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3岁以下儿童精细动作发育情况,探讨影响儿童精细动作发育的相关因素,为促进儿童精细动作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11月在全国东中西部7个城市的7家医院的儿童保健科进行保健的3岁以下的健康儿童4 30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儿童的基本情况。神经心理发育测查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检查量表》进行测查,并计算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及社会行为五大能区的智龄和发育商。该研究主要对儿童的精细动作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 307名儿童精细动作发育商均值为(95. 62±18. 3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精细动作发育商在性别、地区、父母亲文化程度及主要抚养人这几个变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儿童在月龄组6~、12~及24~的智龄均数均低于实际月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儿童精细动作发育商的因素为儿童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及主要抚养人。结论儿童家长在日常的养育过程中要加强儿童精细动作的培养,有意识地进行多种精细动作训练是促进儿童精细动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扬中市557名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扬中市婴儿早期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提高对婴儿早期神经、心理发育的重视程度。 【方法】 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验(DST),选择2009年1月—2010年 10月在扬中市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科做体检的健康儿童,共557例,年龄在22~26周,测试前进行影响因素调查,所收集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 【结果】 557例婴儿发育商平均值为98.65±8.01,资料呈正态分布;婴儿神经心理发育与喂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主要抚养人、主要抚养人对早教的态度有关。 【结论】 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受多项因素影响,母乳喂养、父母文化程度高、主要由父母抚养、抚养人关注早期教育有利于婴儿早期神经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抚养人与幼儿的语言沟通方式对1~3岁前儿童词汇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上海青浦地区6个社区562名儿童,年龄为13~36个月,用问卷方式了解主要教养人的情况、与幼儿的语言沟通方式和儿童词汇表达量。【结果】①抚养人的沟通方式是影响1~3岁儿童词汇发育的最主要因素。共同参与儿童的活动,及时应答儿童的讲话,诱导其说话,并在其看书和看电视时作讲解,睡前为儿童讲完整的故事均有利于表达性词汇发育;②抚养人文化程度的高低,每天与儿童玩耍时间的多少并不影响3岁前儿童的词汇发育,但男性抚养人更利于1~3岁儿童词汇的发育,建议男性多参与儿童的养育;③幼儿每天看电视1.5~2 h,并同时有家长的陪伴和解说对词汇发育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结论】抚养人与幼儿的沟通方式对1~3岁儿童表达性词汇的发育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特点,以指导干预。 【方法】 以178例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S-S语言发育评价法评定其语言水平,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其智能发育的五个能区,对测得的发育商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该组儿童大运动发育正常(发育商>85分),语言水平低于实际年龄段,语言发育商<76分;其语言发育水平与适应行为、精细动作、个人社交行为发育水平明显相关(P<0.01);该组儿童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发育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72.5%、52.2%;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发育低下的发生率与语言发育缺陷的程度明显相关(P<0.01),精细动作发育低下的发生率为48.9%,精细动作发育低下的发生率与语言发育缺陷的程度不相关(P>0.05)。 【结论】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常伴有适应行为、精细动作、个人社交行为的发育低下,临床需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智能发育评估,并对存在的发育缺陷进行全面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0~4岁儿童语言发育现况,分析其语言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中国儿童发育量表》对667名0~4岁的儿童进行语言发育商测查,用问卷方式调查家庭语言环境影响因素。所收集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667例儿童语言发育商平均值为100.84±13.36;单因素分析发现主要抚养人、父亲文化程度、育儿方式、语言障碍家族史对0~4岁儿童语言发育商存在影响(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母为主要抚养人、多交流的育儿方式、父亲文化程度高有利于0~4岁儿童语言发育。结论 儿童语言发育与家庭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抚养人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儿童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郑州市婴幼儿智能发育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儿-心量表"),对280名0~3岁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结果被调查婴幼儿发育商平均为91.27±12.669,发育商偏低及低下率分别是26.79%和5.36%;各能区发育持平率不高,为29.59%~46.94%;发育落后率较高,为38.16%~62.24%,以精细动作落后率62.24%为最高;性别、高危新生儿、父母文化程度、早期教育是儿童智能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郑州市婴幼儿智力发育整体水平一般,应重点加强6~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0~3岁儿童适应能力、2~3岁儿童大运动的指导、训练,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可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研究菏泽市城区0~3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制定适宜的个体化指导方式。【方法】使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菏泽市城区800名0~3岁儿童进行神经心理发育测试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800名儿童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符合正态分布。0~3岁儿童DQ受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早期促进教育、科学的养育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且各因素对不同月龄儿童DQ的影响程度不同。【结论】菏泽市城区0~3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正常。根据儿童DQ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养育指导,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Ⅰ类早产、低出生体质量高危因素对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研发的《中国儿童发育量表》及其测量工具对1岁、2岁和3岁Ⅰ类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研究组)和对照组儿童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大运动、适应能力、精细动作、语言和社会行为5个能区的发育商及总体发育商,并对两组儿童的发育商进行比较。结果 1岁时,两组儿童精细动作和社会行为发育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岁时,两组儿童各能区发育商及总发育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3岁时,两组儿童各能区发育商及总发育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1、2、3岁儿童大运动发育商、精细运动发育商、适应能力发育商、语言发育商、社会行为发育商、总发育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1、2、3岁儿童大运动发育商、精细运动发育商、适应能力发育商、语言发育商、总发育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Ⅰ类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可能是影响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潜能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家庭抚养方式对婴幼儿发育商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9月在该院儿童心理门诊进行随机抽样,选取21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以"儿心量表"为测评工具,将儿童主要抚养人作为分组依据分为3组,每组各70例。分别对各组儿童进行发育商测评。运用方差分析及LSD两两比较法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主要抚养人为父母的儿童总发育商最高,(外)祖父母组次之,保姆组最低,抚养方式对儿童不同能区发育商的影响各异。父母为主要抚养人的儿童各大能区的发育商均优于(外)祖父母、保姆抚养者。在适应性方面,父母为主要抚养人最佳,保姆组次之,(外)祖父母组最差;在大运动与社交方面,父母组最佳,其余两组无差异;在语言方面,父母组及(外)祖父母组优于保姆组;在精细动作方面,父母组较保姆组好。结论良好的抚育环境、科学的抚育观念可促进儿童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影响婴儿早期发育状况的相关因素,为婴儿发育的早期促进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8-2010年在浏阳市妇幼保健院心理行为发育门诊进行盖泽尔发育测试的6月龄婴儿共518例,从喂养方式、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早教方式、营养状况、定期检查、主要抚养人等15个方面进行多因素分析,分别比较对婴儿发育水平的影响。 【结果】 相关因素的分析显示母亲文化、喂养方式、早教方式、孕母营养等12种因素影响婴儿的早期发育水平。经多元回归分析,母亲文化、喂养方式、早教方式、孕母营养、营养状况、主要抚养人6项因素与6月龄婴儿的发育商呈正相关。 【结论】 母亲受教育程度、母乳喂养、早期教育、孕期营养、主要抚养人以及婴儿营养状况对6月龄婴儿的发育水平有显著性影响,在婴儿发育的早期促进中应重视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