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杏  连桂玉  陈玉文 《中国药房》2012,(32):2977-2979
目的:为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果: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体系还存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指标不完善、各省监测点与卫生部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点要求存在差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范围不全面、监测报告的上报程序不明确等问题。结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继续建立基本药物监测点,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才能形成长效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工作,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计学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统计出我国监测评价医疗卫生机构的最小样本数及纳入建设的固定监测点数,并提出监测点布设原则。结果与结论: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已逐步实施,建议在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固定监测点,以尽快实现监测评价范围全覆盖。  相似文献   

3.
罗欣  陈玉文 《中国药房》2012,(28):2613-2615
目的:为完善我国基本药物招投标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全国21个省(自治区)国家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实施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双信封"招标制度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与结论:各省(自治区)招标中存在经济技术标门槛太低、各地标准差异大、主观性强等问题;商务标存在低于成本价中标和唯低价是取等问题。建议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评标体系,并注重对价格的评价和监管以防止企业低价恶意竞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2009年开始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解决用药贵、用药难等现实问题。但是基本药物普及性的提高更加突出了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的重要性,为保障用药安全,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十分重要。为了加强国家基本药物ADR的监测工作,阐述我国基本药物ADR监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法律体系、明晰基本药物的遴选标准、提高各主体ADR认识的实施建议,为合理用药、保障公众健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构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国家卫生政策绩效评估理论、方法,介绍WHO药物政策绩效评估体系及其应用。结果与结论:我国可参考WHO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根据基本药物制度各阶段目标,在对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药卫生背景和现状,构建基本药物绩效评估制度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梳理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政策,建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并选取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达省(直辖市)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评价和总结了优势省份的政策创新点,以期为完善我国医药技术创新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武宁  周芳  杨洪伟 《中国药房》2012,(36):3361-3364
目的:为巩固和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四川、湖南、河南四省(市)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四省(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文件,同时与四省(市)卫生厅(局)相关行政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及患者进行座谈,了解四省(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结果与结论:调查的四省(市)都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覆盖,并且依据地方需求制定了省(市)增补目录、建立起了基本药物制度配送机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总收入增加,但仍存在药品不能满足需求、配送不能完全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稳定、规范、长效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机制,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现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结果:发放调查表51份,收回有效调查表41份,有效回收率为80.39%。优化后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指标体系由114项指标组成,可分为"概况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三大类,每类指标划分为四级,并按指标意义进一步将所有指标分作"年度指标""日常指标"。结论: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全覆盖监测""动态监测"奠定基础。优化后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更符合实际,可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探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面临的难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石宝 《中国药房》2010,(32):2999-3000
目的:为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的内涵、《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及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精神,结合我国医疗体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法。结果与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有效实施,需要解决利益的分配与财政的投入等问题。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难以根本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医改"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基本药物政策关键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亚岚  蒋启华  董志 《中国药房》2010,(20):1848-1849
目的:为完善我国基本药物政策提供建议。方法:简要介绍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政策概念,分析我国现阶段基本药物政策推进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与结论:基本药物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合理规范基本药物遴选、定价、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我国山东、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公布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未中标的药物品种、剂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调查的八省(自治区)共有44个目录内品种没有企业中标;另有87种剂型没有中标产品;药理学分类中未中标药物数量排前3位的分别为抗寄生虫病药、心血管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结论:基本药物目录不适宜、临床需求量少、利润小等原因导致部分品规没有中标,建议政府应采取措施完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制度,细化基本药物遴选标准。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和龙头是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发布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4年来,对于破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补医"机制,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  相似文献   

13.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难点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帅  常刚  刘志远 《中国药房》2010,(12):1073-1074
目的:分析、探讨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的难点问题。方法:根据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的内涵和基本药物遴选的具体原则,查阅我国历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结合我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具体情况,思考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难点问题。结果与结论: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定价、配备、配送和合理使用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分析并解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的难点问题,才能保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医改"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针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基本药物供应体系、基本药物临床可及性保障等3个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应当从完善法律保障、建立政府主导的供应体系和保障临床可及性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我国药品电子监管政策的完善提供建议。方法:以南京市基本药物配送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从执行情况与实施效果两大方面对配送企业电子监管的实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进一步探讨其政策原因,最终提出政策完善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电子监管政策在基本药物配送企业中执行程度较好,但实施效果并不显著,政府和企业尚需在技术开发、人才建设、终端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武瑞雪  刘宝  丁敬芳  陈璐  王峦  叶露 《中国药房》2007,18(17):1283-1285
目的:考察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国际经验,为我国建立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借鉴。方法:选择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介绍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情况和经验。结果与结论:由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津巴布韦等国的经验表明,提高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应充分考虑各国的主要药品体系,并基于一个包括《基本药物目录》及合理定价与补偿机制在内的完整框架进行基本药物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围绕建立稳定、长效、规范的监测评价机制目的,研究提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监测点的监测方式及路径。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调研、专家座谈、案例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在完成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应设立全覆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监测点,并开展监测点的监测方式及直报路径相关研究。结果:本研究调研了江西、湖南、青海等地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及监测评价现状,了解并分析现有医药卫生信息资源,研究并借鉴药品不良反应直报路径及成效,提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监测点的监测方式及直报路径。结论:将基本药物制度监测与现代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利用信息化互联互通“无缝对接”技术,建立专属高效直报平台,实现所有监测数据自动采集与报送,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监测实时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满足公众的健康医疗需求。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方法,阐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对策。结果:我国虽制定了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相关的药物政策,但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基本药物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且存在法规体系不健全、政府宏观调控乏力、公众对基本药物认识不够、民众可获得基本药物不公平、基本药物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结论:我国基本药物法规体系亟待完善,民众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和可获得性有待提高。应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的法律地位,强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科学遴选、使用与监管,从而保障公众基本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9,(18):2449-2454
目的:为我国建立和完善药品再评价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并总结美国、欧盟、日本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相关法律制度,分析我国在药品再评价工作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结果与结论:美国、欧盟、日本均对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制定了相关法律及制度,还有具体的实施规范和技术支撑计划。美国药品再评价法律制度可分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制度、药品上市后研究制度和药品安全风险主动监测系统;欧盟主要有针对常规上市药品、特殊情况或条件许可药品的监测与评价制度,以及药品再注册制度;日本的再评价法律制度主要由再审查制度和再评价制度等组成。而我国药品再评价工作尚存在体系性不强,立法层面薄弱、可操作性和震慑力不足,药品再评价结果的落实与应用环节未能得到有效衔接,资源未得到有效配置等不足。建议我国可整合已有再评价相关制度,从药品再评价法律制度体系的系统构建、立法层面的建设和规范、再评价法律制度体系的衔接及资源的配置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药品再评价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过程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各方配合,作为医疗卫生消费领域的第三方支付机制,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其独有的政策杠杆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本药物制度在医疗机构的实施效果。目前,我国的基本药物医保报销政策尚不完善,难以真正促进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本文参考了国外医保支付报销政策的先进经验和有力做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状,对医保政策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