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报道1990年版药典收载的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青椒z sehinifolium Sieb.et Zucc,以及其他3个药用种毛竹叶椒z armature f ferrugineum(R·et W.)Huang、朵椒z molle Rehd.、椿叶花椒z.ailanthvide8 Sieb.et Zucc,共5种8个样品果皮挥发油含量,并对其中4个样品挥发油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显示同种不同产地及不祠植物来源的花椒果皮挥发油含量及组成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栀子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Gardenia)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世界约有250种,我国有4种.本文根据国内外对中国栀子属植物的研究情况,拟从植物资源、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概述.1 植物资源我国4种栀子属植物,即栀子(G.jasmin-des Ellis:G.fl(?)rida L;G.augusta Merr;G.schlech(?)eri Leveille(?))、海南栀子(G.hoinanensis Merr.)、狭叶栀子(G.sten(?)phylla Merr.)和匙叶栀子(G.angk-rensis Pitard)。其中栀子最为常见,它的果实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果实也可作为黄色染  相似文献   

3.
报道市售伸筋草来源于石松科6种不同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华中石松五L.centro-chinense Ching,垂穗石松Phahinhaea cernua (Linn.)Franco etVase,玉柏石松Lycopodium obscurum Linn.,扁枝石松Diphasiastrum complarnatum(Li-nn.)Holub.及藤石松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Spring)Holub。对6种药材全草的生药性状、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进行了比较鉴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百部属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百部属(stemona Lour.)植物:直立百部S.sessilifolia(Miq.)Miq.,狭叶百部S.mairei(Levl.)Krause,蔓生百部S.japonica(Bl.)Miq.,大百部S.tuberosa Lour.,细花百部S.parviflora C.H.Wright的花粉形态作了比较观察,列出了检索表。并讨论了花粉形态对百部科分类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丹丹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80-4182
花椒是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nSieb.etZucc或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1],主产于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最著名的是四川花椒和陕西花椒,古代称前者为蜀椒,后者为秦椒,尤以蜀椒为上。  相似文献   

6.
合欢属 Albizzia系豆科含羞草亚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有 16种,大部分产于南部和西南部,其中最常见的有合欢 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楹树 Albizzia chinensis(Osb.)Merr,大叶合欢 Albizzia lebbeck(L.)Benth和白格 Albizzia Procera(L.)Benth等.  相似文献   

7.
胡颓子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颓子科植物共有3属8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地区和亚洲其他地区。该科植物含有挥发油、脂肪酸、生物碱、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许多植物还是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为推动我国胡颓子科植物资源的更深层次利用和开发,对我国拥有资源的胡颓子科沙棘属(H ipp ophae L.)和胡颓子属(E laeagnus L.)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做一综述,为本科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宋代《证类本草》记载7种和州产药材,经考证,干地黄为玄参科天目地黄Rehmannia chingii L.,茵陈蒿为菊科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a Thunb.,芎为伞形科藁本L.sinense Oliv.,蘼芜为伞形科藁本L.sinense Oliv.苗,当归为伞形科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Miq.)Maxim,牡丹为毛茛科凤丹Paeoniaostii,桔梗为桔梗科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  相似文献   

9.
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javanica(L.)Merr.Rhusjavanica L.的成熟种子。用于治疗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等。鉴于其日益广泛的临床应用及近年来对于鸦胆子化学成分、临床新用途的报道日益增多,本文对鸦胆子的传统用法及临床新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从番荔枝科植物金钩花(Pseuduvaria indochinensis Merr.)的茎皮中分离鉴定了4种生物碱成分,分别为:dehydroscoulerine, liriodenine, atheros-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香青藤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香青藤乙酸乙酯部位共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豆甾醇、肉桂酸苯乙酯、胡萝卜苷。结论 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香青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藏药小檗皮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来源小檗皮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小檗皮总生物碱在2.376~8.712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6.89%,RSD为1.08%。不同来源小檗皮药材的总生物碱含量在38.46~86.33 mg/g之间,平均含量为58.58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檗皮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需重视微观的病理生理变化。仝小林院士基于"态靶组方"理论,结合前期辨治高血压病经验,发展完善并构建了高血压病"三期五态"辨治方案,并从病理生理角度阐释"三期五态"的病机和辨治要点。"三期"即"病气血、病脉络、病脏腑",病理特点分别为脉挛急、脉僵硬和脏腑损。"五态"即壅态、水态、郁态、寒态、老态。壅以堵塞言,水以液体言,郁以情志言,寒以紧凝言,老以脉络病变言。同时提出不同"态"治疗的靶方、靶药:厚朴三物汤是治疗壅态的常用靶方,决明子、茺蔚子、生白术是常用靶药;当归芍药散、五苓散是治疗水态的靶方,茯苓、茺蔚子、益母草、车前子、葶苈子是治疗水态的靶药,尤其对于脉压差小者,茺蔚子、茯苓等有显著疗效;四逆散是治疗郁态的常用靶方,郁而化火加靶药夏枯草、钩藤、黄芩、菊花、生石决明;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是治疗寒态的常用靶方,葛根、桂枝、独活、羌活是治疗寒态靶药;莪术、三七、浙贝母、海藻、天麻、盐杜仲、怀牛膝是治疗老态的常用药物,其中天麻、盐杜仲、怀牛膝对脉压差大者有显著疗效,黄芪、鸡血藤、水蛭、土鳖虫是治疗老态补虚通络软管的靶药。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探讨Z成形术矫治上、下睑倒睫的临床效果.②方法 在倒睫相应的睑缘灰线设计一水平方向切口线,长度略长于倒睫范围,在相应的眼睑皮肤处设计一水平方向切口线,长度与灰线切口相同,两线分别作为Z字上、下两臂,其间距视倒睫范围和轻重而定,在两线间做一斜线,作为Z字中轴,两夹角大小可不完全一致.按设计线切开形成两舌形皮瓣,相互交叉换位,将带有睫毛的皮瓣移向远离睑缘方向,无睫毛的皮瓣移至睑缘处.③结果 本组41例患者(44眼),术后随诊6~12个月,倒睫矫治良好无复发,眼睑外形满意,瘢痕无外露,41例均无复发.④结论 Z成形术矫治局限性倒睫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细胞分裂蛋白质FtsZ(PgFtsZ)的GTPase活性的热稳定性,阐明PgFtsZ的生物化学特性,为牙周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alachite green assay法检测GTPase的活性,活性测定蛋白质为重组野生型PgFtsZ(WtPgFtsZ)和4种重组C末端缺失变异型PgFtsZ,即ZΔC01(C末端缺失73个氨基酸残基)、ZΔC02(C末端缺失128个氨基酸残基)、ZΔC03(C末端缺失177个氨基酸残基)和ZΔC04(C末端缺失233个氨基酸残基),各种PgFtsZ在未经处理时及煮沸加热处理5和10 min后检测GTPase的酶活力值。结果:重组ZΔC04 GTPase的活性在煮沸加热处理5和10 min时均比未加热处理时的酶活性增加(P<0.05),重组WtPgFtsZ、ZΔC01、ZΔC02和ZΔC03在煮沸加热处理5 min时GTPase的活性均较未煮沸加热处理时的活性增加(P<0.05),但进一步煮沸加热处理10 min时,其GTPase的活性与未加热处理时相似。结论:Pg FtsZ是一种耐热蛋白质,并且C末端缺失233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变异型ZΔC04表现出更强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维药唇香草中熊果酸(UA)和齐墩果酸(OA)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以及不同部位的唇香草中UA和OA的含量.方法 采用双波长扫描法,对点于硅胶G板的样品进行原位预处理,以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甲酸(20:5:8:0.1)为展开剂,测定波长为530 nm,参比波长为700 nm.结果 该法中的UA和OA分离效果较好,可被同时检识.采自新疆18个不同产地的唇香草中UA和O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4±0.41)和(2.82±0.89)mg/g;在相同年份5月初至月末的采收期UA和OA含量呈现春末到夏初期上升,其后下降;唇香草不同部位中UA和OA的含量为叶中最高,花次之,茎最低.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结果可为唇香草的优质资源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Anabasis aphylla. Method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silica gel column and Sephadex LH-20. Spectroscopic methods such as MS and NMR spectra were used for the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Results A new caffeate ester, named eicosyl-(Z)-caffeate (1), along with fourteen known compounds was isolated from the EtOAc part. Conclusion Compound 1 is a new compound and compounds 2?13 are isolated from the plants of Anabasis L.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梳理新密中医药文化资讯.方法:查古籍<密县志>、<山海经>、<本草纲目>、<新郑县志>、<河南通志>等并结合当地传说实地考查,搜寻中草药、医学家、药院药坊资讯并进行梳理.结果与结论:新密古籍、传说及实地遗存都有丰富的中医药信息.应是"岐黄文化重要发祥地".  相似文献   

19.
香加皮是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传统功能主治为祛风湿、强筋骨,近年来其抗肿瘤、抗慢性心衰等作用亦被认可。然而长期或大量服用香加皮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充分了解香加皮的化学成分谱,对全面理解香加皮致毒性的机制至关重要。目前已从香加皮中分离出近百个化学成分,但成分分类多样,且存在同物异名、结构名称混乱现象,均成为研究香加皮药效及毒性的一大障碍。本文对香加皮的94个化学成分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对其主要毒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香加皮的临床安全准确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