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天然酶制剂净普力对蚊卵的杀灭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净普力对不同卵龄的致乏库蚊、白纹伊蚊杀灭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浸渍法与显微电镜技术。结果  4种不同浓度的净普力在 3种不同的作用时间 (2 4h、4h、0 .5h)下对致乏库蚊卵、白纹伊蚊卵杀灭效果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净普力对不同卵龄的致乏库蚊杀灭效果差异亦具有极显著性 (P <0 .0 1)。在扫描电镜下 ,受到药物作用与未受药物作用的致乏库蚊卵外形无差异 ,但在透射电镜下 ,受到药物作用的致乏库蚊卵内胚胎组织的胎膜成颗粒状 ,内部组织溶解。结论 净普力对蚊卵具有一定杀灭效果 ,由电镜结果可初步确定净普力可杀死蚊卵内的胚胎。  相似文献   

2.
天然酶制剂对蚊幼和卵的杀灭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研究天然酶制剂净普力对致乏库蚊、白纹伊蚊的幼虫、卵的杀灭效果及持效作用。方法 浸渍法。结果净普力对致乏库蚊的‰为0.1046%,对致乏库蚊的室内持效时间为15d;白纹伊蚊的LC50为0.1206%,对白纹伊蚊的室内持效时间为14d。结论 净普力对各龄蚊幼具有持效杀灭作用;对蚊卵孵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驱蚊缓释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缓释剂来驱避蚊虫。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5),以高分子凝胶(TDD)为缓释载体,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5种驱蚊精油(避蚊胺、山苍子油、樟脑油、香茅草油、熏衣草油)混配后对致倦库蚊、白纹伊蚊的驱避效果。结果山苍子油、熏衣草油对致倦库蚊驱避效果显著,且两者均在低剂量情况下效果较好;配方1、8、9对致倦库蚊具有较好的驱避作用。结论各精油的最佳配比需要结合人体叮刺试验进行进一步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混配杀虫剂对致乏库蚊幼虫的实验室毒效及持效作用。方法:将3种药物稀释成不同浓度,测定致乏库蚊幼虫的LC50。结果:混剂对敏感品系致乏库蚊幼虫LC50为0.005 6mg/L,共毒系数为90.8,毒。力表现为两者相加作用;对抗性致乏库蚊幼虫LC50为0.054 5mg/L,共毒系数为284.03,有明显增效作用。2.5mg/L浓度对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灭效>80%,在实验室的持效时间为21d,持效长于单独使用0.5mg/L氯氰菊酯和2.0mg/L B.t.iH-14;混剂在21d后灭效迅速下降,30d基本失效。结论:该混剂既可快速有效地杀灭抗性幼虫,同时可延长杀灭残效,对提高防制效果、减缓抗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昌市致乏库蚊抗药性及防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南昌市致乏库蚊对12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制定防制对策。方法:浸渍法。结果:致乏库蚊对敌敌畏、敌百虫和溴氰菊酯产生高度抗性;对三氯杀虫酯抗性上升趋势明显;对丙体六六六和杀螟松呈现敏感。与浙江敏感品系比较,仲丁威、残杀威抗性不明显;拟除虫菊酯种类出现不同程度抗性。结论:抗药性产生与用药时间、用药量和使用频度有关。杀螟松与敌敌畏、敌百虫不存在交互抗性,可作为替换品种。灭蚊达标应采取环境治理措施,重点清除蚊虫滋生场所,辅之以杀灭幼虫,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停用敌敌畏,控制使用拟除虫菊酯,重视推广应用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实验室内观察溴氰菊酯泡腾片及乳油浸泡蚊帐对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的灭效。方法强迫接触法。结果当药剂浓度为2mg·ai/m2时,溴氰菊酯2种剂型浸帐对淡色库蚊的杀灭效果均达到100%,当药剂浓度达到10mg·ai/m2时,其对致倦库蚊杀灭效果不足100%。溴氰菊酯泡腾片浸泡蚊帐杀灭淡色库蚊的LC50为0.23mg·ai/ml,而乳油浸帐的LC50为0.31mg·ai/ml,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23);溴氰菊酯2种剂型浸帐对致倦库蚊的LC50分别为1.16和1.33mg·ai/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P=0.470)。溴氰菊酯的2种剂型均采用5、10和20mg·ai/nl2 3种浓度浸泡蚊帐,对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的毒杀效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LT50值明显缩短;溴氰菊酯泡腾片浸泡蚊帐对2种蚊虫的灭效均稍强于乳油浸泡蚊帐,且泡腾片浸泡蚊帐对2种蚊虫的击倒死亡时问均短于乳油浸帐。结论溴氰菊酯泡腾片作为一种新剂型浸泡蚊帐具有良好的灭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植物对淡色库蚊雌蚊的驱避效果。方法将5种植物粉碎后用无水乙醇浸提,然后用“Y”形嗅觉仪测定其对淡色库蚊雌蚊的驱避效果。结果20%的薄荷及20%的石菖蒲粗提液对淡色库蚊雌蚊的驱避率分别为91.5%和86.1%;2%的薄荷、2%的石菖蒲及2%的橄榄粗提液对淡色库蚊雌蚊的驱避率分别为81.2%、80.4%和78.2%,均具有良好的驱避效果,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0%的薄荷粗提液与各种浓度的荆芥或苍耳粗提液之间的驱避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的薄荷驱蚊效果最好,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开发R2空间驱避剂。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2对淡色库蚊做击倒、灭杀和空间驱避实验。结果R2对淡色库蚊无击倒和灭杀作用,R2的剂量增加到300mg/ml和实验时间延长到24h,对淡色库蚊均无直接的击倒和灭杀作用。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A(R2的质量)、B(志愿者与驱避剂的距离)、C(驱避剂放置高度)、D(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考虑因素,在室内研究R2对淡色库蚊的空间驱避活性,得到最佳使用条件为:A212C2D2(200mg的R2、距离:1.0瑚、高度:1.0m、体积比:3:7),各因素对驱避活性的影响程度为A〉B〉D〉C。结论在最佳条件下,R2对淡色库蚊的空间驱避活性较高,这将为开发R2空间驱避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拟保幼激素类杀虫剂S—31183在实验条件下对致乏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四龄幼虫有很强的阻碍羽化作用,其阻碍羽化率达95%以上的使用浓度分别是0.84nmol/L、7.57nmol/L、75.70nmol/L,而且幼虫被药物处理后,大部分死亡出现在蛹期。但蚊幼虫的发育因药物剂量有不同影响,低剂量时,部分幼虫发育至羽化阶段才死亡,致乏库蚊幼虫在浓度0.28nmol/L,成蚊(羽化不全)死亡率13.1%;高剂量时,部分在幼虫期开始死亡,致乏库蚊幼虫在浓度311.53nmol/L,幼虫死亡率6.7%。同时S—31183有良好的滞留效果,311.53nmol/L时对致乏库蚊幼虫滞效达一个月以上。但该制剂直接对蚊蛹药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几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灭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进行室内生物测试,观察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淡色库蚊及致乏库蚊的药效;方法:参照GB13917.4-1992标准密闭圆筒法;结果:5种杀虫剂对淡色库蚊的KT50都不超过4min,6种杀虫剂对致乏库蚊的灯KT50基本都在5min以内;结论:几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通过适当增效或是合理复配,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灭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手术物品整理箱规范管理手术室不同类型手术物品,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方法手术室中将不同类型手术物品分类放置在整理箱中,并附物品汇总清点表。护士负责检查并补充当天使用过的整理箱,同时将物品消耗情况录入Excel表格,实时了解库房物品消耗动态,及时补充请领。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手术室全体护士进行应用效果调研,了解护理人员对该方法应用的满意度。结果护理人员在准备手术使用物品中消耗的时间由原先的(9.16±1.19)min/台缩短为(2.86±2.34)min/台,83.39%的护士对手术物品整理箱的总体使用效果满意,其中取用非常便捷、缩短了手术备物的时间、让手术物品间更加整洁有序是排在前三位的优点。结论使用手术物品整理箱对手术需要物品进行归类管理,是一个高效、便捷的管理形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一种药片与药盒数量快速查对工具,以解决护士、药师等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大量药片快速计算相对应的盒数问题。方法:将常用药品的每盒包装数量、所需领取的盒数及片数3组有数学关系的数据,以药品的单盒包装数量的基数为设计对象,以数学乘法计算为原理,以每盒片数乘以盒数的积为查数标准,经科学准确计算后的数据,利用计算机Excel程序制成表格,再研究设计为可随身携带、随时查阅的医用工具。当已知3组数据中的2组数据时,可迅速查到第3组所需数据。结果:经5 a 20 000多人次使用,人工计算需3~6 min,查对器查找只需3~6 s,显著提高了药品数量计算过程中的工作效率。结论:查对器成本低,操作简单,携带、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应用效果好;数量准确且减少误差,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医生、护士、药师、患者、家属都能使用,应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13.
Olyset nets are highly effective in killing anopheline mosquitoes within 3 min of exposure, as evidenced in cone bioassay tests. These nets also showed their efficacy on other vector mosquitoes (Aedes aegypti and Cx. quinquefasciatus) at higher exposure periods. The efficacy remained at approximately 90% even after 20 washings at an interval of 24 h against Anopheles culicifacies and Cx. quinquefasciatus. Use of the nets inside the house also resulted in drastic reduction of daytime resting density of mosquitoes because of high repellency, excitorepellency, and killing action of the nets. Pilot studies are indicat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use of Olyset nets on vector-borne diseases, particularly malaria, and its cost-effectiveness in comparison to conventional indoor residual sprayin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黑箱法与人工小时法监测蚊虫密度的差异。方法黑箱法和人工小时法。结果监测结果显示,2种监测方法捕获蚊种和构成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黑箱法监测以淡色库蚊为主,除三带喙库蚊和白纹伊蚊外,监测到少量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人工小时法监测蚊种以淡色库蚊为主;2种监测方法捕获蚊虫雌雄比差异较大,黑箱法接近1∶1,人工小时法捕获蚊虫均为雌虫。2种监测方法监测的蚊虫季节消长趋势基本一致。结论黑箱法操作简单、安全,更适于在虫媒病高发地区用于蚊虫密度监测、样本采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报告两种库蚊对3种可湿性粉剂和3种气雾剂的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库蚊对每种不同浓度药液板面的敏感性均有所不同,并在接触5/万浓度凯素灵木板药面的KT_(50)值相差一倍有余,说明两种库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毒饵盒中投放急慢性毒饵灭家栖鼠类及对小家鼠和褐家鼠的灭鼠效果。方法选择济南市历城区西彩石村,每间房间布放毒饵盒1个,内放0.5%毒鼠磷和0.05%敌鼠钠整粒小麦。急性药剂毒饵盒放50g,慢性药剂毒饵盒放100g,每组90户;效果考核S100格法。结果急性药剂毒饵盒5、10、15、20d总灭鼠率分别为77.54%、82.36%、88.50%和93.78%;针对小家鼠灭效分别为76.81%、82.83%、88.92%和94.14%,褐家鼠灭效分别为100%、68.29%、75.61%和80.49%。慢性药剂毒饵盒10、20、30、60d总灭鼠率分别为90.93%、93.17%、98.11%和98.28%;针对小家鼠灭效分别为91.12%、93.24%、98.18%和98.24%,对褐家鼠灭效分别为80.95%、92.86%、95.24%和100%。慢性药剂毒饵盒第10天总灭鼠效果优于急性药剂毒饵盒(u=11.43,P〈0.01)。结论慢性抗凝血灭鼠剂毒饵盒灭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浙江省淡色/致倦库蚊不同地理株对敌敌畏等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动态,为指导灭蚊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浸渍法,测定Ⅳ龄期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 浙江省各地淡色/致倦库蚊自然品系对仲丁威和三氯杀虫酯抗性均较低,属低抗水平(RR〈4);对敌敌畏抗性最高的蚊种主要来自金华、衢州和舟山市,为中等抗性,抗性水平在5.2~6.6倍之间;金华和舟山地区的淡色/致倦库蚊对二氯苯醚菊酯和溴氰菊酯抗性较高,其抗性倍数分别为12.2和12.0倍,属高抗水平。结论 各地理株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以二氯苯醚菊酯和溴氰菊酯为最高。  相似文献   

18.
The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NJ light traps, CO2-baited traps, walk-in red boxes, high-intensity light traps and gravid traps for sampling adult Culex mosquitoes for arbovirus surveillance was compared at rural dairy and residential urban habitats near Chino, California. Culex quinquefasciatus was the most abundant of the 3 species present comprising 94.9% of the 23,159 mosquitoes collected, followed by Cx. peus (4.2%) and Cx. tarsalis (0.9%). Female mosquitoes of all species were most abundant in CO2-baited traps at both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s. Males were collected most effectively by walk-in red boxes in rural, but not urban, environments. More parous females were collected by CO2-baited traps at urban than rural habitats; however, 70-79% of all females were nulliparous and had never blood fed. These data point out the potential insensitivity of the current sampling methodology in monitoring mosquito arbovirus infection rat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一种安全高效、功能齐全、易于推广的制式毒鼠盒灭鼠技术,以求长期巩固灭鼠效果。方法按照设计,收集废旧塑料,交由厂方加工成集毒饵、毒水、毒粉及诱鼠功能为一体的压塑式多功能毒鼠盒,用于某部营区,进行现场灭鼠及长期巩固灭鼠效果观察。结果压塑式多功能毒鼠盒技术控制部队营区鼠害,3周灭鼠效果为92.12%,巩固灭鼠效果,可使鼠密度长期控制在5%的国家标准以内,对于养殖等特殊行业的鼠害控制,效果尤佳。结论压塑式多功能毒鼠盒灭鼠技术,可以提高灭鼠效果,广泛用于各种场所的鼠害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8-2019年湖北省不同生境成蚊密度、蚊虫种类和季节消长规律,为当地蚊虫和蚊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2018-2019年湖北省17个市(州)的蚊虫和气象监测数据,分析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牛棚、猪圈和养殖场7种不同生境的蚊种构成,分析蚊虫密度,种群结构和季节消长规律,以及蚊虫密度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2018-2019年湖北省17个市(州)的蚊虫监测点共捕获蚊虫69274只,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5.30%;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及其他蚊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16.08%、14.96%、1.43%、2.22%。不同生境的蚊虫种类构成比有所不同,但致倦库蚊仍为7种不同生境的优势种,各生境中的蚊虫总密度在5、6、7、8月份维持在全年中相对较高水平。2018-2019年每月份的蚊虫总密度与平均温度和平均降雨量呈季节性增减趋势,每月蚊虫总密度(Y)与当月平均温度(X1,r=0.661,P=0.01)和上个月平均降雨量(X2,r=0.868,P < 0.001)均呈显著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模型为Y=0.91X1 + 0.199X2 – 24.013(R2=0.805,P < 0.001)。 结论 湖北省各个生境均以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牛棚和猪圈是蚊虫的重要来源地,蚊虫密度与气候因素相关,呈现季节性消长趋势,结合当地气候变化指导蚊虫消杀工作将是一项控制蚊媒病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