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烧伤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12月在我科实习的海源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生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名,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20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通过理论及临床技能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更灵活,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培养创新思考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为烧伤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急性胰腺炎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教学质量与满意度。方法 选择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某院消化内科学习的35名学生为教学研究对象,采用微课+翻转课堂方式授课;同时以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方式授课的35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能力考核及教学质量调查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89.67±6.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5±7.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临床操作能力考核成绩为(90.12±4.9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2±6.51)分,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学生对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满意度为91.4%,优于对照组。结论 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及运用,有效提高相关知识理论考试成绩及临床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在病理生理学授课中,发挥网络教学平台优势整合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增加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改变传统的单一授课形式及理念,利用课件、动画、微视频、微课等手段充实课堂教学,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翻转课堂、TBL等多元化教学;逐步开展形成性考核,以考促学。通过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赵阳  罗宁斌  金观桥  苏丹柯 《广西医学》2016,(12):1731-1735
目的 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实习研究生60名,按进入临床实习时间前后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8名学生采用传统课堂授课形式,教改组32名学生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别完成6次授课,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教改组课中、课后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教改组对教学模式喜欢度、学习主动权、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独立思考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及临床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学》,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旋光异构内容是有机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内容,结合课堂授课的实际情况,尝试采用CBL(Case-Based Learning)教学法、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法及微课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在CBL教学法中,按照案例导入-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及教师总结-课堂延伸的步骤进行授课;在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法中,结合理论课,开设与旋光异构内容密切相关的两个实验:旋光度的测定及有机分子模型作业实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在微课教学法中,教师充分挖掘本章中的重点难点内容,采用常用视频制作软件,提前录制好10分钟左右的视频,在课堂中引入,或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课下反复观看,加深学生对旋光异构概念及现象的认识。总之,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实施,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历节病病因病机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教学效果。方法对86名学生随机分为微课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微课教学组播放微课教学视频,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授课的方式,时间均为8分钟。授课结束后,对两组进行习题测试,对微课组填写评价表。结果从认知类型看,微课教学组对记忆题型、应用题型具有优势,说明微课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即时记忆,微课教学方法能够启发学生学以致用。结论微课教学法承载信息量多,能够加深学生随堂记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值得在中医经典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综合性大学开展医学通识课程公选课的基本状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调查了664例接受医学通识课程公选课的大学生。结果:大多数学生对医学通识课程公选课的开设、教学方法、内容、教学条件和时间安排持赞成态度,学习效果总体感觉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针对性地充实和优化授课内容是更好开展医学通识课程公选课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案例微课引导下的翻转课堂在卫生法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大学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共212人,在卫生法学课程中实施案例微课引导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对教学效果及内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179人认为案例经典,占总人数84.43%,33人认为案例一般,占总人数15.57%。试验组学生在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参与度、增强交流沟通、喜欢该教学方法及整体满意度这5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试验组在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两方面的评价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该教学方法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卫生法学的教学效果,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课及翻转课堂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省市某医学院校的200名医学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200名医学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在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则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微课及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经过一年的教学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生理学实验知识笔试及实践考试成绩,进而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经微课及翻转课堂教学后,学生的生理学实验知识掌握程度、生理学实验实践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课及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作用较佳、整合效果良好、实践意义重大,其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在于明显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氛围并提高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BL、PBL、SP联合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班6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CBL、PBL、SP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期末测试成绩,课后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说明组合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效果显著,学生反馈和评价良好。结论:结合传统教学和CBL、PBL、SP、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有益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阐述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在中职卫生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使学生快速掌握学习要领。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的数学等科目教学。本文就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西北医学教育》2017,(5):775-778
目的通过开展基于PACS的翻转课堂教学,旨在能够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高效和愉悦的医学影像教学模式。方法选择61名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学生,随机分为6组,进行8学时的骨肌影像翻转课堂教学。整个教学分四个阶段:(1)课前准备阶段。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录像和查阅资料完成检测题;(2)课上检测阶段。学生分组回答课前作业,教师进行评价、分析并给出正确答案;(3)讨论阶段。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由教师进行回答;(4)拓展阶段。学生通过PACS在线分析病例。课后采用问卷形式对全体学生和3名授课教师进行授课效果的调查。结果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结合PACS翻转课堂教学扩展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影像和临床知识的延伸以及学科交叉内容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结论基于PACS的医学影像翻转课堂,能够促进教与学的目标在课堂上有效的统一,培养影像专业学生的初步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专业实习生进行应用研究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2019年7月—2020年2月临床专业实习生共76名进行研究,其中38名作为研究组,运用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研究;38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对两组的教学成果进行比较,评价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0.001),研究组的教学质量测评和批判性思维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授课教师对研究组学生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能较大提高放射科临床实习生实践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和翻转课堂在中职药剂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中职药剂专业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用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的形式,提高中职药剂学教学质量,成为信息时代中职药剂教师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微课和翻转课堂概念和特点的研究,以及微课和翻转课堂结合应用的教学效果分析,探讨有效的基于微课的中职药剂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微信和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医用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授课班级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实施翻转课堂教学,n=97)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n=98)。学期末通过比较两个教学组学生的医用化学实验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对实验组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对医用化学实验考试成绩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用t检验进行小组间比较。结果 教学实验组医用化学实验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77.84±8.22) vs. (73.43±10.14),t=3.341,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普遍认为在综合素质的培养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翻转课堂优于传统教学。结论 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微信和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医用化学实验课程中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受到学生的欢迎,改革收到良好成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具体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某所学校中抽取两个班级,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其中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在实验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对照班中使用。然后对两个班级的平时成绩、案例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班的平时成绩与案例考核成绩远远低于实验班,但是期末考试成绩没有太大的差别。78%是问卷调查的满意程度(P0.05)。结论:将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在生理学教学中能够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展翻转课堂护理英语教学实践,提高护理英语教学质量。方法以某医学院校2016级护理专业本科1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将学生编入对照组(n=55)和试验组(n=55),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护理英语教学。结果试验组护理英语期末口试和笔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的积极高学业情绪和积极低学业情绪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学习主动性总分及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3个维度评价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护理英语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逐渐地改变了人类知识的获取方式。推动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探究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医学院校更好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微课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医用化学教学改革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法将微课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将微课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植入医用化学教学中,对微课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在其他学科中的普及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通过微课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结论微课与PBL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至关重要,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且为老师向学生传达教学内容和教学意义提供了极佳的环境和平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微课结合模拟教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至2020年来我院实习的66名学生按轮转小组随机选择用4种教学方法之一进行鼻出血的专题小讲课,A组采用传统授课结合模拟教学;B组按常规的授课形式讲课;C组采用微课视频学习;D组采用微课结合模拟教学。各组均在课后进行理论考核,并调查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考核成绩平均分最高的为D组,教学方法评价得分最高的为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微课结合模拟教学适合耳鼻咽喉科这类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的实习教学,而A组的教学方法评价分值较高,说明学生对该组的教学方式较为认可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