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监测点 按照“陕西省 2 0 0 0~ 2 0 0 2年布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和西安市流行特点 ,确定有布病流行史的高陵县为固定监测县 ,户县、闫良区为流动监测县。1 2 对象与方法 以密切接触牛、羊、畜产品的 7~6 0岁人群为监测对象。每年 5~ 6月采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布氏菌素 (…  相似文献   

10.
王敏  姚伟  万强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69-1970
近年来,我国及我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2008年,我国人间布病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创历史新高,布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为掌握大连市布病流行特征,近年来,我们一直对重点职业人群开展监测工作,现将大连市2009年布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陵县布鲁杆菌病(布病)新发疫点形成原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调查方法确定感染来源,按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开展高危人群监测,病例判定依GB 15988-1995确定.结果2004年9月发现病例为该县建站以来首例确诊急性布病,高危人群监测708人,皮试阳性25人,皮试阳性率3.54%,明显高于历年监测结果(X2=210.819);血检阳性5人,阳性率20.0%,经判定均为感染者.结论提示当地高危人群存在爆发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重庆市长寿区布病疫情动态、流行规律,预测布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从事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布病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监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监测高危人群1 213人,感染39人,感染率为3.22%.以青壮年感染为主,年龄、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间感染率比较,奶牛饲养员感染率最高(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03,P<0.01).共监测6 688头奶牛,血清阳性率为5.95%.结论 长寿区奶牛是人间布鲁氏菌病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饲养奶牛人员为主要受威胁人群,应加强牲畜检疫,加强人群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减少人群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4年晴隆县人间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了解人间布病感染状况,为布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晴隆县的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将晴隆县境内全部养殖场(指养羊的养殖场)、养羊农户中与羊密切接触及管理的人群列为布病血清学抗体监测对象,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监测布病抗体.结果 共监测出布病抗体阳性人群118例,阳性率为4.85%,118例布病抗体阳性人群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中的70个养殖场、养羊农户中,抗体阳性人员最多的养殖场高达11人,监测到2例以下抗体阳性的养殖场及养羊农户达63个,占90%.结论 晴隆县人间布病抗体监测阳性率较高,呈集中暴发和点多面广的流行态势,结合畜牧部门在畜(羊)间监测出点多面广的羊群布病抗体阳性结果,说明晴隆县农村养殖场和养羊农户的羊群及其环境中已广泛存在传染源,人间布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布鲁菌病(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绍兴市是非病区,在布病防控工作中,对从事山羊屠宰的专业村78名高危人群监测,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史,判定布病7例,在嵊州市尚属于首次发现,经细菌检测,首次检出羊种第3型布鲁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监测分析布鲁杆菌病(布病)感染、发病和新发疫点形成的原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开展高危人群监测,采用病例调查方法确定新发病例感染来源,病例判定依据GB 15988-1995.结果 2004年完成2县15乡(镇)77村1 308人,监测任务超过应监测数的9.0%,经观察未发现皮试阳性者,确认新发疫点4个,确诊首例急性布病4例,新发疫点高危人群监测1 084人,新发现病例5例,感染者10例,病牛7头(均已宰杀),皮试阳性率、发病率、感染人数明显高于历年监测结果(1996~2003年无病例报告).结论如不加强畜间检疫则当地高危人群存在布病爆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邹城市人、畜问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特征与流行趋势,为指导布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邹城市2011年疫情报告的12例布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畜间感染情况调查等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邹城市1977—2005年布病连续29年无病例报告;2006—2010年布病发病疫情呈散发状态;2011年累计报告12例病人,年均发病率为1.037/10万,分布在全市5个镇(社区)7个村庄,其中凫山社区6例,北宿2例,钢山、千泉、峄山、香城各1例。重点人群监测54人,阳性4例,阳性率为7.4%;监测重点人群家庭羊只16只,未监测到阳性家畜,可疑暴露因素可能是暴露的皮肤黏膜与病畜接触感染。结论:邹城市1962年首发布病,之后疫情蔓延,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形成流行高峰,之后逐年下降,到1977年仅确诊2例;1977—2005年连续29年无病例报告,之后布病发病疫情呈散发状态;2011年布病疫情明显上升,疫情报告布病12例,疫区范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7.
茂名市自1972年发现布鲁氏菌痢(下简称布病)阳性猪后,为摸清布病流行情况,分别从1979年和1984年起在牲畜及职业人群开展布病摸底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获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茂名市1979~1998年布病防治资料整理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材料来源1-1-1 各县(市、区)历年布病调查和监测资料和布病专题调查资料1-1-2 茂名市畜牧部门提供的畜间布病方面的资料。1-2 对象及方法1-2-1 人间布病检测:以兽医、屠宰工及饲养员为重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进行虎红卡片凝集试验或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福建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监测结果,掌握疫情动态,查明重点职业人群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福建省2018-2019年布病疫情信息和监测数据,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布病流行特征、突发疫情特点和监测点布病血清学监测结果.结果 福建省2018-2019年报告布病238例,年发病率0.30/10...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4年信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早发现感染者,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职业暴露人群进行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信阳市高危人群抗体平均阳性率为1.21%,年龄分布主要是以青壮年为主,在职业分布上主要是以牛羊养殖员和疫控人员为主。结论牛羊职业暴露人群是布鲁氏菌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进行定期监测,降低人间布病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20.
绥德县是陕西省布鲁氏菌病 (以下简称布病 )老疫区。1996年布病在我县爆发 ,当即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为了掌握布病爆发后的疫情动态 ,分析指导布病防治工作 ,1997年确定我县为省级布病监测点 ,2 0 0 0年又确定为市级布病监测点 ,现将 1996年~ 2 0 0 2年布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以与羊及羊产品有密切接触的人群 110 0 7人为调查对象 ,1996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调查 ,1997年~1999年选择薛家河、义合、白家硷流行较严重的 3乡做为省级监测点。 2 0 0 0~ 2 0 0 2年选择张家砭、崔家湾、田庄 3乡为市级布病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