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重病人在ICU监护期间发生误吸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危重病人发生误吸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年 ̄2005年ICU留置胃管的84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发生呕吐22例,误吸10例。结论:留置胃管病人采取一些措施对防止误吸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引起误吸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优化进食环境、强化健康教育、进食体位的摆放和指导、进食时间的选择等护理措施。结果导致误吸的原因包括:留置鼻饲导管、进食姿势不正确、留置气管切开管、心理因素、搬运病人过程中体位、方法不当、意识水平下降、呼吸功能不全、陪护或护理人员方面、合并帕金森氏病。经过上述护理措施,52例恢复自主进食,7例仍停留有鼻胃管,未出现新发的误吸病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发现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的各种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可以预防或减少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预防误吸型胃管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预防误吸型胃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我院收住入院的急诊饱胃手术、神经内科脑卒中、ICU患者116例,术中、术后、住院期间均择期应用预防误吸型胃管。结果全组患者在应用预防误吸型胃管的各时间点均未发生误吸,有效率为100%。结论预防误吸型胃管能有效防止各种有误吸危险的病人的误吸。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老年重症鼻饲患者返流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呼吸科住院需要进行留置胃管鼻饲的老年病人1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强化护理,密切注意鼻胃管插入长度、固定方法、胃管内注食量和速度等。比较2组患者留置胃管7天后的食管返流和误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7天后食管返流和误吸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鼻饲的老年患者返流误吸发生的原因进行观察和预防,适当的改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误返流吸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期间脱管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8例住院期间发生留置胃管脱管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状况、意识状况、肢体活动、营养状况等方面的评定。结果:住院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期间因采取了有效措施,避免了脱管的发生。结论:加强对脑血管病的防治,重视对脱管危险因素的评估,妥善固定胃管,加强巡视,有助于预防脱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178-181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在胃肠内营养中发生误吸原因及其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我科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82 例肠内营养患者,将其分为误吸组和非误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胃管的留置深度、相关药物的使用及对其进行GCS 评分,找出与误吸相关的因素。结果 ①两组GCS 评分、护胃药物的使用、实际留置深度及胃管留置深度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 评分(β=-1.137,RR=0.321,P=0.001),胃管留置深度差值(β=-0.898,RR=0.407,P=0.000)为发生误吸的独立影响因素,GCS 评分越低,胃管留置深度差值越小,发生误吸的可能性越高。结论 误吸后肺炎的发生严重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系统的分析误吸发生的原因和提出护理对策对减少鼻饲患者误吸发生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石媛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78-178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病人留置胃管护理的效果,探寻便捷的胃管放置方法。方法选择本院收集的神经内科患者58例,分别进行常规胃管置管和便捷式胃管置管护理,对于置管和护理的过程进行统计。结果便捷式置管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次成功率达到96.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胃管置管是必要的,采用便捷的置管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从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为观察分析对象,并对其在进行鼻饲管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发生反流误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生反流患者占比10.0%,可疑反流6.7%,误吸5.0%;发生原因主要与患者体位、胃管粗细与插入深度、胃潴留等相关。结论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进行鼻饲护理中,容易发生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因而要找到其发生因素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预防留置胃管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须留置胃管鼻饲的499例患者为干预前组,给予常规鼻饲护理;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须留置胃管鼻饲的463例患者为干预后组,采取FMEA质量改进方法后的预防误吸措施。比较干预前后6项高风险失效模式的RPN值及吸入性肺炎、误吸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组误吸防范措施中6项高风险失效模式的RPN值均低于干预前组;干预后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组(P0.001)。结论:运用FMEA分析误吸发生的原因,实施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留置胃管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王丽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4,(8):1063-1063,107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胃管脱出的原因和相应对策。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发生的20例胃管脱出进行分析。结果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留置胃管情况,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胃管脱出的发生率。结论分析神经内科患者胃管脱出原因,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避免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发生误吸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61例昏迷行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的鼻饲饮食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误吸发生的原因。结果:组织结构衰老、功能减退及临床操作不当是造成老年危重患者误吸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误吸发生的原因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误吸的发生率。结论:高度重视评估老年危重患者存在的误吸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老年危重患者误吸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健康,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64例呼吸科患者留置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的临床资料。呼吸科鼻饲患者常见的护理风险有胃管脱出、胃管堵塞、鼻饲液反流及误吸及胃肠功能紊乱。通过对留置胃管鼻饲的护理风险的认识,在工作中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漏尿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留置尿管病人的循证护理措施。将神经内科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200例长期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组病人在循证护理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按常规方法进行对症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发生漏尿例数、控制率和漏尿减轻率方面结果。结果:干预组100例病人施行循证护理后,留置尿管病人发生漏尿例数明显减少,漏尿控制和减轻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留置尿管病人漏尿,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陈丽霞  杨小林  吴宏伟  马晓梅 《重庆医学》2011,40(10):1016-1017
目的 探讨预防误吸型胃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5例有潜在误吸危险的患者应用预防误吸型胃管,对该胃管的优点进行总结.结果 105例患者均未发生误吸,有效率为100%.结论 预防误吸型胃管在有潜在误吸危险患者中的应用具有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减少或避免脑出血患者误吸的常见原因,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神经内科135例脑出血病人的出血部位、吞咽功能障碍等方面做出病情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加强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防止脑出血病人误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135例脑出血病人中,除1例脑干出血引起舌后缀病人发生过呛咳外,其余均未发生误吸。结论:通过对脑出血病人出血部位、意识、吞咽功能障碍等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和陪护人员的防误吸健康教育,有利于防止脑出血病人发生误吸,能明显提高脑出血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外科ICU脑出血病人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68例外科ICU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肺部感染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68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患者有24例,感染率为35.3%。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意识障碍、年龄、留置胃管以及肺部疾病。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法越 《包头医学》2011,35(1):42-44
目的:通过总结住院患者留置胃管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询问法调查60例住院患者留置胃管后的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留置胃管后常发生口咽干燥、排痰不畅、鼻咽部粘膜损伤、恶心呕吐、活动受限、损伤仪表自尊等不良反应,误吸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却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应针对上述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其发生率,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舒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病房的重症患者鼻饲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该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带鼻饲48例的资料。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监测胃管深度;保证鼻饲的正确体位;严密监测胃残留量;鼻饲饮食时要适时、适量、适温,缓慢匀速;注意气套管气囊的护理;口咽部护理;注意翻身叩背的时间;重症患者为预防压疮,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鼻饲返流及误吸,并且记录病人发生误吸的次数。结果 45例未发生返流,3例发生返流,其中2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因返流并发吸入性肺炎。结论长期胃肠道营养支持是护理该类患者的一项主要措施,结合临床实践,正确留置鼻胃管和加强鼻饲护理,积极预防返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品管圈模式管理在降低神经内科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的同时, 能否降低护理成本, 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区实施品管圈模式管理前 (2015年7月至8月) 留置鼻胃管患者50例为对照组, 神经内科病区实施品管圈模式管理后 (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 留置鼻胃管患者51例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策拟定阶段, 加入循证护理方法, 拟定对策为系带鼻胃管固定方法.调查的内容包括:品管圈模式管理前后神经内科病区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留置鼻胃管的工作时数、留置鼻胃管的护理成本.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2组患者的留置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比较, 非计划拔管率由62.00%下降到17.65%;留置鼻胃管耗材费用比较, 每位留置鼻胃管患者耗材费用由 (11.81±9.08) 元/人下降至 (7.30±2.53) 元/人;留置鼻胃管护理用时比较, 每位留置鼻胃管患者护理用时由 (13.22±10.77) min/人下降到 (7.48±2.56) min/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品管圈管理降低了神经内科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 降低了护理成本, 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留置胃管患者护理的影响,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60例需鼻饲行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观察组应用循证步骤提出胃管固定、胃管长度及更换时间三个问题,检索有关文献、获取科学实证、选取最佳证据、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并评价,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应用留置鼻饲胃管过程中反流、呛咳或误吸、恶心、鼻腔黏膜异常、胃管阻塞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反流、呛咳或误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鼻腔黏膜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能使留置胃管患者护理效果更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