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常规放疗配合三维适形照射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结果。方法:收集我科治疗的ⅡB和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常规结合三维适形放疗(综合)组50例先常规照射30Gy,再行三维适形放疗30Gy,三维适形放疗分割剂量5~6Gy/次,3次/周。单纯常规放疗(常规)组70例,设前后两野照射40Gy,再对残存病灶放疗30Gy。结果:综合和常规组总的肿瘤消退率分别为94·4%和96%,完全消退率综合组为40%,而常规仅为21·4%。随访结果,综合组和常规组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4%、52%、26%和66%、4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配合常规放射治疗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对生存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后程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后程大分割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06例初治局部晚期(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组(CRT)和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LCHSRT),完成治疗并且资料完整者共91例,CRT组43例,LCHSRT组48例。CRT组常规剂量分割大野对穿照射至43.5Gy后对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缩野加量至65.2Gy。LCHSRT组常规剂量分割大野对穿照射至44.4Gy后对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行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LCHSRT照射方式为圆形准直器非共面弧形照射,计划靶区体积边缘处方剂量4~7Gy/次,隔日1次,总剂量(22.8±5.5)Gy。结果CRT组和LCHSRT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1.6%和14.6%。放射治疗结束后3个月CT检查CRT与LCHSRT组局部肿瘤全消率分别为30.2%和63.5%(P<0.01);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2.0%和86.5%(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55.8%和79.2%(P<0.05)。两组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χ2值分别为0.68和2.90,P值均>0.05)。结论圆形准直器非共面弧形照射后程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提高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肿瘤全消率和局部控制率,但其适形性和靶区内剂量均匀性不够理想,而且当照射剂量≥25Gy时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大分割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88 例NSCLC随机分为两组,三维适形放疗组(治疗组)46例和常规放疗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予3DCRT照射,隔日1次,每次4~8Gy,总照射量40~64Gy;对照组予常规分割照射,每周治疗5次,每次1.8~2.0Gy,总照射量60~70Gy.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95.5%、59.5%(P<0.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71.7%、45.2%(P<0.05)和43.4%、33.3%(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能耐受,但对照组不良反应重于治疗组.结论 三维适形大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结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自2003年6月至2005年1月,6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Gy/30次,6~7周完成;B组常规放疗40Gy后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4~30Gy/10~12次,每次240~300cGy,6~6.4周完成。结果A、B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80.6%(P>0.05);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6%和32.3%(P<0.05);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65.7%和77.4%(P>0.05);两组放射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疗后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加量照射,患者可耐受,可提高肿瘤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立体适形放疗合并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合并药物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方法:38例ⅢA/ⅢB,Ⅳ期NSCLC实施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每次5~10Gy,每周2~3次,8~10次/疗程,肿瘤灶总生物有效量为70~80Gy;同时进行药物联合化疗长春瑞滨25mg/m2,静滴第1、8天,顺铂80mg/m2,静滴第1天,每21天1周期,共4周期。结果: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合并药物联合化疗有效率为92%,其中CR为16例,PR为19例,1年生存率为75%,2年生存率为37%。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合并化疗可明显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控制率和生存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其量效关系尚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和随访。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提高肿瘤的局控率,降低正常组织反应。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本研究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40例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对纵隔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先常规外照射30~40Gy,然后对肿瘤局部用立体定向放疗追加照射剂量,每次2.5~4.85Cy,照射10~12次;对无纵隔淋巴结转移且肿瘤直径小于6cm的患者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单次剂量3~8Gy,每日一次,共照射5~18次。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24例,总有效率(CR+PR)为87.5%(33/40),1、2年生存率分别为85.4%和45.1%,放疗期间无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肿块较大及年龄大于70岁为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发症较低,大部分患者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改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及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放疗治疗,剂量为1.5~2.5 Gy/次,1次/d,5次/周,放疗总剂量不超过75 Gy.观察组患者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为4.5 ~6Gy/次,1次/d,5次/周,放疗总剂量不超过60 Gy.应用肺功能检测仪评估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0)、1秒峰值流速(PFR).治疗后随访3年,统计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和3年生存率.结果 放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VC、FEV1.0、PFR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1、2、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有效提高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癌患者肺功能和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序贯后程X刀治疗多烯紫杉醇加顺铂(DP方案)4周期化疗后无进展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7例4周期DP方案化疗后无进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行常规分割照射,2Gy/次、1次/日,5次/周,总量64Gy;后程X刀组前四周治疗同常规组,4周后改用X刀,6Gy/次,3次/周,共6次,总量76Gy。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后程X刀组完全缓解率38.7%,高于常规组15.4%(P=0.047),后程X刀组三年生存率35.5%高于常规组15.4%(P=0.03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序贯后程X刀治疗可提高化疗后无进展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三年生存率,不良反应未增加,可作为化疗后无进展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董昭  李琦  秦庆亮  高勇 《肿瘤》2009,29(1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结合GP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首次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38例首次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为3.00~4.85 Gy/次,每周5次,共8~12次,总疗程2~3周;放疗前基于GP方案化疗2个周期,放疗后再给予GP方案化疗4个周期.结果: 38例患者的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23例,总有效率达到78.95%,6个月的总生存率为71.05%,1年的总生存率为10.53%,中位生存时间为7.8个月.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首次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良好的近期疗效,患者能够耐受,未见严重的近期放射性损伤.晚期放射性损伤和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后程立体定向适形加速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放射反应。方法  13 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入本研究 ,放射治疗分为常规放射治疗和后程立体定向适形加速推量治疗 2个阶段进行 ,常规放射治疗 40Gy后 ,改用后程立体定向适形加速推量照射 ,3~ 4Gy/次 ,1次 /d ,5次 /周 ,共治疗 7~ 10次 ,总剂量至 68~ 70Gy。结果  13 7例中 ,13 2例按计划完成治疗 ,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 16 7% ( 2 2 / 13 2 ) ,部分缓解 68 9% ( 91/ 13 2 ) ,总有效率 85 6% (CR PR) ;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 71 9% ( 95 /13 2 ) ,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 2 2 0 %。结论 后程立体定向适形加速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近期疗效肯定 ,急性副反应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远期疗效和晚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1.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治疗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176例由病理学证实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4组:单纯全脑放疗(WBRT)组、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WBRT SRS)组、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组、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 SRT)组.SRS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8~20Gy,总剂量20~32Gy;SRT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2~5Gy,总剂量25~60Gy;WBRT1.8~2Gy/次,总剂量30~40Gy.结果四组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7.0%、87.7%、86.5%和78.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0,11.0,11.5和10.0个月;局部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33,8.33,9.33和7.67个月;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期分别为4.11,8.57,9.03和6.12个月.在死因分析中,WBRT组死于脑转移的比率为57.6%,较其他三组高.而WBRT SRS组的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率为12.2%,较其他组高.结论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是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失败后再行挽救性全脑照射或立体定向放疗.对于多发脑转移,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 SRT)在提高生存率以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疗配合常规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阳性患者的疗效。方法 共搜集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阳性患者41例,对其中18例在常规放疗后采用立体定向放疗进行缩野治疗(RT SRT组),而将另外23例单纯采用常规放疗的作为对照(RT组)。结果 RT SRT组l、2、3年局部无复发率分别为92.3%、83.1%、83.1%,RT组为80.2%、60.2%、39.5%;RT SR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6%、58.5%、41.2%,RT组为68.7%、45.8%、22.9%。RT SRT组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RT组,而2个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阳性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作为常规放疗后局部增量的有效手段,它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疗一线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4组:A组25例,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B组32例,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C组12例,单用吉非替尼治疗;D组15例,对症治疗。吉非替尼均采用治疗第1天开始口服,每日250mg,直到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均从治疗第1天开始,等剂量曲线为50%~80%,单次周边剂量4.0~6.5Gy,治疗总剂量为36~48Gy,治疗次数8~12次,6次/周。结果2个月CT复查肿瘤病灶,A组肿瘤病灶治疗有效率(RR)为68.0%(17/25),疾病控制率(DCR)为92.0%(23/25),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1.8个月(范围3~21个月),1年生存率为48.0%(12/25),治疗期间常见副反应为皮疹、腹泻;B组RR为56.3%(18/32),DCR为84.4%(27/32),MST为7.2个月(范围3~16个月),1年生存率为12.5%(4/32);C组RR为33.3%(4/12),DCR为58.3%(7/12),MST为8.9个月(范围2~18+个月),1年生存率为33.3%(4/12),治疗期间常见副反应为皮疹、腹泻;D组MST为4.8个月(范围2~10个月),1年生存率为0。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在近期疗效(RR及DCR)方面高于单用吉非替尼治疗组(P=0.046,P=0.014),在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方面高于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P=0.003)。结论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疗一线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程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加化疗治疗局限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48例患者于治疗前4周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每天2Gy,每周5次,DT 40Gy,后2周针对肿瘤局部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DT 24Gy~30Gv(分割剂量4Gy~5Gy,每周3次),与此同时,于第1周和第5周采用NP方案共2周期,异长春碱(NVB):25mg/m2第1和第8天静脉推注,顺铂(DDP):30mg第1至第3天静脉滴注.结果:全部患者均能完成治疗计划,CR 16.7%,PR 75.0%,总有效率(CR PR)91.7%.1、2、3年局控率分别为87.5%、50.0%和35.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46.7%和28.6%,急性造血系统和胃肠道的反应较重,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结论:后程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加化疗治疗局限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提高总生存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加量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优势。方法:21例非小细胞肺癌,CT模拟机定位,输入TPS(Pinnacle^3 7.4/7.6),勾画GTV1,先常规或三维适形放疗30Gy/15F~50Gy/25F,第2次CT定位,勾画GTV2,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至66Gy/33F~70Gy/35F。结果:GTV2与GTVl相比,平均缩小比例39.5%,13例大于40%。近期疗效:CR19.0%,PR71.4%,NC9.5%,总有效率(CR+PR)90.5%,1年生存率85.7%。早期放射性肺损伤:1级13例(61.9%),2级6例(28.6%),3级2例(9.5%)。放射性食管炎:1级15例(71.4%),2级6例(28.6%)。后期放射肺纤维化:0级2例(9.5%),1级15例(71.4%),2级4例(19.0%)。结论:三维适形加量放射治疗NSCLC过程中,肿瘤平均退缩比例为39.5%,再次重新勾画GTV并加量,可以有效地减少治疗范围,提高靶区剂量,降低放射治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期化放疗的临床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期化放疗的意义.方法 10年间收治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的Ⅳ期NSCLC患者300例,可分析病例214例,其中3周方案化疗同期放疗(同期A)98例、每周方案化疗同期放疗(同期B)18例、单纯化疗44例、单纯放疗37例和序贯化放疗17例.原发灶放疗采用常规分割和后程超分割的三维适形和常规放疗技术,肿瘤剂量为36~86 Gy.化疗中3周方案以铂类为基础联合紫杉醇、多西紫杉醇、长春瑞滨、依托泊甙等(21~28 d为1周期),每周方案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或拓扑替康4-6周.结果 随访率为99%.同期A、同期B、单纯化疗、单纯放疗、序贯化放疗的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1%和11%、16%和0、31%和7%、34%和10%、26%和3%(x2=11.18,P=0.025).分层分析显示同期A中采用三维适形技术、后程加速超分割方式、原发灶剂量≥70 Gy的较单纯化疗显著延长生存率,同期A中接受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70 Gy治疗的21例患者生存率显著优于单纯化疗,而且化疗≥2周期同期化放疗者的牛存率也较相同周期的单纯化疗者长.结论 化疗同期采用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70 Gy治疗原发病灶并对转移灶进行放疗可显著延长Ⅳ期NSCLC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proven, peripherally located, Stage 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ho had undergone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using real-time tumor tracking radiotherapy during the developmental period. METHODS AND MATERIALS: A total of 41 patients (25 with Stage T1 and 16 with Stage T2) were admitted to the study between February 2000 and June 2005. A 5-mm planning target volume margin was added to the clinical target volume determine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at the end of the expiratory phase. The gating window ranged from +/-2 to 3 mm. The dose fractionation schedule was 40 or 48 Gy in four fractions within 1 week. The dose was prescribed at the center of the planning target volume, giving more than an 80% dose at the planning target volume periphery. RESULTS: For 28 patients treated with 48 Gy in four fractions, the overall actuarial survival rate at 3 years was 82% for those with Stage IA and 32% for those with Stage IB.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40 Gy in four fractions within 1 week, the overall actuarial survival rate at 3 years was 50% for those with Stage IA and 0% for those with Stage IB.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local control between those with Stage IB who received 40 Gy vs. 48 Gy (p = 0.0015) but not in those with Stage IA (p = 0.5811). No serious radiation morbidity was observed with either dose schedul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have shown that 48 Gy in four fractions within 1 week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eripherally located, Stage IA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steep dose-response curve between 40 and 48 Gy using a daily dose of 12 Gy delivered within 1 week was identified for Stage IB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using real-time tumor tracking radiotherapy.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对寡转移NSCLC患者胸内原发灶及所有转移灶行根治性放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5年间我科初治转移灶≤5个的NSCLC患者43例,采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对其原发灶及所有转移灶均行根治性放疗,平均和中位BED10分别为101.416 Gy和102.700 Gy,中位化疗周期数4个。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病灶治疗总有效率为86%,1、2、3年OS分别为74%、70%、51%,中位OS时间为48个月,中位PFS时间为15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ECOG<2与ECOG≥2(P=0.000)、BED10<100 Gy与≥100 Gy (P=0.006)对生存预后有显著影响。约90%患者仅出1—2级不良反应,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寡转移NSCLC在接受系统性全身治疗前提下联合原发灶和转移灶根治性放疗可显著改善患者OS和PFS,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