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强力骨质灵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延胡索、独活等进行鉴别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强力骨质灵搽剂中三七皂甙的含量。结果 :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延胡索、独活。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 ,结果可靠 ,能有效地控制该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镇痛灵软膏中蟾酥的有效成分华酥毒基的含量,并用薄层层析(TLC)的方法鉴别延胡索、白芍、大黄、黄连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仲景胃灵片中桂皮醛和延明索乙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 《中药材》2000,23(5):288-289
用TLCS法测定了仲景胃灵片中桂皮醛与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以此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观察扭伤灵搽剂的皮肤刺激性。方法:对健康家兔脱毛后多次性给予扭伤灵搽剂、赋形剂、评分标准按“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对实验结果加以评定。结果:家兔多次性涂用扭伤灵搽剂后完整皮肤刺激未见异常改变,破损皮肤药部位亦未出现红斑,水肿、出血点、色素沉着以及皮肤粗糙等,结论:本品在临床应用中是一种安全性较好的外用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刻克庠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以绿原酸为标准鉴别金银花,以徐长卿药材为标准鉴别搽剂中徐长卿。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圆整,重现性好,具有专属性。结论:该方法可作为刻克痒搽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酒剂中人参TLC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伯涛  陈爱萍 《中成药》1996,18(10):18-19
阐述了酒剂中人参的TLC鉴别方法。本方法能适用于酒剂剂型中各种酒剂产品,结论可靠,重现性强。  相似文献   

7.
复肢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玉珍  李秀芬 《中成药》1996,18(1):17-19
采用TLC法对复肢胶囊中血竭、延胡索、三七进行了定性鉴别;并应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对血竭中血竭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简单,结果准确,且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汪勋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54-1255
目的建立溃疡灵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主要药材三七、黄芪、延胡索进行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三七、黄芪、延胡索。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结果可靠,能有效地控制该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复方降糖宁颗粒剂中玉米须进行薄层层析(TLC 分析)。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结果:在两个不同的展开系统中,玉米须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能分离,并得到清晰、特异性的斑点。结论:该法为复方降糖宁颗粒剂的定性鉴别和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消痛灵搽剂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消痛灵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栀子、姜黄、乳香、没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定量分析消痛灵搽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TLC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大黄素在0.248~1.984μg,大黄酚在0.292~2.33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黄素为99.7%,RSD(0.64%;大黄酚为99.2%,RSD(0.8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复方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生血增髓颗粒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丹妮  刘镇  严永清 《中成药》2000,22(8):546-549
目的:建立生血增髓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黄芪、人参、甘草、肉桂进行鉴别;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黄芪、人参、甘草和肉桂,黄芪甲苷在2.775ug-11.10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70%,RSD为1.5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对处方中各组成药材可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辣椒搽剂。方法:乙醇法提取辣椒素,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椒素的含量;对5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用辣椒搽剂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辣椒搽剂中辣椒素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0.876(n=5);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87.76%。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椒搽剂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该搽剂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采用TLC 法对麝香保心康片中麝香、冰片、延胡索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4.
“消灵液”搽剂治疗软组织损伤60例山东省枣在市山亭区医院(277145)杨春,黄思坚,金徐亮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自拟方“消灵液”搽剂对60例软组织损伤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0例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在16~55岁...  相似文献   

15.
三黄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延清 《中成药》2000,22(2):125-128
目的:建立三黄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甙等进行鉴别;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中总蒽醌的含量;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用HPLC法测定黄芩总甙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大黄、盐酸小檗碱和黄芩甙;含量限度总蒽醌为不少于6.0mg/粒;盐酸小檗碱不少于7.0mg/粒,黄芩甙不少于22.0mg/粒。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对处方中各组分可准确、快速地  相似文献   

16.
清毒灵搽剂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毒灵搽剂是由苦参、虎杖、蛇床子、大黄等9味中药组成的外用搽剂,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痒的作用,适用于风热、血燥、湿毒型的皮炎、湿疹和皮肤瘙痒症及妇女湿热型带下症和外阴瘙痒症等。现就清毒灵搽剂的抗炎、抗菌、止痒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复方秦艽巴布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秦艽、川芎、延胡索、当归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秦艽巴布剂中的延胡索乙素进行定量分析,HypersilBDS—C18(250mm×4.6min,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三乙胺(70:30:0.3,36%乙酸调pH至6.3),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nm。结果秦艽、川芎、延胡索、当归的定性分析方法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延胡索乙素平均回收率96.01%(17;6),RSD=1.25%,进样量在6.952~69.52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所建立的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该巴布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烧伤4号搽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处方药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并通过药物对照考察其在烧、烫伤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观察547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9.82%。结论:烧伤4号搽剂对烧、烫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骨友灵贴膏(巴布剂)治疗骨质增生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骨友灵贴膏 (巴布剂 )”与“骨友灵”搽剂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比较。临床观察患者 1 5 0例 ,结果证明骨友灵贴膏 (巴布剂 )治疗骨质增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贝泻宁贴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贝泻宁贴膏中的苍术、丁香、冰片进行定性鉴别,用化学方法对其雄黄中的As2S2进行鉴别及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简便、灵敏、可靠的TLC方法。As2S2的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为1.10%。结论: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