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的切除方法。方法:经Localio(经腹、骶入路)切除一例巨大恶性脊索瘤和一例恶性脂肪肉 瘤。结果:肿瘤达到根治切除。结论:强调广泛切除骨盆内巨大肿瘤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提示肿瘤存在的临床表现以及直肠检 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颅底与近颅底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前颅底区肿瘤58例(良性8倒,恶性50倒)采用鼻骨移位进路前颅底大块切除和附加前额开窗,颅面联合切除;侧颅底区肿瘤27例(良性12例,恶性15例),良性肿瘤采用乳突切除和颈侧切开进路切除,恶性肿瘤分别采用颞骨次全切除一高位颈侧切开进路、颅中窝进路和颢下窝-颈侧切开一下颌骨外旋联合进路等三种进路切除;鼻咽部3例巨大良性肿瘤,采用鼻腔上颁窦与软腭切开进路切除。结果:23例良性肿瘤经1—3年随访,除1例术后复发行再次手术切除外,其余均无复发。65例恶性肿瘤经5年以上随访。前颅底区恶性肿瘤三年生存率为64%。五年生存率为46.8%;侧颅底区恶性肿瘤三年生存率为46.7%,五年生存率为26.6%。远期疗效较低与本组多为晚期病倒有关。结论:本组病倒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侵犯范围和病理类型所采用的手术方式,能充分暴露病变,有利于肿瘤的切除,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手术切除颅底肿瘤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采用经一侧上颌骨掀翻入路切除3例颅底肿瘤,其中鼻咽巨大纤维血管瘤l例;翼腭窝平滑肌肉瘤1例;鼻口咽部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1例。结果:3例患者均无上颌骨坏死和面部畸形、无错位咬合、无面神经功能障碍和下睑外翻、无术侧面部感觉障碍和溢泪、无脑脊液漏及颅内外感染。但2例出现术侧分泌性中耳炎、有轻度张口受限。结论:经一侧上颌骨掀翻入路行颅底手术具有显露充分、肿瘤切除彻底、正常功能结构及外观影响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53例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经翼点入路开颅,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解剖鞍区各脑池,利用鞍区4个解剖间隙,充分切除肿瘤及其包膜,结果:次全切除47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对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采用翼点入路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是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巨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处理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睿  傅招伦 《四川医学》1999,20(3):223-225
分析7年间外科治疗18例巨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资料,总结了作者的诊疗经验和有关注意事项。提出巨大肾上腺肿瘤术前应了解双侧肾脏情况;无症状的巨大肾上腺肿瘤应警惕嗜铬细胞瘤;右侧巨大肾上腺肿瘤选用胸腹联合切口更为安全;包膜下肿瘤剜出术是切除巨大肾上腺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强调了术后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1992年以来收治的16例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者12例(75%),其中14例尿VMA高于正常,B超、CT和MRI定位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7.5%、87.5%、100%。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良性15例,恶性1例;肿瘤位于肾上腺者15例(93.7%),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6.3%)。结论:强调定性和定位诊断的重要性,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介入后骨盆肿瘤切除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介入后骨盆肿瘤切除与功能重建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8例骨盆肿瘤患进行术后临床回顾分析。其中骨巨细胞瘤10例,软骨肉瘤7例,骨转移性腺癌4例,骨肉瘤3例,骨恶性淋巴瘤1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动脉瘤要囊肿2例,均行肿瘤切除及骨盆环重建。结果:本组28例患手术均顺利,肿瘤获彻底切除,平均随访时间3年(1-5年),无术中休克或死亡,无盆腔脏器损伤,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感染,全部病例均可负重行走。结论:经DSA介入后骨盆肿瘤切除肿瘤切除与重建功能的保肢手术是可行的,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范庆浩  徐持平 《浙江实用医学》2004,9(5):342-342,370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7例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类别和部位、诊治手段及疗效.结果13例肿块完整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2例无法切除仅作活检术.术后住院死亡1例.结论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种类繁多,症状不典型,胸片及CT检查是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一经确诊断需立即手术.良性肿瘤手术疗效良好,恶性、巨大肿瘤为外科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20例诊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1990年以来收治的20例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者16例(80%),其中18例尿VMA高于正常,B超、CT和MRI定位诊断阳性分别为90%、90、100%,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症实,其中良性19例,恶性1例,胆瘤位于肾上腺者17例(85%),异位嗜铬细胞瘤3例915%),结论:强调定和定位诊断的重要性,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例丘脑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5例囊性肿瘤,先开颅部分切除肿瘤,1月内行γ-刀,X-刀治疗;1例脑膜瘤先行γ-刀治疗,5个月行手术切除病变。结果:随访1年8个月,除1例恶性室管膜瘤术后4个月肿瘤复发脑疝死亡外,余均恢复良好。结论:手术加立体定向放射综合治疗是一种治疗丘脑肿瘤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缺损的整形修复方法。方法:肿瘤切除后采用局部皮瓣,邻位皮瓣,远位皮瓣,轴型皮瓣及全厚或中厚皮移植修复缺损。结果:治疗29例面部皮肤肿瘤,效果满意。结论:根据肿瘤的良恶性、大小、部位,选用不同方法修复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创面。  相似文献   

12.
潘宁  钟雷 《四川医学》2003,24(1):6-7
目的:探讨肢体巨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于1989-1997年间共收治了6例肢体巨大肿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7-65岁,经术前患肢血管造影,在充分了解了肿瘤与血管神经束与肢体的关系后,成功的进行手术切除。结果:6例病例均治愈,手术疗效满意。结论:肢体的血管造影对肢体巨大肿瘤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前后联合入路在巨大骶尾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耻骨联合髂腹股沟部前切口与臀骶部后切口联合入路治疗巨大骶尾部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经前后联合入路,边缘切除9例巨大骶尾部肿瘤.3例患者劈开髂骨切除肿瘤后重建了骨盆稳定性.术后病理诊断:脊索瘤6例,畸胎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全部患者术后都进行了放化疗.结果所切肿瘤体积23cm×18cm×15cm~40cm×28cm×23cm,重2100~4000g,未出现医源性损伤情况.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期8—52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无脑脊液漏,大小便功能均存在,无便秘及尿失禁,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均愈合.7例患者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其中1例患者骶尾痛及坐骨神经痛需扶拐行走.1例术后6个月因肿瘤复发行半骨盆切除术,肿瘤最大的1例患者术后1a死于肿瘤复发.结论运用经耻骨联合髂腹股沟部前切口与臀骶尾部后切口联合入路可较完整地边缘切除巨大骶尾部肿瘤并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经蝶和经额底入路显微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28例大和巨大型垂体腺瘤采用不同入路的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较理想的治疗原则。方法:28例分经蝶组及经额组各15、13例。经蝶组采用经唇下蝶窦入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术中配合PEEP使鞍上部分肿瘤塌陷达到完整切除。经额组采用经额底入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结果:28例肿瘤中,手术全切经蝶组为11例,经额组为10例,只行大部切除经蝶组3例,经额组4例,原因均为肿瘤侵袭人鞍膈上及海绵窦内无法全切。结论:经蝶入路手术创伤小,患反应轻,并发症少,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后腹腔巨大肿瘤手术切除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全  谢昌林  黄权 《右江医学》2002,30(3):200-200
目的:重点总结后腹腔巨大肿瘤手术切除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后腹腔巨大肿瘤的手术切除及围手术处理要点。结果:完全切除肿瘤者7例,大部分切除者5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可使部分病人获得治疗,但是必须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中仔细操作并防止大出血的发生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张建平  范忠秀 《铁道医学》1998,26(6):384-385
目的 探讨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技巧、并发症及肿瘤复发因素。方法 对36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impson一级切除16例,二级切除11例,全切率75%,手术死亡1例。病理报告:良性31例,恶性或恶性变5例。手术并发症依次为皮下积液、偏瘫、失语、癫痫、颅神经损伤等。随访:肿瘤复发5例,占13.9%。结论 合理的手术入路、熟练的操作技巧和恰当的切除范围,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21例偏侧生长的巨大鞍上脑膜瘤经眶.额.翼点联合入路手术切除。方法:分析肿瘤的临床特点、神经放射学资料.详细介绍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结果:本组全切除和次全切除18例(86%),无手术死亡.无严重井发症。结论:此^路适用于偏侧生长的巨大鞍上脑膜瘤切除木。  相似文献   

18.
儿童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总结儿童脑膜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本院1990年至2000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儿童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在病理学上均行雌激素受体的检测。结果:18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全部切除16例;大部分切除2例,一例因术后脑内感染死亡。随访13例,肿瘤复发3例,全部病例雌激素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儿童脑膜瘤较为少见,其病程短,起病快,症状以颅内压增高症为主。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较成年人更多趋于恶性,肿瘤与雌激素水平无关。手术切除的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6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8例自发性子宫穿孔,发生率为12.5%。采用子宫切除止血,术后经多途径、多疗程化疗,其中6例健存,2例死亡。强调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子宫穿孔应及时手术止血,手术结束时反复腹腔冲冼,术后经腹注射抗癌药物并结合全身化疗是获得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术中联合应用射频切除巨大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术中联合应用射频热凝技术,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提高手术效果。方法:18例巨大脑膜瘤患者,切除肿瘤前先行对肿瘤进行射频热凝治疗。结果:18例巨大脑膜瘤均手术全切除,肿瘤切除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中仅4例需要输血。结论:手术中联合应用射频热凝技术,可提高巨大脑膜瘤的全切除率,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损伤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