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手足口病(HFMD)病原体主要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等肠道病毒,其中EV71感染易出现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而导致死亡.本研究分析635例HFMD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正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EV71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其中以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最为常见。2007年以来,EV71感染相关HFMD在我国婴幼儿人群中持续流行,发病率高,并导致一定比例的患儿死亡。由于EV71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儿童普遍易感且隐性感染比例高,常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许昌市2013年手足口病(HFMD)病原体型别与分布特征。方法收集许昌市5县3区手足口病例患者的粪便、肛拭子或咽拭子标本。实验室检测采用Real-Time RT-PCR法对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 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 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检测496份病例标本,阳性318份,阳性率为64.11%。其中EV71阳性99份,阳性率19.96%;CA16阳性100份,阳性率20.16%;其他肠病毒阳性119份,阳性率为23.99%。其中重症病例56份,实验室诊断43份,以EV71感染为主(48.84%,21/43)。结论 2013年许昌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呈现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共存,引起重症的病原体以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手足口病患儿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为病原感染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的病毒型别是柯萨奇病毒(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2008年全国大部分省份报告手足口病,且出现EV71引起的死亡病例.监测表明天津市报告的手足口病例主要病原体为EV71和CoxA16,其中81%为EV71感染.尽管EV71引起的临床症状、病原学、诊断等比较明确,但是EV71感染的传播模式、危险因素等仍然不十分明确,且少有研究[1].为此我们开展了1:2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5.
6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为全球流行的儿童传染病之一[1],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COX)A4,5,8,9,10和16型及COX B 2,35和7型,肠道病毒(enteroviruses,EV)71型,艾柯病毒(ECHO virus)等,尤以COXA16型及EV71型最常见。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症手足口病(HFMD)住院患儿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陪护家属的隐性感染情况,为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西安市某儿童医院重症HFMD住院患儿及其陪护家属的肛拭子或咽拭子,采用RT-PCR法对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l 6)和其他肠道病毒进行检测,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3例重症HFMD患儿肠道病毒的阳性率为90.98%,其中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47.92%、4.96%和47.12%。133例陪护家属肠道病毒的阳性率为18.05%,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33.33%和66.67%。HFMD患儿EV71阳性、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的陪护家属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2.07%和2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3),陪护家属与患儿感染的肠道病毒血清型的一致性为79.17%。结论 HFMD住院患儿陪护家属肠道病毒的隐性感染比例较高,应重点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Cox A16)病原体RT-PCR检测在预防手足口病传播中的意义。方法对70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的粪便进行EV71和Cox A16及肠道病毒(EV)RT-PCR检测。结果 70例有发热、口腔黏膜疹、手足皮疹的患儿粪便中EV病毒全阳性,EV71病毒阳性25例占35.71%,Cox A16病毒阳性22例占31.43%,二者均阳性的10例占14.29%,30例体检儿童粪便中EV病毒阳性5例,EV71和Cox A16全阴性。结论手足口病以EV71和Cox A16病原体感染为主,检测EV71和Cox A16病原体可以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对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抚州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结果和流行情况,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抚州市疾控中心收集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部分咽拭子或疱疹液标本,进行实时荧光RT-PCR肠道病毒通用型(PE)、肠道病毒EV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4年共收集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 397份,检出阳性865份,总阳性率为61.92%。EV71、CoxA16和未分型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6.53%、16.75%、2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6,P<0.05)。阳性样本主要集中在<5岁儿童(占96.07%),特别是<3岁儿童(占77.57%)。2010-2012年主要病原体为EV71,2013-2014年为未分型肠道病毒。结论抚州市手足口病病例中EV71感染逐年减少,未分型肠道病毒是近两年流行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广西253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咽拭子、疱疹液和粪便标本共505份进行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核酸检测。结果共检出290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57.43%,其中EV71核酸阳性105份,阳性率为20.79%,CoxA16核酸阳性143份,阳性率为28.32%。结论 505份标本中CoxA16核酸的阳性率高于EV71;疱疹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肛拭子、咽拭子、粪便标本的阳性检出率;CoxA16和EV71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要加强对CoxA16和EV71的的鉴别诊断。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荆门地区2010年-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荆门地区618例手足口病儿童的778份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以及肠道病毒通用型(EV)的核酸检测。结果 2010年-2012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5.86%,病原体分别以EV71、EV71和CVA16为主,此外有4例CVA16和EV71混合感染。不同类型样本肠道病毒阳性率均超过50%。核酸检测阳性以1岁~3岁儿童最为集中(阳性构成比为83.04%);男女手足口病病毒阳性率分别为68.22%和6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1,P0.05)。荆门市直阳性率最低(53.89%),与其他3个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93,P0.05)。4例重症患儿和1例死亡患儿由EV71感染引起。结论 2010年-2012年荆门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其他EV为主,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咽、肛拭子混合液作为一种新的手足口病标本类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儿童HFMD病毒隐性感染状况、组成及分布,为HFMD防控和发病强度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温州地区0-6岁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儿童。采集肛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NA后利用实时荧光RI-PCR检测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CoxA16)的隐性感染情况。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共收集395份标本,检测阳性EV、EV71、CoxA16分别为51例(12.9%)、27例(6.83%)、16例(4.05%),其它肠道病毒阳性标本8例(2.02%)。年龄分组中,2~岁和3~岁,感染率最高,各年龄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65,P=0.005);在HFMD流行季节的隐性感染率要高于非流行季节,肠道病毒EV(x~2=9.683,P=0.002)和EV71(x~2=7.389,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幼托儿童有HFMD暴发班级和正常班级的非感染儿童检测发现,与感染密切接触的儿童携带病毒要高于正常班级的儿童。结论手足口病病毒在儿童隐性感染率较高,特别是疾病的流行季节EV71和CA16的隐性感染要远高于非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手足口病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技术平台,开展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工作,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河池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EV、EV71和CA16病毒核酸。结果共检测578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样本,421例EV阳性,阳性率为72.84%;其中EV71阳性109例(25.89%),CA16阳性198例(47.0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14例(27.08%);6岁以下儿童EV阳性占所有感染者的99.05%;2010和2011年儿童EV71、C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7.86%、10.00%、18.57%和9.59%、42.01%、20.09%;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为65.38%。结论实时荧光RT-PCR法,适合于手足口病快速确诊及常规监测,特别是重症病例诊断的重要依据。该市不同年度手足口病感染型别有差异,2010年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其次是其他肠道病毒;而2011年的主要病原体为CA16,其次其他肠道病毒。6岁以下儿童是EV感染的高危人群;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病原学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哨点监测医院收集全市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肠道总病毒、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等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8-2010年共收集手足口病患者835份标本,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EV71和CoxA16核酸检出率分别为66.95%、35.57%、23.11%.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尤其是散居儿童,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87.43%,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重症病例和非重症病例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型别有差异.结论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EV71和CoxA16,但每年病原谱在不断变化,5岁以下儿童为高危人群.应根据手足口病高危人群和高发季节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hie virus A16,CA16)和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感染较常见.其中EV71感染易引起重症,并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神经源性肺水肿而危及生命[1-2].现对200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所辖医疗机构诊断及报告的212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2014年引起菏泽市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HFMD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人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EV)71型、柯萨奇病毒A(Coxsackie virus A,CA)16型的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533例临床HFMD病例样本检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430例(80.68%)。其中EV71型阳性117例(27.21%),CA16型阳性181例(42.09%),EV71型和CA16型混合阳性7例(1.63%),其他肠道病毒型阳性125例(29.07%)。2—6月份肠道病毒阳性病例占全年阳性病例的63.49%,3月份为高峰。核酸阳性病例分布在各县区,五个县以CA16型流行为主,两个县以EV71型流行为主,两个县区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1~3岁年龄人群最多(83.72%),男女性别比例为2.02。结论 2014年菏泽市HFMD病原体主要是CA16型肠道病毒,同时伴有EV71型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流行,不同县区、月份和人群分布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近些年,相关专家、学者对其病毒特征、感染以及发病特征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掌握了EV71的治疗方法.然而,关于治疗EV71的药物,临床上并不多,且多种药物仍处于研究阶段,因此,肠道病毒71型药物治疗仍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9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类型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46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样本,采用RT-PCR及Real-Time PCR法检测样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肠道病毒科萨奇A16型(CoxA16)3种核酸。[结果]46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样本,其中EV71型22例、通用型11例、CoxA16型4例,总阳性率为80.43%。[结论]2009年引起郴州市重症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圳市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深圳市96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RNA的检测。结果共检出11份EV71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1.46%,其中8例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病(HFMD);男女发病率分别为11.94%(8/67)和10.34%(3/29);18例为CoxA16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8.75%,其中17例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病;男女发病率分别为19.40%(13/67)和17.24%(5/29)。结论CoxA16和EV71的发病率无性别差异;CoxA16在每年的5~8月份有一个发病高峰;CoxA16和EV71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要加强对CoxA16和EV71的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特征。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对2011年采集的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标本,同时检测肠道病毒、CoxA 16和EV71。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 837份,肠道病毒阳性1 172份,阳性率63.80%。其中,男性阳性率为66.70%(715/1 072),女性为58.74%(457/765);CoxA 16型阳性412份,占35.67%,EV71型357份,占30.46%,CoxA 16和EV71混合感染11份,占0.94%,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386份,占32.94%。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5—7月及9—11月。肠道病毒感染主要集中于0~5岁儿童,占阳性标本的96.84%(1 135/1 172)。结论 CoxA 16型和EV71型为2011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感染亦常见,0~5岁儿童是感染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20.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以手、足、口多发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自限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肠道病毒EV71是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具有噬神经性,可引起患儿神经症状甚至死亡。本文将对EV71病原学特征、发病机制、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改变进行讨论,以便更加深入了解EV71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