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心脏康复理念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构建临床护理路径表,经课题组讨论修订后形成专家函询表;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15名心内科相关领域的医疗和护理专家,应用德尔菲法对选定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果]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 888,0. 897。两轮专家函询后,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 343,0. 179,0. 234,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经课题组讨论最终确定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包括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182个三级指标。[结论]所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用于指导临床,规范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普外科术后出血风险评估表,为外科术后出血风险预警预控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相关书籍及术后出血的病例分析初步形成术后出血风险评估表,采用德尔菲法选取上海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两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1,0.906;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69,0.372(P0.05),最终形成包括4个维度(术前基础情况、手术相关因素、术后合并症、其他因素)、21个条目的普外科术后出血风险评估表。[结论]经两轮专家咨询构建的普外科术后出血风险评估表科学、合理,能够为普外科术后出血的预防和评估提供可量化指标及预警预控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头脑风暴法获得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风险因素,邀请18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形成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结果]专家积极性为100%,权威程度系数为0. 788,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形成了"病人因素""导管因素""管理因素"3个一级指标、34个(使用镇静剂的病人)/39个(未使用镇静剂的病人)二级指标的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变异系数为0~19. 77%,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 313和0. 374(P0. 001)。[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的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对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临床腐蚀性药物输注的外渗风险评估工具。[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半结构式专家访谈初拟临床静脉腐蚀性药物输注外渗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临床36名静脉治疗专家进行问卷函询以确定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94.4%,专家权威值为0.890,两轮函询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236和0.408。最终形成7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的临床静脉腐蚀性药物输注外渗风险评估体系。[结论]2轮专家函询意见一致性较好,结果可靠,形成了符合临床实际的静脉腐蚀性药物输注外渗风险评估体系,为临床腐蚀性药物输注的外渗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一套符合健康中国背景的临床护理人员信息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建立临床护理人员信息能力评估体系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9所院校的19名护理专家进行函询,并运用Yaaph 10. 5软件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 74%和100. 00%,专家权威系数为0. 891;协调系数为0. 301~0. 464,指标的最大变异系数为0. 12。最终确定了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临床护理人员信息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论]临床护理人员信息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专家具有地域性、代表性、权威性,其意见较一致,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为临床护理人员与临床管理者提供信息能力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构建麻醉复苏室转出准备度的评估指标,用于制定病人转出标准化评估策略,为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指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课题组的讨论,制定麻醉复苏室转出准备度的评价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麻醉复苏室转出准备度的评价指标。[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1. 48%和86. 36%;通过2轮专家咨询,形成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与之对应的评估要点的评估指标体系;2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 87和0. 89;第2轮专家函询中,一级指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Kendall-W协调系数分别为0. 57和0. 32,二级指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Kendall-W协调系数分别为0. 61和0. 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麻醉复苏室转出准备度的评估指标可作为麻醉恢复期病人转出的评估体系,有利于提升围术期的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恶性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风险管理体系,为《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有效落实和恶性肿瘤病人PICC全程、全面管理及维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德尔菲法选取20位PICC置管及维护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统计分析每轮函询专家的意见。[结果]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 97;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 273和0. 289;变异系数≤0. 25;形成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73项的恶性肿瘤病人PICC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PICC风险管理体系科学、可靠,可为恶性肿瘤病人PICC全程、全面管理及维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符合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现状的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方法]基于社区护士的角色及功能,查阅文献并结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及社区护士实践技能现状调查结果,初步拟定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和指标权重值的确定。[结果]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93个。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85%;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 879,0. 888;第2轮专家函询的123项指标重要性评分的算术均数为3. 8~5. 0分,标准差为0. 00~1. 04,满分比为0. 25~1. 00。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 343,0. 165,0. 232(P均0. 01)。[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为社区护士的任用、培训及考核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适合山西省脑卒中病人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开放式调查问卷法,结合专家访谈,初步形成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50,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356,最终形成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的脑卒中病人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方案。[结论]脑卒中病人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方案可以为山西省开展脑卒中出院病人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全面、客观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并确定权重,建立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19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1.7%、86.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3,0.837,一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55,0.394(P0.0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6项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护理管理者评价护理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自行设计函询问卷,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来自8个省、市的3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0%和97.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3和0.812,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76(P0.01)和0.138(P0.01),最终形成的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3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110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一致,构建的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可为我国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一套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区域协同信息化护理质量检查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临床调查以及参考政府部门相关文件,拟定区域协同信息化护理质量检查表初稿,运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和论证确定检查表各维度、条目、指标及其权重。[结果]第1轮及第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3%和92%,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8,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6(P0.01)和0.25(P0.01),最终形成包括检查维度4个、检查条目17个、检查指标84个的区域协同信息化护理质量检查表。[结论]区域协同信息化护理质量检查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于区域内各医院护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可行,可用于评价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使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果]构建的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2项;两轮专家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0%,92.1%;权威程度系数为0.889 4,经两轮专家函询,指标均满足最低纳入标准,即结果可信。[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可信,能够用于评价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为提高医疗单位的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科室分级指标体系,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实施护理岗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两轮德尔菲(Delphi)法确定黑龙江省临床护理科室分级管理评估体系。[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5%和100%,专家权威程度为0.907;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100项三级指标。[结论]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后专家的建议已经趋向于一致,专家意见协调性好;构建的指标体系可用于临床护理科室分级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以及临床实际应用的住院脑卒中病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并对现存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构建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方法]基于循证分析、文献回顾、理论基础、质性访谈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进行脑卒中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 0%和90. 5%,专家积极性较高,专家权威系数为0. 889,协调系数检验P0. 001。最终构建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的脑卒中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住院脑卒中病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可用于临床评价脑卒中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科学、有针对性的康复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体系,为康复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以促进康复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在大量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存在的不足之处,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一轮内部函询,两轮专家函询,确定指标的关键内容和科学的监测方法。[结果]构建了一套康复科专科敏感指标体系,包含17项指标。两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 901,权威程度较高,各指标变异系数均0. 3,敏感性维度评分均4分,结果可信。[结论]制定的康复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涵盖了康复护理的关键内容,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可指导临床护理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Donabedian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研究拟定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初稿,形成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3个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7. 0%和100. 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 88和0. 92;协调系数分别为0. 268和0. 203(P0. 001),各级指标的层级单排序及总排序一致性均0. 1,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咨询结果和权重设置比较可靠。[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科学严谨,评价指标明确,层次分明,指标体系客观可靠,为临床实践的进一步验证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急救能力评价指标,为测评护生临床急救能力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对28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函询,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3%、85.71%;专家的总体权威系数为0.89;两轮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0.30(P<0.01)。最终形成具有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的护理本科生临床急救能力的评价指标。结论两轮专家咨询结果可靠,专家一致性好,为评估护理本科生临床急救能力提供了科学、系统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向25名护理专家就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进行多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后,专家的积极系数是88%和91%,权威系数是0.81和0.85,包括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4.0,变异系数均0.25。[结论]专家对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好,函询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基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居家脑卒中病人护理分级评估指标体系,为居家脑卒中病人的护理分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分析、质性访谈、专家小组会议初步确定居家脑卒中病人护理分级评估指标体系;于2018年6月—9月邀请19名脑卒中护理领域相关专家进行3轮专家咨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3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5. 00%、89. 47%、100. 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 878,0. 879,0. 879;第3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 393,0. 366,0. 388;最终形成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心理状态、社会支持与环境资源利用能力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和120条评价标准的居家脑卒中病人护理分级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居家脑卒中病人护理分级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可为居家脑卒中病人的护理分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