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了解泰安市中学生伤害的发生现况、分布特征及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在该人群实施伤害预防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3月对泰安市岱岳区2所农村中学1799名学生进行伤害现况调查。[结果]过去1年内伤害发生率为31.91%,男生为42.26%,女生为18.92%;初中生为39.30%,高中生为21.27%。前6位伤害为跌落伤、刀割伤、烧烫伤、动物咬伤、交通伤和硬物碰伤。中学生伤害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中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应该针对发生原因、发生地点和重点人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3年荣成市部分中小学生伤害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强度及其特征 ,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2 0 0 4年 3月 ,在荣成市抽取 10所中小学 ,对 82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 2 0 0 3年 ,43 61名学生中 ,2 2 17人发生 1次以上的伤害 ,伤害年发生率为 5 0 84%。伤害发生率小学生为 46 71% ,中学生为 60 62 % (P <0 0 ) ;男生为 5 2 2 9% ,女生为 49 3 5 % (P >0 0 5 )。各种伤害中 ,跌伤、刀或锐器伤发生率最高。 [结论 ]荣成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 ,应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萧山区部分中小学生伤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杭州市萧山区中小学生伤害现状 ,为青少年伤害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3年 10月 ,分层整群抽取 6所中小学 ,对 2 63 1名初中、小学生调查近 1年内伤害发生情况。 [结果 ]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 3 1 13 % ;男生高于女生 (P <0 0 1) ,初中生高于小学生 (P <0 0 5 ) ;伤害者人均发生伤害 1 71次。 14 0 2次伤害中 ,自伤占 73 97% ;伤害发生率居前 5位的分别为跌摔伤、扭伤、擦伤、击打伤和划伤 ;学校内发生的伤害占伤害总次数的 2 9 3 2 % ,家中占 5 3 63 % ;玩耍时发生的伤害占总次数的 5 2 78% ;伤害部位在四肢的占 77 70 %。 [结论 ]萧山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 ,应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程度及其特征 ,为制订中小学生伤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2年 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在临沂市罗庄区抽取 113 49名中小学生 ,调查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2年 3月伤害发生的种类、次数及受伤情况。 [结果 ]发生 10种共 9864人次伤害 ,伤害发生率为 41 6% ,其中初中生为 5 0 7% ,高中生为 43 4% ,小学生为 3 2 9% ;男生为 45 1% ,女生为 3 7 6%。前 3位伤害为跌伤 (195 2人次 )、碰伤 (12 5 5人次 )、车辆伤 (10 67人次 )。5 2 6%的伤害发生在校内。 [结论 ]伤害严重危害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应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降低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部队人员平时因伤住院情况及致伤因素 ,预防部队伤害的发生。 [方法 ]选择某部队医院 1999~2 0 0 3年住院军人伤员的全部病例资料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 ]某部队年均因伤入院率为 1 65 % ,住院 ( 17 8± 14 5 )d ,战士伤员占 92 45 %。军龄以 1年和 2年者居多 ,占 5 5 87%和 2 9 96%。四肢骨折、组织肌肉损伤和关节损伤居前 3位 ,分别占 2 3 3 4%、17 85 %和 16 93 % ;训练伤主要发生在 1~ 6月和 12月 ,其中摔伤、扭伤、过度劳累分别占 5 9 11%、18 2 2 %、9 3 1% ;非训练伤 5~ 10月较多 ,其中摔伤、撞击伤、锐器伤分别占 2 1 0 5 %、19 47%、12 43 %。 [结论 ]训练伤是部队伤害的主要因素 ,战士是发生伤害的重点人群 ,平时应科学训练 ,做好易伤部位的防护。  相似文献   

6.
1993~2002某开发区化工行业职业伤害上报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职业伤害报告现状和有关影响因素。 [方法 ]对某开发区 1993~ 2 0 0 2年间发生的职业伤害上报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 ]该区实际年均职业伤害发生率为 3 5 7 3× 10 -5;上报率为 3 0 8% ,上报年均职业伤害发生率为 110 2× 10 -5;农民工和临时工的职业伤害上报率低 ,分别为实际发生率的 6 0 %和 3 1 6% ;独资、私营和小型企业上报率低 ,分别为实际发生率的 2 3 7%、15 9%和 11 9% ;参保企业上报率相对较高 ,也仅为实际发生率的 42 9%。上报的职业伤害中 ,错报率为 45 5 %。宣传教育不力是影响上报的主要原因 ( 3 1 1% )。 [结论 ]影响职业伤害上报的原因较多。提高职业伤害上报率应从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增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鄞县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我县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现况及常见的意外伤害种类和原因,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11所学校10568名中小学生在过去1年中的意外伤害情况。[结果]1年内有1207名学生发生意外伤害1757次,总发生率为16.63%,发生率以跌伤(5.95%),碰撞伤(2.55%),刀割伤(2.40%)为高;初中生发生率最高,男生高于女生;意外伤害主要在运动和玩耍时发生,有39.04%的病例去医院门诊,1.35%病例住院治疗,平均每例需休息3.24天,活动受限4.53天,缺课0.91天。直接医疗经费约149元。其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对子女伤害发生率有一定关系。[结论]伤害在中小学生中常见,多发,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潍坊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现状。 [方法 ] 1998年 10月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在潍坊市潍城区、奎文区、诸城市和安丘市选择 3 2所中小学学校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调查 2 2 3 84名在校学生 1997年 9月至 1998年 8月的伤害发生情况。 [结果 ]调查期间伤害发生率为 6 9% ,男生高于女生 (P <0 0 1) ;伤害类型中 ,男生跌伤占首位 ,女生切轧伤占首位 ;严重伤害男女生均为跌伤占首位 ,分别占总数的 3 4 8%和 3 2 8%。 [结论 ]中小学生是伤害的高发人群 ,应采取综合措施 ,减少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农业伤害的发生率、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农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2月至2010年8月,采用整群与分层相结合的抽样方法,从全国随机抽取6个省份,再从每个省份中抽取1个村,共调查1623名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9年6个省份农业伤害的总发生率为43.9%(95%CI为41.5%~46.3%),居前5位的分别是刀或锐器伤、扭伤、跌倒或坠落、农业机械伤、烧烫伤。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心情状态、是否使用防护用品为本次调查农业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目前我国农业伤害已经成为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有必要针对农业伤害的危险因素,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掌握哈尔滨市中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学生伤害干预策略和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哈尔滨市2个区、县10所学校的2 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EpiData 3.2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年内发生伤害1次及以上的发生率为8.77%,伤害发生的密度为14.80%;伤害发生的原因排在前3位的是跌坠伤(39.39%)、扭伤(30.30%)和锐器伤(9.76%);伤害发生的形式以自伤(59.26%)居多,其次是他伤(40.74%);初中、高中和职高学生伤害发生的部位不同,不同性别的中学生伤害发生的部位也不同;未发生伤害与发生伤害的学生,在父母的教育方式、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0、12.051,P0.05)。结论树立伤害可防的意识,依据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防伤害的保护性因素,研究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制定干预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东省学龄前儿童非致死性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明确伤害干预的重点。方法 于2 0 0 3年10月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大城市、中小城市、1类农村、2类农村各3个市(区) /县采用统一调查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所抽取的调查户中所有6岁以下儿童过去一年内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学龄前儿童10 5 8名,其中男童5 94名,女童4 6 4名,共有197名儿童发生伤害2 5 7次,伤害发生率为18 6 2 % ,次数发生率为2 4 2 9% ,男女发生率分别为2 0 7%和15 9% ,男性高于女性(P <0 0 5 ) ,不同类型地区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伤害发生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 1) ,发生伤害的儿童中有2 1 3%一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的伤害,伤害的前四位原因为跌倒/坠落、碰撞/挤压、割伤/刺伤和热/火烫伤,80 2 %的伤害发生在家中,主要伤及头面部以及下肢。19 8%的伤害需门诊处理和住院治疗,伤害的次均直接费用为196 7元。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类农村和中小城市以及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为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广东省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已成为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应加强对儿童家长以及托幼机构人员定期的健康教育,促使他们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以及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学生伤害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学生伤害预防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在广东省21个监测县(区)中共抽取18 63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不同特征人群伤害原因的比较,并用分类树方法探讨伤害的影响因素。结果广东省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5.10%,有伤害危险行为者伤害发生率为19.09%。伤害原因前5位依次为扭伤(23.05%)、硬物击和锐器伤(19.48%)、自伤和他伤(17.17%)、跌倒和坠落伤(13.34%)、失火和烧烫伤(8.20%)。伤害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农村高于城市。12~14岁年龄组最易发生跌倒和坠落,15~16岁年龄组最易发生失火和烧烫伤,17~18岁年龄组最易发生扭伤。硬物击和锐器伤的比率初中(19.84%)和职校(20.36%),均高于高中(18.32%);自伤和他伤的发生率普通初中(18.98%),高于重点初中(17.32%)、职校(17.25%)和高中(15.98%);跌倒和坠落伤发生率重点初中(16.54%),高于普通初中(14.20%)、职校(10.72%)和高中(13.19%);失火和烧烫伤发生率普通初中(10.23%),高于重点初中(7.76%)、高中(7.08%)和职校(8.47%)。分类树模型揭示,城乡、性别、学习成绩与家庭结构是中学生伤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扭伤、硬物击和锐器伤、自伤和他伤、跌倒和坠落、失火和烧烫伤是广东省中学生伤害的主要类型。城乡、性别、个人学习成绩与家庭结构等影响因素与伤害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浦东新区社区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和影响伤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二阶段无放回PPS整群抽样,组织实施以16 661名居民为对象的回顾性入户调查。以伤害发生率、伤害特征性构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描述和分析伤害流行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上海市浦东新区伤害发生率为1.72%,男女伤害发生率的比例为1.29∶1;伤害发生主要地点是居所和街道公路;伤害发生时主要活动是家务和工作;伤害发生主要部位是下肢;伤害所致临床表现前3位依次为骨折〉开放性伤〉挤压伤;居前5位的伤害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碰撞/挤压〉交通事故〉割伤/刺伤〉烧烫伤。跌倒/坠落为各年龄段伤害发生的首位原因;睡眠时间少、使用精神类药物以及预防伤害知识知晓水平低是伤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伤害的发生涉及多类因素的协同作用,伤害防治不仅要从宏观上掌握伤害发生效应及原因的流行水平和特征,也要深入研究伤害相关、种类繁多的危险因素作用机制,并建立因地制宜的有效干预策略或措施;伤害数据的收集应该由专业机构伤害就诊监测、重点人群伤害监测与社区伤害调查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萧黎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66-367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及流行分布特征,以便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南京市4 067名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学生过去1 a中发生的伤害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41.4%,前3位伤害依次是体育活动伤(39.4%)、跌伤(31.1%)、刀割伤(30.4%);高中生伤害发生率最高(58.7%);伤害的发生与学生的性别、活动行为、父母职业等因素有关联.结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需针对原因加强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伤害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宁波农村居民伤害情况及常见伤害种类和原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回顾调查了部州区1527户4037名居民1年中伤害的发生情况。[结果]1年内共发生伤害1052次,伤害总发生率为26.06%,居前5位的是跌伤(7.48%)、刀割伤(6.91%)、交通伤(3.94%)、碰撞伤(3.25%)和烧烫伤(2.06%)。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婴幼儿及中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夏秋季为高。平均每例伤害发生者需休息8.1d,活动受限8.4d,直接医疗费用251.9元。[结论]伤害在农村居民中常见且多发,对发生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了解沈阳市青少年伤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伤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沈阳市于洪区抽取3 477名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过去1 a共有1 051名中学生发生伤害行为,报告率为30.2%.扭伤(18.6%)、跌落伤(12.0%)和切割伤(8.6%)是中学生伤害发生的最常见类型.伤害检出率男生(34.3%)高于女生(26.8%),初中生(36.2%)高于高中生(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958,48.386,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生、男生、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以及睡眠障碍是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28,1.981,1.501,1.436,1.461,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应针对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温州市中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 199名中学生,对其过去1年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7.69%,伤害发生人次率为23.50%。男性伤害发生率高于女性,高中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初中生,乡镇伤害发生率高于城市。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学校(50.41%)、宿舍或家里(24.71%)、街道(13.58%)。伤害类型居前3位的依次为扭伤、跌倒或坠落、碰撞或挤压伤。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成绩差、男性、惯用左手、做家务多、母亲学历低、父亲是工人、高中生和视力异常可能是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温州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率水平相对不高,但危险因素较多,须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某高校大学生伤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湖北省武汉市大学生伤害发生现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武汉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1 201人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发生伤害者112人,了解大学生伤害发生现况.结果 大学生伤害发生率为9.45%;伤害类型排名前3位为跌落伤、机械伤和交通意外;不同性别伤害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9,P<0.05);伤害发生地点主要在体育运动区域,占50.01%;活动类型主要以体育活动时发生伤害居多,占67.86%;伤害部位以下肢为主,占50.89%;伤害后主要是医师处理并大多痊愈;伤害性质以体表伤(38.39%)最多,其次为扭伤和皮下组织伤;伤害发生以10月份最高,2月份最低.结论 大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其中以体育相关活动时伤害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监测的现况及伤害发生特点,为设计和制定伤害干预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各选择1个城区/郊县作为监测点,共抽取3所完全中学进行中学生伤害监测,以报告表和数据库的形式收集2012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的学生伤害情况及其相关信息,采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3个学年共监测中学生10 367人,发生伤害403人次,年平均发生率为3.89%;男生伤害人次发生率为5.37%,高于女生的2.26%;初中生的伤害发生率(4.65%)高于高中生(2.91%);男、女生伤害类型构成均以跌倒/坠落为主(3.02%,1.27%),大部分发生在学校(82.76%,71.43%),51.1%的中学生伤害发生在体育活动时.结论 伤害监测可了解中学生伤害发生的特点,但学生伤害监测系统仍需进一步完善,降低漏报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绍兴市食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现况。[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在农村和城市的生产加工、餐饮和副食品等不同行业及操作、服务和仓储等不同工种的食品从业人员4 210人,对其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8种伤害的总发生率为21.3%,前3位为跌伤、交通伤和碰撞伤。伤害发生率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餐饮业高于其他行业,操作工高于其他工种,伤害部位以上、下肢为主。[结论]食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发生率高于社区居民,分布具有食品行业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