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3例老年患者带状疱疹早期漏诊、误诊教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老年带状疱疹表现多样化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 对工作中遇到的13例表现较为特殊的老年带状疱疹误诊和漏诊病例逐一进行分析,总结其漏诊和误诊原因.结果 13例患者中初诊疾病的6例属早期误诊,7例属早期漏诊.结论 提高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及警惕性,注意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中表现的特殊性,对临床资料进行详尽的综合分析是减少和防止带状疱疹误诊、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朱斌  王晓玲 《浙江实用医学》2012,17(4):292-294,315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A与DSA误诊和漏诊颅内动脉瘤的原因,探讨避免误诊和漏诊的措施.方法 选择经外科手术或介入诊疗证实经多层螺旋CTA与DSA误诊和漏诊的颅内动脉瘤11例,回顾性分析其CTA及DSA影像学资料.结果 误诊4例,漏诊7例,其中CTA误诊3例,漏诊5例5个动脉瘤,其中2例为多发动脉瘤,分别漏诊1个动脉瘤,1例首次CTA表现为阴性,3个月后复查CTA为左侧后交通动脉瘤,后经DSA证实;DSA误诊1例,外院漏诊2例.结论 多层CTA与DSA误诊和漏诊颅内动脉瘤均不可避免.加强诊断医师对颅内动脉瘤的认识,注意鉴别诊断,提高医师技术操作水平可以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特殊临床表现,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近10年来门诊和住院的66例甲减患者的特殊临床表现,并分析其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甲减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漏诊.结论 对临床常见病不能解释的症状和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4.
马玉富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4):2743-2743
肋骨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肋骨骨折漏诊或误诊的不在少数.因肋骨骨折常常是由于打架、车祸等情况下发生,因此,肋骨骨折的漏诊或误诊,除了会延误患者的治疗外,还常常导致医患纠纷或者医院(或医生)、患者以及造成损伤一方三者之间的纠纷的发生.本文分析了50例肋骨骨折的漏诊和误诊原因,并提出了避免漏诊和误诊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产前系统超声漏诊或误诊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进一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6年间产前系统超声漏诊或误诊的3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患儿的产前超声与产后确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患儿中,27例产前系统超声被漏诊,另5例被误诊.结论:由于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存在,可漏诊或误诊先天性心脏畸形,而通过对漏诊、误诊病例的分析,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有利于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技术的提高和产前及早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6.
钟鹏飞 《当代医学》2008,(12):87-88
目的 探讨急腹症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技术,减少对急腹症的误诊和漏诊.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了613例急腹症临床资料和出现误诊、漏诊病例的原因.结果 出现误、漏诊的大部分情况是未注意细节问题所致.结论 养成认真、细致、科学的工作作风,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手段,特别是那些简便、快捷、实用、无创或者微创的技术.不盲目从众和盲目遵从上级医生,就能避免急腹症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7.
程敏 《当代医学》2011,17(35):47-48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漏诊原因,减少或避免临床误诊、漏诊.方法 从年龄分布情况,男女比例以及急性心梗的部位总结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AMI的误诊必将错过溶栓及PCI治疗的最佳时机.结论 通过原因的总结分析,早期确诊,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及预后预知,能满足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医疗市场医患关系的和谐,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和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初诊时漏诊和误诊的状况及原因.方法收集23年来收治的46例H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漏诊22例(漏诊率47.8%),主要是高血压病(2例)和冠心病(19例).误诊4例(误诊率8.7%)系将主动脉瓣狭窄等误诊为HCM,经超声心动图检查予以剔除.结论 HCM初诊时漏诊和误诊均较高,综合病史、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有望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 对46例误诊、漏诊的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误诊为消化道疾病;8例误诊为呼吸道感染;4例误诊为肺心病;4例误诊为心绞痛;3例误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误诊为感染性休克,其余12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重视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右半结肠癌并存阑尾炎误诊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沛强  莫燕霞  陈肖瑜 《海南医学》2006,17(3):20-20,14
目的减少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漏诊率.方法回顾性总结1995年3月~2005年3月间我院31例误诊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18例患者在阑尾手术中诊断右半结肠癌;7例术后复诊时确诊并再次手术;6例则被误诊为阑尾炎性包块而保守治疗,后经确诊方手术治疗.结论右半结肠癌并存阑尾炎容易发生误诊、漏诊.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检查,术中注意探查,术后随访.避免右半结肠癌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1.
回顾漏诊、误诊异位妊娠5例患者的超声特征,对漏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应用Aloka SDD-68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按常规进行搜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的误诊及漏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液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发生误诊以及漏诊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20例患者经形态学检查诊断为肝细胞性黄疸,生化检查+形态学检查确诊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误诊、漏诊10例,误诊、漏诊率50%;误诊为双性贫血20例患者联合检查诊断为冷凝集综合征,误诊漏诊12例,误诊漏诊率60%;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17例患者联合检查诊断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漏诊6例,误诊、漏诊率35.3%;误诊为急性白血病13例患者联合检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误诊、漏诊5例,误诊、漏诊率38.5%。结论血液细胞形态学中的误诊及漏诊现象在各医疗机构中较为常见,主要与检验科室人员的素质、管理制度缺失存在相关性,临床实践中要以此为基础采取措施进行改进,进而提高血液形态学检验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POEMS综合征的诊断水平,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例POEMS综合征患者进行误诊分析.结果:4例中1例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误诊为系统性硬皮病,1例误诊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误诊为癌性神经病.结论:本组临床特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容易被误诊和漏诊.治疗上可给予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丙种球蛋白等,疗效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4.
贺鳌 《中外医疗》2008,27(32):64-64
目的 分析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以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29例右半结肠癌误诊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4例、阑尾脓肿9例、慢性阑尾炎6例.阑尾切除手术发现16例,13例术中漏诊.行右半结肠切除22例,姑息性切除5例,回结肠短路吻合2例.结论 有阑尾炎为首发表现的右半结肠癌容易误诊、漏诊.术前详细地询问病史及全面体格检查,术中仔细探查,术后观察及随访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汤佩玲  李新春  赵康艳 《广东医学》2012,33(10):1448-1450
目的 探讨阴道彩超与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的阴道彩超与MRI资料,所有病例术前1个月内均已行阴道彩超和MRI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阴道彩超诊断子宫腺肌症的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55.0%、20.0%、25.0%;MRI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70.0%、18.3%,11.7%,两者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8,P<0.05),MRI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彩超.阴道彩超误诊为子宫肌瘤12例,漏诊15例.MRI误诊为子宫肌瘤11例,漏诊7例.影像特征不典型是误诊主要原因,所有漏诊患者均伴有盆腔其他疾病存在.结论 子宫腺肌症MRI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彩超.子宫腺肌症病灶形态、回声、信号不典型,合并其他病变易导致误诊、漏诊.综合分析病变形态、回声、信号、血流特点及警惕合并症的存在,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临床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误诊漏诊病例的总结,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提高治愈率.方法:采集临床中的具体病例,对照分析.结果:临床中误诊和漏诊病例较多,其中以胃肠道及呼吸道和脑血管病较多见.结论:不典型心肌梗塞的表现是临床医生必须认识和警惕的.  相似文献   

17.
56例钩虫病临床漏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士芹 《农垦医学》2000,22(3):163-164
我科自 1 995年 1月至 1 999年 8月 ,共收治漏、误诊钩虫病患者 56例 ,其中院外漏诊、误诊 44例 ,漏诊、误诊时间最长者 1 5年。院内漏诊、误诊 1 2例 ,漏诊、误诊时间最长者 2 0天。为了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现将漏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8例 ,女 1 8例 ,年龄 1~70岁 ,平均年龄 33.1岁。其中菜农 35例 ( 62 .5% ) ,农民 1 5例 ( 32 .5% ) ,小儿 3例 ( 5.3% )。误诊为上消化道出血 33例 ;上消化道溃疡伴痔疮出血 1 7例 ;血液系统疾病者 5例 ;席汉氏综合症 1例。1 .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性甲减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老年性甲减的诊断水平,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被误诊的27例老年性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心血管疾病6例,误诊为消化性疾病5例,误诊为慢性肾炎5例,误诊为老年性痴呆7例,误诊为贫血2例,误诊为老年性骨关节炎2.结论 老年性甲减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漏诊,应提高认识,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尽可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超声误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右心室梗死的认识和超声检出率.方法:分析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20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总结误诊和漏诊原因.结果:超声心动图2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漏诊l3例,误诊4例,仅检出3例.结论:超声检查能发现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时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较准确的评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可避免误诊、漏诊,提高超声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郝馨峰 《河北医学》2011,17(3):419-423
目的:避免误诊、漏诊.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方法:对2000年至2008年 <河北医学>杂志发表误诊报道加以分折研究.结果:该杂志9年误诊报道70篇,误病例1551例.36种病种.误诊主要原因询问病史不详细、查体不仔细、记录不完整、不规范占34.2%.确诊主要方法症状+辅助检查占57.5%.结论:为避免误诊、漏诊应做到询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