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仲义 《河北医学》2000,6(7):637-638
临床资料本组192例,年龄27~84岁,平均47岁,其中男性4例;均行乳癌根治手术。术中行一期植皮7例。创口一期愈合179例(93.2%);但皮下积气积液13例(6.8%),积液导致创口感染皮瓣坏死或拆线后局部裂开4例(2.1%)。2 方 法拟分离皮瓣部位以40万:1的肾上腺素稀释液局部皮下浸润后直接以大手术刀片沿真皮下血管网深面分离。术毕严密止血并彻底冲洗创口。手术结束时在腋中线皮瓣底部背宽肌前缘处切一小口,引入直径为1cm剪有3~4个侧孔的硅胶管,其前端置于腋静脉下方并妥善固定;缝合创口后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器以保持2~3kPa的持续负压,同时排尽皮下…  相似文献   

2.
乳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就是皮瓣下积液,并可导致皮瓣坏死,影响创口愈合。我院自1984年至1996年共施行乳癌根治术43例。下面就乳癌根治术皮瓣下积液的原因和预防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乳癌病人共43例,年龄33~83岁,平均54岁。其中1期14例,月期27例,皿期2例。41例采用经典乳癌根治术,2例采用简化乳癌根治术。术后发生皮瓣下积液9例,发生率约为21%。2讨论2.1皮瓣下积液的原因。2.1.1乳癌根治手术皮瓣游离大,特别是皮瓣下脂肪组织保留过厚时,更易形成脂肪液化。2.1.2止血不够彻底:术中一般出血多采用电凝止血,而电…  相似文献   

3.
双管引流法防止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晓丽 《华夏医学》2002,15(3):405-406
乳癌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其主要并发症。乳癌术后需放置引流管 ,以促进术后伤口内积液、积血的排出 ,预防和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以往本科均采用乳癌术后创口放置一根引流管引流 ,现采用乳癌术后创口放置二条引流管引流法。笔者把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间 1 52例住院乳癌患者随机分组 ,采用二种引流方法 ,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比较。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本组患者 1 52例 ,均为女性 ,2 8~ 72岁 ,其中采用改良根治术 95例 ,根治术 38例 ,扩大根治术 1 9例。1 .2 方法把 1 52例行乳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二组 :实验组…  相似文献   

4.
皮瓣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进而可引起皮瓣坏死,影响切口Ⅰ期愈合及术后综合治疗。我院自1989年7月至1996年5月共行乳癌根治术176例,根据皮瓣下积液可能发生的原因,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使皮瓣下积液率由以往58%下降至11.9%。现就皮瓣下积液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临床资料本组乳癌病人共176例,年龄29~73岁,平均53岁。其中Ⅰ期59例,Ⅱ期104例,Ⅲ期13例。均采用经典乳癌根治术。术后发生皮瓣下积液21例。讨论1.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原因:乳癌根治术手术创面大,即使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创面也有较多渗血…  相似文献   

5.
皮瓣下积液是乳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进而可引起皮瓣坏死,影响切口Ⅰ期愈合及术后综合治疗。我院自1992~1998年共行乳癌根治术34例,并于术中同时采用皮外补丁法预防皮瓣下积液,使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由以往的51%(本院资料)下降为9%,现就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乳癌病人34例,年龄31~65岁,平均48岁,其中Ⅰ期7例,Ⅱ期23例,Ⅲ期4例。34例病人中,27例行经典的乳癌根治术,7例行改良乳癌根治术。1-2 方法 充分止血后,切口缝合之前,于腋窝及锁骨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对54例应用新方法的乳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128例乳癌根治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由24.2%降至现在的9.3%,经统计学处理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的要点是:防止腋下淋巴管瘘;腋下及胸骨旁置双管引流;将皮瓣与胸壁做广泛缝合,促进二者早日愈合;胸带加压包扎要适度,保持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7.
电刀对乳腺癌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使用电刀对乳腺癌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5例次乳腺癌根治术非随机分成两组,部分电刀组99例和全程电刀组106例。记录术后引流量和停留引流管时间,以及其他因素,包括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结果:部分电刀组10例(10%)术后出现皮下积液,而全程电刀组38例(36%)出现皮下积液,(P<0.001);部分电刀组1例(1%)术后出现皮瓣坏死,而全程电刀组20例(19%)出现皮瓣坏死,(P<0.01),但部分电刀组术中出血量增多。结论:用电刀分离皮瓣、清扫腋窝淋巴结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但增加了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沈卫华  陈飞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11):680-680
为探讨低负压持续吸引引流技术在乳癌根治术后创面引流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对52例乳癌根治术后创面均采用低负压持续吸引,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本组52例创面愈合良好,无皮瓣坏死及皮下积血。其中创面I期愈合48例,局部皮下积液3例,皮下感染1例。结果提示,低负压持续吸引引流是乳癌根治术后创面愈合的有力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两种皮瓣分离方法预防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对7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分离部分皮瓣及常规处理,对照组采用全程电刀分离皮瓣及常规处理,观察术后拔管时间和皮下积液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1.1%,平均拔管时间为4.5d;对照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33.3%,平均拔管时间为7.3d,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分离部分皮瓣及常规处理,可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组病例收集了我科1995~1999年乳癌根治手术18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后创面负压吸引引流与创面愈合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8~71岁,平均51岁,均行乳癌标准根治术,采用切口,长约20~30 cm,切除肿瘤周围4~5 cm的正常皮肤,其中行Ⅰ期植皮术者4例,术后行负压引流189例患者中出现局部皮下积液者8例(4.2%),其中6例穿刺抽吸后I期愈合,2例皮瓣坏死,创口裂开(1.1%)。 1.2 引流方法乳癌根治术后,用直径1 cm左右剪有两三个侧孔的硅胶管,在创面的胸骨旁和腋中线各放一根。腋下引流管头端置于腋窝顶部,但不触及大血管和神经,胸骨旁引流管置于锁骨下窝。引流管另一端分别与胸壁创面前面和外侧下方的皮片上戳孔引出,外接Y形玻璃管(消毒的),术后在病房采用负压持续低压吸引引流,时间一般为5~10 d,平均8 d。术后平均住院(14.2±3.3)天,需放化疗者即开始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减少乳腺癌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美化切口的方法,为Ⅱ期乳房成形术奠定基础。方法对36例分别位于乳房各个象限乳腺癌患者,采用横切口及改良横切口,改进操作及技术方法行乳腺癌根治术。结果切口Ⅰ期愈合33例(91.67%),皮瓣部分轻度坏死2例(5.56%).中重度坏死1例(2.78%),皮下积液6例(16.67%),肩关节活动障碍1例(2.78%);术后观察8年局部复发1例(2.78%).肺转移1例(2.78%),骨转移2例(5.56%)。结论应用横切口及改良横切口行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便,切口愈合满意、美观,易行Ⅱ期乳房成形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明显降低,可作为乳腺癌根治术首选切口方式。  相似文献   

12.
乳癌术后因皮瓣较大,如引流不畅,包扎不当或松脱,常会在局部产生积液,影响皮瓣存活,大面积皮下积液常伴淋巴漏,处理较为棘手,常规换药愈合时间较长。本院使用双氧水灌注冲洗,再加压包扎,收到较好的疗效。例1女,46岁,左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规加压包扎并引流...  相似文献   

13.
持续负压吸引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姚武张天顺(江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南昌330006)乳癌根治术是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术后常并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为了预防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自1985年以来,我科逐渐对84例乳癌根治术的患者应用持续负压吸引法引流皮下及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采用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皮瓣愈合的影响。方法对73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纵切口组)38例,采用纵切口手术方式;B组(横切口组)36例,采用横切口手术方式,比较两种手术切口方式的引流参数、出血、伤口感染、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对皮瓣愈合的影响。结果A组38例中皮瓣坏死17例(44.74%),B组36例中皮瓣坏死2例(5.56%)。横切口皮瓣坏死明显低于纵切口(P〈0.05);A组与B组在出血、皮下积液、第1天引流量、总引流量、拔管时间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纵切口的皮肤张力较大、血供障碍是皮瓣坏死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而横切口皮肤由于纵向张力的缓冲,皮肤张力减低,皮瓣血运良好,切口Ⅰ期愈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比1995年12月-1999年12月(甲组)和2000年1月-2004年12月(乙组)的乳腺癌病人用不同的皮瓣游离法和不同的创面引流法和伤口包扎法所发生皮瓣下积液的区别,探讨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甲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8%(65/12),乙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8%(160/13)。二者对比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皮下积液是乳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后切口愈合延迟,使化疗、放疗滞后。原因:术后引流不畅、切口加压包扎不当、术中止血不彻底、患肢过早活动等。采取适当措施,可以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同侧上肢肿胀发生的原因及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10-2009-10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26例中术后并发同侧上肢肿胀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同侧上肢肿胀32例,发生率为25.4%。术后创口Ⅰ期愈合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为22.4%(22/98),术后创口愈合不良、皮瓣局部坏死、皮下积液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为35.7%(10/28)。结论乳腺癌术后同侧上肢肿胀的直接原因是腋窝淋巴结的清扫,其次为术后辅助放疗,并与创口愈合不良、皮瓣局部坏死、皮下积液等有关。适当考虑缩小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合理应用术后辅助放疗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对上肢肿胀有预防作用,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本组病例收集了我科2000年~2009年乳癌根治术123例病人临床资料,对手术后创面负压吸引引流与创面愈合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31~61岁,平均49岁,行乳癌根治术59岁,改良乳癌根治术66例,保乳乳癌根治术8例,这123例乳癌根治术均进行皮下引流,术后出现皮下积液7例(5.6%)局部皮下积气3例(2.1%),同引流有密切关系皮片下感染3例(2.2%).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乳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总结我院490例乳癌根治术的手术经验;结果;1989年-1992年230例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率52%,1993年-1996年260例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率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手术因素外,我们认为术后管理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乳癌术后病人发生皮瓣下积液是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影响皮瓣的愈合,致使病人术后恢复过程延长,延误了患者综合治疗的时机,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后果严重,作者于1995年以来,对参加术后治疗的27例病人,术后皮瓣下采用“负压引流法”,取得良好了效果,实践证明此法行之有效,故加以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7例,年龄26岁~67岁。女性26例,男性1例,其中25例行改良根治术,2例行根治术,术前选用外径1.ocm硅胶管二根,质地较硬,能承受5-10kpa的负压而不会使内壁相贴,长约30-40cm,引流湍剪成鱼口状,向上约每隔Zcm左右剪倒孔一个…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大华  孙家邦 《北京医学》1994,16(6):343-345
本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0例,术中胆总管损伤2例(0.67%),及时中转开腹手术一期修复;术后肝床胆漏肝下包裹性积液1例(0.33%),经穿刺置管引流治愈。本组无手术死亡及2次手术。本文讨论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道损伤的几项措施,如手术适应的掌握,术中牵引、分离胆囊的方法及困难病例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