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患者治疗期及康复期体重和体成分变化与其预后有一定关系,因此患者的体重管理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本文综述乳腺癌患者体重和体成分变化状况、相关因素及对患者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音乐治疗在晚期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谢娟 《当代护士》2006,(5):76-77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5例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采用音乐辅助治疗为音乐观察组,35例常规化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化疗期间副反应.结果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中采取音乐治疗的音乐观察组病人的疼痛及胃肠道反应减轻,焦虑情绪明显缓解,与常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音乐治疗能很好的降低乳腺癌病人化疗副作用,减轻疼痛,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和胃肠道反应,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血清扩散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血清扩散因子水平,并与健康女性和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术前血清扩散因子水平较正常组和乳腺良性病变组明显升高(P〈0.05)。与新辅助化疗前相比,乳腺癌惠者新辅助化疗后血清扩散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扩散因子水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效农  吴飞跃  罗嘉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360-2362
[目的]探讨乳腺癌外科不同治疗方法的得失,进一步规范完善乳腺癌的外科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69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近、远期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城市乳腺癌患者就诊病期早于农村患者(P〈0.05);术前新辅助化疗将导致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术前新辅助化疗无助于提高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但能延长Ⅲ期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把握严格指征的保乳手术配合综合治疗能达到根治性乳房切除手术同等疗效.[结论]早期发现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乳腺癌的治疗应当是多学科综合治疗,应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恰当的选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一旦诊断为乳腺癌,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治疗。病人是否应接受辅助治疗?很显然,若病人为进展期就应接受治疗;反之,若病人为非进展期则不必进行辅助治疗;而需进行随访观察。随访观察有下列优点:a.避免了药物所致的副作用。b.若病情复发,则选择治疗范围较大。c.节约了药费开支。但主要问题是如何鉴别肿瘤预后的好坏。传统上,主要预后指标是组织学变异,如有无腋下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和肿瘤的分级,但运用这些作为预后指标都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内分泌治疗调查问卷和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FACT-B)对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癌术后接受内分泌治疗第1年的237例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216例(91.14%)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FACT-B量表评分为(97.860±19.353)分,处于中等水平;关节/肌肉疼痛、阴道流血、阴道干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对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有影响。[结论]乳腺癌病人内分泌治疗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高,乳腺专科医护人员或内分泌治疗咨询师应持续关注病人的情况,加强指导,给予药物或非药物干预,解除病人对服药的顾虑,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服药期间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乳腺癌病人在门诊行新辅助化疗期间所出现的症状及其采取的自理措施,为改善病人治疗结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乳腺癌化疗病人症状及自理措施调查表对137例在门诊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病人进行测评。[结果]病人4次测评中所出现的症状数目依次为1.56个±1.73个(0~7,M=1.00)、10.36个±3.68个(3~19,M=11.00)、11.58个±3.81个(2~22,M=11.00)、12.47个±3.47个(2~20,M=12.00);症状严重程度依次为0.09分±0.10分、0.85分±0.39分、0.98分±0.42分、1.13分±0.40分;用于管理每条症状所采取自理措施数目依次为0.02项±0.06项、0.74项±0.42项、0.74项±0.42项、0.78项±0.41项;所采取自理措施的效果得分依次为0.06分±0.14分、1.09分±0.48分、1.18分±0.47分、1.25分±0.45分。[结论]门诊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病人治疗期间会出现多种症状,但病人所采取的自理措施少且效果不好,医护人员有必要明确其原因,改善病人在治疗期间的自理状况,最终改善病人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泡沫绷带联合高弹力绷带辅助治疗乳腺癌继发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采用泡沫绷带联合高弹力绷带对35例乳腺癌继发上肢淋巴水肿病人进行压力治疗,分别评估治疗24 h及治疗10次(1个疗程)后肢体周径及病人主观感觉的变化。[结果]治疗24 h后,疼痛、麻木等主观感觉消失;治疗10次后肢体周径缩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泡沫绷带联合高弹力绷带辅助治疗乳腺癌病人术后继发上肢淋巴水肿,能够有效地促进淋巴水肿肢体消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乳腺癌病人在门诊行新辅助化疗期间所出现的症状及其采取的自理措施,为改善病人治疗结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乳腺癌化疗病人症状及自理措施调查表对137例在门诊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病人进行测评。[结果]病人4次测评中所出现的症状数目依次为1.56个±1.73个(0-7,M=1.00)、10.36个±3.68个(3-19,M=11.00)、11.58个±3.81个(2-22,M=11.00)、12.47个±3.47个(2-20,M=12.00);症状严重程度依次为0.09分±0.10分、0.85分±0.39分、0.98分±0.42分、1.13分±0.40分;用于管理每条症状所采取自理措施数目依次为0.02项±0.06项、0.74项±0.42项、0.74项±0.42项、0.78项±0.41项;所采取自理措施的效果得分依次为0.06分±0.14分、1.09分±0.48分、1.18分±0.47分、1.25分±0.45分。[结论]门诊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病人治疗期间会出现多种症状,但病人所采取的自理措施少且效果不好,医护人员有必要明确其原因,改善病人在治疗期间的自理状况,最终改善病人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盛玉荣  王喜芹  赵宏莺 《护理研究》2006,20(33):3068-3069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是术前化疗(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然后再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治疗方法之一。心理干预治疗是一项较新的心理治疗方法,将两者结合是护理管理的新尝试。由于接受新辅助治疗病人的心理变化复杂,有大量时间能平衡心理状态。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病人的NK细胞活性(NKCA)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因此我们应用简便、可行和实用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提高病人的治疗质量。同时推动肿瘤临床整体化护理管理的进展。1临床资料1.1对象共选40例已被诊断为患有乳腺癌病人分为两组,干预组23…  相似文献   

11.
尽管早期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接受化疗可增加治愈率和生存率 ,但经常会伴随短期或长期诸如疲劳的副作用。疲劳是接受化疗的患者主要的感受 ,是一种影响个人实现他们正常能力的状态。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加剧 ,治疗结束后仍未终止。影响了接受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康复。虽然癌症治疗相关疲劳症状 ( CRF)经常发生 ,但很少有研究来阐述它的机制 ,大部分与癌症治疗有关的疲劳变化的研究集中在病人主观的感觉体验 ,只有少部分研究对多次治疗的病人疲劳变化作一量化研究。目的 通过对早期乳腺癌、卵巢癌病人接受辅助化疗后近 6个月主观疲劳症状变…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其在增加保乳率及肿瘤降期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对前哨淋巴结的评估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及预后,但是新辅助化疗前患者腋窝淋巴结临床状态影响患者最终治疗决策,且仍存在争议。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章蓉  杨晓萍 《磁共振成像》2021,12(3):102-104,108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较高,且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生物学表现及临床治疗、预后各不相同,寻找乳腺癌针对性和个性化诊断及治疗的影像学标记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乳腺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是正常纤维腺体组织的生理性强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在乳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预后方面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BPE水平升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相关,并可能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作者就BPE的影响因素及在乳腺癌筛查、诊断及治疗评估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是术前化疗(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然后再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治疗方法之一。心理干预治疗是一项较新的心理治疗方法,将两者结合是护理管理的新尝试。由于接受新辅助治疗病人的心理变化复杂,有大量时间能平衡心理状态。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病人的NK细胞活性(NKCA)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因此我们应用简便、可行和实用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提高病人的治疗质量。同时推动肿瘤临床整体化护理管理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支持对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营养状态的影响。 [方法 ]分析 12例白血病病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糖、血尿素氮及肌酐等指标的变化 ,并与同期未行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 10例病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组 (PN组 )病人移植期间体重下降较对照组病人少 ,血清白蛋白水平则较对照组高。 [结论 ]胃肠外营养支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平稳度过预处理期、放疗、化疗后应激反应期与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满莹 《护理研究》2007,21(26):2383-2384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病人的性格特征及心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0例男性乳腺癌病人进行性格测验。[结果]男性乳腺癌病人性格特征为内向不稳定型,受到刺激后易出现情绪激惹。[结论]对20例男性乳腺癌病人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消除了不良性格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乳腺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的护理。[方法]对86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病人采取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化疗前的护理、输液护理、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等。[结果]病人化疗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出现胃肠道反应72例,脱发61例,静脉炎17例,骨髓抑制5例,化疗完成率为96.5%(83/86)。[结论]加强乳腺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的护理,是顺利完成化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王凤  邹海欧  李峥  姚秀钰  胡丽丽  程艮 《护理研究》2013,(27):2963-2966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病人体重、血糖及血脂变化;探讨影响病人体重、血糖及血脂变化的因素。[方法]调查北京市某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的111例精神分裂症及情感障碍病人,测量病人服药前及服药10周时的体重、血糖及血脂值。[结果]服药前后病人的体重及体重指数、血糖及三酰甘油都有明显增加(P<0.05),不同文化程度、病程的病人体重及体重指数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病程是体重及体重指数的影响因素。[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病人体重及血糖、血脂均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乳腺癌辅助化疗诱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及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30日—2014年1月30日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女性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184例,将化疗诱发T2DM者46例作为观察组,未诱发T2DM者1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不良预后影响因素,并随访观察两组3年、5年无病生存率。结果两组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BMI)、血脂异常、C-反应蛋白(CRP)、血清胱抑素C(Cys-c)、雌激素受体(ER)阴性、孕激素受体(PR)阴性、化疗方案、辅助放疗、辅助靶向治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R阴性、CRP多次异常、化疗诱发T2DM是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0.294-0.702,P=0.006;95%CI:1.405-2.931,P=0.039;95%CI:1.592-2.837,P=0.019)。观察组3年、5年无病生存率(65.2%、54.3%)显著低于对照组(81.9%、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1,P=0.026;χ~2=4.324,P=0.038)。结论 ER阴性、CRP多次异常、化疗诱发T2DM是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乳腺癌辅助化疗诱发T2DM者较未诱发T2DM者无病生存期缩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对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分析12例白血病病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糖、血尿素氮及肌酐等指标的变化,并与同期未行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10例病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病人移植期间体重下降较对照组病人少,血清白蛋白水平则较对照组高。[结论]胃肠外营养支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平稳度过预处理期、放疗、化疗后应激反应期与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