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庆市、四川省有花植物区系分区之二:花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重庆市花椒属植物共20种、7变种。按吴征镒先生1995年“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系统”分为:一、川东红色盆地亚区,下新设7小区。二、暂将川西南凉山州,提升为新亚地区:大渡河-凉山山地亚地区(Daduhe-Liangshan mountain subregion)属横断山脉亚地区,代号ⅢE14e。按花椒属的分布规律,讨论其区系特征。作者的“重庆市、四川省有花植物区系分区之一 十字花科”已讨论了凉山州的区系特征,将另文发表。三、按花椒属在四川省的分布规律,分为6种分布类型。其中重要的是:1、盆地广布偏南型。2、盆地分布较广,与川西北、西南山地共有型。 3、川西北、西南、凉山州山地型。4、重庆、市四川省区系分区草图。5、按花椒属种群在四川省、重庆市与邻近省区的分布规律,讨论在川、渝、滇、黔、陕、湘、鄂各省植物区系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三因制宜"理论探讨凉山州地区190例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及证型的分布规律及演变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指导凉山州地区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对2010~2016年间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HIV/AIDS患者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四川省凉山州地区HIV/AIDS患者的证型主要以气血两亏、脾肾亏虚,湿邪阻滞、湿热阻滞为主,春季、夏季易夹杂湿邪,秋季易夹阴虚,冬季虚证居多。结论:四川省凉山州地区的HIV/AIDS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春季要侧重于健脾除湿,夏季要侧重清暑益气除湿,秋季要注意滋阴,冬季要侧重温补。  相似文献   

3.
尹国萍  陈善墉 《中药材》1992,15(7):14-18
四川省十宇花科植物中作中药使用的种类较多,如常用的有葶历子、白芥子、大青叶等;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有丛菔、单花荠、涩荠。本文主要介绍了四川十字花科药用植物的分类系统及地理分布。为了便于研究其系统与分布之间的相关性,根据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的原则,暂将四川划分为3区,4地区,10小区。为四川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湖北恩施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湖北省恩施州药用植物区系成分和恩施州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其地理分布概况。通过对恩施州药用植物科属种的统计,主要代表科的总结,与其他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比较,中药材品种数量的调查以及这些药用植物由于受地理条件(例如气候、土壤类型等)的影响而表现出的明显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分别对北部长江三峡谷地和神农架南坡,恩施州西部和东部山区、中部和南部的丘陵地和河谷盆地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从而得出三峡谷地和神农架南坡是恩施州的主要药源区以及西部和东部山区是恩施州中药材生产的主要基地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库区川东獐牙菜野生资源及药用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东獐牙菜 ,又名水灵芝、鱼胆草、青鱼胆草、四黄草、水黄连 ,为龙胆科獐芽菜属植物川东獐牙菜 [SwertiadavidiFranch .]的干燥全草。四川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版 )以鱼胆草名收载 ,系长江三峡库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长江三峡库区覆盖重庆市、湖北省 2 0个区县 ,地形以山地河谷为主 ,间有平坝、丘陵、高山草地 ,海拔 130~ 30 5 3m ,气候温暖湿润。1998年以来 ,笔者就长江三峡库区川东獐牙菜资源及药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源分布1.1 地域分布调查表明 ,川东獐牙菜现在分布区域较小 ,仅见于忠县东溪…  相似文献   

6.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四川省羌活资源适宜性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羌活是我国中藏羌医药体系中的重要药材,也是我国高原珍稀濒危药材。该文以四川省为例,结合羌活生长的环境因子,选取适宜羌活生长的生态环境指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川产道地药材羌活的适宜性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结合野外实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四川省的羌活资源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山峡谷和川西北高原,适宜性分布面积约为4 145 km2,占该区总面积的2%,其中,黑水县、理县、小金县、康定县等地区的适宜面积均占到了各县面积的2%以上。根据野外实测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信息的记载,可以得出通过遥感和GIS技术分析的结果与羌活资源的实际分布地区相符合,说明利用遥感和GIS方法划分羌活资源的适宜性分布区域是可行的,可以为全面调查羌活资源的分布与保护以及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壮药取材的地域特点,从而探讨壮药资源利用拓展的方向。方法: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调研确定了350种常用壮药(种子植物)并对之进行植物区系分析。结果壮药取材有明显的广西地域特色,区系上与广东、湖南、海南、贵州、云南较为相似;除普遍存在的泛热带分布型区系外,热带亚洲型(印度一马来西亚区域)所占比例最多,占热带属的18.8%,表明壮药植物与该区的强烈联系;实地调查也发现,植物区系上属于该区的泰国民间用药也有多种与壮药相似。结论:国内广东、湖南、海南、贵州、云南,国外则以印度一马来西亚区域尤其是泰国一带有植物性壮药的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8.
红景天系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 L.)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目前全球约有90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亚洲西部至北部,经中国、朝鲜、日本至北美洲,并以中国为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9.
乌头属牛扁亚属中药原植物种类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善墉  肖小河 《中药材》1989,12(9):13-15
本文介绍乌头属牛扁亚属中药原植物的1组4系,包括5种3变种。研究它们的分类系统、分布、医疗效用及化学成分;讨论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与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中药灯盏花及其同属部分植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系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具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的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曾予收载。灯盏花注射液对中风后瘫痪有效。近年来,有关灯盏花及其制剂的研究报道较多。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据《中国植物志》第74卷记载,飞蓬属(Erigeron)植物约有200种以上,主要分布于欧洲、亚洲大陆及北美洲,少数分布于非洲和大洋洲。我国有35种,主要集中在新疆和西南区山区。此属包括两个亚属:飞蓬亚属(Subgen.Erigeron)和三型花亚属(Subgen.Trimorpha)。这两个亚属又各分两个组和一些亚组和系。短葶飞蓬主要分布于我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变叶海棠及其同域近缘种潜在地理分布及生境特征。方法基于全国尺度下的气候、土壤、地形和植被类型等生态因子插值数据,结合变叶海棠、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地理分布信息,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变叶海棠、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潜在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结果变叶海棠、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呈地理替代分布,变叶海棠主要分布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花叶海棠主要分布于亚洲荒漠植物亚区,陇东海棠分布区属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海拔可能是造成花叶海棠、变叶海棠和陇东海棠资源分布区域差异性的主导生态因子。结论本研究成果可为变叶海棠、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资源保护利用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区位于我国南部边疆,为青藏高原向贵州高原山地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东至贵州的毕节、大方、织金、六枝、晴隆、盘县一线;南止于云南的楚雄、双柏、峨山、通海、路南、沪西、师宗、罗平:西起于云南的华坪、永胜、剑川、云龙、腾冲;北抵四川的宝兴、天全、雅安、洪雅、峨眉、沪定、石棉等地。含川西南山地,云南高原大部及贵州高原西部山原;行政范围涉及云南、四川、贵州3省的19个地、州、市,共112个县(市、区)。 一、自然环境条件 本区地貌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间有盆地和河谷。大雪山、夹金山、鲁南山、云岭、玉龙雪山及大渡河、雅砻江、黑水河、金沙江等南北纵列,河谷深切,高差悬殊。本区有我国著名的四大高原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亚败血症系一临床综合征。由于本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故早期诊断颇难。目前一般认为其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伴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及关节酸痛,白细胞增多,血沉增速,血培养阴性等。按中医辨证往往归之于温病范畴。现小结我院从1975年到1981年间对6例变应性亚败血症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并对其辨证规律作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藏族主要是指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操藏语的民族。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中国境内藏族有人口约541万余人(2000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西藏在藏语中称为"蕃"(音bo),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意为农业人群。"蕃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堆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洼"(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  相似文献   

15.
从文献统计看红景天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辉  王桂清 《中草药》2005,36(12):1911-1912
红景天系景天科红景天属(Rhodioda L.)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喜马拉雅山区、亚洲西北部和北美洲,海拔在1600~4000m[1]。全世界有红景天植物96种,我国有73种,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中、华北及东北,尤以云南、四川及西藏高寒地区种类最多,其中西藏产32种,2个变种,四川省有22种[2]。对红景天资源研究与应用较早的国家是前苏联。20世纪60年代研究证实红景天的免疫补益作用强于人参、刺五加,服用后无人参燥热、不宜久服及刺五加易引起便秘的缺点,无不良反应及成瘾性。我国对红景天的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广大…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凤岗、施秉、习水等不同地区产冬凌草都含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化合物,且均系螺断贝壳杉烯型C_6-C_(19)之间接γ—内酯环,本文就这些二萜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归纳,总结和讨论。 ·  相似文献   

17.
西藏中药材仓虫区系属古北界中亚亚界青藏区范围。西藏高原面积大,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全区年平均温度在-55~20℃之间。全年日照3005小时,辐射能居世界前茅。全年降雨量东南5000毫米以上,逐渐向西北递减到50毫米以下。季风一般从10月开始持续到次年5月。处于这样的地理、气候环境中的药材仓虫的种类、危害及分布情况必然与  相似文献   

18.
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宝华  田顺华  朱绪文 《河北中医》2004,26(11):844-845
柏树为柏科植物,属常绿乔木。多植于园林及山地,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其叶、脂、枝节、根白皮、柏子仁等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此次调查共采集药用两栖动物标本258号,经详细整理鉴定为2目8科19属31种(亚种),以无尾目的蛙科为主。根据物种组成和区系分析,金佛山的药用两栖动物主要区系成分为东洋界的华中区种,共13种,其物种的组成和区系成分与中国及四川省和重庆市的一致。本文中还介绍了金佛山主要的药用两栖动物种类、药用功效及分布等,并作了初步评价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川产道地药材附子生产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幸  夏文娟 《中药材》1994,17(8):38-39
附子是四川道地药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侧生子根,已有900多年栽培历史,1990--1993年,我们对四川附子生产地进行了生产调查。 1 栽培地区 乌头分布于海拔850—2150米的草坡,灌丛中,常栽培于平地肥沃的沙质土壤或肥土壤中。主要生产于江油市的彰明、河西、德胜及让水四乡(镇),安县的桑枣、佛水、晓坝及北川的擂古区和凉山州的布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