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治疗不依从的MHD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以IMB模型为理论指导,制订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干预措施,对病人实施为期12周的干预,采用MHD治疗依从性量表及相关生化检验指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和相关生化检验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将IMB模型应用于MHD病人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酒精依赖脑卒中病人戒酒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酒精依赖脑卒中病人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6个月戒酒依从性。[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戒酒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干预组戒酒依从性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酒精依赖病人卒中后戒酒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郁嘉娴 《循证护理》2021,(4):519-523
目的:建立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基础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延续护理服务方案,以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在常熟市某三级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3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服务方案进行病人出院后的干预,试验组运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案进行病人出院后的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关节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案可有效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出院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达-连续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住于我院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接受多达-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行为评分、吞咽检查造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达-延续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实施干预,可提高该类病例院外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行为水平,获得较好的吞咽功能改善效果,降低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在老年男性膀胱造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0例拟行膀胱造瘘术的老年男性病人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泌尿外科常规健康宣教,试验组采用以IMB技巧模型为理论基础制定的护理干预方案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病人出院12个月后,试验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减少老年男性膀胱造瘘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为基础的创伤下肢截肢病人随访管理模式,改善截肢术后病人的生存状态。[方法]将62例因创伤导致的下肢截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以IMB为基础的出院病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干预前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得分及跌倒效能量表(mFES)得分。[结果]观察组病人进行康复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SF-36总分、躯体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mFES总分、室内跌倒效能评分、室外跌倒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提供的信息、动机和行为干预,能够明显提升下肢截肢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6例脑卒中病人根据住院所在病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应用IMB模型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的康复训练依从性、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康复训练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观察组病人干预后FMA得分(48.11分±6.89分)、BI得分(57.13分±6.90分)均高于对照组(40.60分±6.84分、49.69分±6.9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将IMB应用于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可以提高病人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的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溶栓术后病人治疗有效性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溶栓治疗的7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剔除失访病例,最终干预组获得有效病例34例,对照组获得有效病例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的延续性护理。病人出院6个月后对其治疗效果、服药依从性、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痊愈率(52. 94%)、服药依从性[(17. 9±2. 6)分]与功能锻炼依从性[(51. 9±1. 3)分]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27. 27%,服药依从性为(13. 5±3. 7)分,功能锻炼依从性为(31. 6±1. 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脑卒中溶栓术后病人治疗有效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给药装置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色球抽签的方式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吸入给药装置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吸入给药装置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用药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吸入给药装置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夏玉洁 《全科护理》2020,18(22):2860-2862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在乳腺癌病人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2018年10月接受改良根治术的86例乳腺癌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IBM模型。分别于术后及术后6个月采用乳腺癌病人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简式中文版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价两组病人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上肢功能障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6个月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DAS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病人改良根治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96例泌尿外科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焦虑状况以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基于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泌尿外科病人的留置尿管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病人出院1周后SAS得分对照组41.8分±10.6分,观察组34.3分±8.2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由76.5分±8.4分提高至91.2分±7.3分,各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泌尿外科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焦虑症状,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IMB)技巧模型在脑出血术后病人肢体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脑出血术后病人按实施IMB模型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指导病人肢体功能锻炼,观察组以IMB模型指导病人行肢体功能锻炼。在病人出院前评估两组病人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于干预前和出院前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测评其肢体运动功能。[结果]出院前观察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指导脑出血术后病人行肢体功能锻炼,可以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柯丽  张凤平  朱业智 《护理研究》2014,(14):1737-1739
[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按住院号单双号将53例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护理规范进行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艾灸、中药咽刺激等中医康复护理。4周后采用反复唾液吞咽试验、饮水试验、吞咽能力评定两组病人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4周后两组病人吞咽功能较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病人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次数、饮水试验功能评级、吞咽能力评价得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可明显改善吞咽功能,减少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干预前后两组均采用反复唾液吞咽试验和洼田饮水试验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3周后,试验组反复唾液吞咽试验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 Friedman 家庭评估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89例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 Friedman 家庭评估模式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4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riedman 家庭评估模式可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保证营养的摄入,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6.
史琴芬 《全科护理》2014,(32):2977-2978
[目的]观察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89例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4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可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保证营养的摄入,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盆底功能训练干预对于子宫切除术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上饶市立医院行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实验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术后给予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盆底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依从性、盆底肌力及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依从性好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 h尿垫重量低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骨盆肌收缩压力高于对照组,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尿失禁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盆底肌功能锻炼康复依从性具有提高作用,可通过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减少尿失禁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照护者为主体的康复宣教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护者进行健康宣教,干预4周。评价两组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生活质量,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WAL-QOL评分增加,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长期照护者为中心的康复宣教模式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黄凯敏  范淑玉  陈玉兰 《护理研究》2012,26(27):2525-252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配合舌三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5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8例,康复组采用康复护理方法配合舌三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康复组病人吞咽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配合舌三针有利于提高吞咽功能及生活能力,对脑卒中病人的最终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吞糊试验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与摄食行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后并发吞咽障碍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进食护理方法,试验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吞糊试验,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6. 7%)高于对照组(68. 3%);吞咽功能、认知功能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针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病人实施吞糊试验,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和认知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