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艾滋病男男同性恋同妻人群压力、焦虑、抑郁现况,探讨同妻家庭关系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1~8月,方便抽样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医院HIV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testing,VCT)门诊艾滋病男男同性恋已婚者,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压力、焦虑、抑郁与同妻关系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压力、焦虑及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68.07%、 57.58%和92.50%。艾滋病治疗时间6个月抑郁得分(71.25±1.30)分,≥6个月抑郁得分(62.73±1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5,P0.01)。与妻子关系不融洽的抑郁得分(64.79±9.24)分与妻子关系融洽的抑郁得分(60.88±12.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P=0.014)。压力得分与"妻子知道您男男同性恋吗?"有相关性(r=-0.268);焦虑得分与"妻子知道您HIV阳性吗?"有相关性(r=-0.248);抑郁得分与妻子受教育程度有相关性(r=-0.492)。结论同妻家庭关系对患者产生压力,对治疗产生影响,需要艾滋病多学科会诊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2.
男男同性恋人群利用VCT服务的现状及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男-男同性恋(MSM)人群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的利用和需求,研究VCT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额抽样,对312名MSM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了解MSM人群对VCT服务的利用和需求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MSM人群利用VCT服务的影响因素.[结果]312名MSM中,77.56%的人既往未利用过VCT服务,46.15%的人不知道VCT,70.19%的人认为自己有必要找专家咨询艾滋病方面的问题,45.19%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做HIV检测,46.79%的人从不担心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晓VCT服务"、"医务人员进行过HIV检测动员"、"担心自己感染HIV"是MSM寻求VCT服务的主要促进因素;"认为当地没有必要开展VCT"、"不了解当地艾滋病流行情况"是MSM人群寻求VCT服务的主要阻碍因素.[结论]MSM人群对VCT服务有一定需求,但利用不够;VCT信息传播及对自身感染风险的认识等是MSM人群利用VCT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促进MSM人群对VCT服务的利用,需进一步加强外展干预工作,促进信息传播,提高MSM人群对艾滋病和VCT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淀区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主动求询的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MSM人群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2015年海淀区VCT门诊求询的MSM基本信息、HIV抗体、梅毒检测结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利用VCT服务的MSM共847例,以25岁的青壮年为主,占51.00%;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80.87%;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71.90%。HIV抗体阳性率为13.70%。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文化程度低、梅毒阳性是主动求询的MSM人群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海淀区VCT门诊就诊的MSM人群艾滋病感染率高。VCT检测数据为了解MSM人群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应根据感染HIV的MSM人群特点,深入有效地开展艾滋病宣传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波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MSM人群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宁波市11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抽取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接受咨询检测的MSM,开展人口学和行为信息问卷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测评抑郁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M人群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MSM 516人,检出存在抑郁情绪150人,抑郁检出率为29.07%。其中轻度抑郁122人,占23.64%;中度抑郁20人,占3.88%;重度抑郁8人,占1.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OR=2.566,95%CI:1.613~4.083)、有过自杀倾向(OR=2.555,95%CI:1.554~4.201)、对同性性取向敏感(OR=2.686,95%CI:1.674~4.312)、自评健康状况不好(OR=3.510,95%CI:2.151~5.727)是MSM人群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MSM人群具有较高的抑郁检出率,饮酒、有过自杀倾向、对同性性取向敏感及自评健康状况不好是MSM人群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知识、性行为现状,并分析多性伴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16年1—12月在VCT门诊做咨询检测的MSM开展匿名式问卷调查,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68名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79%。文化程度、职业、首次性行为年龄及最近半年安全套使用频率是MSM最近半年多性伴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MSM知行分离现象较严重,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重点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海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就诊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15年3~8月对上海市2个艾滋病VCT门诊就诊的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738名MSM,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8.8%(286/7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童年目睹家庭内躯体暴力(OR=1.80,95%CI:1.23~2.63,P=0.002)、不清楚性伴是否被诊断HIV(OR=1.70,95%CI:1.20~2.40,P=0.003)或性伴已被诊断HIV(OR=1.86,95%CI:1.07~3.24,P=0.028)的MSM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偏高;而年龄≥ 46岁(OR=0.13,95%CI:0.04~0.43,P=0.001)、性角色为"1"(OR=0.56,95%CI:0.39~0.82,P=0.003)、目前有固定男性性伴(OR=0.58,95%CI:0.42~0.80,P=0.001)的MSM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偏低。结论 上海市VCT门诊MSM抑郁症状检出率高,建议将抑郁症状筛查加入VCT门诊服务并建立心理咨询门诊转介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上海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安全套(CCU)使用情况,运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理论,导入社会心理因素,研究该人群持续使用CCU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抽样方式对上海市4个区547名MSM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结构化问卷收集的数据,构建并验证基于社会心理优化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在547名调查对象中,过去6个月内CCU的占比为45.5%。对比初始模型与调整模型的适配度,发现调整模型的拟合度良好。【结论】上海市MSM人群中CCU的占比较低。信息和动机不会直接影响该人群CCU,仅行为技巧对CCU有直接效应。针对该人群应加强社会心理方面措施,制定全方位、多层次的策略,控制艾滋病病毒(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男男性行为人群VCT服务利用状况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卫生服务供求两个方面了解当前男男性行为人群VCT服务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与廊坊市以及其下辖的3个区县主管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VCT工作人员、男男性行为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研究发现男男性行为人群VCT服务的利用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到位、服务水平不足、人群健康意识薄弱和社会歧视。结论亟需从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两个方面改善供需状况,以有效改善MSM人群VCT服务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高校艾滋病检测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通过匿名自填问卷开展调查。结果长沙市大学生MSM既往HIV检测率为63.2%(266/421)。本次调查检测阳性率为7.7%(12/155)。听说过VCT服务、知道VCT服务机构以及知道艾滋病预后的大学生MSM的HIV检测率分别是没听过/不知道者的1.9倍、3.7倍和1.8倍。结论长沙市高校学生MSM HIV感染率较高,HIV检测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大力宣传和推广有关机构VCT服务、充分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是提高HIV检测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性行为及其相关性,进一步改善MSM艾滋病患者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为MSM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MSM艾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用Epidata3.1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共调查400名MSM艾滋病患者,相关羞辱和歧视状况总分为(68±11.60),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24.75%和13.00%。同时多性伴行为与年龄、担心公开、内在性权益歧视及焦虑相关。其不安全性行为与担心公开相关。结论 MSM艾滋病患者相关羞辱、歧视、抑郁和焦虑情况较为严重,并与性行为存在一定关联。因此,应在MSM艾滋病患者中开展反歧视干预,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其性行为安全性的概率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