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考察白芍与柴胡不同比例配伍共煎芍药总苷及苯甲酸的煎出量,以探讨传统药对白芍配伍柴胡对有效成分及有害成分煎出的影响。[方法]单味白芍、白芍与柴胡配伍(1:2,1:1,2:1),水煎提取,分别直接分离和水解后再分离测定游离苯甲酸及芍药总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白芍配伍柴胡,游离苯甲酸煎出量均比白芍单煎明显降低,芍药总苷煎出量与白芍单煎比变化不大。[结论]白芍配伍柴胡合煎与白芍单煎相比,可显著降低有害成分苯甲酸的煎出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白芍药材中白芍总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苯甲酸为对照品,采用碱水解-HPLC法,测定白芍中白芍总苷的含量,通过公式"白芍总苷含量%=苯甲酸含量%×480.27/122.12"计算出白芍总苷的含量;色谱条件:YMC-Pack ODS-A(5p,m,150mm ×4.6mm)HPLC色谱柱,甲醇-0.05moL/L磷酸-异丙醇一冰乙酸(85:155:4: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结果 苯甲酸在进样量001~2μg(r=1.0000)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2%,RSD为2.49%.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
白芍药材产地加工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白芍药材产地加工的可行性,用对比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药材产地加工与药典法加工进行芍药苷含量的测定,结果提示2种加工方法的芍药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白芍药材鲜货产地加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长年限的亳白芍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限亳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利用薄层色谱封亳白芍药材进行了专属性的鉴别;采用HPLC法封亳白芍申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生长期亳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不同,以2年生者含量最高。结论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亳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白芍中芍药苷含量测定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改进HPLC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大连依利特柱C18(250 mm×4.6 mm,5μm)分离白芍中的芍药苷,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并对粉碎度和浸泡时间进行考察.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24~1.20μg范围内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同收率为98.31%.RSD为0.960/0:改进了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白芍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为粉碎度和浸泡时间.  相似文献   

6.
HPLC、LC-MS检测3种亳白芍栽培品种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用HPLC、LC-MS分析亳白芍3种栽培品种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LC-MS方法对3种栽培品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HPLC方法测定药材及其加工品中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白芍苷的含量。结果: LC-MS法结合对照品指认出10个特征峰的归属。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品种间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药材经传统加工后,芍药苷含量明显增加。选出亳白芍栽培品种中4年生“蒲棒”和5年生“线条”为最佳品种。结论: 本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亳白芍不同栽培品种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别归芍胶囊中的白芍和测定归芍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白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结果:归芍胶囊中白芍的鉴别方法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在40~32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1.15%)。结论:薄层色谱法鉴别归芍胶囊中白芍,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白芍原药材与不同炮制加工品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性,为稳定白芍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分析白芍原药材、白芍饮片、麸炒白芍、酒白芍、发酵白芍中的化学成分,以芍药苷为主,对其含量进行对比研究,并对整体化学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对比研究.Agilent C18色谱柱(150 mm ×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含量测定等度洗脱,指纹图谱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含量测定)和210 nm(指纹图谱);柱温:30℃.结果:炮制加工后化学成分及含量有一定的差异,酒白芍、发酵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并且发酵白芍在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中各种成分含量较高.结论:在白芍的炮制方法中,发酵法是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白芍中芍药苷和总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行白芍中芍药苷及白芍总苷类成分富集。方法 :采用 70 %乙醇提取、X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方法。结果 :提取物中的芍药苷含量达到 30 % ,白芍总苷含量达到 6 0 %。结论 :X型大孔吸附树脂法适合分离纯化白芍中芍药苷及白芍总苷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研四川市售白芍饮片质量。方法:随机采购四川市售白芍饮片16批,参照现行2010版药典的规定,测定饮片水分、总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并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16批次白芍饮片中仅3批次芍药苷的量符合药典规定,9批次水分符合药典规定。结论:白芍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是芍药苷含量和水分含量不合格。针对导致白芍药材或饮片质量问题的多种原因,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规范饮片市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市售白芍饮片种二氧化硫和芍药苷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硫熏现状。方法采用优化的酸碱滴定法测定白芍二氧化硫残留值;采用HPLC法,优化流动相条件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 5批饮片二氧化硫残留及芍药苷含量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不合格率为25%。结论市售品不合格率高,有关部门需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2.
白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 Lora Pall的去外皮干燥根。白芍初载《神农本经》,“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中药学认为:白芍性味苦、酸、凉,入肝脾二经,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之功效。主治胸胁疼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本文对近年来白芍的化学成分、影响白芍中芍药甙含量的因素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晋产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用芍药苷为对照品,以三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甲酸(40∶10∶5∶0.2)为展开剂,用5%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白芍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230 nm处测得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4.230%,回归方程为y=21.918x+0.059 2,芍药苷标准品在0.008 176~0.040 880 mg/m 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5.42%,RSD为2.6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准确度高,适用于白芍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白芍是临床上一味常用的中药,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的根。异名有白芍药、金芍药。该药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柔肝。主治:月经不调。惊醒腹痛。脘腹胁肋疼痛,自汗盗汗,四肢挛急疼痛,头痛,眩晕。其成分:主要含有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白芍苷,芍药新苷,芍药内脂A、B、C,没食子酰芍药苷,β-古固醇,右旋儿苯精,鞣质等。其挥发油主要含苯甲酸、牡丹酚等。药理: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一定的镇静作用。芍药苷对平滑肌有抑制或解痉作用。芍药苷对大鼠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白芍药能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白芍产地加工过程中,硫磺熏蒸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硫熏前后的白芍有效成分芍药苷和白芍总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硫磺熏制后,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急剧下降,而白芍总苷的含量下降不明显。[结论]硫熏法对白芍中的芍药苷有较强的破坏,产地加工应严格控制硫熏。  相似文献   

16.
白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具有养血敛阴 ,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现市场上 ,许多细白芍的混入 ,使白芍的质量显著下降。我们以芍药苷为指标 ,对不同生长年限 ,不同粗细的白芍进行了含量测定 ,结果显示 3年生以上、断面直径在 1 cm以上的白芍含量显著提高。以此 ,可以更好地保证药材质量 ,保证成品疗效和芍药苷成分含量。1 仪器与试药CS- 93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 (日本岛津 ) ,定量毛细管 (美国 ) ,高效薄层硅胶 G板 (青岛海洋化工厂 ) ,白芍 (安徽亳州 ) ,芍药苷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所用试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HPLC方法分析了白芍中有效成分芍药甙(paeoniflorin)及有害成分苯甲酸(benzoic acid)的含量,结果表明,各样品的芍药甙含量均高于3.0%,从规格上,毫州白芍1~4等芍药甙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复方白芍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白芍、泽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浓度在33.35~333.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39%(RSD=1.35%,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复方白芍颗粒质量.  相似文献   

19.
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为白芍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主要含有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单萜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湘白芍、毫白芍与抗白芍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3种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方法 采用HPLC对11批白芍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测定了主要化学成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11批白芍样品的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结论 通过建立白芍指纹图谱的定性、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的定量,为白芍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