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目的 了解甲氨蝶呤(MTX)和环磷酰胺(CTX)联合应用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3水平的影响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 入选60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3组(MTX组、CTX组、MTX联合CTX用药组,每组20例),治疗24周,分别于基线时、治疗后24周时留取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MMP-3水平;并分析比较3组治疗方案的用药安全性.结果 MTX+CTX联合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MMP-3水平与MTX组和CTX组相比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TX+CTX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用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与CTX联合治疗组AS患者血清中MMP-3的水平较单一用药组下降更明显,且安全性未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二膦酸盐对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及多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3例)和观察组(二膦酸盐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6个月血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指标及MMP-2、MMP-9、MMP-13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时的血清骨代谢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率低于对照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血清MMP-2、MMP-9、MMP-13水平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二膦酸盐对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及多项MMP的影响较为明显,对于此类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及住院的3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予黄芪注射液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17例,予柳氮磺吡啶治疗,疗程6周,并于第3、6周对两组病例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比。结果(1)第3周治疗组疗效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第6周两组疗效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全程治疗组未见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活动期症状的控制有帮助,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与柳氮磺吡啶片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柳氮磺吡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和CRP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与柳氮磺吡啶片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金边祛风饮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MMP-3和TIMP-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金边祛风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6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口服甲氨蝶呤(MTX),一次10-15 mg,每周一次;治疗组加服金边祛风饮,一次20 ml,1日3次,总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分别检测患者ESR、CRP、血清MMP-3和TIMP-1,同时进行DAS28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治疗3个月后,组内比较DAS28评分、ESR、CRP、MMP-3和TIMP-1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同期对照组各项指标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金边祛风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少。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清MMP-3和TIMP-1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6.
宋秀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30-3731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3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2组,LEF组予来氟米特10mg/d,甲氨蝶呤(MTX)组予柳氮磺吡啶0.75g,3次/d及甲氨蝶呤片10mg/周,口服。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6,9个月Ba出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评分,同时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红细胞沉降率等。治疗前、治疗后3,6,9个月做骶髂关节CT及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检查。结果治疗后BASDAI、BASMI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下降(P〈0.01),CT及X线片未发现加重。结论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MGB1及MMP-3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9例及健康对照者1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MGB1及MMP-3的表达,分别用魏氏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ESR、CRP的含量,将其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及正常对照者中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AS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HMGB1(43.48±13.35)μg/L,和(16.25±5.47)μg,/L;AS患者和正常对照MMP-3含量分别为(1.35±2.32)μg/L和(0.53±0.27)μg/L;AS患者和正常对照ESR分别为(27.5±13.5)mm/h和(6.50±4.50)mm/h;AS患者和正常对照含量分别为(48.0±5.90)mg/L和(5.30±3.70)mg/L。AS患者血清HMGB1、MMP-3、ESR水平、CRP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AS患者血清HMGB1、MMP-3含量与ESR、CRP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AS患者血清HMGB1及MMP-3的表达可能与AS病情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评估AS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丽晶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1):1295-1297
目的 统计分析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吟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探讨来氟米特与甲氮蝶呤联合应用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5月份我院治疗的17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甲氨蝶吟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来氟米特,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晨僵时间为(29.11±6.47) min、BASMI为(2.39±1.16)、BASDAI为(2.18±1.31),ESR为(23.84±7.98)mm/h,治疗总有效率88.37%,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7.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7%,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吟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强直性脊柱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射频热凝术联合口服美洛昔康片,辅助功能锻炼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治疗组根据患者疼痛部位行射频热凝术,美洛昔康片7.5 mg每日1次,功能锻炼每次30 min,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7.5 mg每日1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分别进行疼痛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为95.2%(40/42例),对照组为66.7%(28/4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O.05).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症状.结论 射频热凝术联合口服美洛昔康片,辅助针对性功能锻炼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美洛昔康片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中药,联合MTX7.5mg,;对照组服MTX。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25%),有效16例(50%),改善7例(22%);对照组显效9例(28%),有效17例(53%),改善5例(16%),两组比较(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4例次,占13%;对照组15例次,占47%。[结论]中药联合小剂量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反应停及反应停联合其他二线药物用于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例难治性AS随机分为反应停组、反应停联合甲氨蝶呤(MTX)组和反应停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组。采用治疗前后对照研究。观察腰骶部疼痛及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疼痛及肿胀数、扩胸度、Schober试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骶骼关节X线片等,观察时间为2年。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ESR、CRP均有明显改善(P〈0.01),Schober试验、扩胸度改善不明显。3组方案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联合治疗组较单用药组起效时间快,与反应停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中共有3例骶骼关节X线片显示病情好转。结论反应停对于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NSAIDs等治疗无效的难治性AS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联合用药组起效时间快,未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功能锻炼配合药物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强化功能锻炼配合药物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锻炼组27例和对照组15例,均每日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与甲氨蝶呤(MTX),外用中药。锻炼组同时行肢体功能锻炼。结果:治疗半年后,锻炼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9%和73.33%,P〈0.05),晨僵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强化功能锻炼配合药物治疗AS的效果好于单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沙利度胺联合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沙利度胺+云克组)28例、对照1组(云克组)14例、对照2组(沙利度胺组)14例;疗程3个月,对比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炎性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沙利度胺联合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有效缓解病情,减轻症状,降低Bath疾病活动度指数和功能指数,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组。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均以慢作用抗风湿药柳氮磺胺吡啶(SSz)、甲氨蝶呤(MTX)联合口服,抗炎、免疫调节为基础治疗,治疗纽风湿活动期加用中药汤剂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稳定期采用补肝肾、强筋骨,健脾祛湿,逐瘀化痰通督的方法。结果: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经∥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观察组40例采用甲氨喋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甲氨喋呤。结果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成功率为92.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皮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益赛普联合复方风湿宁片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益赛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风湿宁片治疗,监测2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升高,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分别为(38.1±2.8)d、(67.5±4.2)d,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应用益赛普联合复方风湿宁片治疗,能够明显缓解症状、控制复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昕洁 《广州医药》2009,40(5):57-58
目的探讨老年人在抗结核治疗后期消化系统反应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年龄≥65岁和〈65岁两组患者在抗结核强化治疗期出现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较对照组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其胃肠道反应及肝损害发生率均较高。对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应慎重选择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分次肌注联合米非司酮口服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甲氨蝶呤(MTX)分次肌注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甲氨蝶呤(MTX)单次肌注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7d后血β—HCG下降程度、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缩小30%的患者例数、患者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愈率88.89%,对照组治愈率7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白细胞下降例数较多,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发现两组部分患者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通畅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MTX)分次肌注联合米非司酮口服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均在常规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通心络加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对照组服用SASP;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沉和C反应蛋白指标的差异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上述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SASP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有关实验室指标效果明显且迅速,具有一定优势,临床使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进  张家永  林敏 《当代医学》2010,16(32):148-14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纯西医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为87.5%,对照组为75.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chober试验、ESR、CRP降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