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无症状吸烟者的运动心肺功能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无症状吸烟者的运动心肺功能表现 ,督促吸烟者尽早戒烟。方法 采用负荷递增运动方案 ,对 2 4名无症状吸烟者及 2 4名健康非吸烟者进行了心肺运动试验。运动中监测心率 (HR) ,每分钟氧耗量 (VO2 ) ,每分钟二氧化碳排出量 (VCO2 ) ,每分钟通气量 (VE) ,氧脉搏 (VO2 HR) ,呼吸频率 (BF)等。结果 极量运动时 ,吸烟组的最大运动负荷 ,最大氧耗量 (VO2 max) ,最大公斤体重摄氧量 (VO2 max kg) ,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 (VO2 max) ,最大每分钟通气量 (VE2 max)等均显著低于健康人 (P <0 .0 5 ) ,且吸烟者VO2 max kg与其吸烟指数呈负相关 (r =- 0 .6 6 ,P<0 .0 1)。结论 吸烟者在尚无临床症状时 ,其运动心肺功能已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吸烟者的运动心肺功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无症状吸烟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运动心肺功能,探讨吸烟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负荷递增运动方案,对20例COPD患者、20例无症状吸烟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结果极量运动时,最大运动负荷在健康组、吸烟组和COPD组分别为(140.8±34.8)W、(118.7±36.0)W和(96.0±46.3)W(P<0.05);最大摄氧量(VO2max)在健康组、吸烟组和COPD组分别为(2.005±0.386)L/min、(1.414±0.356)L/min和(1.001±0.514)L/min(P<0.01);最大氧脉搏(VO2/HRmax)在健康组、吸烟组和COPD组分别为(12.6±4.0)mL/min、(9.8±2.7)mL/min和(7.2±3.3)mL/min(P<0.05);最大分钟通气量(VEmax)在健康组、吸烟组和COPD组分别为(72.5±13.8)L/min、(63.7±13.1)L/min和(43.7±19.1)L/min(P<0.01);呼吸储备(BR)在健康组、吸烟组和COPD组分别为(40.1±10.3)%、(24.5±15.1)%和(11.9±8.4)%(P<0.01).且吸烟者VO2max/kg与其吸烟指数呈负相关(r=-0.66,P<0.01).结论吸烟者在尚无临床症状时,其运动心肺功能已明显降低,且吸烟量越大,其心肺功能损害越严重.COPD患者运动心肺功能降低更显著,其中以肺功能较心功能受损严重,说明肺功能损害是COPD患者运动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运动心肺综合功能测试研究频发室性早搏( VPC)对患儿心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肺运动测试系统和活动平板分别对71例频发VPC患儿和79例健康儿童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记录两组测试者运动心肺指标,包括:最大千克摄氧量( VO2 max/kg)、最大每搏摄氧量(V02max/HR)、HR(不同时段)、达到无氧阈时的摄氧量(VO2AT)、无氧阈占预计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AT/VO2max pred)等.结果 频发VPC患儿组V02max/kg、VO2max/HR、VO2AT分别为(25.1±7.47) ml/(kg·min)、(8.3±1.75)ml、(15.7±3.21)ml/(kg·min),正常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分别为(27.9±5.21)ml/(kg·min)、(10.1±3.37)ml、(19.2±3.73)ml/(kg· min);频发VPC患儿组运动心肺综合功能测试指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V02max/kg(t=2.67,P<0.01),VO2max/HR(t=4.02,P<0.01),VO2 AT(t=10.2,P<0.01).结论 频发VPC患儿的心脏储备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运动型高血压患者的心肺运动能力。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胸闷待查患者110例,均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根据运动中的血压反应分为运动型高血压组(n=48)和运动血压正常组(n=62)。比较两组运动血压情况及CPET指标。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型高血压组BMI、高血压家族史比例、C反应蛋白(CRP)水平、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高于运动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息收缩压(SBP)、静息舒张压(DB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型高血压组运动峰值SBP、运动SBP增量、运动峰值脉压、恢复期3 min SBP及恢复期3 min脉压均高于运动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氧阈摄氧量(VO2@AT)、峰值摄氧量(Peak VO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型高血压组无氧阈公斤摄氧量(VO2/kg@AT)、无氧阈代谢当量(METS@AT)、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峰值代谢当量(Peak METS)、峰值氧脉搏(Peak VO2/HR)、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均低于运动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型高血压患者运动能力及心肺储备较差,可能与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中选择运动功率递增方案的方法。方法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锻炼情况及合并基础疾病情况粗略选择运动方案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查,根据初次试验所能达到的最大负荷功率及所用时间结合达到无氧阈时间综合分析后,选择适当的功率递增方案,则其重复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比较两次实验平均运动负荷时间、最大负荷功率、公斤体重最大摄氧量等参数。结果根据初次运动后参数选择功率增加方案后较初次运动最大负荷功率、公斤体重最大摄氧量增加(P〈0.05),运动负荷时间数据离散度减小。结论根据初次运动后参数选择功率增加方案所得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可以准确反映心肺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办公室青年人群心肺功能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办公室青年人群生理功能、预防疾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11月在厦门某电子公司办公室工作、年龄20~45岁的92例青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心肺功能评估试验等收集基本信息及心肺功能参数。根据极量运动试验后研究对象的最大摄氧量,将其分为最大摄氧量高组(≥1.67 L/min)和最大摄氧量低组(≤1.64 L/min),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采用Pearson相关和偏相关分析探讨一般资料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静息心率、吸烟指数、饮酒频率、饮酒量、坚持运动者所占比例及日常运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睡觉时间点、按时早餐及有焦虑情绪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吸烟指数、饮酒频率、饮酒量、睡觉时间点、日常运动量与最大摄氧量呈正相关(P<0.05),静息心率与最大摄氧量呈负相关(P<0.05)。调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后,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日常运动量与最大摄氧量呈正相关(r=0.330,P=0.002),而静息心率与最大摄氧量呈负相关(r=-0.305,P=0.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体质指数、静息心率及日常运动量均为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办公室青年人群的心肺功能较低,性别、体质指数、静息心率及日常运动量均为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静息心率可初步评估心肺功能,以便指导该人群改善生理功能、预防疾病产生。  相似文献   

7.
吴克义 《重庆医学》2015,(17):2418-2420
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在频发室性早搏(FVPC)患儿心脏储备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FVPC患儿74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给予磷酸肌酸药物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和血清心肌酶谱检查,对照组进行一次心肺运动试验和血清心肌酶谱检查,比较两组结果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最大摄氧量(VO2 max/kg)、每搏摄氧量(VO2max/HR)、无氧阀时每搏摄氧量(VO2/HR AT)、达到无氧阀时摄氧量(VO2 AT)、无氧阀占预计最大摄氧量百分比(AT/ VO2max pre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研究组总运动时间(TET)、无氧阀时心率(HR AT)、最大心率(HR max)、最大运动量(AT/ VO2 max pred)和无氧阀时功量(Load A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静息心率(HR re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肺运动试验可以反映FVPC患儿心脏储备功能,对学龄前期、学龄期FVPC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利民  任振义  潘浩 《浙江医学》2009,31(4):420-422
目的 探讨Ⅱ~Ⅲ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在运动状态下心肺储备功能、肺通气功能和气体交换功能的异同点.方法 选择16例Ⅱ~Ⅲ期的COPD稳定期和15例IIP患者分别作为COPD组、IIP组,并选取15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进行静息肺功能和运动心肺试验(CPET)检查,并观察运动中相关病理生理学参数指标的变化.结果 IIP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一秒率、第一秒用力呼气璧占预计值、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最大运动负荷、每分钟氧耗量、每分钟二氧化碳产生量、氧脉搏、最大运动通气量、呼吸储备和呼吸商水平均较COPD组增高(均P<0.05);IIP组血氧饱和度下降速度较COPD组增快,但达到极量运动的时间却较COPD组延迟(P<0.05).结论 运动状态下,中重度COPD患者较IIP者心肺储备功能、通气功能和气体交换功能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对中风偏瘫患者心肺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7名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3例,试验组24例,共脱落7例,2组实际各完成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2组共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峰值摄氧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峰值摄氧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均<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及心肺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导心脏康复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该院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诊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肺运动试验指导心脏康复。检测比较患者干预前后患者心肺储备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一秒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FVC)和运动耐力指标:无氧阀下氧气通气量(VE/VO2)、峰值摄氧量(VO2max)、6 min步行距离(6MWD);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从身体疼痛(BP)、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RE)、精神健康(MH)、总体健康(GH)八个维度评估患者干预1年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LVEF、FEV1/FVC、FVC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LVEDD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上升或减少幅度比对照组显著大(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VE/VO2、VO2max、6MWD运动耐力指标均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BP、PF、RP、VT、SF、RE、MH、GH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运动试验指导心脏康复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及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疗效明确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估SARS患者康复期肺、心血管和肌肉等的综合运动反应能力。方法于患者出院后1、3、6个月时,分别对27例SARS—IgG阳性的SARS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静息肺功能和胸部CT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在第一次检查时,除V03max%外,SARS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V03max%、V02max/kg、V02max、METs、BR、HRR及VEmax等各项指标的异常率均高于静息肺功能和CT捡出的异常率。在第二、三次检查时,各项指标的异常率均明显下降,而且SARS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与运动心肺功能恢复相符合。结论 SARS患者存在运动心肺功能障碍,可能与其心肺、肌肉等的损伤、发病后活动减少有关。SARS患者运动心肺功能障碍可以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提高手术安全性。 方法:对48例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手术前常规肺功能及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在术后3个月后行常规肺功能和运动心肺功能复查,并追踪术后1个月内有无发生术后心肺并发症(PPC)等情况。 结果:1.在行手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PPC组和无发生PPC组的术前静息肺功能肺功能FEV1/pred 、 DLCO/pred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有PPC组与无PPC组,术前运动心肺功能比较结果示VO2max/pred,VO2max/kg/pred,AT,O2HR/pred等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 术后发生PPC组和无PPC组的术前运动心肺功能试验中VO2max/pred<60%,VO2max/kg<15/min?kg,O2HR/pred<70%时术后PCC发生率有显性著差异。(P<0.05),在AT>11ml/min/kg组发生PPC较AT<11ml/min?kg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1.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在预测肝胆手术术后并发症的有重要意义,优于静息肺功能。2.在预测肝胆手术后并发症时可参考的指标为:如VO2max%<60%时需,综合评估患者情况,谨慎考虑手术。VO2max/kg<15ml/min?kg时术后发生PPC可能性较大,因谨慎考虑手术。O2/HRmax%pred<70%时,需谨慎考虑手术,AT<11ml/min?kg需谨慎考虑手术,危险性较大,而AT>11ml/min?kg危险性较少。  相似文献   

13.
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运动时通气功能的状况 ,及其与静息肺功能的相关性 ,为临床上COPD患者运动肺功能评价和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13例正常对照和 14例轻度稳定期COPD患者 ,分别行静息肺功能测定和症状自限最大运动负荷递增试验 ,记录用力肺活量 (FVC)、第 1秒用力肺活量 (FEV1.0 )、无氧阈 (AT)、最大运动负荷 (Wmax)、最大耗氧量 (VO2 max)、分钟通气量 (VEmax)、通气储备 (BR)等各项参数。结果  (1)最大运动负荷时 ,COPD患者Wmax、VO2 、VE、AT及BR等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VD/VT 却有所增加(P <0 .0 5 )。 (2 )对照组与COPD组运动后FEV1.0 均有所增加 ,但两组增加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3)COPD患者FVC、FEV1.0 、FEV1.0 占预计值 %、最大通气量 (MVV)与最大运动时WR、VO2 、VE 等指标均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通气功能减退 ,并与静息肺功能 ,尤其是FEV1.0 和MVV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determine during exercise the maximum related oxygen transport viz, maximum heart rate (max HR), dyspnoeic index (DI), oxygen pulse (O2 pulse), recovery heart rate in an athletic and a non-athletic group. Both study groups were subjected to graded treadmill exercise testing and pulmonary function test (PFT) was done using an electronic spirolyser.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sed.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in athletes were observed as compared to non-athletes regarding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VO2 max, V(E) max, delta heart rate and max O2 pulse where resting heart rate, DI at VO2 max and recovery heart rate were lower in athletes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both the groups in observed value of: MW, BR at VO2 max HR. The observations suggest an overall higher adaptability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d the relative refractorines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to the effects of training and the maximum oxygen consumption in both the groups show similar values as that from otherparts of the country while MW, V(E) max, BR at VO2 and DI at VO2 max differ. A higher delta heart rate in athletes suggests a lesser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this group.  相似文献   

15.
将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89例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川标准内科药物治疗;有氧运动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康复运动方案及运动处方。观察16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6周后有氧运动组患者最大氧耗量、CO2排出量、峰值心率、步行距离、每搏耗氧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左心室射叭分数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心肺运动试验在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精准化运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心肺运动试验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运动指导,干预组根据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结果给予精准化指导。运动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试验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峰值摄氧量(VO2peak)、峰值氧脉搏(O2Pulsepeak)、无氧阈(AT)、峰值潮气量(VTpeak)结果,统计患者运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3个月后与基线比较,对照组患者HbA1c、BMI、O2Pulsepeak、VTpeak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VO2peak、AT的变化无差异(均P>0.05),干预组所有数值变化显著(均P<0.05);干预组除HbA1c(P>0.05)外,其余数值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不良事件中,两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无差异(P>0.05),对照组心脏危险事件明显高于干预组(均P<0.05)。结论:两种运动方式均能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但是根据心肺运动试验结果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的精准化运动,更能有效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减少运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It is still unclear whether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PFTs) are sufficient for predicting perioperative risk,and whether all patients or only a subset of them need a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CPET) for further assessment.Thu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CPET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of CPET and conventional PFTs to identify which parameters are more reliable and valuable in predicting perioperative risks for high risk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Methods From January 2005 to August 2008, 297 consecutive lung cancer patients underwent conventional PFTs (spirometry + single-breath 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s (DLCOsb) for diffusion capacity) and CPET preoperatively. The correlation of postoperative cardiopulmonary complications with the parameters of PFT and CPET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using the chi-square test,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Of the 297 patients, 78 did not receive operation due to advanced disease stage or poor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The remaining 219 underwent different modes of operations. Twenty-one cases were excluded from this study due to exploration alone (15 cases) and operation-related complications (6 cases). Thus, 198 cases were eligible for evaluation. Fifty of the 198 patients (25.2%) had postoperative cardiopulmonary complications. Three patients (1.5%)died of complications within 30 postoperative days. The patients were stratified into groups based on VO2max/pred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ardiopulmonary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group with cardiopulmonary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ge, comorbidities, and poor PFT and CPET results.used to stratify the patients'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status and to predict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cardiopulmonary predicting perioperative risk. If available,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is strongly suggested for high-risk lung cancer patients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and both should be combined to assess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statu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运动心肺功能及血气的改善情况。方法60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强的松;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显示治疗组肺功能、血气及运动心肺功能指标(Wmax、VO2 max/kg、VO2/HR、VEmax)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改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钱贞  陈伟  李瑾  高民  张秋阳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5):4340-4345
目的 分析在健康青年人中应用四肢联动进行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试验的可行性,以探索心肺适能评估的适宜设备。方法 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社会招募108例测试者于徐州市康复医院进行运动测试,均先后使用功率自行车和四肢联动进行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试验,测量试验过程中的心肺适能评估指标,采用Borg scale自感劳累分级表评估最大运动负荷时呼吸困难和腿部疲劳的自感劳累程度,记录测试终止的原因。结果 108例测试者均顺利完成测试,达到终止标准而停止测试,未发生不良事件。使用功率自行车测试时,72例(66.7%)达到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水平;使用四肢联动测试时,102例(94.4%)达到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水平。功率自行车的绝对峰值摄氧量(VO2peak)、相对VO2peak、相对VO2peak/预测摄氧量(VO2pred)、峰值代谢当量(METpeak)、峰值心率(HRpeak)、HRpeak/年龄最大预计心率(APMHR)、峰值收缩压(SBPpeak)、峰值呼吸交换率(RERpeak)、达到VO2peak的时间(timepeak)、达到无氧阈时绝对摄氧量(绝对VO2AT)、达到无氧阈时相对摄氧量(相对VO2AT)、相对VO2AT/相对VO2peak均低于四肢联动,峰值负荷、呼吸困难评分、腿部疲劳评分均高于四肢联动(P<0.05)。四肢联动的相对VO2peak与功率自行车的相对VO2peak呈正相关(r=0.881,P<0.001);四肢联动的HRpeak与功率自行车的HRpeak呈正相关(r=0.845,P<0.001)。结论 四肢联动应用于健康青年人心肺适能评估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测试结果更贴近真实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