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准入及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初步拟定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选取26名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5.7%、86.7%,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54、0.238(均P0.001),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3。最终构建了5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准入指标,以及包括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41项三级指标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准入及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院校选拔、培养、考核、评价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构建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方法:应用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化访谈法初步形成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最终确定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结果:共进行了3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31%、96.15%、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79,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51,0.234,0.268。根据专家函询意见修订而成的方案包括教育、评审、认证、注册4部分,其中教育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110项,评审部分包含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4项、三级指标8项,认证部分包含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6项、三级指标15项,注册部分包含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6项、三级指标24项。结论:构建的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精神卫生方向专科护理人才规范化、专业化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全面、细化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 为促进我国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国际助产实践基本能力为理论框架, 通过文献分析、德尔菲法确立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 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本研究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38%、74.07%, 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94, 指标体系总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30、0.965, 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0、0.297(P<0.01)。最终形成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4项、内涵指标76项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以母婴健康为服务宗旨、基地功能定位为基础, 构建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和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谭静  朱京慈 《山西护理杂志》2011,(12):3196-3199
[目的]初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方法]选择37名护理专家,采用Delphi法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进行了两轮问卷咨询。[结果]专家积极性高,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2%和100.0%,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9,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55~0.80(P均〈0.001),协调系数具有显著性,说明专家咨询意见的协调性好。形成6项一级维度23项二级条目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结论]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构成维度及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靠,其研究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设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培养具有较高学历的助产士,构建基于助产核心能力的助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自行设计咨询问卷,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来自6个省市的31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8.6%和100%,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6%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65和0.835,2轮咨询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96和0.303(均P0.01),最终形成的助产方向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包括2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73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专家意见一致,构建的助产方向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从全国范围选择4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专家积极性高,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0.00%和91.67%;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5、0.89;第2轮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4、0.262。最终形成包含6个一级指标,即:临床专科护理能力、教育能力、提供咨询能力、研究能力、临床和专业领导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及34个二级指标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结论初步确定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指标体系,为日后形成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方法]选择37名护理专家,采用Delphi法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进行了两轮问卷咨询.[结果]专家积极性高,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2%和100.0%,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9,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55~0.80(P均<0.001),协调系数具有显著性,说明专家咨询意见的协调性好.形成6项一级维度23项二级条目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结论]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构成维度及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靠,其研究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设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中医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运用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中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结果]通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的中医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制学分设置等5个要素。[结论]最终构建的培养模式科学、全面,可操作性强,可为高等院校中医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关键要素,为护理教育主管及决策部门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31所国内外高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近5年中英文数据库和各院校公共网站的相关文献查阅,初步拟定含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培养年限、课程体系、实践能力要求、考核评价要求6个一级指标和145个二级指标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专家函询问卷。通过三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对各级指标进行统计学及实用性分析及筛选。结果 :共26名专家参与了函询,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肯德尔协调系数χ2检验的P0.01;最终得到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68个二级指标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素细则。结论 :本研究所形成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构建具体可操作,可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基于新入职护士培训的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实现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培训的并轨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拟定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3.3%和89.3%,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1,各项内容变异系数为0.06~0.24.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安排、临床实践内容3部分.结论 培养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会议法和专家函询法(Delphi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拟定、筛选和修改。结果通过访谈和专家会议法拟定专家函询问卷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性系数为93.94%和93.55%;专家权威系数为0.947,专家两轮文字建议分别为48条和4条,一二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3.5,变异系数0.25。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50个二级指标。结论初步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过程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讨论,形成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初稿。选取来自北京、长沙、武汉、南京、上海、广州、成都、合肥、南昌的13名专家作为函询对象,于2022年10月—12月采用专家函询法对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0.96;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51和0.418(P<0.001)。最终构建的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由7个模块(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时间、考核内容及占比、带教师资、实践基地)、36个一级条目、67个二级条目、103个三级条目构成。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科学、可信,可为我国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利用德尔菲法构建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为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框架指导。方法以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为出发点,运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等方法形成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8名专家函询论证,最终确定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果通过两轮咨询,确立了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其中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33项。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复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和0.92,两轮咨询的整体条目协调系数分别为0.534和0.593,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主要以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为出发点,让课程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为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乔桂圆  杨芬 《护理学报》2021,28(19):22-25
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特色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对相关专家进行函询,初步构建中医特色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3和0.873;2轮函询的协调系数经卡方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形成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理论课程安排、培养时限及内容安排、实践考核方式。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培养方案具有必要性和科学性,可为学校和医院培养中医特色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高级实践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订核心能力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立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23名咨询专家,2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8和0.884;2轮咨询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6~0.235和0.153~0.243(P<0.001),最终构建的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包含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101项三级指标。结论 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可为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个人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蒋小平  颜莉  郑显兰  刘贤  魏晓琼 《护理研究》2015,(11):1307-1311
[目的]构建具体、细化及可操作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有利于护理专业硕士生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为各医学院校和高等护理教育管理部门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研31所国内外高校护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近5年中英文数据库和各院校公共网站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泰勒的教育目标模式理论框架,拟定德尔菲专家函询问卷,共进行2轮函询,对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对各级指标的均值及变异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级指标的意义及实用性进行分析。[结果]共26名专家全程参与了函询,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531,经χ2检验P<0.01;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的培养目标有9个细化具体的条目,包含知识、技能及人文素养;形成的课程体系共30个科目,其中公共必修课4门、专业基础必修课6门、专业拓展选修课程20门。[结论]本研究所形成的护理研究生培训目标及课程体系构建较为具体可操作,可为护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ICU实践基地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定各级评价指标;采用目的抽样法, 于2021年8—10月选取25名专家进行函询, 最终通过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ICU实践基地评价体系。结果共进行2轮函询, 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22/25)、91%(20/22),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53、0.948, 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1、0.210(P均<0.01)。最终形成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ICU实践基地评价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 15个二级指标和103个三级指标及评价内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ICU实践基地评价体系科学可靠、内容全面, 可为制订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初步探讨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以期为社区输送更多高质量护理人才,促进社区护理教育与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及半结构访谈法初拟函询调查问卷,并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2省市的1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6.96%与80.00%;专家权威系数在0.85~0.98;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185和0.203(P<0.01)。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了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考核评价、培养环节质量控制在内的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200项。结论:本次函询的专家积极性及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模式可以为我国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环节的设置提供思路,可有效提高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遴选标准。方法 基于国内外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形成函询指标,通过德尔菲法对来自15个省、市的35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结束时专家意见趋向一致,专家权威系数为分别为0.821和0.85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5和0.296(P<0.01)。最终形成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临床实践带教老师遴选标准包括10项带教资质标准、5项核心能力以及35项核心能力相关评估条目。结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遴选标准比较全面和富有代表性,可以为合理选择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沐菊  王爱敏 《护理研究》2013,27(10):948-951
[目的]构建一套较为科学、适用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和专家结构式访谈法初步确定评价指标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对备选指标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5,判断系数0.90,熟悉程度0.80;1级、2级、3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07,0.192,0.194,专家咨询的协调程度较好。最终形成包括职业道德、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5项1级指标、14项2级指标、32项3级指标及其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的考评指标体系。[结论]专家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条目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为护理专硕的培养、考核、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