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胱抑素C水平与替考拉宁血浆谷浓度的关系,为临床替考拉宁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使用替考拉宁患者的临床资料。考察替考拉宁血浆谷浓度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胱抑素C水平下替考拉宁血浆谷浓度,Logistic回归分析替考拉宁谷浓度不达标(<15 μg/ml)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入组98例患者,141个谷浓度,其中男65例、女33例,年龄19~94(52.2±16.2)岁。替考拉宁血浆谷浓度为11.51 (8.35,19.07) μg/ml,范围为3.57~41.93 μg/ml,谷浓度<15 μg/ml者95例次(67.38%)。胱抑素C浓度高于正常值上限(>1.05 mg/L)时,替考拉宁谷浓度为11.37 (8.96,20.52) μg/ml,明显高于胱抑素C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的8.68 (6.34,11.79) μg/ml(Z=?2.63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C水平为替考拉宁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因素(OR=1.529,95% CI=1.001~2.336,P<0.05)。结论 胱抑素C浓度高于正常值上限时替考拉宁谷浓度明显升高,是替考拉宁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替考拉宁剂量调整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替考拉宁,并对其分离条件进行优化。以替考拉宁发酵液提取粗品为原料,研究上样浓度、解吸剂、解吸剂pH、解吸剂浓度等因素对替考拉宁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上样浓度、解吸剂pH、解吸剂浓度三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替考拉宁含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在上样浓度为2500μg/mL、解吸剂pH2.0、解吸剂浓度40%的分离条件下,替考拉宁含量达90.8%。响应面法优化替考拉宁含量比优化前的单因素试验结果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考察温度及酸碱对替考拉宁发酵液的影响.方法 采用加热和酸碱处理A.teichomyceticus FIM 68-66发酵液,以HPLC检测其替考拉宁含量.结果 结果表明热和酸处理显著降低发酵液中的替考拉宁含量,发酵液在不超60℃处理3h时或pH值不低于2.5处理0.5h,替考拉宁损失低于10%;而发酵液调节至pH 9.5-11.5处理2h,其替考拉宁含量明显提高.结论 本研究为替考拉宁提取工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替考拉宁是临床治疗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其治疗效果和血药浓度密切相关,而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替考拉宁的清除和其肌酐清除率与采用的血液净化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上述患者需要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协助个体化用药.本文就不同血液净化方式下替考拉宁的药物浓度监测结果及给药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在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样本56℃灭活30 min对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治疗药物监测的影响.方法:血浆样本经乙腈蛋白沉淀处理后,采用LC-MS法测定血浆质控品和临床样本灭活前后VPA的浓度.采用Bland-Ahman、Passing-Bablok回归和线性回归分析灭活前、...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替考拉宁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钠(27∶73,磷酸调pH值至2.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 μL.结果:两种方法计算替考拉宁浓度,标准曲线均在4~1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0.998 1),定量限为4 mg·L-1,平均回收率为100.40%,104.81%,RSD为4.96%,4.75%(n=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度高,适用于替考拉宁的血药浓度测定和药动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新型冠状病毒不同灭活方式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经56℃水浴加热0 min和30 min,以及紫外照射0,30,60 min后,采用HPLC法测定质控液和患者血样中万古霉素的质量浓度。结果56℃水浴加热30 min不会影响监测结果;紫外照射30 min和60 min后,质控液和患者血样中万古霉素均降解,对监测结果影响较大。结论采用HPLC法监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时,可用湿热法56℃水浴30 min灭活病毒,不可用紫外照射灭活病毒,且万古霉素质控液与患者血样均要注意避免紫外照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复杂用药环境下人血清中替考拉宁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的NaH2PO4溶液(24:76,H3PO4调pH值为2.0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28℃。结果:替考拉宁在2.01~80.67 μg·mL-1r=0.998 9,n=7)范围内浓度与校正因子f(替考拉宁峰面积/哌拉西林的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限为50.5 ng,替考拉宁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7.17%,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1.93%,n=9)。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和分析临床应用替考拉宁的用药合理性,为替考拉宁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筛选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使用替考拉宁的住院患者,提取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8例患者应用替考拉宁治疗,以肺部感染为主,占68.52%。病原学标本送检率达98.1%,送检样本阳性率为45.4%,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替考拉宁的37例(34.3%)。47例(43.5%)患者替考拉宁用药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未予起始负荷量(89.4%)、负荷剂量给药方案不合理(17.0%)以及未根据肾功能水平调整剂量(19.1%)等。结论:应继续规范替考拉宁的临床使用及给药方案,特别是负荷剂量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调整,提升替考拉宁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在高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高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52例,用替考拉宁治疗5—24d,观察患者疗效、给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监测患者替考拉宁的谷浓度。结果替考拉宁的谷浓度为(17.1±10.1)mg·L^-1,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在血药浓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考拉宁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时,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未见显著相关性,临床应用时应在血药浓度的监测下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人血浆中替考拉宁的浓度。方法人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后,选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2.1 mm×100 mm,3.5μm)色谱柱,以甲醇-10 mmol·L-1醋酸铵溶液(均含0.1%甲酸)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0.25 m L·min-1,柱温为25~℃,用电喷雾离子化源,正离子方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1880.1→m/z 1563.0(替考拉宁)和m/z 748.8→m/z158.1(内标克拉霉素)。考察其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血浆中替考拉宁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1.63×10-2x-2.95×10-3(r=0.996 3),在0.10~20.00μg·m L-1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10μg·m L-1;质控样品的准确度在93.56%~105.12%;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80.32%~88.28%。基质效应为91.78%~108.56%。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人血浆中替考拉宁浓度的测定,可应用于替考拉宁的血药浓度检测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对耐甲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药学经济学。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MRSA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将患者分成两组,组一41例为替考拉宁组,采用替考拉宁药物进行治疗,组二39例为万古霉素组,采用万古霉素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进行比较。结果万古霉素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明显低于替考拉宁组(P <0.05),替考拉宁组在成本-效果比值上,显著低于万古霉素组(P <0.05)。结论对MRSA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给予替考拉宁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并验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替考拉宁血浆浓度,并分析我院不同负荷方案骨髓炎患者的替考拉宁谷浓度(Cmin)达标情况。方法建立LC-MS/MS法测定替考拉宁的Cmin,考察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收集43例接受替考拉宁治疗的骨髓炎患者,根据给药方案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A患者接受3次负荷剂量400 mg,q12h,试验组B患者接受6次负荷剂量400 mg,q12h,同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两组均于第4天维持剂量给药前30 min采样,检测患者替考拉宁Cmin值,比较两组替考拉宁Cmin达标情况。结果血浆中替考拉宁标准曲线方程为Y=0.032 4X+0.000 886(r=0.996 4),在0.20~50.00μg·m L-1内线性关系良好;质控样本的准确度为94.71%~112.50%内;日内、日间RSD为3.17%~15.19%;提取回收率为81.22%~91.26%;基质效应为93.54%~119.7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肾功能亢进(augmented renal clearance, ARC)患者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监护室中使用替考拉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小球清除率分为ARC组和非ARC组,比较2组患者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水平和临床各项指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ARC组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1例患者,其中ARC组40例,非ARC组21例。ARC组患者较非ARC组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更低(P=0.01),体质量更高(P<0.05),肾小球滤过率更高(P<0.01),血肌酐、胱抑素C、尿素氮更低(P<0.01),总胆红素更低(P<0.05)。多重线性回归显示,胱抑素C是ARC患者中影响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ARC患者替考拉宁血药浓度显著低于非ARC患者,建议对于重症感染的ARC患者适当增加替考拉宁给药剂量以达到目标浓度范围。胱抑素C水平能较好预测ARC患者替考拉宁谷浓度,可进一步研究将其作为替考拉宁剂量调整的参考指标的可行性,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4,(42):4023-402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粪肠球菌腹腔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1例粪肠球菌腹腔感染的案例,根据药敏试验给予替考拉宁治疗后,患者感染指标呈下降趋势,但患者反复、间断性发热。临床药师从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临床疗效与组织穿透性方面进行了对比,建议医师将替考拉宁替换为利奈唑胺。患者治疗2 d后,感染得到控制。结果:抗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抗感染方案制订,可为医师和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中国成年患者替考拉宁(teicoplanin,TEC)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探讨TEC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患者的用药信息、血药总浓度、性别、年龄、血清肌酐水平等信息,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NONMEM)建立替考拉宁PPK模型。用图形法、非参数自举法(bootstrap)、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法(normalized predictive distribution error,NPDE)进行模型评价。结果:共收集111例成年患者的149个替考拉宁血浆总浓度数据,建立了替考拉宁的一房室PPK模型:CL (L·h-1)=1.26×(eGFR/82)0.431,V(L)=83.1,协变量分析显示肌酐清除率(CKD-EPI公式)是影响替考拉宁清除率的重要因素,未发现影响替考拉宁表观分布容积的因素。经验证,最终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稳健率及预测性能。结论:临床可根据患者肌酐清除率(CKD-EPI公式)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肾功能不全及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给予替考拉宁高负荷剂量用药方案的谷浓度水平,以及CRRT对其清除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重症监护室使用替考拉宁抗感染治疗的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50 mL·min-1·(1.73 m)-2]患者,分为CRRT (CVVH模式)组和非CRRT组,给予高负荷剂量8~10 mg·kg-1,q12h×3剂。在替考拉宁给药第3剂及第6~8剂前测定血清谷浓度,CRRT组同时测定滤出液浓度,并计算替考拉宁滤过系数。结果:共纳入46例患者,给予替考拉宁高负荷剂量后,非CRRT组和CRRT组的第3剂前血清谷浓度达标率分别为79.17%和86.36%,第6~8剂前谷浓度达标率分别为83.33%和90.91%。用药前白蛋白水平<30 g·L-1的替考拉宁第3剂及第6~8剂前谷浓度显著低于白蛋白≥30 g·L-1组[11.88(8.99,14.26) mg·L-1 vs.16.92(12.46,24.30) mg·L-1,P=0.024;12.42(11.84,14.55) mg·L-1 vs.20.2(12.42,24.18) mg·L-1,P=0.007]。CRRT患者超滤率为(46.66±12.72) mL·kg-1·h,测定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和同时间点的滤出液浓度分别为:18.08(11.99,24.18) mg·L-1和(3.49±1.09) mg·L-1,替考拉宁滤过系数为0.180±0.049。结论:肾功能不全及行CRRT的危重症感染患者在替考拉宁高负荷剂量给药方案下可快速达到谷浓度目标范围,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影响替考拉宁血清谷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使用替考拉宁血药浓度达标情况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老年患者使用替考拉宁治疗后的血药谷浓度达标情况、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疗效.结果:82例患者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中位数为9.34(6.88,12.39)mg·L-1,谷浓度≥10 mg·L-1的达标率为46.34...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G+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方法评价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G+感染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E(1994-2010.12)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4-2010.12),纳入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G+感染的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估。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1软件。结果:最终纳入了10个RCT并对其疗效进行了Meta分析,共纳入758例患者,其中替考拉宁组358例,万古霉素组40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考拉宁组与万古霉素组治疗G+感染临床痊愈率分别为44.1%和39.8%;有效率分别为80.16%和80.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12%和85.2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16%和22.92%;其各自的综合OR值分别为0.98(95%CI为0.68~1.40),P=0.45;0.98(95%CI为0.68~1.40),P=0.90;1.05(95%CI为0.65~1.69),P=0.84;0.79(95%CI为0.54~1.15),P=0.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G+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相比,两药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相似。但万古霉素的"红人综合征"不良反应发生率要大一些。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叩背辅助排痰是重症患者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探讨临床护理的改良叩背法辅助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宁在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合并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88例sTBI合并医 院获得性MRSA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替考拉宁抗感染联合改良叩背法治疗肺部感染, 对照组给予替考拉宁并实行基础护理措施治疗肺部感染。治疗前及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临床指标和护理质量满意 度。结果 在替考拉宁抗感染治疗sTBI合并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的患者,辅助用改良 叩背法排痰后肺功能改善明显,表现为 观察组的24 h排痰量、PaO2和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 而PaCO2、每日咳嗽次数、肺部感染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 对照组(P=0);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叩背法辅助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宁治疗sTBI 合并 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缓解肺部感染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