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快速诊断结核病的价值。方法:选取70例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和60例对照组的外周抗凝全血标本,采用ELISPOT检测试剂盒(TSPOT-TB)测定结核杆菌特异抗原刺激反应的效应T淋巴细胞数量。结果:TSPOT-TB检测结核病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96.7%。结论:TSPOT-T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结核病感染的快速检测,是一种诊断肺结核的有价值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感染状况,掌握本地区梅毒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为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P-ELISA试验初筛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HA)确认,对2003 ̄2005年17 696名经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48例,总检出率为0.27%。梅毒感染者中,以劳务人员和旅游探亲人员为主,男女之比为3.8:1,年龄分布在30 ̄60岁之间,以30 ̄49岁为主,占77.08%,感染途径以婚外性接触感染为主。〔结论〕在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过程中,应加强更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监测水平,尽早控制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瑞丽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瑞丽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感染情况,为今后口岸艾滋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瑞丽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先采用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试剂筛查,阳性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复核,最后送确认实验室用蛋白印迹法(WB)检测。〔结果〕从2042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HIV感染者177名,总感染率高达8.67%。感染人群职业分布以缅甸籍驾驶员最多;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缅甸籍感染者最多;男性感染者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应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重点人群要实施重点监测,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山东出入境人员中丙型肝炎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以及病毒的基因型。〔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2004~2005年在山东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的出入境人员进行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HC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进一步应用逆转录套式PCR(RT-nested-PCR)方法扩增出HCV NS5B区基因片断(319bp)。通过对扩增产物的双向测序,应用DNAssist分析软件进行排列比较;应用BLAST与Genebank中HCV各型分离株序列进行比较;并应用phylip3.65软件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①血清学方法共检测出42份HC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②RT-nested-PCR检出11份NS5B区特异性扩增片段阳性;③所得11份标本与Genebank中HCV1b型同源,系统发生树也同样显示11份标本均为HCV1b型。〔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山东出入境人员中HCV流行株为1b型,为加强HCV流行病学研究与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福州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HIV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5年多来福州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福州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为福州空港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州空港口岸2001年1月 ̄2006年1月间19956名出入境人员进行HIV快速抗体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再进行确认试验。〔结果〕检出8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0.40‰;男性感染者居多,占75.00%;职业分布商人和出国劳务人员各占50.00%;地区分布主要是南部非洲国家,占62.50%,东南亚国家占25.00%,中东国家占12.50%;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结论〕监测结果提示来自南部非洲、东南亚、和中东国家的中青年商务人员和出国劳务人员为口岸HIV监测的重点人群,要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和实施预防干预措施,防止艾滋病在国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抗结核菌糖脂抗原(TBGL)抗体及抗阿拉伯甘露糖抗原(LAM)抗体并联检测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集结核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TBGL抗体,用胶体金法检测抗LAM抗体。〔结果〕91例结核患者TBGL抗体、LAM抗体总阳性率均为62.6%,其中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TBGL阳性率为65.3%,LAM阳性率为69.4%;非活动性结核病人TBGL阳性率为59.5%,LAM阳性率为54.8%,两组间差异不明显。肺结核病人两抗体并联检测阳性率为89.0%,明显高于单独抗体检测阳性率(P0.05),特异性达85.7%。〔结论〕抗TBGL、LAM抗体并联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高,方法快速简便,对口岸结核病预防控制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液相蛋白芯片法与BAS-ELISA法检测病原抗体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别建立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鼠疫耶尔森菌、SARS病毒、结核分支杆菌等发热病原抗体的液相蛋白芯片定量检测方法,比较液相蛋白芯片方法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ELISA)方法的检测能力。〔方法〕用诊断抗原包被编码微球,应用间接法检测模式,建立液相蛋白芯片定量检测病原抗体的方法,用液相蛋白芯片和BAS-ELISA方法检测相当样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建立的液相蛋白芯片分别检测流感、禽流感、鼠疫、SARS、结核特异性抗体,最低检测限分别为5.68ng/ml、1.50ng/ml、50.30pg/ml、105.57pg/ml、14.06pg/ml。液相蛋白芯片方法和BSA-ELISA方法的检测性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于相同样品2种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与BAS-ELISA方法相比,液相蛋白芯片检测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为同时检测多种病原抗体、任意组合检测目标物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出入境体检人员血清标本分类保存在传染病监测和科学研究方面的意义。〔方法〕收集出入境人员血清标本,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分类后保存于低温冰箱中,并附之于相应的个人资料。〔结果〕(1)为传染病的基础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2)对传染病的追踪调查提供资料;(3)有助于检出病例的病程监测。〔结论〕血清是一种重要的检测标本,对出入境人员血清标本进行分类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酵乳酸杆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发酵乳酸杆菌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发酵乳酸杆菌纤维二糖tuf基因延伸因子基因tu设计一对PCR引物,进行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PCR得到了较好的特异性扩增,其他干扰菌都无扩增,灵敏度达1.3×104cfu/ml。〔结论〕该方法能够实现发酵乳酸杆菌的快速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国境口岸对出入境人员常规监测的4种传染病,研究和开发同步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蛋白悬浮芯片法的原理,建立传染病病原体及抗体单体系和复合体系检测系统;通过统计分析和对比的方法检测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可靠性。〔结果〕成功建立了4种传染病同步检测的方法,即对HBsAg、anti-HCV AB、anti-HIV AB、anti-Syphilis Ab同时进行检测;以检测HBsAg为例比较了悬浮芯片法与ELISA法的灵敏度;对4种病原体同时检测的复合体系中各种抗原与其对应抗体的特异性作了比较分析,特异性比较强;通过与ELISA法的比对,检测结果比较可靠。〔结论〕复合体系的悬浮芯片法利用免疫学原理,可以通过同步检测人的血清,诊断人是否感染所检测的4种病原;这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特异性强;其优点是样品用量小、可高通量检测、省时快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肺结核的流行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调查等资料,掌握肺结核在莆田口岸的流行特征及其流行趋势,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至2009年从莆田口岸出入境中发现的191例肺结核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在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肺结核的发病率为505/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513/10万,女性发病率为499/10万;感染人群主要为出国劳务的工人和船员。结论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肺结核监测的重点人群为出国劳务工人和船员,强化对该人群的卫生宣传和管理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欧阳晖  陈柏林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1950-1953
目的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TB)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SPOT-TB对57例诊断明确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并分析不同因素对T.SPOT-TB诊断价值的影响,同时对所有患者做结核菌素皮试(TST)试验进行比较。结果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所有患者、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肺结核初治组、肺结核复治组的各组患者中,T.SPOT-T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70%、77.41%、88.46%、72.73%、80.00%;而TST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81%、25.81%、19.23%、54.54%、10.00%。在患者总体、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复治组中,T.SPOT-TB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TST试验(P0.05)。结论对于MTB/HIV双重感染患者,T.SPOT-TB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目前常用的TST试验,且不受结核发病部位和初复治类型的影响,适用于我国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义乌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感染及人群分布情况,以确定监测工作重点,为出入境传染病监测工作和制定丙肝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用ELISA法对出入境人员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在17787名不同人群的出入境人员HCV抗体检测中,检出阳性83例,检出率0.47%,远低于我国普通人群感染水平(3.2%),其中入境外籍商务人员检出率0.56%;其中巴基斯坦和阿拉伯国家人员检出率最高分别为0.92%和0.81%;不同年龄组间HCV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检测和干预,加强传染病防护知识的宣传,减少丙型肝炎通过频繁的国际交往而传入国内,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严把国门,切实保障出入境人员的旅行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泰州口岸出入境人员HIV病毒感染情况,为出入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09年泰州口岸HIV抗体检测资料,根据流行病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75087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HIV感染者12例,检出率为0.1598‰。12例HIV感染者均为男性。结论应重点做好出入境人员的HIV预防知识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加强出入境人员的HIV检测和后续管理工作,严把国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威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梅毒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HIV、梅毒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威海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梅毒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五年中共监测出入境人员57343人次,检出HIV感染者6例,梅毒感染者42例。HIV感染者检出率为0.01%,其中5例为输入性病例。梅毒检出率为0.07%,其中劳务人员检出病例数最多为26例,占61.90%,旅游探亲人员检出率最高为0.18%。各不同职业人群间HIV、梅毒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357.28,P<0.05)结论加强重点人群的HIV、梅毒监测体检,并加大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对出入境人员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1日—12月30日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人员监测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全年共监测体检19 227人,检出各类传染病983例,总检出率为5.11%。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740例,检出率为3.85%;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22例,检出率为0.63%;丙型肝炎抗体(HCV-Ab)阳性52例,检出率为0.27%;肺结核63例,检出率为0.33%;艾滋病病毒携带者(HIV)阳性6例,检出率为0.03%。劳务人员HBsAg阳性检出率最高(4.05%),其次是交通员工(3.95%);其他人员HCV-Ab阳性检出率最高(1.49%)、其次是旅游探亲人员(0.51%);交通员工梅毒螺旋体阳性检出率最高(1.32%),其次是商务人员(0.82%);活动性肺结核在劳务人员中检出率最高(0.38%);6例HIV阳性者全部为劳务人员。结论在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人员体检监测中HBsAg阳性检出率最高,梅毒、肺结核有抬头趋势,HIV检出数相对以往大幅度上升。劳务人员、商务人员、交通员工是出入境体检监测的重点。应继续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将传染病防治知识咨询、宣传、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出入境人员自身素质,增强其对传染病的防护意识,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员传染性疾病及病原标志物携带情况,以期为做好口岸疾病监测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至2009年度72108名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共对出入境人员实施了疾病监测,其中检出传染性疾病及病原标志物携带者2252例,总检出率为312.31/万,2005年度检出率最高,达532.24/万。疾病检出率标化后男女之比为1.42:1,检出率丙肝男女间无检验差异;梅毒和结核女性高于男性、乙肝和HBsAg男性均高于女性;年龄分布呈单峰型,45岁年龄组最高,达527.61/万,职业分布以商务人员最高,达585.00/万;地区分布以非发达地区人员最高,达499.83/万。入境人员梅毒检出率接近境内人员检出率4.5倍;退休人员梅毒检出率高达103.55/万,与高年龄组高检出率的结果相一致的。结论加强对不同的人群实施不同疾病的重点防制,对做好和提高疾病防制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镇江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的感染情况,为口岸传染病预防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镇江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部分传染病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共检查3534名出入境人员,检出传染病及指标异常111例(检出率3.14%),其中HBsAg阳性者69例(其中乙肝DNA阳性33例),丙肝抗体阳性26例,肺结核2例,梅毒阳性12例,HIV抗体阳性2例(均为再次出国人员)。结论通过了解传染病的感染现状,加强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尤其应对归国人员及时进行艾滋病监测相关法规的制定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We evaluated an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for interferon-gamma (T SPOT-TB) for rapid diagnosis of active tuberculosis (TB) in a disease-endemic area. From January to June 2005, patients whose clinical symptoms and radiographic findings were compatible with TB were recruited, and a blood sample was obtained for T SPOT-TB assay within 7 days of microbiologic studies. Sixty-five patients were studied, including 39 (60%) with active TB. Thirty-five (53.8%) patients had underlying medical conditions. Thirty-seven patients had positive cultures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11 patients had positive cultures for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T SPOT-TB assay were 87.2%, 88.5%, 91.9%, and 82.1%, respectively. The accuracy of this test in diagnosing active TB is >80%, even in an area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disease.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瑞丽口岸出入境人员中登革热的流行情况。〔方法〕对出入境重点人群进行登革热监测。〔结果〕瑞丽口岸第1次检出登革热病人,检出的17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感染者以青壮年居多,职业分布以商人最多,发病地点以缅甸密支那最为集中〔。结论〕随着境外登革热疫情的日益严峻,应加强口岸登革热的预防控制工作。在做好出入境人员登革热监测及卫生检疫查验工作的同时,应注重出入境人员登革热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有效防止登革热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