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悬浮液,属非牛顿液体。其粘度随切变率和管径大小而改变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于血液中悬浮有大量的红细胞,更确切地说是在于红细胞的数量、形状、大小、在血液中的分布特点、表面分子结构、内部物理化学状态、取向性、变形性以及它们之间与血浆成分和血管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血液粘度的影响。鉴于红细胞在血液中占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结合实际工作,以北京世帝R80型血液粘度仪测定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以日本F820型血球计数仪测定红细胞的数量、形状、大小,并同时观察红细胞的几种因素对血液粘度的影响。其分析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延胡索乙素对老龄大鼠血液粘度、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方法:30只老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老龄空白组、老龄延胡索乙素高、低剂量组,10只青年Wistar大鼠做对照,灌胃14天后取血,测全血粘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性。结果:老龄大鼠较之青年大鼠各切变率下全血粘度以及血浆粘度显著升高(P〈0.01,P〈0.01)、红细胞变形性明显降低(P〈0.01);延胡索乙素可以改善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P〈0.05),对血浆粘度有降低趋势,同时对红细胞变形性有升高趋势,但与老龄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随着年龄增长,老龄大鼠血液流变学发生异常,而延胡索乙素可能主要影响老龄大鼠红细胞聚集性,而对红细胞变形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研究红细胞的变形性是血液流变学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用微孔滤过法测定红细胞的变形性已开始在国内应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已被许多学者所证实,红细胞变形性的减低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病理意义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下面就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红细胞变形性的病理生理意义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正常与否,对血流、血液粘度均有很大的影响。当血液在大血管内流动时,红细胞在高剪切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和取向,使细胞膜围绕细胞内容物呈坦克履带式缓慢运动,使红细胞有效体  相似文献   

4.
止痛活血化瘀药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止痛活血化瘀药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两类止痛活血化瘀药在改善红细胞聚集性、变形性等血液流变性诸参数的作用是明显不同的。结果表明活血散瘀类药可明显改善四项红细胞流变性参数,即通过降低红细胞表明电荷以增加细胞间的排斥力,防止红细胞聚集,改善变形性,降低纤维蛋白元含量,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另一方面,祛风行气类药则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因此,止痛活血化瘀药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竹节参总皂苷对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竹节参总皂苷对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其阻抑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大鼠永久性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观察竹节参总皂苷对模型大鼠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血液粘度的影响。结果竹节参总皂苷(200、100、50mg/kg)能显著降低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红细胞变形性。结论竹节参总皂苷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改善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6.
轧维 《天津中医药》2000,17(1):42-43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增高,同时由于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高血压病人明显增多.高血压病与卒中、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有直接联系,而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危险性较中青年患者明显加大.因此,近年来,对老年高血压病已引起高度的重视.因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粘度增高与高血压病理生理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川芎嗪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所以笔者观察了川芎嗪治疗4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血液流变学检验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发病机制的判断有重要价值,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血液病血液流变学检测也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其涉及内容主要包括宏观及微观血液流变学检验,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是宏观血液流变学检验的重要指标,微观血液流变学检验包括红细胞聚集性、变形性,红细胞与血小板表面电荷、血小板粘附性、聚集性和白细胞流变性检测等项目。  相似文献   

8.
沙棘籽油对缺血性脑梗塞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探讨沙棘籽油对缺血性脑梗塞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 (MCAO)制作动物模型 ,用旋转式血液粘度计测定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表明沙棘籽油能显著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 ,并能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提示沙棘籽油能显著改善脑梗塞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性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血流流变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临床应用。重点介绍了切合我国实际的应用方法。具体内容包括:血液流变学的基础理论: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细胞电泳、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红细胞膜微粘度、血液触变性和粘弹性,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体外血栓形成、血栓弹力图,  相似文献   

10.
目前血液流变学检验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发病机制的判断有重要价值,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血液病血流变学检测也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其涉及内容主要包括宏观及微观血液流变学检验,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是宏观血液流变学检验的重要指标,微观血液流变学检验包括红细胞聚集性、变形性,红细胞与血小板表面电荷、血小板粘附性、聚集性和白细胞流变性检测等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怀书  张国宪 《新中医》2000,32(9):43-44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性高血压病总有效率为91.6%,并能降低血脂、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降压、降脂、降低血液粘度、保护血管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活血化瘀药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能增强大鼠血液红细胞变形能力,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降低低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3.
血塞通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945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自身对照方式,观察4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接受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前后的945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前后,男性组红细胞压积、低切变率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低切变率下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1);女性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及低切变率条件下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具有改善脑缺血、减轻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四氧嘧啶糖尿病Wistar大鼠血液呈高度的凝、粘、聚状态。用滋养肝肾、活血化瘀复方治疗1月后,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粘度比值及红细胞的聚集性明显降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显著增强;与达美康相比该方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与达美康相近,而改善血液的流变性作用则优于达美康  相似文献   

15.
复方白花前胡液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白花前胡液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复方白花前胡液口服,对照组40例采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参数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粘度、红细胞变形性(DEF)、聚集性(AGG)及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白花前胡液在治疗脑梗塞的过程中,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液粘度、红细胞的聚集能力(AGG)和红细胞压积(HCT),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DEF),对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姜黄、郁金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并冰水浸泡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姜黄、郁金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的影响。结果:姜黄、郁金能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结论:姜黄、郁金能改善血瘀模型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7.
红细胞变形性测定方法及其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钱自奋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的流动和变形的科学。它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红细胞变形是影响血液流变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红细胞变形性的测定已成为研究血液流变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乌头汤及其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性改变和乌头汤及其配伍各组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大鼠关节炎(AA)模型,并用乌头汤及其配伍的各组药物进行干预,采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参数为指标,观察中药对各组大鼠的影响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正常组明显上升,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乌头汤及其各配伍治疗组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但是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乌头汤及其配伍各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中浓、粘、凝、聚状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从而达到降低全血粘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复方决明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决明提取物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肾上腺素 冰水应激造成的血瘀大鼠观察复方决明提取物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分析全血还原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的影响。结果:复方决明提取物72g/kg、4.8g/kg能明显降低大鼠的全血粘度,7.2g/kg组能降低全血还原粘度。结论:复方决明提取物能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液流变性改变特征。方法观察两个医疗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29例的血液流变性指标分布。结果全血粘度中全血粘度低切为74.14%,全血粘度高切为64.79%;红细胞刚性指数(63.64%)异常病例最多;红细胞比容(44.58%)次之;血浆粘度(28.43%)和纤维蛋白原(0%)最少。结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液粘度增高可能主要受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红细胞比容增加的影响,受血浆粘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