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3D打印技术辅助教学在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于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第10期乡村医师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名学员,试验组实施3D打印辅助的基于案例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基于案例教学模式教学,学习结束后考核两组学员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学员自我认知能力及教学满意度评估。结果:试验组学员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学员,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学员自我认知能力和教学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学员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提高乡村医生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是对乡村医师培训教育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D打印教学模型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级八年制临床医学生5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实验组应用3D打印教学;比较两组出科成绩、教学体验指标及教学满意度情况;应用SPSS 22.0对研究数据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出科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项教学体验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模型教学可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及手术设计方案评分,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X线头影测量分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校2017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6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试验组多媒体结合3D打印模型应用于X线头影测量分析教学,对照组采用多媒体结合锥形束CT(CBCT)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教学,授课前后,采用同一考核标准从理论和技能对学生进行考核,授课结束后采用调查问卷评估学生的教学满意度。结果:授课前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考核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试验组临床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调查问卷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成绩提高与学习满意度成正相关。结论:将CBCT三维影像和三维打印技术应用于基于典型口腔正畸病例的X线头影测量训练课程是可行的,可以提高学生对X线头影测量临床意义的理解;形成了新的仿真X线头影测量训练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依托混合虚拟现实技术来打造智慧教室,将其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四年级口腔学生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采用智慧教室互动式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模式授课。结果:试验组的测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混合VR技术的智慧教室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满意度和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数字化3D成像及虚拟手术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参加口腔颌面外科实习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理论授课+虚拟手术+手术带教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授课+手术带教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理论考核成绩观察组为51.00±3.69分,对照组为48.90±3.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操作考核成绩观察组为33.60±2.65分,高于对照组的25.70±2.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分为84.60±6.17分,高于对照组的74.60±4.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为93.50±5.50分,高于对照组的76.00±4.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数字化3D成像及虚拟手术辅助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临床实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对预防医学教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分析两组期中与期末成绩,采用MSLQ量表探讨混合式教学方法对学生预防医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否有积极作用。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3,P=0.731),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期中(自我效能感、认知策略、内在目标和自我调节)平均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学生期末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t=2.321,P=0.021),MSLQ量表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各项得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方式持认同态度。结论:混合式教学方式对大学生认知调节及学习动机激发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将CBL与SP联合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50名口腔颌面外科轮转的住院医师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CBL与SP相联合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考试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住院医师对CBL与SP联合的教学法评价较好。结论:CBL与SP联合的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在今后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数字化3D打印模型与腾讯会议联合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CBL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青岛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读的2015级和2016级本科生共80人,2015级采用传统教学,2016级采用3D打印模型与腾讯会议联合CBL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教学效果,理论测评考核两组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SPSS 24.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数字化3D打印模型和腾讯会议联合教学模式在CBL教学法中的教学满意度评价与传统教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都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接受。试验组学生成绩为(94.05±4.16)分,较对照组的(86.10±3.37)分得到提升(P<0.05)。结论 数字化3D打印模型与腾讯会议联合教学融合了互联网和数字化信息的优点,为口腔医学其他专业的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颖  白远琴 《吉林医学》2023,(2):502-504
目的:探讨口腔漱口液在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口腔清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5)与观察组(n=75)。对照组予以传统擦拭,观察组采用口腔漱口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3 d和干预后7 d患者口腔舒适度、口腔清洁度和牙龈指数,比较两组干预后口腔pH值和口腔菌斑量评分及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3 d两组口腔舒适度、口腔清洁度和牙龈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7 d观察组口腔舒适度、口腔清洁度和牙龈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口腔菌斑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出血、口臭、牙龈红肿、口腔溃疡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中采用口腔漱口液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口腔舒适度、清洁度及牙龈水平,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口腔pH值水平,降低口腔菌斑数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教学方法改革流行病学教学对心血管专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心血管内科专业研究生,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分为传统教学对照组和联合教学试验组。联合教学方法综合了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PBL)、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方法(CBL)、卫生统计学和循证医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结果:试验组学生总成绩以及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分项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流行病学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实践测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联合教学方法可显著提高心血管专业研究生对流行病学理论知识掌握度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D打印分段模型组合在耳鼻喉颅面解剖示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接受教学的40例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示教,观察组采用3D打印分段模型进行示教。比较两组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及临床医师的学习兴趣。结果:示教前,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互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示教后,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互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观察组学习兴趣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3D打印分段模型组合在耳鼻喉颅面解剖示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及临床医师的学习兴趣,值得应用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诊治的复杂骨端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以钢板螺钉固定,试验组38例予以3D打印技术联合钢板螺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骨痂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评分、手术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数据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加以处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 RI感应分、情绪分、总分、VAS评分以及P P I评分降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2.1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8.42%,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痂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47%,对照组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65.79%,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RI感应分、情绪分、总分、VAS评分以及PP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端骨折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数字化印模结合3D打印技术在根管治疗后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需行根管治疗及前牙修复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行根管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CEREC Omnicam扫描仪进行口腔扫描,提取印模后制作玻璃陶瓷单个牙冠;观察组应用3shape Trios扫描仪口腔扫描,提取印模后采取3D打印技术制作氧化锆单个牙冠,比较两组口腔修复效果,治疗前后咀嚼效率、咬合力、牙齿美观度评分及修复满意度。结果:1年后,观察组表面质地、颜色改变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咀嚼效率、咬合力、牙齿美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印模结合3D打印技术应用于根管治疗后前牙修复中,可提高口腔修复效果,改善牙齿咀嚼效率及咬合力,保持牙齿美观度,提高口腔修复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围术期施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施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分析两组希望水平、口腔功能及自我效能评分情况。结果:出院后半年,两组各项Herth希望指数、自我效能评分及总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试验组口腔功能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围术期施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助于提升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促使患者口腔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给予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手术前1d(护理前)、出院时(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显著(P<0.01)。试验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P<0.01)。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能有效减少其负性心理情绪,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互联网+BOPPPS教学方法在儿科临床技能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在儿科见习的本科生48名为试验组,采用互联网+BOPPPS教学方法,2019年的46名见习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教学结束后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同时采用调查问卷评价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结果:试验组的4项临床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BOPPPS教学方法提高了儿科临床技能见习教学效果,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技能见习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BL、PBL与文献回顾融合教学方法在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2019级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为培训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CBL、PBL与文献回顾融合教学)和对照组(传统LBL)。量化比较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及满意度测评。结果:两组学生基线资料无差异。试验组在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成绩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问卷调查测评中,回收有效问卷60份(96.8%),试验组在提升临床思维、学习兴趣、文献检索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幻灯制作及口头表达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L、PBL与文献回顾融合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我院口腔颌面外科8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分别统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均显示,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PBL联合C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医学思维方式。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虚拟手术外科软件结合移动查房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本科生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30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人。试验组采用虚拟手术外科软件Proplan结合移动医疗查房系统进行教学查房,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两组教学病种包括颌面部骨折、牙颌面畸形、颌骨良性肿瘤。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应考核及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学生在综合能力考核及认可度调查中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虚拟手术外科软件结合移动查房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本科生教学查房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认可度和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叙事医学教学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杰弗逊同理心量表评价学生教学前后的共情水平,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评价教学前后的沟通能力。结果:教学前后学生共情水平和医患沟通技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叙事医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共情水平及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