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患者是否患有子宫内膜病变,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患者119例,全部行宫腔镜检查及诊断性刮宫,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检查88例(73.95%)宫腔内存在病变,83例(69.75%)有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97.59%、93.55%、2.41%、6.45%。结论宫腔镜能为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的患者,提供子宫内膜有无病变准确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声、诊刮、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90例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诊刮与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将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随机分为诊刮组(95例)和宫腔镜组(95例),均行病理检查,将病理结果与超声、诊刮、宫腔镜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为52.63%,诊刮病理的符合率为73.08%,宫腔镜病理的符合率为92.54%。诊刮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特异性、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分别为86.36%、72.54%、13.64%和27.45%,宫腔镜诊断分别为:95.38%、83.33%、4.65%和16.67%。结论:超声是无创检查,方便、快捷,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术前筛查、术后随访的手段,但漏诊率高;诊刮作为传统检查获取内膜的方法,因其操作相对盲目,可能漏诊;宫腔镜检查更准确、直观、全面、安全,是目前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肖六妹 《现代医院》2011,11(11):56-57
目的对比分析阴道B超与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371例临床表现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分别经阴道B超检查后,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送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7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阴道B超与宫腔镜检查。结果阴道B超符合率为17.8%,宫腔镜符合率为98.7%;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符合率大大高于阴道B超,其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B超操作方便、快捷而且具有无创等特点,在临床上可作为筛查手段先行进行子宫内膜息肉的筛查,但漏诊率高;宫腔镜是能够在直视下检查子宫内膜生理与病理改变的唯一诊断方法,是确诊EP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在检查时应注意时间的选择及操作规范,以减少对患者内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及B超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宫腔镜检查与B超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历中B超、宫腔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在异常子宫出血病因诊断中,宫腔镜对宫内残留、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高,对子宫内膜癌、子宫粘膜下肌瘤和宫内残留的特异度高;②B超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敏感度高,对宫内残留的特异度高;③对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B超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和宫腔镜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子宫粘膜下肌瘤和宫内残留的诊断,上述两组符合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与B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②提倡将B超、宫腔镜及定位活检合理地综合应用,使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从影像学、形态学和组织学三方面得以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200洌患者行官腔镜诊治,并经病理确诊,探讨2者在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结果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3.5%、95.4%。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的常规筛查方法,宫腔镜直视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比经阴道超声(TVS)、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在该院就诊,以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临床可疑子宫内膜息肉共102例,全部病例均先行阴道超声检查,再行宫腔镜检查,并行诊断性刮宫做病理检查,并以手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阴道超声与宫腔镜下的诊断符合率及宫腔镜与诊刮病理检查的符合率。评价和探讨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结果: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91例,宫腔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67例,最后病检确诊54例。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比较,P<0.05,两种方法符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宫腔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结果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比较,P>0.05,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确诊率高于阴道超声。结论: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接近75%,且宫腔镜检查操作简单,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少,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阴道流血的临床诊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在阴道流血中的应用。方法:2002年4月~2003年5月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阴道流血患者164例,术中定位活检或诊断性刮宫送病理检查,将临床诊断、B超诊断及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40例,符合率74.07%;子宫内膜息肉34例,符合率91.89%;子宫内膜炎25例,符合率86.21%;胎物残留9例,符合率60.00%;子宫粘膜下肌瘤11例,符合率91.67%,宫颈管息肉9例,符合率100%。其它5例,符合率62.50%。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阴道流血,可提高阴道流血病因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安全、可靠,在诊断的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B超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正确率和假阴性率,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纳入本研究,检查前均排空膀胱,行腹部及阴道B超检查,设置探头频率为3.5 MHz,对子宫行连续纵向、横向扫查,观察子宫内强回声超声表现、子宫内膜和肌层是否累及子宫旁组织。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其敏感度、特异度等,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患者月经前、后子宫内膜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厚(1.2-2.4 cm不等),B超可探及舌状、乳头状等实质不均匀的回声光团,单个、多发均有;经分析,73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正确率为91.2%,假阴性率为8.8%;76例(占95.0%)患者对于检查的简便性、费用及诊断准确性等较为满意。结论:B超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正确率较高,且无创、安全,患者易于接受,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因异常子宫出血或阴道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而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妇女673例。年龄61.3±9.3岁,绝经时间10.7±2.7年。以病理结果为最终诊断,统计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效能。结果: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56例,漏诊377例,误诊11例;灵敏度40.4%,特异度72.5%,阳性似然比1.47,阴性似然比0.82,约登指数是0.13;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550例,漏诊83例,误诊4例;灵敏度86.9%,特异度90.0%,阳性似然比8.69,阴性似然比0.15,约登指数0.77。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提高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越等指数,降低了阴性似然比。结论: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较单纯使用阴道超声更准确,漏诊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阴道超声、宫腔镜和病理检查对子宫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宫腔镜和病理检查对子宫内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6例宫腔镜检查患者术前B超结果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806例患者经阴道超声、宫腔镜和病理检查确诊子宫内膜息肉172例(阴道超声和病理符合率为90.12%),宫颈管息肉130例(86.92%),内膜增生102例(92.16%),子宫肌瘤96例(96.88%),退化蜕膜及绒毛68例(95.59%),内膜炎26例(84.62%),内膜癌9例(88.89%),宫腔粘连8例(75%),超声异常但宫腔镜下无组织刮出48例(33.33%)。内膜呈分泌反应48例,超声和病理符合率为60.42%。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3.67%。结论:对可疑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应进行宫腔镜、阴道超声和病理检查。经阴道超声可作为初筛手段,对于子宫内赘生性病变阳性率高。宫腔镜下取标本增加病理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结合阴道超声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03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手术及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结果:403例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其中功能性息肉289例,占71.8%;非功能性息肉109例,占27.0%;腺肌瘤样息肉5例,占1.2%。结论:子宫内膜息肉诊治的有效方法是经阴道超声检查及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高度怀疑为子宫内膜病变的2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均经过经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以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临床诊断金标准,对比这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慢性非特异性内膜炎、正常子宫内膜的准确率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03、10.629、11.497,均P<0.05);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萎缩、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与经阴道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349、2.744、2.111、1.400,均P>0.05);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为67.82%、特异度为51.42%、漏诊率为32.18%、误诊率为48.57%、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61;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为86.14%、特异度为88.57%、漏诊率为13.86%、误诊率为11.43%、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7.结论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经阴道超声,但是经阴道超声具有简便、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宫腔镜手术、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46例,诊断符合率为86%;误诊6例,误诊率为11%。[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方法简便,无创伤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 TVS)、宫腔镜( HS)及TVS联合HS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以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306例患者的病理诊断包括内膜癌12例(3.92%),内膜增生59例(19.28%),内膜息肉73例(23.86%),粘膜下肌瘤44例(14.38%),正常118例(38.57%)。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灵敏度(96.28%)、特异度(88.98%)、阳性预测值(93.30%)、阴性预测值(93.75%)和诊断符合率(93.46%)均最高,其次为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则最低。阴道超声、宫腔镜、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和正常周期性内膜方面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9.791、10.489、14.902,均P<0.05),其中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测阳性率均最高,3种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和粘膜下肌瘤方面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667、3.036,均P>0.05)。非绝经组和绝经组子宫内膜病变构成不同,绝经组子宫内膜癌构成比显著高于非绝经组(χ2=108.524,P<0.05),而正常周期性内膜显著低于非绝经组(χ2=5.337,P<0.05),两组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0.485、0.420、0.538,均P>0.05)。结论 TVS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首要检查方法,对于可疑子宫内膜癌或粘膜下肌瘤的患者可结合宫腔镜检查,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84 perimenopausal women with uterine bleeding underwent 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and hysteroscopy. Sonographic and hysteroscopic findings have been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imens obtained from either endometrial biopsy, hysterectomy or operative hysteroscopy.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hysteroscopy and 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were calculated. Hysteroscopy had 91.6% sensitivity, 83.3% specificity, 93.2%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80%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uterine abnormality, whereas 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had only 67.3% sensitivity, 87.5% specificity, 89.7%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62.2%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In consequence hysteroscopy is better than transvaginal sonography concerning only the sensitivity (p < 0.01). 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seems to be an excellent initial diagnostic method, but hysteroscopy is a highly accurate means of diagnosing the cause of excessive uterine bleeding.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及与宫腔镜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婷  陆惠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068-1069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学与宫腔镜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经宫腔镜诊断的56例标本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果:132例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形态多样,简单型增生过长占44%,增生反应占15%,囊性萎缩占13%,混合型增生过长占4%,局部腺癌占1%,分泌反应占23%,其宫腔镜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25%。结论:宫腔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相结合,可使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更趋完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