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纳米羟磷灰石-脂肪族聚酯酰胺(nHA-PEA)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含有nHA-PEA的达尔贝科极限必需培养(DMEM)浸提液作用于试验组细胞,DMEM作用于对照组细胞,以甲噻唑四唑氮检测nHA-PEA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计数细胞周期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将细胞和材料联合培养,观察细胞在复合材料上的黏附和生长情况。结果试验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率为92%~107%且无量效关系,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及AKP活性表达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细胞直接培养于复合材料上,显现出良好的黏附、铺展和生长行为。结论 nHA-PEA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无不良影响,具有骨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以含nHA-PA66的细胞培养基(DMEM)浸提液作用于实验组细胞,DMEM培养基作用于对照组细胞,采用MTT比 色法检测nHA-PA66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酶联法检测细胞ALP活性的变化;QRT-PCR测量细胞骨钙素基因表达 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在98%~106%之间,且无量效关系,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ALP活性及骨钙素基因表达相似,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HA- PA66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无不良影响,具有骨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及耐磨涂层处理Ti6AL4V基体,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形态及碱性磷酸酶(ALP)表达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SD新生鼠颅骨分离成骨细胞,与制备的2种涂层材料共同体外培养。细胞培养3d进行MTT比色检测:扫描电镜(SEM)观察成骨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5d生长细胞做碱性磷酸酶(ALP)功能活性检测。Ti6Al4V设立为对照组。结果:成骨细胞在新涂层材料表面的细胞增殖百分率及碱性磷酸酶光密度值与对照组间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3d细胞增殖率及5dALP活性测试结果均优于对照组。SEM观察细胞在活性涂层表面形态丰满,似立方形,具有良好的功能形态;细胞在活性、耐磨涂层表面同样伸展良好,细胞伪足丰富,并连接紧密,有利于细胞黏附。结论:2种新方法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化学结合阿伦膦酸钠(alendronate sAium,ALN)和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COL I)修饰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涂层对成骨细胞在其表面黏附、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建立nHA涂层、nHA/ALN、nHA/COL I、nHA/ALN/COL I和nHA/COL I/ALN复合膜,将成骨细胞接种于复合膜表面,分别培养7 d和14 d,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在不同膜层表面的黏附形态的变化,WST-1法对各膜层表面细胞数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成骨细胞在nHA/ALN/COL I和nHA/COL I/ALN复合膜表面的增殖活性最高(P<0.05),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在nHA/ALN/COL I和nHA/COL I/ALN复合膜表面生长状态优于其他膜层,在COL I膜直接作用下,成骨细胞伸展更为完全,并有较多伪足突起和微绒毛结构呈分化表型。结论: 将ALN和COL I 修饰于nHA表面能够协同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nHA/ALN/COL I复合膜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与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牙周膜细胞(PDLC)在胶原、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胶原支架上的黏附、生长情况,以初步探讨透明质酸/胶原支架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接种到碳化二亚胺交联的胶原、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胶原支架上;MTT法检测支架对人牙周膜细胞黏附、生长的影响:并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胶原、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胶原支架上人PDLC的黏附、生长情况,在第1、2、4天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人牙周膜细胞数量透明质酸/胶原组均高于对照组;人牙周膜细胞在支架上生长良好。结论相对于胶原支架和透明质酸支架,透明质酸/胶原支架更有利于人牙周膜细胞的黏附,提示该材料具备成为牙周组织工程理想支架材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微弧氧化钛基种植材料对成骨细胞早期黏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纯钛种植体材料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表面改性后的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探讨微弧氧化技术在钛种植体表面改性中的价值。方法:在纯钛种植体材料表面用微弧氧化法制备羟基磷灰石陶瓷薄膜,将MAO改性钛种植体材料作为实验组Ⅰ,将纯钛表面阳极氧化改性处理的种植体材料作为实验组Ⅱ.并设立对照组Ⅰ(纯钛种植体材料)和对照组Ⅱ(即细胞直接生长在培养板上),分别进行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XRD)等检测,比较成骨细胞的黏附水平,对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MAO改性后生成粗糙、多孔的陶瓷薄膜层,与处理前电解液成分相比,钙磷比无显著改变。MAO改性钛组黏附的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而对照组Ⅰ、Ⅱ的细胞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阳极氧化表面改性材料相比,该钛基微弧氧化薄膜层能够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附着,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过不同剂量X线照射成骨细胞后,感染复数(multiply of infection,MOI)值为100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骨形成蛋白-2(Ad—hBMP-2)基因转染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酶消化法,从Wistar大鼠乳鼠颅骨中获取成骨细胞并传代培养,分别进行0、100、300、500、700、900cGy的X线辐射。更换培养液后,加入Ad—hBMP-2进行转染。常规培养6d后,首先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辐射剂量条件下转染组与未转染组细胞的形态区别,采用MTr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并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X射线剂量为100cGy时,细胞的增殖活性无明显变化;剂量增至300cGy时,细胞的增殖活性下降;转染Ad—hBMP_2后.增殖活性提高(P〈0.05),经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活性可提高至接近未接受放射线组细胞的水平;放射线剂量增至500cGy时。Ad—hBMP-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当剂量增至700cGy以上时,Ad—hBMP-2对细胞的增殖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转染Ad-hBMP-2可以提高低剂量放射线照射后成骨样细胞的增殖能力,但在高剂量放射线条件下,细胞受到损伤,Ad—hBMP-2对细胞生长无影响,增殖能力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流体剪切力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流体剪切力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大鼠成骨细胞受强度为13dyne/cm^2的流体剪切力刺激60min,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结果:流体剪切力作用后,大鼠成骨细胞增殖能力提高,细胞活性增强。加力组S期细胞百分比(14.67±1.18)%,较对照组S期细胞百分比(8.05±1.08)%约增高82.2%(P〈0.01)。结论:流体剪切力具有提高大鼠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以及增强其细胞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定量观测颌间Ⅲ类功能矫形力作用下,青春期恒河猴上颌骨骨缝改建的组织学变化。方法:选用6只青春期雌性恒河猴为实验对象,实验组4只,戴用双阻板磁力功能矫治器,施加颌间Ⅲ类功能矫形力:对照组2只.不配戴矫治器。标本采用常规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使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骨缝宽度和细胞密度的定量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若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再进行最小显著差法的两两比较。结果:颌间Ⅲ类功能矫形力作用下,实验组恒河猴各条骨缝均出现不同于对照组的改变,试验组均出现新骨加速形成,腭颌缝和翼上颌缝的细胞密度在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颧颞缝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无差异.但6个月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和3个月试验组(P〈0.01)。额颌缝3个月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而6个月试验组高于3个月试验组(P〈0.01)。颧颌缝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3个月试验组高于6个月试验组(P〈0.05)。骨缝宽度的变化规律在各组间也不尽相同,腭颌缝在3个月试验组出现变窄(P〈0.01),颧颞缝则变宽(P〈0.01),在6个月试验组均恢复至正常(P〉0.05)。翼上颌缝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无差别(P〉0.05),而6个月试验组增宽(P〈0.05)。额颌缝在试验组均变窄(P〈0.01),6个月试验组窄于3个月试验组(P〈0.01)。颧颌缝宽度试验组宽于对照组,试验组间无差异。结论:适当的颌间Ⅲ类功能矫形力,可以促使上颌骨周围骨缝发生积极的生理性改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聚乳酸乙醇酸(poly lactic acid-co-glycolic acid,PLGA)(nHA/PLGA)支架上SD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s,MSCs)黏附、增殖和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鼠MSCs与同一供体来源的PRP混合,滴加到nHA/PLGA支架上,形成MSCs/PRP/nHA/PLGA复合物(实验组),继续在体外培养,以MSCs/nHA/PLGA复合物作为对照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MSCs在支架上黏附、生长和增殖情况;水溶性四氮唑法(WST-1)法测定MSCs增殖情况;碘化丙啶(PI)与钙黄绿素-AM(Calcein-AM)检测MSCs的荧光活性;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含量;RT-PCR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的表达。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大量MSCs黏附在支架表面及其洞壁上,并大量增殖和分泌骨基质,而对照组复合材料表面细胞附着较少;WST-1测定实验组吸光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PI荧光染色二组的死细胞数量均较少;实验组ALP活性和OC含量均较对照组增高明显(P<0.05);RT-PCR结果显示OPN在实验组中表达明显增强。结论:PRP促进了nHA/PLGA支架上鼠MSCs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建模时间长短及不同糖浓度培养基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来源成骨细胞培养的影响为胰岛素经人工种植牙给药建立细胞模型。方法:链脲霉素诱导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后10d及40d取其下颌骨,分别于葡萄糖含量为5.5mmol/L(低糖组)和25mmol/L(高糖组)的培养基中进行成骨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细胞计数法检测生长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染色法、茜素红钙结节染色法分别检测分化及矿化能力。结果:细胞增殖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建模10d低糖组〉建模10d高糖组〉建模40d低糖组〉建模40d高糖组(p〈0.05),分化能力建模10d低糖组〉建模40d低糖组、建模10d高糖组及建模40d高糖组(p〈0.01)。建模10d低糖组可形成钙结节,其他组未能形成钙结节。结论:建模时间延长、高糖培养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来源成骨细胞的各项生物学活性指标均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建模时间主要抑制了细胞增殖,而高糖培养主要抑制了细胞的分化和矿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体外研究亲水性喷砂酸蚀钛表面对成骨细胞黏附、铺展行为和黏着斑激酶(FAK)表达的影响.方法:钛片表面分别采用大颗粒喷砂酸蚀表面处理(sandblasted,large-grit,acid-etched,SLA)及亲水性化学活化大颗粒喷砂酸蚀表面处理(chemically-modified hydrophilic SLA,modSLA),在其表面接种人成骨细胞,对细胞黏附率、细胞铺展情况以及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SAS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骨细胞在modSLA表面的早期黏附率(1h、3h)显著高于SLA表面(P<0.05);接种3h后,modSLA表面的成骨细胞呈现更多的肌动蛋白结构和明显的成骨细胞骨架结构,细胞铺展更加明显,modSLA组细胞形状因子均值显著低于SLA组(P<0.05);免疫荧光分析显示,6h modSLA表面细胞内FAK的荧光强度高于SLA组(P<0.05).结论:亲水性化学活化大颗粒喷砂酸蚀处理钛表面较大颗粒喷砂酸蚀处理钛表面能显著增强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贴附,促进细胞骨架沿一定方向伸展,促进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从而增强细胞的黏附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钛合金表面3种生物陶瓷涂层对成骨细胞黏附、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在钛合金(TLM)基体表面进行喷砂酸蚀和微弧氧化(MAO)技术处理,制备出喷砂酸蚀(SLA)、载银(MAO-Ag)和非载银(MAO)3种不同材料的表面生物陶瓷涂层;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EDX)仪观察分析膜层的表面形貌及元素构成;观察不同材料表面成骨细胞生长状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法和四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材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微弧氧化制备的涂层表面多孔,能谱分析证实MAO-Ag涂层表面含有银元素;SLA、MAO和MAO-Ag 3种材料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并随着时间延长,ALP含量及吸光度(A)值均逐渐升高。MAO组优于SLA组,MAO-Ag组优于MAO组和SLA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表面生物陶瓷涂层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MAO-Ag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釉基质蛋白(EMP)对人牙囊细胞(hDFC)和人牙周膜细胞(hPDLC)在钛片表面黏附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hDFC和hPDLC,双喷砂加酸蚀处理钛片表面。实验分为4组:hDFC+EMP诱导组、hDFC组、hPDLC+EMP诱导组、hPDLC组。采用噻唑蓝(MTT)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定量分析细胞在钛片表面的黏附和增殖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钛片表面1~7 d的生长情况。结果 1~7 d各组间MT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有EMP诱导的2组细胞较2组单纯细胞培养组的形状系数(Sf)值更高(P〈0.05),hDFC组和hPDLC两组间S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C+EMP诱导组较hPDLC+EMP诱导组Sf值高(P〈0.05)。结论 EMP能促进hPDLC和hDFC在钛片表面的黏附,且对hDFC的促进作用更强;但对接种在钛片表面的hPDLC和hDFC短期增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含锌(Zn)活性涂层,并评价其对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以机械抛光纯钛试样作为对照组(CP组);经MAO技术处理的纯钛涂层试样根据钙(Ca)含量不同分为高钙组(H-Ca组)、低钙组(L-Ca组),以及在低钙组的涂层中加入锌元素的低钙加锌组(L-Ca-Zn组)。每组32个试件。将4组试样材料与MG63细胞复合培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噻唑蓝(MTT)比色试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评价材料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α=0.05)。结果在实验检测期间,H-Ca组试样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矿化作用均优于L-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L-Ca-Zn组与H-Ca组可以看出,在实验检测初期H-Ca组试样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矿化作用优于L-Ca-Zn组;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L-Ca-Zn组试样细胞的增殖水平和ALP活性与H-C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L-Ca-Zn组和L-Ca组可以看出,在实验检测初期L-Ca-Zn组试样对成骨细胞的作用与L-C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L-Ca-Zn组试样显示出较L-Ca组试样具有更好的提高成骨细胞活性的作用(P<0.05)。结论采用MAO技术制备的含锌活性涂层纯钛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分化及矿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肽P-15对小牛骨表面生长的大鼠成骨细胞附着、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单纯无机小牛骨粉(anorganic bone mineral,ABM)和复合P-15的无机小牛骨粉接种大鼠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大鼠成骨细胞在2组骨粉表面附着、增殖的速度,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成骨细胞在2组骨粉表面及周围的增殖情况,用对硝基苯磷酸二钠盐(p-nitrophenyl phosphate,PNPP)法检测2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结果成骨细胞体外培养24h,实验组与对照组MTT比色法检测的光密度值分别为1.597±0.035、1.239±0.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72h,实验组和对照组PNPP法检测的ALP活性分别为(35.533±1.051)金氏单位/100mL和(34.645±1.187)金氏单位/100mL,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肽P-15加快了大鼠成骨细胞在骨粉表面粘附、增殖的速度,但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分化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根尖乳头干细胞(Stem cell from the apical papilla,SCAP)增殖及矿化的影响。方法:两步离心法制备PRP,通过ELISA的方法测定PRP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凶子(PDGF—AB)和转化生长因子(TGF—B1)的浓度;CCK-8法、ALP活性检测法观察5%、10%、15%、20%PRP与对照组在1d、2d、3d、4d、5d、6d时对根尖乳头干细胞增殖及矿化作用的影响。结果:PRP中血小板浓度大于全血中血小板浓度,为全血中的5倍以上。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组的PRP对根尖乳头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以10%PRP增殖作用显着,P〈0.05。PRP组与对照组相比,3d时,ALP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6d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RP对根尖乳头干细胞的增殖及矿化均具有促进作用,以10%PRP增殖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TNF-α对成骨细胞的分子生物学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TNF-α诱导大鼠成骨细胞,利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的变化,利用4-硝基苯基磷酸二钠盐(PNPP)偶氮法检测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情况。结果大鼠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及ALP活性随TNF-α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当TNF-α质量浓度大于50 ng/mL时,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当TNF-α质量浓度大于50 ng/mL时,这种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