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治疗绝经后肥胖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方法:对体重相近的去卵巢3月龄雌性SD大鼠进行全身垂直振动训练,7周后测定受试大鼠血清雌激素、孕酮、睾酮、骨密度、体重以及肝、脂肪、骨骼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去卵巢振动训练组体重增加显著低于去卵巢静止组;去卵巢振动训练组股骨远端和近端的离体骨密度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去卵巢振动训练组大鼠肝脏、脂肪、骨骼肌组织中ER-α基因表达水平较去卵巢静止组显著增加;但去卵巢振动训练组与去卵巢静止组血清雌激素、孕酮、睾酮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结论:促进大鼠ER-α基因的表达是全身振动训练改善因性激素缺乏造成骨密度下降、体重增加等症状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6只3月龄雌性未孕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静止和去卵巢振动3个组.去卵巢手术后10周,去卵巢振动组大鼠经过1周适应振动治疗后,开始接受正式全身垂直振动治疗,每次振动15 min、频率为90 Hz,每天振动2次,每周7次.治疗7周时,用721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和甘油三酯水平;常规HE染色观察左侧胫骨组织形态学;收集右侧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一部分细胞用作碱性磷酸酶和油红O染色,另一部分细胞用作尼罗红(Nile Red)染色.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静止组骨髓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染色细胞数目显著降低,而骨髓细胞Nile Red阳性染色细胞百分比和胫骨骨髓脂肪空泡数目显著增加;与去卵巢静止组比较,去卵巢振动组骨髓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染色细胞数目显著增加,而骨髓细胞Nile Red阳性染色细胞百分比和胫骨骨髓脂肪空泡数目显著下降.结论:全身垂直振动不仅增加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而且降低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细胞的成脂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跑台运动、全身垂直振动、金雀异黄酮和雌激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腰椎骨微结构的影响,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6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去卵巢组(50只)。去卵巢10周时,将去卵巢组大鼠按体重分层后又随机分为去卵巢组、跑台运动组、振动训练组、金雀异黄酮组和雌激素组,并开始进行不同的干预处理。干预处理8周时,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各组大鼠,游离左股骨和第5腰椎,从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的左股骨和第5腰椎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结构重建,选取股骨远端和第5腰椎椎体距生长板1 mm处,2.0mm×3.5 mm、厚0.9 mm的骨组织区域为感兴趣区域,进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与去卵巢组比较,去卵巢大鼠经全身垂直振动和雌激素干预后,股骨体积骨密度(v BMD)、骨体积分数(BV/TV)和骨小梁数目(Tb.N)显著增加,骨小梁间隙(Tb.Sp)显著下降,骨小梁厚度(Tb.Th)和结构模型指数(SMI)无显著变化。经跑台运动和金雀异黄酮干预后,Tb.Sp显著下降,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去卵巢大鼠经跑台运动、全身振动、金雀异黄酮和雌激素干预后,第5腰椎所有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全身垂直振动和雌激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微结构的改善效应大于跑台运动和金雀异黄酮,且对股骨的改善效应大于腰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全骨髓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PPARγ和P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静止和去卵巢振动3组。去卵巢手术10周后,去卵巢振动组大鼠开始每天进行2次时间15 min、频率90 Hz的全身垂直振动治疗。振动治疗7周时,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迅速在无菌条件下截取双后肢,冲洗骨髓细胞,一部分细胞直接提取蛋白,另一部分细胞采用全骨髓方法培养后再提取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提取蛋白中的PPARγ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静止组全骨髓细胞PPARγ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而P-GSK-3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去卵巢静止组比较,去卵巢振动组全骨髓细胞PPARγ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而P-GSK-3β表达显著增加。(2)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静止组骨髓基质干细胞PPARγ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而P-GSK-3β表达显著降低;与去卵巢静止组比较,去卵巢振动组骨髓基质干细胞PPARγ和P-GSK-3β蛋白表达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全身垂直振动能促进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全骨髓细胞P-GSK-3β蛋白表达,但其效应在体外培养后消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神经电针刺激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88只4个月大雌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n=22)、假手术组(只暴露双侧卵巢但不切除,n=22)、模型组(双侧卵巢切除术,n=22)、电针刺激组(双侧卵巢切除术+经皮神经电针刺激,n=22).干预结束后,测定4组大鼠离体骨组织骨密度;分别采用第4腰椎压缩试验、股骨三点弯曲试验测定大鼠腰椎、股骨生物力学;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血清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水平,采用改良Mankin评分综合评定大鼠骨组织形态及结构.结果 模型组大鼠股骨、腰椎骨密度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电针刺激组高于模型组、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0.05).第4腰椎压缩试验及股骨三点弯曲试验结果:模型组大鼠弹性模量、最大载荷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电针刺激组高于模型组、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大鼠Mankin评分高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电针刺激组低于模型组、高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BMP-2、TGF-β1 mRNA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电针刺激组高于模型组、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0.05).结论 经皮神经电针刺激可提高骨质疏松大鼠血清BMP-2表达水平,增强骨密度,可有效抑制骨质疏松与关节软骨退化.  相似文献   

6.
低强度复合振动治疗去卵巢老龄大鼠骨质疏松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卵巢老龄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13月龄SD雌性经产大鼠1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卵巢摘除法骨质疏松造模,3个月后检查骨密度(BMD)下降后实验组接受低强度复合振动(振动频率45 Hz~55 Hz,振动强度0.12 g~0.21 g,g=9.8 m/s2,20分钟/次/天,5天/周),对照组不进行振动治疗。13周复合振动实验结束后分别活体测量两组大鼠腰椎、股骨骨密度(Lorland XR-46),胫骨标本骨微结构扫描分析(SCANCO u-CT),测试腰椎、股骨标本力学性能(858 mini bionix)及酶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骨钙素和I型胶原C端交联肽。结果:复合振动实验结束后实验组腰椎和股骨BMD较实验前显著增加(分别增加0.0110±0.0048 g/cm2,P=0.000和0.0056±0.0065 g/cm2,P=0.004),而对照组显著下降(分别下降0.0071±0.0042 g/cm2和0.0073±0.0063 g/cm2)。相较对照组,骨微结构参数Tb.N显著增加(P=0.002)、Tb.Sp显著降低(P=0.005)以及BV/TV显著增加(P=0.048),腰椎、股骨强度极限也显著增加(P=0.038,P=0.014),但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I型胶原C端交联肽、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强度复合振动可以减轻去卵巢老龄大鼠骨质疏松程度,提高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腰椎转录因子Osteri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全身垂直振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3月龄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静止组(OVX组)和去卵巢振动组(WBV组),每组12只。手术后10周,WBV组开始接受全身垂直振动治疗。振动频率90 Hz,重力加速度3.8 g,振幅0.5 mm,每天2次,每次15 min,每周7天,振动7周。振动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各大鼠,按解剖位置分离第2腰椎(L2)和第3腰椎(L3)。用HE染色观察L2组织形态学变化;用TRAP染色法对L2石蜡切片破骨细胞进行染色并计数;用免疫组化检测L2转录因子Osterix定位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L3转录因子Osteri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和WBV组比较,OVX组大鼠腰椎骨髓腔脂肪空泡数目、骨小梁表面破骨细胞数目显著增加,而转录因子Osterix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全身垂直振动能降低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腰椎破骨细胞的数目,增强腰椎转录因子Osterix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雌激素、金雀异黄酮、跑台运动、全身垂直振动和氯化锂等5种不同干预疗法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去卵巢(n=68)和假手术(n=12)两个组。手术后第11周,将去卵巢组大鼠按体重分层后又随机分为去卵巢组(11只)、振动组(10只)、跑台组(10只)、金雀异黄酮组(10只)、氯化锂组(10只)和雌激素组(10只),并开始进行不同的干预处理。干预8周时,处死各组大鼠,取右后肢股骨,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雌激素组、金雀异黄酮组、全身振动组、跑台运动组和氯化锂组大鼠股骨结构力学指标中的最大载荷和弹性载荷显著高于去卵巢组(P<0.01,P<0.05),而最大挠度和弹性挠度无显著差异;(2)雌激素组、金雀异黄酮组和全身振动组大鼠材料力学指标中的弹性应力、最大应变和弹性模量显著高于去卵巢组(P<0.05,P<0.01),而最大应力和弹性应变无显著差异。跑台运动组大鼠最大应力、弹性应力、最大应变和弹性模量显著高于去卵巢组(P<0.05,P<0.01),而弹性应变无显著差异。氯化锂组大鼠最大应力、弹性应力和弹性模量显著高于去卵巢组(P<0.05,P<0.01),而最大应变和弹性应变无显著差异。结论:雌激素、金雀异黄酮、跑台运动、全身垂直振动和氯化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结构力学指标的干预效果相似,而对材料力学指标的干预效果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骨量、骨髓脂肪细胞数量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将45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静止、去卵巢运动和雌激素四个组。运动组每周进行4次45 min、速度18 m/min、坡度5°的跑台训练。雌激素组每周颈部皮下注射3次17-β雌二醇,剂量为25μg/kg体重。正式运动处理14周时,称量各组大鼠体重和第5腰椎(L5)干重;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雌激素(E2)水平以及L5的骨矿物含量和骨密度;常规HE染色观察第2腰椎(L2)组织形态学变化,计数骨髓腔内脂肪细胞数。结果:去卵巢静止组L5骨密度、骨矿物含量、骨干重/体重以及血清E2、TC和HDL/TC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三组,而血清LDL/TC水平和骨髓脂肪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去卵巢静止组血清TC和LDL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和去卵巢运动组,与雌激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各组HDL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减缓去卵巢大鼠椎骨骨量丢失的效应可能与其能改善去卵巢大鼠血脂紊乱、抑制去卵巢大鼠椎骨骨髓脂肪细胞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药淡豆豉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中药淡豆豉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用切除大鼠卵巢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3个月后测定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淡豆豉可显著提高卵巢切除大鼠的骨密度及血清钙(Ca)、磷(P)浓度,降低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其作用与剂量有关。结论 淡豆豉具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的影响。方法:6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阿仑膦酸钠、阿法迪三;对照组口服阿法迪三。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正位腰椎(L 2~4)、髋部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和Ward’s三角区BMD,全自动生物分析仪测定血清ALP和BGP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6个月、12个月血清ALP和BG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L1-4和髋部(Neck,Troch,Ward’s)BMD值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L1-4和全髋部BMD值明显差异(P<0.01)。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有效阻止绝经后骨矿丢失,降低血清ALP含量和提高血清BGP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己烯雌酚对手术去除睾丸雄性大鼠腰椎、股骨颈、粗隆部、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及股骨、腰椎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3~4月龄清洁级Wistar雄鼠36只,随机分成假去势组(Sham)12只、去势组(Orch)12只,去势+己烯雌酚组(Orch+DES,5μg/d)12只,同条件下饲养18周。处死前测量大鼠腰椎、股骨颈、粗隆部、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处死后对大鼠股骨及第4腰椎进行骨生物力学相关测试,大鼠处死时收集血清行睾酮(T)和雌二醇(E2)放免检测。结果 18周后,Orch组大鼠腰椎、股骨颈、粗隆部、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均下降,与Sham组、Orch+DES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Orch+DES组大鼠的4个部位骨密度均最高,但与Sham组比较无差异。Orch组腰椎的最大负荷、最大位移、最大应变、最大应力值均下降,与Sham组、Orch+DES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Orch+DES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Orch组比较,Orch+DES组、Sham组大鼠股骨的最大应力、最大载荷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Orch+DES组、Sham组大鼠股骨的最大位移、弹性模量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Sham组与Orch+DE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己烯雌酚能抑制去睾丸大鼠骨质疏松的形成,并对雄性大鼠维持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上端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SHAM )、骨质疏松对照组 (OVX)、雌激素对照组 (OVX +ES)、中等强度运动组 (OVX +EX1)、大强度运动组 (OVX +EX2 )、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 (OVX +ES +EX1)和大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 (OVX +ES +EX2 )。用扫描电镜观察 8周不同强度运动及运动和雌激素结合对股骨上端松质骨的影响。结果 :与骨质疏松对照组比 ,中等强度运动组股骨上端骨量增多、保持更好的微结构 ,而大强度运动组骨量及空间结构无变化。两个运动加雌激素组股骨上端骨小梁数量较两个单纯运动组、雌激素对照组及骨质疏松对照组增多 ,骨小梁表面吸收面减少 ,胶原排列规律、整齐。结论 :中等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上端骨量和骨微结构产生良好影响 ,而大强度运动的影响依赖于是否补充雌激素 :当去卵巢大鼠补充雌激素时大强度运动对骨量及骨结构产生积极作用 ,当去卵巢大鼠缺乏雌激素时大强度运动产生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成年大鼠去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8周的中等强度和大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下端松质骨超微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大鼠去卵巢后两种强度的运动均比非运动组大鼠骨小梁数目增多,以中等强度运动更明显;骨小梁厚度增加,以大强度组更明显,大强度组骨小梁发生片层状改变。中等强度运动组骨吸收面积减小,骨小梁表面骨胶原纤维排列更整齐。大强度组裂纹及微骨折增多。结论:中等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下端松质骨超微结构产生了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脉冲磁场对去势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变化规律及骨髓源性破骨样细胞(OLC)形成的影响。方法:3月龄Wistar雌性大白鼠18只,分为A组(伪去势组)、B组(双卵巢切除+脉冲电磁场治疗组)和C组(双卵巢切除组)。B组置电磁场仪处进行治疗3个月。眼眶取血测ALP,并对骨髓细胞进行培养,2周后对培养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并计数。结果:C组ALP值与A组及B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B组ALP值与A组比较虽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破骨细胞计数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组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脉冲电磁场能使去势大鼠血清ALP水平降低和骨髓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形成减少。  相似文献   

16.
经皮肌肉电刺激对尾部悬吊大鼠骨丢失防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评估经皮肌肉电刺激(PMES)对尾部悬吊大鼠骨丢失的防护作用.方法 1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自由对照组(Con)4只,尾吊组(TS)7只,尾吊且PMES组(TS PMES)6只.用频率50 Hz且幅度3 mA的电流对右侧臀中肌进行刺激,1 h/d,共26 d.实验结束后测量所有大鼠股骨近端、中段和远端的骨密度(BMD).结果 对于右侧股骨近端BMD,3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对于右侧股骨中段BMD,Con组与其它组都存在显著性差别(P<0.05),而其它2组无显著性差别.对于右侧股骨远端BMD,TS组与其它组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别(P<0.01),而其它2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尾部悬吊大鼠股骨骨丢失发生在中段和远端,PMES可以对抗股骨远端的骨质疏松,保持正常的BM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蛇床子总黄酮对去卵巢(OVX)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密度及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40只6、7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去卵巢(OVX)组,OVX+已烯雌酚(E)组和OVX+蛇床子总黄酮组,每组10只。实行手术后,于术后第三天开始灌胃用药。90天后处死大鼠,取左测股骨进行股骨骨密度和股骨生物力学的测量。结果去卵巢后股骨骨密度及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明显下降;用蛇床子总黄酮后,股骨骨密度及股骨生物力学指标均增高。结论蛇床子总黄酮对去卵巢(OVX)造成的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能防止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受损,效果略逊色于已烯雌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对去势山羊股骨颈局部骨密度及组织学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山羊(n=10),全麻下施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8个月时骨密度检测证实出现骨质疏松。每只动物采用左右对照,A组(n=10)以1ml纤维蛋白胶作为载体,注射30mg BMP,作为处理组(BMP组)。B组(n=10)仅注射1ml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作为对照组(FG组)。注射后第4、16w分批处死动物,取双侧股骨颈部,做组织学及骨密度检测。结果:组织学结果显示:第4wBMP组小梁间有大量软骨样组织生长,FG组未发现类似现象。骨密度结果显示:第4wBMP组与FG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6w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局部应用BMP可以增强去势山羊股骨颈局部骨密度,并能促进局部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与中等强度运动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50只12周龄雌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正常对照组)、去卵巢组(OVX)、去卵巢+大豆异黄酮组(OVX+IF)、去卵巢+运动组(OVX+EXE)及去卵巢+大豆异黄酮+运动组(OVX+EXE+IF),每组10只。补药组大鼠以50mg/kg体重大豆异黄酮灌胃,其余组以等量溶剂灌胃。各运动组大鼠进行跑台训练。实验期包括2周适应期和8周训练期。实验前后称重。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量其股骨骨密度。结果:实验后,去卵巢组大鼠体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去卵巢+运动组和去卵巢+大豆异黄酮+运动组大鼠体重均显著低于去卵巢组(P<0·05)。去卵巢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去卵巢+运动组和去卵巢+大豆异黄酮组大鼠股骨骨密度与去卵巢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P<0·01)。去卵巢+大豆异黄酮+运动组大鼠的股骨骨密度非常显著高于去卵巢组(P<0·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和运动联合对抑制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减少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