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氧液对急性肺损伤(ALI)家兔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急性肺损伤组(B组)和高氧液组(C组),每组15只,B和C组采用撞击致急性肺损伤模型,C组同时给予舒氧康静滴,在0、0.5、1、2、4、6 h行血气分析,6 h后处死动物,测定肺湿/干比(W/D)及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AQP-1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PaO2、SpO2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AQP-1表达显著下降(P〈0.05),肺W/D显著增高(P〈0.05);C组与B组比较,PaO2、SpO2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AQP-1表达增加(P〈0.05),肺W/D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氧液通过调节肺组织AQP-1表达对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球囊导管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初产妇594例,将采用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10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及引产104例作为对照1组,自然临产并阴道分娩384例作为对照2组。比较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情况,以及3组阴道分娩结局和产程等。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1组药(械)取出时宫颈Bishop评分,均较放置前非常显著改善(P〈0.01);两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P〈0.05)。(2)对照1组经阴道分娩产程中子宫强直收缩发生率1.6%,观察组和对照2组均无一例发生子宫强直收缩;3组均无一例发生新生儿窒息。3组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3)观察组总产程和第1产程,显著短于对照2组(P〈0.05);第2、第3产程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潜伏期显著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活跃期显著长于对照1组(P〈0.05),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双球囊导管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可显著改善宫颈条件,缩短产程,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高原肺水肿(HAPE)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对其规范化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400例HAPE患者或随机分为A、B、C、D4组,A组给予吸氧、地塞米松、氨茶碱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速尿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D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左旋精氨酸治疗,并对4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包括副作用及肝肾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对其中安全、疗效显著的一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化。结果 4种治疗方案对HAPE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通过对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肺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B组均显著低于A组、C组及D组(P〈0.01或P〈0.05),A组、C组及D组之间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4种治疗方案安全性比较,C组副作用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B组及D组(P〈0.01),A组、B组及D组之间副作用及4组肝肾功能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以吸氧、地塞米松、氨茶碱、速尿组成的HAPE治疗方案具有使用方便、高效、安全的特点,可作为HAPE规范化治疗方案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胡盈  樊阳阳 《人民军医》2014,(9):995-996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血红蛋白(Hb)水平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晚期住院分娩的产妇627例,根据Hb水平分为4组,即高水平组(A组)237例:Hb≥135g/L;正常高限组(B组)122例:Hb 127-134g/L;正常组(C组)130例:Hb 119-126g/L;正常低限组(D组)138例:Hb≤118g/L。采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Hb。比较各组糖代谢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等并发症,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结果:A组糖代谢异常和早产发生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P〈0.05),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C组(P〈0.01)。B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D组(P〈0.01),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妊娠晚期高Hb水平,会增加糖代谢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等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①观察普伐他汀能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②观察普伐他汀不同给药时间对改善心室重构的区别;③探讨普伐他汀改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机制。方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分组。将32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A组假手术组、B组心肌梗死对照组、C组普伐他汀早期干预组、D组普伐他汀晚期干预组,每组8只。早期和晚期干预分别选择梗死后即刻和72小时后以普伐他汀(3mg/kg)灌胃,共持续8周,A、B组每日以等量水灌胃,其余喂养饲料相同。BL-420S生理机能实验系统记录ECG、LVSP、LVEDP、±dp/dtmax、HR、SBP、DBP。RT-PCR检测左心室非梗死区TNF-α、MMP-2、MMP-9的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测定左心室非梗死区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①血流动力学指标:4组的心率无明显变化;B、C、D组的LVEDP较A组有明显升高(P〈0.01),SBP、DBP、LVSP、±dp/dtmax显著降低(P〈0.01);C、D组的LVEDP显著低于B组(P〈0.05),±dp/dtmax显著高于B组(P〈0.05);C、D组与B组比较SBP、DBP、LVSP无明显变化。②TNA-αmRNA及蛋白表达:B、C、D组均比A组高(P〈0.01),C、D组比B组低(P〈0.05),C组比D组低(P〈0.05)。③MMP-2、MMP-9的mRNA的表达:B、C、D组均比A组高(P〈0.01),C、D组比B组低(P〈0.05),C组比D组低(P〈0.05)。结论①普伐他汀可以有效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②普伐他汀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与用药时间有相关性,尤其是早期干预较晚期干预在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效果更佳。③普伐他汀主要通过减少MMP-2、MMP-9的mRNA的表达并且抑制TNA-αmRNA及蛋白表达达到防治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心理应激对军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全麻下行阑尾切除术现役军人(A组)和非现役军人(B组)各30例,同期选择同龄健康现役军人志愿者(C组)和健康非现役军人志愿者(D组)各30例为对照组。A组和B组于术前2h(T0)和术后24h(T1)进行数字广度测验、数字符号测验、Stroop测验、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并采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进行以上测评。采用Z计分法判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A组,T0时数字广度测验分值显著低于C组T0时(P〈0.05);A、B组T1时4项测验分值均显著低于C、D组T1时(P〈0.05);A组T,时数字广度测验和听觉词汇学习测验分值显著低于B组T1时(P〈0.05);与本组T0时比较,A组T1时4项测验分值均显著降低,B组T1时数字符号测验、Stroop测验分值显著降低(P〈0.05)。A组POCD发生率为20%,显著高于B组的10%(P〈0.05);A组T1时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B组T1时水平(P〈0.05);A、B组T1时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本组T0时水平(P〈0.05)。结论:军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同龄非现役军人,这可能与慢性心理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不同治疗方案之间疗效,初步探索高原脑水肿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HACE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C组,A组给予吸氧、地塞米松、甘露醇、速尿治疗,B组给予吸氧、地塞米松、甘露醇、乙酰唑胺治疗,C组给予吸氧、β-七叶皂甙、甘露醇、速尿治疗,并对3组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从症状缓解时间、CT影像上脑水肿征象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A组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3种治疗方案安全性比较,A组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5)。结论吸氧、地塞米松、甘露醇、速尿方案具有安全、疗效显著的特点,可以作为高原脑水肿规范化治疗方案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蓉  翟凤云  孙宏丽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182-118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不同配伍方式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术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40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100例。均在术前3 d口服米非司酮2次/d,每次25 mg,术前2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A组600μg、B组400μg、C组200μg、D组不放置。比较四组取环成功率、取环时间、术中宫颈扩张情况、腹痛情况、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与D组比较,A、B、C三组取环成功率高,取环时间短,术中宫颈扩张有效率高,腹痛发生率低,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术可有效扩张宫颈,减轻患者痛苦,明显提高取环成功率。最佳配伍剂量及方法为术前3 d口服米非司酮2次/d,每次25 mg,术前2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丙泊酚、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麻醉对肺癌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入选75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分别为丙泊酚、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麻醉组(A组)、丙泊酚和氯胺酮麻醉组(B组)、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组(C组)。术中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维持麻醉,肌松药均用阿曲库铵。比较分析3组应激反应的相关指标。结果 B组在切皮10 min后的平均动脉压(MAP)较其麻醉前和A组明显升高(P〈0.05),并且B组在切皮10 min后及拔管时的心率(HR)均较其麻醉前和A组明显升高(P〈0.05);而A组与C组在麻醉期间MAP、HR、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比较,A组T1、T2、T3各时点的Cor、AngⅡ、β-EP无明显升高(P〉0.05);而B组和C组T1、T3时间点的Cor、AngⅡ、β-EP明显升高(P〈0.05);3组IL-10在T3时间点均较T0明显升高(P〈0.05)。与B组和C组相比较,A组安静时和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RSS评分显著升高(P〈0.05)。在恶心、呕吐发生率方面,3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麻醉安全有效,对肺癌手术的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祖薇  辛志坤 《人民军医》2014,(8):865-866
目的:观察比较4种方法治疗中老年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翼状胬肉211例(216眼)随机分为A组50眼,行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4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c组8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D组38眼,行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移植+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比较4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和D组痊愈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A组(P〈0.05,P〈0.01);c组、D组痊愈率又显著高于B组(P〈0.05);c组、D组痊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C组和D组复发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A组(P〈0.05,P〈0.01);C组、D组复发率又显著低于B组(P〈0.05);C组、D组复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c组和D组手术时间显著或非常显著长于A组(P〈0.05,P〈0.01);c组、D组手术时间又显著长于B组(P〈0.05);C组、D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4组均未发生睑球粘连、巩膜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翼状胬内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中老年翼状胬肉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预注小剂量阿曲库铵对不同ED95顺式阿曲库铵时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AI-II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n=20):A组3ED9(5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B组4ED9(50.2 mg/kg)顺式阿曲库铵、C组预注射0.1 mg/kg阿曲库铵,复合3ED95顺式阿曲库铵、D组预注射0.1 mg/kg阿曲库铵,复合4ED95顺式阿曲库铵。观察各组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临床有效作用时间、术毕恢复时间;评估气管插管条件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与A组相比,B组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C、D两组起效时间较A、B组明显缩短(P〈0.05),D组更短(P〈0.05);有效作用时间B、D组较A、C组延长(P〈0.05),D组最长(P〈0.05);术毕恢复时间B、D组较A、C组明显延长(P〈0.05),D组恢复时间最长(P〈0.05)。A组行气管插管不满意,B组有1例轻微呛咳;C、D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结论预注射小剂量(0.1 mg/kg)阿曲库铵复合4 ED95顺式阿曲库铵,肌松起效时间短,临床有效作用时间长,术毕恢复快,气管插管条件满意,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静滴硝普钠患者的血压监测方案。方法 比较A、B、C三组方案的低血压发生率 ,观察低血压的发生时段。结果 A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 ;B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 ;低血压主要发生于起始 30分钟时段。结论 A组方案即起始 30分钟内严密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滴速可基本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4300 m海拔条件下美托洛尔对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0只,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高原对照组)及C组(高原美托洛尔组)3组。在各处标准饲养3日后眼眶采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CK);麻醉取动脉血测定血气;取心脏,用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用细胞化学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左心室病理结构的改变。结果血气显示:B组较A组PCO2、PO2、BE均降低(P〈0.05),除PCO2的C组较B组并无显著差异,PO2、BE均明显增加(P〈0.05)。MDA、CK值显示:B组较A组明显增加(P〈0.05),C组较B组明显减少(P〈0.05),SOD值显示:B组较A组明显增加(P〈0.05),C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A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心肌纤维完整,B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肌纤维溶解断裂,C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结论在4300m海拔缺氧条件下,大鼠心肌形成氧化损伤,给予美托洛尔后能显著改善损伤,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立军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04-1204
目的:观察不同的剂量甘露醇治疗患者的颅内压的变化。方法:治疗组采用20%甘露醇125mL治疗,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250mL,均在30min内输注完,两组其他治疗方法基本相同,取其治疗前和治疗后0.5、1、2h的颅内内压值,待颅内压升高至与治疗前差不多水平时再次应用甘露醇,每例患者取4次监测值。结果:(1)在降低颅内压的有效率、颅内压反跳率、药效持续时间上,C、D组明显优于A、B组(均P〈0.05);降压幅度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连续降颅压治疗第5d及第7d时,各组均出现血浆渗透压的升高,与C组相比,B、D组升高更明显(P〈0.05~0.01)。(3)连续使用甘露醇第5d、7d,与C组相比,B、D组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半量甘露醇+速尿治疗颅内压增高疗效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谢涛  郑剑兰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472-1474
目的对比欣普贝生与雷佛奴尔对足月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选择37~42周宫颈条件不成熟、有引产指征孕妇90例,随机等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仅使用催产素;B组使用欣普贝生;C组使用雷佛奴尔,分别观察三组宫颈成熟情况、宫缩发动时间、胚胎排出时间。结果 B组促宫颈成熟较A、C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和5.06,P<0.05);B组在宫缩发动时间、胚胎排出时间明显短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和4.85,P<0.05)。结论欣普贝生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疗效优于雷佛奴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舌前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舌前腺囊肿134例,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8例和C组44例。A组采用平阳霉素注射法治疗,B组采用单纯舌前腺囊肿摘除术治疗,C组采用舌前腺联合囊肿摘除术治疗。比较3组治愈率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C组治愈率95.5%,显著高于A组的47.6%(P〈0.05)和B组的52.1%(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随访1年,C组复发率4.5%,非常显著低于A组的52.4%(P〈0.01)和B组的47.9%(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舌前腺联合囊肿摘除术治疗舌前腺囊肿的疗效,优于平阳霉素注射及单纯舌前腺囊肿摘除术。  相似文献   

17.
钟渝  孙丹宁 《西南国防医药》2014,(11):1161-1163
目的:对比研究速眠新Ⅱ、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对SD大鼠麻醉效果。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15只,A组为速眠新Ⅱ肌肉注射组,B组为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组,C组为水合氯醛腹腔注射组,对比观察各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及麻醉期间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3组麻醉诱导时间为A组平均4.5 min,B组平均9.8 min,C组平均6.3 min,A、C组麻醉诱导时间均较B组短(P〈0.01),但前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麻醉维持时间上,A组较B组、C组短( P〈0.01),但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SD大鼠实验的麻醉方法较多,综合麻醉诱导时间、持续时间及麻醉期间部分生理指标等考虑,水合氯醛的麻醉效果较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优越。  相似文献   

18.
姜文  邢梅  王蔼明 《人民军医》2009,(8):520-521
目的:观察地诺前列酮栓用于羊水偏少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孕周〉36周、两次B超提示羊水指数≤8cm的无阴道分娩禁忌孕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阴道放置地诺前列酮栓引产,对照组采用传统催产素引产,比较两组用药后6h、12h宫颈Bishop评分、分娩发生时间、剖宫产率和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孕妇给药6h后Bishop评分提高(2.32±1.16)分,对照组提高(0.74±0.24)分,给药12h后观察组提高(3.92±1.14)分,对照组提高(1.24±0.1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2)观察组从给药到临产时间为(17.4±10.2)h,对照组为(54.2±36.4)h,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3)观察组剖宫产16例(40.0%),对照组25例(62.5%),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4)两组孕妇产程中胎心变化、羊水异常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出生时状况无显著差异。结论:地诺前列酮用于羊水偏少妊娠引产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不同营养支持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A组(早期肠外营养组PN)、B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N)、C组(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每组34例。术后36~72h给予相同营养支持,观察各组营养状态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死亡率。结果①营养评价A、C组比B组好,C组、B组差异显著(P〈0.05)。C组并发症少于B组(P〈0.05)。②C组的预后优于其它两组,C组的病死率最低(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全肠道外营养1周后过渡到肠内营养是比较合理的,这对预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常温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取大鼠第一肝门阻断的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A组(假手术组)、B组(肝缺血40分钟组)、C组(肝缺血40分钟再灌注2小时组)和D组(肝缺血40分钟再灌注4小时组),观察每组动物的病理切片,分别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肝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免疫组化测定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B、C、D组血浆肝功能酶学指标显著升高,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升高更为明显(C、D组与B、A组比较及D组与C组比较,P〈0.01);C、D组血清TNF-α活性升高,以再灌注2小时最明显(C组与A、B组比P〈0.01);C、D组肝组织中MDA活性升高,以再灌注2小时最明显(C组与A、B组比P〈0.01);C、D组肝组织中ET-1活性升高,以再灌注4小时最明显(D组与A、B、C组比P〈0.01);C、D组肝组织中P-选择素表达增加,以再灌注2、4小时最明显(C、D组与A、B组比P〈0.01);光镜下表现再灌注4小时肝组织明显水肿变性,部分有片状坏死,肝窦淤血并变窄。结论 大鼠肝脏微循环障碍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基础,枯否氏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在中性粒细胞的激活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肝脏对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的调节紊乱也是微循环产生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