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远程医疗会诊车是用于野战或应急机动条件下为伤员提供远程医疗会诊的支援平台。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远程医疗会诊车为灾区的伤员救治和通讯保障提供了有利手段,在远程会诊、通讯联络、远程培训和数据传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远程影像诊疗中心建设及远程会诊流程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以省立医院为依托,建立覆盖全省91家县级医院的疑难病人远程会诊、医学影像会诊、远程医学继续教育,进而实现远程病理会诊、远程手术指导、手术观摩、远程手术点播等医学研究和教学功能。积极搭建共享医疗信息资源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远程医疗中的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手术及影像会诊、心电会诊、紧急救治、国际交流蓬勃开展,其不仅解决了大部分疑难重症患,而且促进了医学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若得到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其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为减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护期间远程会诊诊疗压力,辅助远程会诊专家,提高肺部影像阅片精准度,将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应用于远程会诊平台中,实现部分会诊影像资料的智能处理。利用AI推理服务器通过接口调用方式调用远程会诊平台医学影像数据,筛选肺部Dicom影像数据,AI服务解析数据后创建算法运行任务,处理结束后将肺部病灶解剖位置、体积、密度分布等量化分析结果自动推送远程会诊平台,供会诊专家临床使用。基于不同算法创建判定肺部病灶分型、大小,将形成的肺部影像诊断报告、三维重建数据推送至远程会诊平台,为临床提供诊疗辅助决策,在疫情防控期间运用后,减轻了专家远程会诊压力,提高了病例阅片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基于市级智慧医疗体系建设远程医学会诊平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利用区域卫生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及基础信息数据库内海量数据为远程医学会诊提供必要的运行环境和数据支撑,提高远程会诊的便利度和准确率。该平台的建立使参与远程会诊的专家及患者的满意度同步提升,最终实现"惠民、共享、智慧、实效"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医生远程会诊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医联体开展远程会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基于UTAUT模型,新增学历、科室、医院等级及使用经验4个调节变量构建医生远程会诊使用意愿概念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绩效期望(P<0.05)、努力期望(P<0.05)、群体影响(P<0.001)、促进因素(P<0.001)均与使用意愿显著正相关,各调节变量对于4条路径的调节作用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远程会诊对医生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但现实中仍存在某些阻滞医生使用远程会诊的因素,可考虑加强对医生尤其是高年龄段医生和患者的远程会诊相关知识与信息的宣传力度,倒逼医生提高其使用积极性、提供远程会诊实践机会与平台、培养“意见领袖”、促进医联体内医疗服务均等化发展,来提高医生远程会诊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适应肿瘤专科医院的远程医疗平台,规范现有远程医疗业务管理和质控管理,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便利的远程医疗服务。方法采用Java语言和HTML5技术进行开发,基于B/S架构,以远程质控为主导,实现远程放疗、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功能。结果本管理平台提升了基层医院质控管理水平和放疗工作效率,优化了医院原有放疗流程,并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结论远程医疗平台通过引入标准化的放疗质控体系,创新远程精准放疗模式,实现区域内放疗资源的统筹协调,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区域内整体肿瘤治疗水平,促进互联网远程医疗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5G通信技术创建区域超声平台,提升区域超声诊断水平,为同行建设区域医学影像平台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利用5G技术建立区域远程超声平台,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指导、远程数据共享,实现区域内超声资源的整合。结果:通过实现实时、动态高画质的远程超声会诊及指导,超声影像数据的区域共享来验证平台的有效性及实用性。结论:基于5G的区域超声专科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资源优化配置,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种新型的运作模式,实现边远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学会诊(咨询)与远程医学教育。在技术平台和设备上改变大而全的观念,注重流程的设计和正确的激励措施,使系统能够长期、持久、正常的运行,是新疆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医院如何更好地发挥远程会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讲了远程会诊系统的技术要求,远程会诊的关键技术就视是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及数字信号的远距离的同步编辑与交互传输,讲述了远程会诊的实现方法,以及医院如何利用远程会诊这一现代化手段,提高医院医务人员的诊疗、急救保健水平,开展科研协作,提高医疗道理人员的管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的国家,远程医学教育和远程医疗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美国的远程医学教育和远程医疗在内容、手段、普及程度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美国的社会团体和相关机构的作用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介绍非盈利性社会团体,如泛美卫生组织、美国医学院协会、美国远程医疗协会、世界银行协会、美国继续医学教育认可委员会和政府部门,如隶属于美国卫生部的卫生资源及服务局在远程医疗和远程医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远程医疗与教学系统的建立是医疗事业与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基于Web Service的PACS平台是远程医疗与教学系统建设的一种途径。该平台利用PACS图像归档服务器的数字影像文件为共享源,利用Web Service机制对本单位外用户进行文件级的共享。在这种应用背景下,文章首先从宏观上提出了一个PACS系统体系结构模型,该模型结合Web Service提供了远程数字医学图像共享功能,最后编程实现了其中的数字医学图像共享模块,验证了模型的实践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服务贸易分类,使全球性教育服务文化导向在医学专业领域跨越了传统的国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服务西部农村医学远程与实践教育模式的研究”项目,从创新紧缺人才供应链构建模式出发,立足中游现代服务业教育开发平台,投入上游西部农村来源的富余护理人力资本,输出下游兼有都市涉外医护及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的职业标准化病人,为医学院校、特别是长学制英文班等高层次医学专业临床跨文化模拟病人教学,提供了计时性、职业化、服务外包型社会教学资源,已被列入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载人航天试验任务中应急医疗救治数字化平台的深入研究,提出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其中三个子平台的功能设计,从而为形成一套面向航天飞行试验任务的应急医疗救治保障体系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5.
推进深化医改,国家“3521”工程计划构建系统整合、信息共享的国家、省、地市(区域)三级卫生信息服务甲台。目前,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多以各自的中心医院为主导,不同远程医疗系统之间相互隔离。远程医疗项目畹需在省级建设层面上有所突破,建立远程医疗省级平台,在省级平台的支持下,开展远程专家会诊、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等医疗服务,实现省内各级医院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远程医疗数据共享,并在各省远程医疗省级平台的建设基础上,构建全国互联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远程医学网络平台和应用技术,结合山东省远程医学网络的具体实践,建立基于通信技术、信息学技术和医疗保健技术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软件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Web的应用和数据库开发;基于XML和Web Service的数据交换及访问技术;符合DICOM诊断标准的压缩及渐进技术;基于HL7 RIM模型的电子病历可视化技术,面向远程医学。为远程医学过程提供一个统一完整、方便快捷的电子病历集成视图;符合国际HL7、DICOM、LOINC标准的远程医学数据规范。以远程医学网络的电子病历和高清晰视频系统为基础,整合影像、病理、生理参数、三维重建和计算机辅助诊断等远程医学应用系统,构建远程医学集成平台。  相似文献   

17.
远程医疗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医疗相结合,以多种数字传输方式,完成远程咨询、诊治、教学、学术研究和信息交流任务。方法:采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医学图像技术、视频会议技术等多种技术方法,解决远程医疗中涉及的技术问题,并进行远程专家会诊、远程教学、远程学术讨论。结果:远程专家会诊近300例,其中以普通外科、肾脏病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血液病科、消化内科为多;远程教学10例次;远程学术讨论2例次,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论: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远程医疗市场非常广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必将走向标准化、市场化,成为一种新的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长宁区区域远程医疗的实践和经验.探讨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建立区域远程集中实验室、远程心电图诊断中心、远程B超诊断中心,整合医疗资源,以提升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缓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秀医技工作人员匮乏的窘境.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区域PACS和远程影像管理平台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北京市目前医学影像医疗服务现状,介绍北京市远程医疗建设目标,设计规划区域PACS和远程影像管理平台,研究区域影像质量监控和辐射剂量控制,建立首发基金试点项目,并进行创新性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新疆地区创伤救治信息化现状,阐述面向南疆地区智能化创伤医疗中心的构建思路,包括基于区域医疗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骨科创伤疾病诊疗平台等方面,给出应用实例,探讨其社会经济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