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笔者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2例股骨骨折髓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颈骨折的发生机制。治疗初始均采用保留原股骨干髓内钉固定,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以空心钉于髓内钉主钉近端前或后固定。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进行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其中3例为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漏诊,7例为手术操作、器材所致,2例为过早负重所致。11例股骨颈骨折愈合良好,1例股骨头坏死。术后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优8例,良2例,中1例,差1例。结论应用空心钉治疗股骨骨折髓内固定术后合并股骨颈骨折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避免漏诊、规范操作、恰当锻炼可有效减少此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1999~2005年本院收治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这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7例,术中诊断2例,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3例。其中3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2例采用顺行带锁髓内钉(UFN)结合空心钉固定,1例合并股骨髁上骨折,采用LISS—DF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3例采用钢板固定2~3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6年,平均3.4年,股骨干骨折均愈合,股骨颈骨折愈合11例,其中1例畸形愈合,不愈合1例,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对于高能量损伤患者应提高警惕,常规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必要时行CT检查,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3.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隐性股骨颈骨折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Wu XB  Sun L  Wang MY  Jiang XY  Wu Y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8):535-537
目的探讨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隐性股骨颈骨折的诊治方法。方法1998年3月至2003年10月我院共收治股骨干合并同侧隐性股骨颈骨折9例。回顾性分析这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术前CT诊断隐性股骨颈骨折3例,术中诊断5例,术后CT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1例。其中5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3例患者股骨干采用逆行髓内针固定而股骨颈采用空心钉固定;另1例在顺行完成股骨干固定后用2枚空心钉固定股骨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全部股骨干骨折均在术后6个月内愈合,股骨颈骨折在3个月内愈合。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隐性股骨颈骨折早期漏诊率高,临床医生通过对患者的受伤机制分析,对高能量损伤患者应考虑隐性股骨颈骨折的可能,术前可用CT获得诊断,行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针时术中和术后密切注意股骨颈骨折是否存在,从而减少股骨颈骨折的漏诊率。采用髓内针固定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网络数据来源的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网络开放数据库为基础,探讨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 筛选2005年1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中华骨科网(htpp://www.orthochina.org)骨科创伤版数据库中12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均由通过"骨科医生"身份验证的专业骨科医生提交,提取18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利用网络开放数据库的特点,综合分析此18例患者的医院分布、漏诊时间和漏诊原因,总结及汇总论坛讨论意见,分析骨科医生对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认识,汇总治疗策略.结果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占股骨颈骨折的14.1%(18/128).38.9%(7/18)的患者漏诊股骨颈骨折,1例为术巾漏诊,6例为术后漏诊.18例患者中,来自基层一级医疗机构者3例,地区二级医院12例,三级甲等医院3例.7例漏诊患者中,基层一级医疗机构3例,地区二级医院1例,三级甲等医院3例.早期确诊的11例患者多采用钢板加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或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疗效可靠.1例术中漏诊患者术中补救后复位固定满意.6例术后漏诊患者中,3例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同定,骨折复位较好;3例未对股骨颈骨折固定,预后较差.医生查体不完全、尤摄髋CT和术中透视及复查X线没有包括同侧髋关节是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论 网络数据库客观反映目前临床诊疗中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重要性和风险,漏诊患者中顺行髓内钉的翻修最为困难,早期诊治及避免漏诊十分必要,应强调规范化查体和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漏诊股骨颈骨折的补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漏诊股骨颈骨折临床资料。2例患者术前CT检查未检出股骨颈骨折,5例患者术前仅行X线检查而漏诊股骨颈骨折;6例患者股骨干骨折手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漏诊的股骨颈骨折,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完成股骨干骨折手术后再次行X线检查发现同侧股骨颈骨折。4例患者股骨干骨折手术采用顺行股骨髓内钉固定,发现漏诊股骨颈骨折后给予调整近端髓内针锁钉,并采用2枚空心钉分别在髓内针前侧及后侧固定股骨颈骨折,3例患者股骨干骨折手术中采用钢板固定,发现漏诊股骨颈骨折后给予空心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股骨干骨折均在第1次手术6个月内愈合,股骨颈骨折均在第2次手术后6个月愈合。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1个月时须及时复查,注意是否合并同侧漏诊的股骨颈骨折,一经发现积极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交通的飞速发展,高空作业的增多,高能量所致的创伤也逐渐增多,伤情也日趋复杂。自1996~2004年我院收治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几例病人,有3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前股骨颈骨折漏诊,现就其漏诊原因进行回顾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3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35~50岁。重物砸伤1例,交通事故1例,坠落伤1例。入院前门诊均拍摄股骨正侧位片(未显示出股骨颈),示股骨干中下段骨折。病人大腿明显肿胀畸形,可触及骨擦感。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阴性,未稍循环正常。1例为开放性骨折,3例均是急诊行股骨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在手术后复查股骨正侧位片时发…  相似文献   

7.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应用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26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男22例,女4例;年龄17~50岁,平均28岁.受伤原因:交通伤17例,高处坠落伤9例.入院后即刻确诊股骨颈骨折16例;延迟诊断10例,延迟时间为3~75 d,平均13.1d.全部病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股骨干骨折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13例,顺行髓内钉固定2例,逆行髓内钉固定5例,该20例患者合并的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同时应用重建髓内钉固定4例,动力髋螺钉(DHS)固定2例.结果术后随访3~9年,平均4.4年.25例股骨干骨折于术后16~32周骨折愈合,平均20周;1例在术后18个月骨折仍未愈合,经再次手术内固定并植骨后24周愈合.25例股骨颈骨折于术后12~28周骨折愈合,平均16周;1例股骨颈骨折10个月不愈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1例,内固定断裂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膝关节活动受限3例.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38.5%)且治疗复杂.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0年2月至2006年4月,14例经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股骨颈骨折漏诊4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固定4例,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及空心螺钉固定5例,股骨交锁髓内钉结合空心螺钉固定2例,股骨干骨折加压钢板及空心钉固定3例。结果本组14例均获随防,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7个月。14例股骨干骨折均在术后7个月内获得愈合,股骨颈骨折在6个月内愈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无活动障碍,膝关节活动受限1例。结论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时股骨颈骨折常常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其漏诊率高,在骨折治疗的微创理念指导下,运用医生熟练掌握的内固定方法,经过合理的术后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90年2月~1996年2月共收治髋臼骨折伴同侧髋关节脱位和股骨干骨折12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患者中女4例,男8例。年龄22~48岁。其中左髋8例,右髋4例。伤后就诊时间:24h内9例,3d~7d2例。60d1例。车祸伤7例,挤压伤2例,坠落伤3例。髋臼骨折伴同侧髋关节脱位6例,股骨头骨折1例,股骨干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2例。术前漏诊3例均伴同侧股骨干骨折的病例。漏诊时间分别为3周、4周及2月。按髋臼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分类法,本组病例分别为髋臼后部骨折4例,髂坐柱骨折2例,髋臼横骨折5例,耻坐柱骨折1例。2 治疗方法2…  相似文献   

10.
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损伤机制,骨折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自1994年1月~2001年12月具有完整资料,经手术治疗的1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36.7岁。交通伤9例,高处坠落伤2例。全部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加股骨颈植骨,一期完成手术。其中松质骨螺钉(股骨颈) 普通接骨板2例;松质骨螺钉 AO接骨板3例;Richards钉 AO接骨板1例;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5例。全组术后3,6,12个月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判断疗效。结果:股骨干骨折除1例普通接骨板内固定出现钢板断裂,骨不连外,全部在3.5个月内获得愈合。股骨颈骨折均在1年内愈合。1例拆内固定3个月后出现股骨头变扁、塌陷。应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患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优良率明显高于其它内固定的患。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属高能量损伤,股骨颈骨折的症状隐匿,易造成漏诊。对高能量所致的股骨中段骨折患应常规摄骨盆后前位片,以免漏诊;对行股骨干交锁钉内固定术的患,应警惕发生医源性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中以股骨重建髓内钉为优。拆除内固定后要追踪摄片检查1a,警惕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同侧股骨干骨折伴髋部骨折脱位漏诊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侧股骨干骨折伴髋部骨折脱位,如没认真检诊常造成后者漏诊,作者遇见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19~52岁,平均35岁.股骨干骨折采用梅花型髓针固定4例,其中在外院手术3例,加压钢板固定1例.同侧股骨干骨折伴髋关节脱位2例,漏诊时间分别为3周和3个月,1例手法复位成功,1例手术复位,股骨头轻度变形.同侧股骨干骨折伴股骨颈骨折3例,漏诊时间为1周、2个月和23个月,1例再手术内固定骨折愈合,2例骨折畸形愈合,行走跛行.  相似文献   

12.
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对1995年5月~1999年5月间治疗的初诊时未诊断出股骨颈骨折的7例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骨折类型、膝关节合并损伤、股骨颈骨折诊断时间、治疗方法、随访结果等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7例股骨干骨折均发生于中1/3,股骨颈骨折均为基底型,2例合并膝关节其他骨折,股骨颈骨折诊断延误时间1~75d,除1例保守治疗外,其余6例股骨干骨折及5例股骨颈骨折均行手术治疗,另1例股骨颈骨折确诊时已近临床愈合。平均随访时间15.6个月,7例股骨颈及股骨干骨折均获得愈合,2例股骨颈骨折畸形愈合。所有患者随诊时均未发现股骨头有缺血性坏死的表现。结论对高能损伤造成的股骨干骨折患者应常规拍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对髋关节X线片表现阴性,但股骨干骨折内固定之后仍主诉髋关节疼痛的患者应进行动态检查。一旦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应争取早期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股骨交锁髓内钉手术并发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股骨交锁髓内钉手术并发股骨颈骨折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7例因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手术而并发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象学资料、内固定材料、手术操作过程、术后行走锻炼、下肢功能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例由器械因素及操作不当引起,2例因漏诊隐匿股骨颈骨折导致,2例系术后过早行走锻炼所致。并发的股骨颈骨折分别以股骨重建钉或斯氏针内固定,5例闭合复位,2例开放复位。平均随访35个月(15~48个月),7例骨折均愈合,未发现股骨头坏死,下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杜绝隐匿股骨颈骨折的漏诊、规范熟练的手术操作及术后适当的延迟负重行走是减少该类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处理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6  
目的 分析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1998年3月-2001年6月收治的18例19个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病人中,早期诊断12例,2例用多针固定。2例行缝匠肌带肌蒂植骨,3例行带旋髂深血管植骨术。结果 术后随访8-40个月,平均16个月。股骨干骨折除1例钢板固定不愈合外其余均愈合。股骨颈骨折1例不愈合,其余均愈合。结论 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早期推荐使用逆行带锁髓内钉和空心螺钉固定,对漏诊病例使用多针在股骨髓内钉前方固定股骨颈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方法,晚期漏诊采用带肌蒂、血管蒂植骨术仍可取得较高愈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收治5例髋日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4例男性,1例女性,平均年龄38岁。所有患者均先试闭合复位内固定股骨颈,闭合复位失败再根据髋臼骨折类型采用前路或后路或联合人路先复位固定股骨颈骨折再复位固定髋臼骨折。术后按照Matta标准和Haidukewych标准分别评价髋臼复位和股骨颈复位。结果术后随访18.74个月,平均35个月。髋臼骨折4例解剖复位,1例满意复位;股骨颈骨折均复位优,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2例患者伴脱位,进行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行全髋置换,术后患者对功能满意,余3例患者未出现股骨头坏死,对术后功能满意。结论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恢复髋关节良好功能,髋臼的解剖复位对术后髋关节功能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同侧股骨干骨折并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同侧股骨干骨折并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和漏诊原因。结果随访10个月~2年,骨折均愈合,按Friedman评定标准,优良率94.4%。延迟诊断9例,与入院时未重视髋部损伤及X线片未包括髋关节等有关,但经过术前常规摄骨盆正位片均得以确诊。结论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为高能量损伤,提高对此类损伤的注意,并行相应的查体及常规行骨盆正位片检查,可以避免股骨颈骨折的漏诊。在治疗上,对股骨干骨折位于中上段者采用股骨重建钉同时固定股骨颈及股骨干骨折,骨折位于股骨下段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分别固定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复杂性髋臼骨折(complex acetabular fractures,CAF)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及多处骨折的治疗方法与对策。方法:2000年8月-2005年3月,收治复杂性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及多处骨折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4~51岁,平均37.5岁,皆系高能量损伤。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3处,平均2.6处。采用改良髋臼入路,应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空心加压螺钉、Richard钉、交锁髓内钉、天鹅记忆接骨器(SMC)等固定骶髂关节分离、复杂性髋臼骨折、股骨颈、股骨干、胫骨干、肱骨、尺桡骨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31个月,平均13.5个月。12例复杂性髋臼骨折均获解剖复位并达骨性愈合;同侧股骨颈骨折也获解剖复位,10例达骨性愈合。术后3~7个月(平均4.6个月),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1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关节置换;1例股骨头坏死合并异位骨化导致关节骨性融合。4例骶髂关节分离获解剖复位;其他23处骨折,均获骨愈合。根据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例,良6例,一般1例,差2例。结论:采用改良髋臼入路、应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固定髋臼骨折,同时固定股骨颈骨折及合并的多处骨折,配合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可以使髋关节获得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多节段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4例股骨干多节段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行小切口复位骨折段及粉碎的股骨干,然后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37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结果54例均获得3~6个月的随访,平均4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发生髋内翻1例,股骨头切割2例。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92.22±2.17)分。结论小切口复位股骨干骨折同时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等优点,是预防髋内翻发生和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内置物联合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漏诊的原因。方法 2004年10月至2010年1月应用两种内置物联合治疗股骨干合并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15例,合并股骨颈骨折12例,合并粗隆间骨折3例,根据病情用空心加压螺钉或DHS联合股骨钢板或股骨髁钢板固定,其中术前漏诊2例。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5~38个月,平均18.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股骨颈14~18周(平均16周),粗隆间12~16周(平均14周),股骨11~23周(平均17周),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3%。膝关节活动无受限。结论股骨干合并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易漏诊或延误诊断,检查要全面细致,确诊后尽早手术是其原则,手术方式以两处骨折分别复位固定,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20.
股骨干顺行髓内钉固定后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群峰  严世贵 《中国骨伤》2011,24(11):939-942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行顺行髓内钉固定后发现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股骨干骨折行顺行髓内钉固定后术中或术后发现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2例,全部以2枚螺钉分别自髓内钉前后方固定股骨颈骨折,定期随访,评估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16.5个月。股骨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股骨干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无股骨头坏死发生。按Harris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7例,良3例,可2例。结论:股骨干骨折顺行髓内钉固定后发现同侧股骨颈骨折,以2枚螺钉分别自髓内钉前后方固定股骨颈骨折方法可行,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