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海容 《现代医院》2013,13(3):143-144
目的了解本地区中老年妇女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探讨骨质疏松流行现状。方法应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Achilles Insight对女性右跟骨骨密度进行测定,以测定中的骨密度T值>-1为骨质正常,T值-1~-2为骨量减少,T值>-2为骨质疏松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河源地区中老年妇女人群骨密度值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年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1),平均骨量减少率为22.96%,骨质疏松症平均患病率为25.63%。结论骨密度测量能较客观地反映骨量,是评价骨量和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手段;40~49岁年龄段的女性开始出现骨量丢失,60~69岁年龄段的女性处于骨量快速丢失期,应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通市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为骨质疏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4 174例健康体检者应用MetriscanTM测量非惯用手指指骨的骨密度(BMD)。结果骨密度(BMD)男性T值为(0.123±1.124),正常者为84.6%,骨质减少为12.8%,骨质疏松为2.6%;女性T值为(-0.101±1.421),正常者为76.9%,骨质减少为12.9%,骨质疏松为10.2%;45岁以上各组,随年龄增加,骨密度T值呈逐渐下降,女性降低幅度高于男性(P<0.05)。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女性在50岁开始增高,男性≥70岁者明显增高,女性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MD测量可及早检出骨质疏松,而指骨BMD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骨质疏松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3.
2005年北京市东城区退休教师骨密度现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左红 《中国校医》2008,22(5):516-517
目的了解东城区2005年退休教师骨质改变情况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美国产Metriscan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手的第2、3、4手指的骨密度,依据T值做出骨质正常、骨质减少、骨质梳松的诊断,同时对影响骨质改变的相关因素现场调查。结果全区退休教师3 331人测量骨密度,检出骨质正常768例(23.06%),骨质减少746例(22.40%),骨质疏松1 817例(54.55%)。年龄别骨质疏松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星高于男性(P<0.01)。户外活动等相关因素对退休教师骨质改变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退休教师骨质疏松除与年龄、性别有关外,还与是否常外出活动、常吃豆制品和喝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门诊中老年腰痛患者骨质疏松和脊椎骨折诊断、治疗情况,为加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门诊就诊的中老年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897例,年龄50~85岁,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L1~4)及股骨上段(包括股骨颈,Ward's三角及粗隆部位)骨密度值,胸腰椎(T5~L4)X线正侧位片,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97例腰痛患者中,骨质疏松症513例,女性70~79岁组和>80岁组骨密度值最低,L1-4骨密度值70~79岁组为(0.896±0.151),>80岁组为(0.810±0.197),50~59岁组为(1.001±0.162),70~79岁组和>80岁组与50~59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L1-4骨密度值70~79岁组为(0.896±0.151),>80岁组为(0.832±0.197),50~59岁组为(1.103±0.162),70~79岁组和>80组岁与50~59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脊椎压缩性骨折153例,患病率为17.06%.结论 中老年患者腰痛时多伴有骨质疏松或脊椎压缩性骨折,诊治时要多加重视,建议中老年人应长期进行健康查体,预防和推迟骨质疏松或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骨钙素和骨密度检测在中老年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常规体检的24000例中老年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以超声骨密度仪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其骨密度(BGD)和血清骨钙素(BMD)进行测定,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性别骨密度测定结果存在差异(P0.05);男性骨量减少多于女性但骨质疏松发生少于女性(P0.05);年龄70岁骨质疏松发生最多且正常较少(P0.05);正常骨密度、骨量减少男性血清BGP高于女性(P0.05);随着骨密度降低,血清BGP呈现逐渐递减趋势(P0.05)。结论:检测中老年血清骨钙素和骨密度可以为早期诊断骨质疏松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4672例北京市中老年接受体检人员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骨质疏松发生的人群规律.方法 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将4672例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每10岁分为1个年龄组,统计分析骨密度均值、T评分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 4672例中,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骨质疏松患病率男性分别为1.86%、5.45%、17.54%、36.31%、60.00%,女性分别为3.65%、9.74%、33.92%、60.92%、71.15%.不同年龄组及同年龄组两性间比较骨密度测定值、T值差异显著(P<0.05),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 北京市居民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呈下降趋势,女性更年期后骨密度下降显著,早期积极预防骨质疏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对早期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及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女性2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组织蛋白酶K(Cathe K)、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年龄段、骨密度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情况。结果 260例研究对象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3.5%(139/260),且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不同年龄段研究对象的血清OC、PⅠNP、Cathe K及TRA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0例研究对象中,骨质正常57例、骨量减少64例及骨质疏松139例,骨质疏松组血清OC、PⅠNP、Cathe K、TRAP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B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女性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与血清OC、PⅠNP、Cathe K及TRA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骨代谢生化指标能够有效反映骨代谢活动,并且与骨密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有利于积极防治早期骨质疏松,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分布规律和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美国Achilles Express骨矿分析系统对1096例泉州地区成年女性的右侧跟骨骨密度进行测定,按年龄分成6组,采用SPSS13.0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泉州地区成年女性骨峰值在20~29岁,50岁后跟骨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骨质疏松患病率增加;60岁以后骨质疏松患病率增加更加明显。结论:泉州地区成年女性骨峰值在20~29岁,50岁以后BMD逐年减少,骨质疏松发生与绝经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女性乳腺增生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增生与骨质疏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样抽取女性健康查体者127例,年龄20~58岁,平均(41.27±17.81)岁。采用跟骨专用超声骨密度仪进行跟骨超声检测。结果:女性乳腺在骨密度、饮食、睡眠状况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者约有50%乳腺正常;骨质减少者有30%乳腺正常;骨质正常者有20%乳腺正常。乳腺增生者则相反。结论:骨密度数值越大乳腺增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厦门市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至12月在厦门第二医院行健康体检的本市户籍年龄≥45岁居民1 290例,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诊断为骨质疏松480例(骨质疏松组),骨量正常810例(骨量正常组)。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居民的基线资料和膳食情况,现场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本市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7.2%(480/1 290),骨质疏松组居民年龄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身高、体重、BMI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文化程度、骨折史、饮用酒水饮料、鱼虾肉摄入、谷薯类摄入在骨质疏松组与骨量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文化程度、每日运动≥1 h、鱼虾肉摄入达到推荐值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年龄增加、女性、有骨折史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本市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发生率处于国内平均水平,对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居民应重点加强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和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腰椎骨密度(T-score)与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解放军181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患者290例,年龄38~97岁,平均年龄(77.5±13.7)岁。对腰椎骨密度与不同性别患者及患者各年龄组多种激素进行偏相关分析,并对骨质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OP)组的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腰椎T-score与激素偏相关分析:男性与体重、睾酮(TESTO)、C肽(C-P)相关,女性与年龄、身高、体重、游离雌三醇(f E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相关;年轻老年人组、高龄老年人组腰椎T-score与性别、体重有关,与年龄均不相关;年轻老年人组腰椎T-score与身高相关;所有老年人腰椎T-score均与雌二醇(E2)、C-P相关;高龄老年人组腰椎T-score均与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T3)有关;年轻老年人组股骨骨密度T-score与甲状腺素(T4)、甲状旁腺激素(PTH)相关(P0.05)。男性激素与女性比较,TESTO、E2、f E3、T3、T4、生长激素(GH)、C-P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骨量减少、骨质正常组3组比较,性别、年龄、身高、体重、E2、C-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比较,性别、身高、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比较,只有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正常组与骨质疏松组比较,性别、身高、体重、TESTO、E2、FT4、C-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密度与老年人的性别、体重相关,与年轻老年人组身高相关。所有老年人组腰椎骨密度与E2、C-P相关,部分老年人腰椎骨密度与FT3、T4、PTH相关;骨质正常与骨质疏松组比较,女性、身材高、体重轻、TESTO、E2、C-P减少均对骨质疏松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分布规律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量,对1 500例中山市中老年女性的腰椎(L2~4)骨矿密度测量值按年龄分成5组,采用SPSS13.0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中老年女性50岁后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随着年龄增长OP患病率逐渐增加。结论中老年女性50岁以后骨密度逐年减少,OP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62例中老年女性腰椎正位骨密度,同时检测所有受检者空腹血清骨钙素、血清碱性磷酸酶及晨尿吡啶啉,尿吡啶啉用肌酐校正。按年龄段和不同骨密度组对骨代谢生化指标值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质疏松在中老年女性中普遍存在,发病率很高,达51.2%。骨代谢指标按年龄分析,中老年女性骨钙素和尿吡啶啉/肌酐在50~69岁时明显升高。70岁以后又趋于下降。而血清碱性磷酸酶各年龄段无显著性差异。按骨密度分析,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低组的骨钙素和尿吡啶啉/肌酐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低组的骨钙素和尿吡啶啉/肌酐值无显著性差异。各骨密度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质疏松症是1种危害极大的疾病,在中老年女性中患病率很高,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血清骨钙素、尿吡啶啉/肌酐分别是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指标,有助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济南地区中老年女性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测量值对诊断骨质疏松的差异。方法使用Hologic公司(美国)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共检测253例50~79岁女性的腰椎以及髋部骨密度,按年龄阶段进行分组。结果济南地区中老年女性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值与年龄呈负相关;70~79岁年龄段的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部骨质稀疏的检出率高于腰椎。结论济南地区中老年女性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所测值与年龄呈负相关;腰髋共同检测诊断能提高骨质稀疏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性激素以及人体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中山市博爱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1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DXA)检测腰椎2-4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人体成分,根据测定结果分为正常组(n=83)、骨量减少组(n=59)和骨质疏松组(n=20).比较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和肌少症的患病率,探讨BMD与性激素、人体成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果 162例研究对象中骨质疏松20例(12.35%),肌少症15例(9.26%),不同年龄组骨质疏松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9,P<0.05),>60岁年龄组患病率显著高于40~50岁和51~60岁年龄组(χ2值分别为4.993、5.198,均P<0.05),不同年龄组肌少症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4,P>0.029).三组不同骨密度患者血清FS H、L H、E2、DHEA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216~4.357,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FSH、LH水平均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和正常组(t值为3.794~5.218,P<0.05),而骨量减少组患者血清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t值分别为2.425、2.963,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E2、DHEAS水平均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和正常组(t值为2.890~5.002,P<0.05),而骨量减少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t值为2.786、2.976,P<0.05).三组患者人体成分BFM、BFP和BM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2.657、2.598、3.509,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和正常组(t值为3.012~4.063,P<0.05),而骨量减少组患者均显著低于正常组(t值为2.379~2.954,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BMD与FSH、LH、BFM、BFP、BMC均呈显著负相关性(r值为-0.603~-0.811,P<0.05),而均与DHEAS、SMM、E2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563~0.6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绝经、产次(≥2次)、肌少症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OR值为2.035~3.014,P<0.05).结论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伴有不同程度的BMD下降,且与性激素、人体成分存在明显相关性,此人群易患骨质疏松和肌少症,女性如无绝经激素治疗禁忌证,应适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温州市1 200例不同年龄段女性骨质状况。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大骨科系统进行体检的1 20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并比较不同年龄段女性腰椎L1、L2、L3、L4骨密度。结果≤40岁女性骨密度相对正常,≥41岁女性则出现骨密度降低,总体趋势为随着女性年龄增加,腰椎骨密度逐渐降低。未绝经女性腰椎骨密度均高于绝经后女性(P0. 05),绝经≤6年与绝经7~10年女性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绝经10年女性腰椎骨密度低于未绝经女性及绝经≤10年女性(P0. 05)。结论 1 200例女性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情况,随着女性年龄增加,骨质疏松患病率逐渐增加,绝经后女性骨质情况相对较差,应加强体育锻炼,促使骨密度保持平衡,从而有效减少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  相似文献   

17.
深圳地区中老年人骨密度及骨质疏松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掌握深圳地区中老年人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峰值、相关因素 ,以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 用LunarEXPERT -XL型双能X线骨吸收仪 ,取左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三个测量点及腰椎骨测定骨密度。结果  5 0岁组中年男性骨密度已开始下降 ,60岁后进行性下降 ;女性 40~ 49岁组轻度回升 ,5 0岁后进行性下降 ,5 0~ 5 9岁及 70~ 79岁两年龄段出现下降快速期。中老年骨质疏松随年龄增加而患病率升高。结论 深圳地区中老年人 5 0岁中年男性骨密度开始下降、运动少、营养失衡是重要原因。女性 5 0~ 5 9岁及 70~79岁年龄段骨密度出现下降 ,快速期应防止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武汉市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状况。方法:采用骨密度(BMD)测定的方法对随机抽选的500名>42岁中老年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在500名受检者中,骨量正常者222名,占受检人数的44.40%;骨量减少者188名,占受检人数的37.76%;骨质疏松者90名,占受检人数的16.00%。60~69岁女性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同年龄段男性(P<0.05),40~49岁年龄段骨质疏松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P<0.05);骨质疏松与年龄和BMI呈负相关。结论:科学检测、早期预防是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观察其对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体检的162例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腰椎L2-L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Ward三角区)骨密度以及血清中的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和尿中的吡啶啉(肌酐校正)。根据受检者不同的年龄段和骨密度对他们的骨代谢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老年女性中患有骨质疏松的占51.2%;50~69岁的中老年女性血清中骨钙素和尿中吡啶啉(肌酐)的含量较高,超过70岁后则开始减少;不同年龄段的中老年女性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基本相同。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的中老年女性血清中骨钙素含量和尿中吡啶啉(肌酐)含量高于正常组,但两组的血清中骨钙素含量和尿中吡啶啉(肌酐)含量基本相同,不同骨密度组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也基本相同。结论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对减少中老年女性损害极其重要,而血清中的骨钙素、尿中的吡啶啉(肌酐)能够特异的反映骨吸收和形成,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刘影  吕浩然  于涛  林伟  邬恒夫 《现代医院》2011,11(4):149-15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方法采用Prodigy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健康体检的2103例广州市居民的骨密度(BMD),测定部位包括腰椎L_(1~4)、双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s区骨密度,分别对年龄和性别分组。结果①广州地区男女性BMD峰值均出现在20~29岁年龄段(除男性Troch部位出现在30~39岁年龄段外),BMD值随增龄降低,但L_(1~4)部位在70~79岁有反弹。女性在50~59岁年龄段有一个快速降低。同一年龄段相同部位男女BMD值男性大于女性。②男女性BMD丢失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女性50~59岁年龄段有一个快速丢失阶段。③5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各组的OP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BMD丢失率和骨质疏松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同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