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死率居儿童急性传染病首位,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命安全。自麻疹疫苗问世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急剧下降。在WHO的倡导下,世界正在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的运动,并已取得显著成效。为了了解铜山区麻疹儿童的抗体水平及免疫情况,我们对2012年儿童的抗体检测结果加以分析,为降低儿童的麻疹发病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睢毅  经海荣  林兴亚 《中国校医》2011,25(11):841+843-841,843
目的为探究徐州市铜山区现阶段麻疹发病特征,掌握铜山区麻疹流行规律,制定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库及《铜山统计年鉴》人口数,统计2009—2010年铜山区麻疹各月发病数、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地区发病率。结果 2009—2010年徐州市铜山区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5/10万;发病呈季节性,以3—5月发病较多,发病高峰出现在3月份;发病年龄以〈1岁和15岁以上的人群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以散童为主,农民、学生次之;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发病率较高。结论徐州市铜山区麻疹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性、地区性,应继续保持和巩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及时规范接种麻疹疫苗,消除人群免疫空白;适时在重点人群中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完善麻疹监测网络,提高麻疹监测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武汉市13岁以下儿童麻疹免疫水平,发现易感人群,加强重点人群的麻疹防制工作,笔者于2003年7月至11月对武汉市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郴州市2003年麻疹疫苗免疫效果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麻疹疫苗 (MV)免疫后的免疫水平。方法 于 2 0 0 3年对前来郴州市 3个预防接种门诊接种MV的 8月龄儿童于免疫前和免疫后 1个月各采集血样 1次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麻疹IgG抗体。结果 初免前检测 88人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 1 14 % ;免疫后 1个月检测 5 7人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 10 0 0 0 % ,其中 5 3人 (92 90 % )抗体滴度 (≥ 1∶80 0 )达到有效保护水平。结论 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保护率高。建议麻疹的初免年龄提前至 6月龄 ,4周岁时加强免疫 1次。  相似文献   

5.
实施计划免疫后农村儿童麻疹抗体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实施计划免疫后农村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现状,对呼和浩特市农村2~14 岁儿童1986、1988、1994 年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实施计划免疫后,呼和浩特市农村2~14 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以4~6 岁组抗体为最低。建议将我市的麻疹疫苗复种年龄提前至4岁,把提高农村儿童麻疹免疫水平作为当前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玉溪市1~10岁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V)常规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评价,为今后消除麻疹制定相关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口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抽取的1686名适龄儿童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1.28%,保护率73.13%,几何平均滴度(GMT)1:551.30;不同居住形式、不同接种剂次、不同年龄组、不同县儿童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间抗体保护率、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溪市1~10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但流动儿童是免疫薄弱环节,在流动儿童中全面落实MV常规免疫对消除麻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惠州市1999~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惠州市1999~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探讨目前的控制现状和今后对策。方法 对1999~2002年惠州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并采集部分疑似病例早期血清标本进行麻疹及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1999~2002年惠州市麻疹发病率分别为2.22/10万、7.69/10万、7.20/10万、4.99/10万,发病季节高峰为4~5月,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7.63%,外来人口发病占23.02%,79.69%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698例,其中临床诊断634例,实验室确诊53例,排除11例。85份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2.35%,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4.06%(9/64)。结论 要加快惠州市麻疹控制步伐,亟待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并重点做好10岁以下儿童的查漏补种和外来人口免疫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当前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免疫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免疫策略杜煜平综述李怀文,楚金贵审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麻疹仍然是引起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WHO估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40万儿童死于麻疹[1]。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使得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一些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早先的免疫策...  相似文献   

9.
1999年南宁市1~4岁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实用预防医学》2002,9(5):558-558
南宁市 1999年对 4 0 4名 1~ 4岁健康儿童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 89.0 8%,抗体滴度≥ 1∶ 80 0的占 4 7.5 2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 5 13,说明南宁市 1~ 4岁儿童麻疹抗体滴度处于较低水平 ,有发生麻疹流行的潜在危险性。为提高我市儿童的麻疹免疫水平 ,控制麻疹的发生 ,建议在我市对 3~ 4岁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再免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元江县1岁~15岁儿童麻疹免疫状况,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及效果,为制定元江县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08年6月~7月在元江县各乡镇随机抽取5个年龄段人群血清331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组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元江县331例1岁~15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315例,阳性率95.17%,抗体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1630.44,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62%、96.30%、96.43%、100%、98.21%。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之间有差异(x^2=11.52,P〈0.05),低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仅达89.62%;不同性别儿童麻疹抗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0.63,P〉0.05)。[结论]元江县15岁以T)L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5.17%,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但部分乡村依然存在麻疹散发病例的报告。为按期实现国家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必须对免疫薄弱的人群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措施,进一步提高易感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建立人群牢固的免疫屏障,最终达到阻断麻疹在人群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8年麻疹疫苗后续强化免疫活动血清学效果,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强化免疫前后1月在12个县(市)采集8月龄~6岁健康儿童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强化免疫前共检测550名儿童血标本,麻疹抗体阳性率89.27%,几何平均滴度为1:1059.60;强化免疫后共检测549名儿童血标本,麻疹抗体阳性率97.81%,几何平均滴度为1:2399.56。强化免疫前后儿童麻疹抗体水平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10.81,P0.001)。结论此次麻疹疫苗后续强化免疫效果明显;全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陈青山  彭就扬  张泗谋  钟建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560-1560,1562
[目的]了解五华县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评价儿童的麻疹疫苗免疫状况,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10月在辖区内随机抽查1~15岁健康儿童154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滴度测定。[结果]154人的麻疹IgG抗体全部为阳性,阳性率100%,几何平均滴度(GMT)值为1︰2 596,各年龄组IgG抗体阳性率无差异,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抓好接种质量,杜绝免疫空白及无效接种,保持高水平的麻疹常规免疫和疫情监测,是控制麻疹发生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高新区儿童麻疹抗体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高新区6所学校3~15岁儿童共560人,采用酶联免疫法定性测定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乌鲁木齐市高新区3~15岁儿童麻疹总体抗体阳性率92.32%,其中不同年龄组、性别、民族、现居住地、免疫史、既往麻疹患病史的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患病率为1.43%。接种1剂次及2剂次疫苗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市人口的抗体阳性率高于流动人口,并且随着年龄组的增高而抗体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动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展流动儿童强化免疫是消除麻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田真  赛尔江  李芳  姚小云 《中国校医》2014,(11):835+838-835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疆内初中班学生的麻疹免疫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麻疹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疆内初中班学生8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疆内初中班学生血清麻疹Ig G抗体。结果疆内初中班学生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 036,阳性率86.2%,保护率42.5%,与本地同龄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P<0.05),疆内初中班男女学生麻疹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结论加强对疆内初中班学生麻疹强化免疫,防止麻疹在学校内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玉溪市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免疫后抗体维持情况,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法,在玉溪市一区八县内随机抽取3个县(红塔区、江川县、元江县),抽中的每个县按PPS概念抽样法调查350名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情况,并采集合格血清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在调查的1043名儿童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92%,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080.93。三县区的阳性率均在94.68%以上,几何平均滴度(GMT1:)在936.10~1321.56之间,县区之间抗体阳性率无差异;不同年龄段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0,P0.01),其中以1岁基础免疫组抗体相对较低,仅达91.91%;性别之间抗体阳性率无差异;不同户籍儿童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P0.05)。结论玉溪市儿童麻疹疫苗免疫后产生了有效的IgG保护性抗体,1~15岁儿童形成了较牢固的免疫屏障,对控制麻疹取得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孕妇及婴儿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最佳免疫月龄,为降低小月龄儿童麻疹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孕妇麻疹抗体水平,婴儿胎传抗体衰减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孕妇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96%,GMT 636.90.母婴配对母亲抗体阳性率为91.57%,GMT679.70;6月龄婴儿抗体阳性率为12.05%,GMT 19.25,抗体滴度几乎在保护水平以下.部分母亲的抗体滴度和GMT虽然较高,但其婴儿抗体滴度都较低或者没有抗体.结论建议将儿童麻疹基础免疫时间提前在6月龄、1岁复种及在18~22岁育龄妇女中开展麻疹疫苗普种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楚雄州儿童麻疹抗体水平和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方法]每年按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岁~14岁儿童血液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2005年~2010年儿童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92.79%;5年的阳性率依次为60.78%、95.05%、98.92%、98.88%、100%、100%,2006年加强复种工作和大规模开展二类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后阳性率大幅度提高,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后已连续两年100%的阳性率。[结论]近年楚雄州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保持较高水平,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显者,为2012年消除麻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孕妇及婴儿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最佳免疫月龄,为降低小月龄儿童麻疹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孕妇麻疹抗体水平,婴儿胎传抗体衰减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孕妇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96%,GMT 636.90。母婴配对母亲抗体阳性率为91.57%,GMT679.70;6月龄婴儿抗体阳性率为12.05%,GMT 19.25,抗体滴度几乎在保护水平以下。部分母亲的抗体滴度和GMT虽然较高,但其婴儿抗体滴度都较低或者没有抗体。结论:建议将儿童麻疹基础免疫时间提前在6月龄、1岁复种及在18-22岁育龄妇女中开展麻疹疫苗普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娄可令  刘林  温之花  李殿华 《健康天地》2009,3(12):93-94,99
目的:评价麻疹疫苗效价及免疫原性,更好地做好麻疹疫苗接种管理工作。方法:选择8月龄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儿童60人,4周岁麻疹疫苗复种免疫儿童60人,每名儿童于接种前当天及接种后1个月各采集末稍血0.3ml,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IgG抗体。选择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辖区内2个接种门诊,各采集麻疹疫苗10支,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板法,进行麻疹疫苗效价检测。结果:检测麻疹疫苗3份,疫苗效价均值为3.7310g CCID50/ml,合格率100%。8月龄儿童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均较免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础免疫成功率为93.33%。4周岁儿童复种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较免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种免疫后GMT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种免疫前抗体阴性及低水平抗体儿童免疫成功率为100%;免前抗体1:800者,免后抗体4倍增长率为28.30%。结论:邳州市冷链系统运转正常,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较高,两剂次麻疹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儿童麻疹免疫水平,评价预防接种效果,为进一步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02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15岁儿童253人、8~12月龄婴儿35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抗体(IgG),分别进行免疫水平和免疫成功率的监测。结果2~15岁儿童麻疹抗体(IgG)阳性率为93.3%,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904.8;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3,P<0.01),各年龄组的IgG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1,P<0.05),均为6~8岁组最高。8~12月龄儿童麻疹免疫成功率为97.1%。结论潮安县儿童麻疹抗体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卫生部的有关规定。现行冷链系统各环节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