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涛  王鹏  董丽 《现代保健》2014,(31):55-57
目的:探讨PCR反向膜杂交法在CT、UU、NG三种性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86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分别采用PCR反向膜杂交法及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培养结果比较。结果:FQ—PCR检测CT、UU、NG阳性率高于培养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反向膜杂交法与培养法及FQ—PCR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R反向膜杂交法、FQ—PCR检测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R反向膜杂交法检测特异性高于FQ—P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R反向膜杂交法筛查CT、UU、NG准确,快速,且筛查特异性高于F0-PER,值得临床推广适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发性阴道炎患者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宫颈分泌物中NG,UU,CT的特异性DNA。结果412例阴道炎中检出三种病原体共185例,阳性率为44.9%。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178例,NG,UU,C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67%,61.62%,18.91%。混合感染7例,NG+UU2例,占1.08%,UU+CT5例,占2.70%。结论NG,UU,CT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病原体,应加强门诊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016年7月—2017年3月来上海某医院门诊就诊的10 67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NG)、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的感染分布情况。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0 67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分别或同时进行NG、CT和UU测定。结果 NG、CT和UU 3种病原体总检出率分别为1.47%、7.57%、71.27%,其中合并感染756例。检出率以21~30岁年龄段患者最高。在男性患者的样本中,CT的检出率为10.60%,UU的检出率为33.05%,NG的检出率为32.70%。在女性患者中,UU的检出率居首位,为72.16%,CT检出率为7.51%,NG检出率最低为0.89%。结论 UU和NG的检出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3种病原体检出的阳性样本数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检测中的效果对比分析,方便对EV71做出及时而有效的诊断,为该病快速鉴别诊断奠定基础。方法采用ELISA、荧光定量RT—PCR、RT—PCR3种方法对EV71病毒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分析,ELISA方法检出阳性18份,阳性率为11.32%;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出阳性53份,阳性率为33.33%;RT—PCR方法检出阳性51份,阳性率为32.08%。结论3种方法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更具优势,更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5.
泌尿生殖道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中6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感染状况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08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进行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淋球菌(NG)、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HSV)、梅毒螺旋体(TP)检测。结果2081份标本中有812份检出病原体,总检出率39.02%;其中CT检出250例(12.01%),UU检出449例(21.58%),NG检出194例(9.32%),HPV检出43例(2.07%),HSV检出48例(2.31%),TP检出15例(0.72%);UU和HPV的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而NG的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20.81%(169/812);21~40岁年龄段患者占总感染人数的81.28%。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中UU感染率最高,CT、NG感染率次之;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培养法在检测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65例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尿道分泌物、晨尿标本尿沉渣进行NG、UU、CT的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分别与其相应标本类型的培养法相比较。结果:尿道分泌物标本荧光PCR法检测NG、UU、CT的灵敏度大于尿沉渣标本的荧光PCR法,分泌物标本荧光PCR法检测NG、UU、CT的特异性小于尿沉渣标本的荧光PCR法。结论:在急性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的实验室诊断中,利用尿沉渣标本荧光定量PCR也是一种适用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能一次性检测出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所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方法 采用多重聚合酶联反应(PCR)检测60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并与传统方法及单一PCR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若以传统方法作为标准,多重PCR检测NG,CT,UU敏感性分别为100%,100%,92%,特异性分别为93.2%,93%,100%,与NG,CT及UU单一PCR的符合率均为100%,配对计数资料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多重PCR与传统方法检出NG,CT与UU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多重PCR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且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适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8.
张艳 《现代保健》2011,(18):116-117
目的探讨涂片、培养、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结核分枝杆菌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3例菌阴肺结核患者的BALF行涂片、培养、VQ—PCR同步检测。结果菌阴肺结核患者的BALF涂片、培养、FQ—PCR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21.9%、34.2%和60.3%,FQ—PCR法敏感度高且假阳性低(占2.2%)。结论BALF涂片和FQ—PCR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培养仍是目前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三种方法结合使用可提高菌阴肺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试剂在疑似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体中解脲支原体(UU)的检出效果。,方法对疑似NGU的患者,同步进行UU培养和UU—Ab金标免疫斑点法(金标法)检测。结果在287例疑似NGU的患者中,培养法UU阳性59例。阳性率20.56%,金标法UU—Ab阳性75例,阳性率26.1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种检测方法同时阳性22例,两种检测方法合计阳性112例,总阳性率为39.02%。结论单用任何一种方法检测均有18.46%和12.89%的患者漏检。临床实践中两种方法并用,方能提高检出率,避免造成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柳州地区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和淋球菌(NG)3种主要生殖系统疾病病原体的感染现状,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47 618例患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T、UU及NG 3种病原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病原体中,UU的阳性率最高(61.50%),NG和CT的阳性率均较低(3.29%、10.90%)。在不同性别中,女性患者CT、UU和NG的阳性率均高于男性患者(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均为15~20岁年龄组CT阳性率较高。男性患者各年龄组间UU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15~20岁年龄组UU阳性率较高。男性高NG阳性感染者主要集中于21~40岁年龄段,女性患者51岁以上年龄组NG阳性率较高。在女性患者中,诊断为生殖系统炎症或不孕症的患者CT、UU、NG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整体的平均检出率,体检、婚检女性人群3种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均接近于平均检出率。此外,CT在夏季的阳性检出率最高,而UU和NG各季节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UU、NG感染均与生殖系统疾病和不孕症密切相关,应注意个人防护及重视体检,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方法检测尿液巨细胞病毒在儿童CMV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应用FQ—PCR和ELISA法检测75例确诊或高度怀疑为CMV感染和25例对照儿童尿CMV—DNA和血清CMV—IgM,比较病毒DNA与血清抗体的平行性和敏感性。结果75例确诊或疑诊CMV活动性感染患儿中,检测到CMV—DNA65例;检测到CMV—IgM54例。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为77%,FQ—PCR和ELISA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和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Q~PCR法检测尿CMV—DNA对诊断活动性CMV感染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快速的实时荧光PCR方法(Q—PCR)并用于检测正常人群中脑膜炎奈瑟菌。方法采集成都市正常人群的咽拭子1008份,分别采用培养分离法和Q—PCR法检测Nm。绪果Q—PCR法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100%和100%,阴性预测值(NPV)为100.00%,阳性预测值13.09%,检出限为250du/ml体系,Q—PCR方法检出时间为3h,培养法阳性结果需时4d。Q—PCR技术检测1008份正常人群的咽拭子中NmDNA的阳性率为8.33%,培养法为1.09%。结论Q—PCR技术的灵敏度高于培养法,Q—PCR法具有灵敏、特异、经济、快速的特点,可用于疾病的快速诊断,特别适合正常人群的带菌率调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2120例患者共检出CT阳性196例(9.25%),男女分别占各组的7.42%和11.6%,UU阳性579例(27.3%),男女分别占各组的10.1%和49.7%,CT、UU同时检出阳性108例(5.09%)。结论 CT、UU是泌尿生殖道非淋感染较常见的两种病原体,FQ-PCR法可简便、快速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在诊断及动态观察非淋菌性生殖感染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台州地区门诊患者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对2016年台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疑似NUC门诊患者进行NG、UU和CT核酸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365例疑似NG门诊患者中,检出阳性患者127例,阳性率为9.30%;1 661例疑似UU门诊患者中,检出阳性患者676例,阳性率为40.70%;3 799例疑似CT门诊患者中,检出阳性患者417例,阳性率为10.98%。各年龄段阳性率不同,20岁~40岁阳性患者最多。混合感染中以UU+CT感染常见。结论台州地区门诊患者NUC感染率各不相同,其中UU感染率最高。男性易感染NG和CT,女性易感染UU。SAT技术在NG、UU和CT核酸检测中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捷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惠州市部分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和病原学分析,明确导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主要型别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惠州地区各大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为对象,采集患者发病1周内的咽拭子、肛拭子、粪便、脑脊液和疱疹液共计176份标本,采用Real—time PCR对患者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特异性核酸检测,同时运用CoxA16型和EV71型的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法进行平行核酸分型检测。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76份标本,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150份(85.2%),其中CoxA16、EV71病毒核酸阳性分别为93、34份,分别占肠道病毒感染阳性总份数的62.0%(93/150)、22.7%(34/150),另外NEV(非肠道病毒)占14.8%(26/176)。应用RT—PCR方法对Real-time PCR检测的150份肠道病毒阳性标本进行分型检测.分别检出EV71、CoxA16阳性33、91份,此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符合率达98%。总肠道病毒阳性病例数的男女比例为1.78:1(96/54),EV71阳性者中以3岁以下幼童为多,占58.8%(20/34)。结论所检测儿童手足口病标本中以CoxA16感染为主。RT-PCR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肠道病毒的特异性与准确性相当,而实时荧光定量PCR可用于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和临床病例的早期高通量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6.
李仕娟  李崇建 《现代保健》2010,(25):159-160
目的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孕前及孕中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检测,探讨受检者孕前及孕时感染HCMV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2例孕前妇女和620例产前孕妇均做HCMV检测,取宫颈分泌物标本用FQ—PCR法做HCMV—DNA检测,取血清标本用ELISA法做HCMV—IgM检测。结果302例孕前妇女宫颈分泌物标本HCMV—DNA阳性96例,血清标本HCMV—DNA阳性5例;620例产前孕妇宫颈分泌物标本HCMV—DNA阳性94例,血清标本HCMV—DNA阳性7例。可见用FQ—PCR法检测HCMV—DNA的阳性率远高于用ELISA法检测HCMV—IgM,ELISA法检测HCMV感染阳性率明显偏低,说明FQ—PCR法敏感性显著高于ELISA法。结论宫颈分泌物组和血清组有明显差异,运用FQ—PCR技术对孕前及孕时进行HCMV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核酸扩增结核杆菌DNh检测与抗酸杆菌涂片镜检两种方法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肺结核病例208例为结核组,同期36例非结核病患者作为非结核组,对两组患者晨起痰液进行核酸扩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erasechainreaction,PCR)和涂片抗酸杆菌镜检,对痰检结果阳性率进行,检验。结果208例结核病患者的痰液中,FQ—PCR法和涂片抗酸染色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51.92%和25.96%,FQ—PCR法痰检患者结核杆菌D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法,两种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48,p〈0.01):对两组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分析,两种方法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x2=2.35,p〉0.05),敏感性有统计学差异(J2=9.447,p〈0.01)。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临床上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吴海娟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2):2323-2325
目的 了解双重实时荧光PCR快速同时检测从业人员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效果.方法 采集从业人员肛拭子样本,用双重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沙门菌和志贺菌,检出的疑似阳性样本按国标法进行培养鉴定.结果 采用双重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共检测从业人员39 974人次,荧光PCR检测出沙门菌阳性41份,阳性率1.22‰,培养法检测出31份,阳性率为0.78‰,沙门菌荧光PCR检测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9.95%.荧光PCR检测出志贺菌10份,阳性率为0.25‰,培养法检测出3份,阳性率为0.08‰,志贺菌荧光PCR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9.98%.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要时间2h~ld.结论 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从业人员体检的快速诊断和肠道传染病的初筛,为肠道传染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石惠清 《职业与健康》2007,23(7):514-5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中HBcAg、HBeAg、HBV—DNA与乙肝病毒(HBV)复制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71例临床诊断为乙肝的病人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cAg、HBeAg及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结果171例乙肝病人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42.1%,HBV—DNA阳性检出率为48.0%,HBeAg阳性检出率为38.6%,HBeAg阳性病人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95.4%,HBVDNA阳性检出率为98.5%。PCR检测HBV—DNA阳性病人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87.2%。结论检测血清HBcAg与检测血清HBV—DNA具有高度地一致性,HBeAg和HBcAg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是灵敏度最高的判断HBV复制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宫颈炎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宫颈炎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分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DNA杂交技术对442例HPV临床可疑患者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6/18和6/11亚型。结果442例样本中,HPV感染者157例,阳性率35.52%,检出高危型HPV(HPV-16,18,31,33,35,45,52,53,56,58,59,66,68,73,83,MM4)84例,占感染病例数53.50%。检出低危型HPV(HPV-6、11、43)73例,占感染病例数的46.50%。38例样本中包括了2~4种亚型的混合感染。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为29.86%,与前种方法比较,漏诊率为5.66%。结论DNA杂交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可1次检测HPV多种亚型,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好,有利于对HPV多重感染的诊断,可作为宫颈癌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