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调查心理护理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11月首次在我院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住院的164名精神疾病患者,症状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82例,实施心理护理)和对照组(82例,一般护理)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调查,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给予心理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其SDSS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社会功能恢复良好.两组之间SDSS各因子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心理社会行为改善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6月共118例人院的流浪精神病患者,采用人院顺序编序,按单双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单数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双数为干预组,在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干预前后采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入院第3天、1周、3周的心理社会行为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激惹、焦虑忧郁、思维障碍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焦虑忧郁、缺乏活力、个人卫生等因子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文关怀理念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功能的完善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萍  高林平 《实用医技》2007,14(36):4931-493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普通病房和康复科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6例,研究组(康复科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普通病房患者)实行封闭式管理,进行一般治疗和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和一年后进行评定。结果:经康复训练一年后研究组患者的NOISE量表总分及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3个因子分明显高于入组时的分值,而激惹、精神病表现、退缩、抑郁4个因子分和BPRS总分则明显低于入组时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除抑郁因子外,NOSIE量表其余各因子分及总分和BPRS量表总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另外,研究组除NOSIE量表中因子精神病表现外,其余各因子分及NOSIE量表总分和BPRS量表总分自身对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改变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封闭式管理与混合式病房管理康复训练对精神疾病社会功能恢复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性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制的社会功能康复治疗表和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康复训练2个月后,观察组SDSS、NOSIE及社会功能各因素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混合式病房管理及康复训练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恢复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Orem自护模式在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6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精神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将Orem自护模式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采用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进行评分)、护士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NOSIE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护理前后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各评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rem自护理论可加快老年精神病患者症状的改善,降低社会功能缺陷的程度,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多元化的结构式的院内康复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维持期精神康复的影响。方法:我院两个科室各抽取40位药物维持治疗期精神病患者,一个试点科室(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启动全面康复的新理念,实施多元化的结构式的院内精神康复;另一科室(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传统工娱活动康复。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对两组患者分别于人组时和住院3个月进行评定。结果: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NOSIE量表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3因子分明显高于入组时的分值,而激惹、精神病表现、退缩、抑郁4因子分和BPRS分明显低于入组时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在精神病表现、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惹、迟滞、抑郁等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元化的结构式的精神康复疗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的改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直接影响到社会功能的恢复,更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回归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观疗法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等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内观治疗。治疗前后,采用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NOSIE)、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经内观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NOSIE的社会能力、兴趣分值较对照组明显提升,精神病表现有所下降;SDSS、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内观疗法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实践研究康复训练对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46例精神疾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施康复前,两组患者的NOSIE、SAPS、SANS评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给予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OSIE评分明显上升, SAPS、SANS评估结果则出现明显下降,但是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长期临床对照试验证实,给予恢复期的精神疾病患者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自身生活能力及基本社会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高复发、高致残的重性精神疾病,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仅有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且改善患者生活及社会功能的效果甚微,故早期、综合、全程管理患者,对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及社会功能、早日回归社会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石河子绿洲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和研究组(n=65),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对照组患者入组后给予常规诊疗模式干预,研究组患者入组后在常规诊疗模式干预基础上接受全病程管理模式干预,所有患者入组后持续观察12个月。于干预前及入组3、6、12个月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及用药依从性评估(仅限已出院患者),出院后评估复发率。疗效评估: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评估患者精神症状、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复发率(仅限已出院患者)评估临床疗效;以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评估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以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及PANSS、ADL、SDSS、MMAS-8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研究组6、12个月的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PANSS总分、SD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入组12个月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ADL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入组且出院后持续观察3、6、12个月时的患者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入组且出院后持续观察12个月时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病程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同时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黄河香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5):613-613,615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对住院1年以上的51例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生活技能、社会功能、文娱活动训练,健康教育指导。在训练前、3个月、6个月,分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自身对照效果评定。结果:训练后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PANSS分量表、总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IPR0s各因子分及总分值自身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讲究卫生、组织能力、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缓解精神疾病衰退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尚兰 《实用全科医学》2011,(8):1234-1234,1322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阅读疗法,对照组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一般的心理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入组8周时、入组16周时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社会功能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间MRSS、NOSIE-30、SD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8周时观察组MRSS、NOSIE-30、SDSS、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入组16周时观察组MRSS、NOSIE.30、SDSS、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阅读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肯定,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流浪精神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使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的病情改善情况,采用自制量表评估两组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关心和兴趣、卫生状况、社交能力、生活技能及工疗情况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积极因素及病情总估计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依从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改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为量化指标,对6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研究,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入组前后比较,ADL总分、躯体生活自理分量表分、日常生活能力分量表分有显著性差异,NOSIE病情总估计分、总积极因素分、总消极因素分、7个因子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应用在重症精神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进行社区康复护理的重症精神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社区康复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后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治疗前后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精神病患者给予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病人实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接收的64例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32例)使用康复治疗+综合护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SDSS评分在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S评分、NOSIE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衰退期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郭侠 《中国民康医学》2013,(20):82-82,125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同时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配合给予个性化心理调适、情感支持、生活关怀及健康宣教等人性化护理。两组分别于入组时、2周末和4厨末三个时间点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N-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两组人组时N-8PRS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实施相应护理后,观察组N—BPR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护理管理2周和4周后,两组SDSS总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明显增强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极大地改善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且配合作业疗法与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作对比观察,探讨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病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配合督促参加作业疗法,对照组40例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时间为半年,治疗结束后做半年随访.结果 以NOSIE-30、SDSS作为评分依据.结果 经半年作业疗法训练后,NOSIE评定结果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评分后,研究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患者的社会功能显著提高.结论 研究组采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配合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病的长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其远期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宋立枝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381-1382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康复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则行针对性康复治疗与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前与出院随访6个月后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康复组的BPRS SCL-90得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康复训练(包括心理干预、松弛干预、行为矫正干预、运动干预等),可以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及预后的效果,减少对患者本身及社会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对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70例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加施协同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生活技能、社交能力、卫生状况、兴趣、抑郁、迟缓、激怒、精神疾病与总消极因素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社会兴趣、卫生、社交能力与总积极因素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协同护理对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方法,以提高院外康复的效果。方法:将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出院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研究组)和非健康教育组(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除药物治疗外,接受1年系统的院外健康教育,对照组只用药物治疗。结果: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测评分,对照组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1年后两组间SDSS第1、5、6、9、10项及总分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从而降低复发率。结论:规范而延续的健康教育,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康复工作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