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受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意义。方法分析用微柱凝胶法对临床574例受血者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结果检测临床受血者中血清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4例,阳性率为0.70%。同期,在交叉配血结果不合的原因查找中发现,有2例是供血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引起。结论对临床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输血实验室中最重要的实验,其目的是证实受血者(病人)和供血者(献血员)之间是否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抗体反应,以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我室采用传统的盐水介质法检测完全抗体,凝聚胺法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两种方法均合的才能进行临床输血,只要其中一种方法不合则为配血失败,不能进行临床输血.现就我院近三年来输血所遇到的1例不相符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规则抗体鉴定在疑难配血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德义  彭明喜  董国飞 《重庆医学》2008,37(11):1217-1219
目的鉴定受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在配血困难时筛查红细胞抗体,对抗体阳性受血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及抗体效价检测,以确定该抗体的临床意义。结果在21例配血困难受血者中,检出各类已知特异性抗体13例,其中抗-E 8例、抗-D 1例、抗-e 2例、抗-c 1例、抗-M 1例。结论对有交叉配血不合、输血史、妊娠史等需要接受输血者,特别是配血困难者作常规抗体筛选试验,鉴定红细胞抗体有利于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交叉配血试验.是确保病人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试验。其目的在于重复校对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是否确实:防止亚型和可能发生的不规则凝集现象.发现受血者血清中有无可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同种抗体.使输血更为安全。盐水配血法,由于成本低、操作简单、快速而得到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5.
微柱凝胶法在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园  张丽萍  成海  张立萍  叶宇  冯洁 《北京医学》2005,27(12):743-744
应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输血前项目检测,由于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强,试验结果明确可靠,血标本用量少,保存时间长[1],在提高受血者输血安全方面,与血库传统的操作方法相比,显示出绝对优势.我们自2002年11月至2005年6月对4500例需输血或备血的住院患者,应用微柱凝胶卡行受血者输血前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交叉配血试验,亦称配合性试验,即通过检查受血者与献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以保证安全输血[1].在临床配血工作中,虽然ABO和RH(D)血型正确,但同型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却时有发生,给患者及时输血带来困难.笔者在日常工作中解决了7例由免疫性血型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困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交叉配血是通过检查受血者与献血者的血型、抗原、抗体等成分是否相容.从而确保安全输血。目前采用的配血方法是:盐水介质和凝聚胺法。血型鉴定分正定和反定,这是确保受血者与献血者血型是否相容的关键。笔者在工作中遇到几例血型鉴定错误和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交叉配血是血库在输血前进一步验证血型,查明受血者和给血者之间,给血者与给血者之间有无不相合抗原抗体的方法,不相合的抗原抗体包括天然的完全抗体和免疫性的不完全抗体。我们用此配血法可以了解配血不相合原因是由哪一类抗体所引起,选择尽可能与受血者相容的血液。从而大大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副作用,确保病人输血安全,更重要的是提高临床输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选等相关检查,传统方法难以开展的项目变得简单、准确,达到更安全输血.方法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ABO及RhD),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结果18800例血型鉴定发现A2B亚型1例,RhD阴性24例,5000例交叉配血发现5例配血不合,其中1例是不规则抗体 III细胞阳性;1例是不规则抗体II、 III细胞混合阳性;1例受血者血清中M抗体,无法配血;1例含自身抗体(抗A);1例为A2B亚型含抗A1抗体.结论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进行输血相关检测,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有利于选择更合适的血液输血,这对安全输血的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10.
锦州地区贯彻实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来 ,笔者曾遇到一些问题 ,现将交叉配血实验中值得注意的几点问题列举出来 ,提醒配血工作者的注意 ,以便更好地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和可靠。1 核对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 (血库 )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核对患者姓名、年龄、病床号、病室 /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认真核对以避免弄错标本而造成的人为错误。受血者配血的标本必须是输血前 3天之内的。2 受血者ABO、Rh血型鉴定。ABO血型的鉴定必须采用正反定型 ,正定型检测红细胞表面抗原 ,反定型检测血清中的…  相似文献   

11.
交叉配血是血库在输血前进一步验证血型,查明受血者和给血者之间,给血者与给血者之间有无不相合抗原抗体的方法,不相合的抗原抗体包括天然的完全抗体和免疫性的不完全抗体。我们用此配血法可以了解配血不相合原因是由哪一类抗体所引起,选择尽可能与受血者相容的血液。从而大大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副作用,确保病人输血安全,更重要的是提高临床输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隆维东  刘万彬  李坚  张玲玲 《重庆医学》2012,41(27):2901-2903
成分输血是临床医学重要的治疗手段,而ABO血型鉴定是开展临床成分输血的重要基础[1]。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输血科在交叉配血前,需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在临床血型鉴定过程中,诸多因素可对血型正定型试验造成干扰,而同时开展反定型试验时,可及时发现和纠正正定型中的错误。在基层医院,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标本量少,而商品化的血型反定型试剂红细胞价格昂贵、有效期  相似文献   

13.
为使受血者有效地输入血液并在其体内存活且无不良反应,正确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关键.在临床上由于抗原减弱或缺失引起的血型鉴定错误时有发生,本文报道一例由于抗原减弱导致血型正反定型不一的输血.  相似文献   

14.
李永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43-1444
交叉配血是输血必做的试验,其目的是待查受血者与供血者是否存在血型抗原和抗体不合的情况,从而作为临床能否输血的依据。笔者在交义配血过程中发现2例因输注白蛋白制剂而致交叉配血不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常见配血不合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输血科每天进行着大量的血型血清型试验,在这些试验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交叉配血试验不合的疑难问题,导致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因此,交叉配血试验是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有效的重要手段。使用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检查受血者与献血员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分析确定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对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和解决临床输血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几种交叉配血不合的现象,并参考其他文献对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及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交叉配血是安全输血中最重要的一步,实际上是检查不配合性,使供、受者血液间没有可测的不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保证受血者获得最有效的治疗作用和最大的安全。目前,按照国家要求,二级以上医院都设置了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包括输血前的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等实验。但由于大部分医院因为  相似文献   

17.
董予新  韩玉芳  刘怀慧  马茹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38-1238,1271
自1900年Landsteine发现ABO血型以来,红细胞抗原、白细胞抗原、血小板抗原、血浆蛋白抗原不断被检出,人类血细胞抗原极富多态性,并伴随输血会发生同种免疫致敏而产生抗体。以往用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只能检出完全抗体,大多数不完全抗体无法检出;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是一种快速检测血型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是预防受血者不完全抗体引起的迟发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措施,也是筛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为确保输血安全、合理,我院从2000年12月开始使用凝聚胺交叉配血,现将我院2006年10月以来10123例凝聚胺交叉配血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1900年Landsteine发现ABO血型以来,红细胞抗原、白细胞抗原、血小板抗原、血浆蛋白抗原不断被检出,人类血细胞抗原极富多态性,并伴随输血会发生同种免疫致敏而产生抗体。以往用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只能检出完全抗体,大多数不完全抗体无法检出;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是一种快速检测血型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是预防受血者不完全抗体引起的迟发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措施,也是筛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为确保输血安全、合理,我院从2000年12月开始使用凝聚胺交叉配血,现将我院2006年10月以来10123例凝聚胺交叉配血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不规则抗体是指除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所有抗体。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避免输血不良反应、血型鉴定困难、疑难配血、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临床用血及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通过抗体筛查,可避免含有弱抗体的受血者输入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而发生溶血性输  相似文献   

20.
郑海英 《当代医学》2011,17(9):149-150
目的评价凝聚胺交叉配血的优越性,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4167例受血者常规采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对结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受血者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检出不完全(不规则)抗体阳性受血者6例,占0.14%。结论凝聚胺交叉配血法安全简便,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