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吞咽障碍是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大约51%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主要是由于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球麻痹和/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球麻痹[2].吞咽障碍影响进食,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也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卒中致真(假)性球麻痹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艳萍  汤维波  李宏 《黑龙江医学》2001,25(12):941-941
急性脑卒中患者约 5 1%有吞咽障碍 ,主要是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球麻痹和 /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影响进食 ,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 ;也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危及生命。因此 ,提高对真 (假 )性球麻痹的护理水平 ,协助病人康复是非常必要的。本人自 1996 - 0 2~ 1999- 0 1对 4 6例真 (假 )性球麻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4 6例 ,其中 ,男 2 6例、女 2 0例 ,年龄 5 0~ 78岁。经CT证实脑出血 18例 ,脑梗死 2 8例。基底节及内囊…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假性延髓麻痹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性延髓麻痹(pseudobulbar paralysis,PBP)又称核上性唇-舌-咽麻痹、中枢性延髓麻痹,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综合征之一,常见于脑卒中的患者;因为延髓麻痹也称球麻痹,所以假性延髓麻痹也称为假性球麻痹[1]。PBP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其病变部位在双侧皮质或皮质延髓束。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的发生率很高约占40%~50%其主要是由于舌咽迷走,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球麻痹或双侧皮质脑干损害产生的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影响进食,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也可引起吸入性肺炎,危及生命,因此提高对吞咽障碍的护理水平协助康复非常必要的.作者自2000-01~2004-07对17例吞咽障碍病人进行训练,并配合穴位按摩,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158-1159
<正>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1%~73%[1]。主要是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球麻痹和/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球麻痹[2]。主要表现为进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甚至误咽误吸,轻者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重者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3]。脑卒中吞咽障碍目前尚无药物治疗,通常采用康复作为治疗手段。现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邱雁飞 《华夏医学》2004,17(5):691-692
摄食一吞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球麻痹和/或双侧皮质脑干束产生的假性球麻痹。若得不到及时的早期康复护理,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也可引发吸人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对意识清楚的吞咽障碍患者必须尽早进行康复护理,改善其摄食一吞咽功能,以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加机体抵抗力,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梗塞致急性假性球麻痹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5例脑梗塞致急性假性球麻痹临床分析。其中14例呈完全性假性球麻痹,表现为双侧面—咽—吞—咀嚼肌麻痹伴肢体瘫痪;11例呈不全性假性球麻痹。全部病例MRI和(或)CT检查,均有双侧大脑半球梗塞,病灶分布于内囊膝部及后肢,放射冠前部、额叶皮质下等。完全性假性球麻痹预后较差;不全性假性球麻痹中6例既往无脑梗塞史。提示无症状梗塞在急性假性球麻痹发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长期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是双侧脑梗塞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球麻痹主要是指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9、10对脑神经)从延髓发出,有共同的起始核,又有密切的周围通路。临床上常同时受累,出现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等软腭、咽喉肌麻痹的症状,称为延髓麻痹。如球麻痹的位置在一侧或双侧舌咽、迷走神经运动核、神经根或神经干,则称之为真性球麻痹。如果由于双侧额叶运动神经皮质或皮质延髓束受损伤引起的球麻痹症状则称之为假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症状与球麻痹相似,但讲话困难比吞咽困难更明显,讲话缓慢而带鼻音,咽反射存在,常伴有强哭强笑等情感反应,掌领反射与吸吮反射阳性以及椎体束病征等。  相似文献   

9.
延髓麻痹也称为球麻痹,是由于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及核的下运动神经病变以及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导致喉肌和舌肌麻痹的综合征.表现为声音嘶哑、饮水反呛、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可分为真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和肌源性球麻痹,分别常见于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血管病和重症肌无力。为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热量和营养,鼻饲成了患者摄入营养的主要方式。为提高患者家属的鼻饲饮食知识,减少鼻饲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保证出院患者鼻饲饮食的正常摄入,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84例延髓麻痹患者以书面形式进行床旁护理宣教,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胡明  张祥建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1):1816-1816
延髓麻痹又称球麻痹,表现为声嘶、饮水发呛、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一组症状。根据损害部位的不同,细分为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二者有不同的伴随症状(见表1)。  相似文献   

11.
脑梗塞所致的假性球麻痹是由于脑梗塞导致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引起的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为了对穴位注射治疗脑梗塞后假性球麻痹有效性作出评价,笔者于2004年1月~2006年5月在一般治疗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病假性球麻痹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性球麻痹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病,系因双侧大脑皮层及皮质脑干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以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发呛和构音障碍等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其中以吞咽困难危害最大,临床上患者十分痛苦,难以正常饮食.假性球麻痹之吞咽困难,属中医喑痱、类噎嗝范畴,以吞咽困难或吞咽功能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指征.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笔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假性球麻痹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多由于双侧大脑半球梗死损害双侧皮质脑干束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呛咳、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虽然中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目前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开窍利咽疗法治疗该病获得良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性球麻痹是脑血管病的严重症状之一 ,一般发生在皮质至脑干之间任何部位的脑出血、脑梗塞 ,并影响到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的功能 ,可以引起假性球麻痹 ,其原因为后组颅神经的上运动神经元联络中断。主要症状为 :言语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强哭强笑等。假性球麻痹有别于真性球麻痹 ,真性球麻痹病位在延髓 ,除其双侧病变的症状与假性球麻痹基本相同外 ,还会出现舌肌萎缩、肌束颤动、电变性反应等 ,预后多不良。本文采用针刺的方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 2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2 1例 ,男 12例 …  相似文献   

15.
内关穴封闭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8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因脑血管病(以脑卒中为主)导致的假性球麻痹是常见病、多发病。原因多由脑卒中或一次性脑干卒中导致双侧皮层延髓束受损,造成支配咽喉部肌群运动的疑核及支配舌肌的舌下运动神经核而出现核上性损害所致。假性球麻痹(Pseudo-bu lbar paralysis)又称上运动神经元延髓麻痹及进行性痉挛性延髓瘫痪症,这是1种综合征,该综合征是脑血管病(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因饮水呛咳导致肺部感染使病情加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收集这类病例应用双侧内关穴封闭法治疗此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33例综合疗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患者由于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障碍,可以影响患者进食,引起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甚至可以引起吸人性肺炎,严重时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作者对脑卒中后意识尚清楚但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刺和吞咽功能训练配合药物治疗,以期重建吞咽功能,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迎之 《中外医疗》2010,29(25):144-144
假性球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中枢性麻痹、核上性唇-舌-咽麻痹。脑梗死是引起急性球麻痹最常见的原因[1]。其病变部位常位于内囊,主要是因为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出现的后组颅神经的核上性麻痹。假性球麻痹可导致病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做好心理护理及有重点的针对吞咽困难所采取的鼻饲、喂食的护理和吞咽肌训练,加强呼吸道护理和其他基础护理,对疾病的转归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报告25例脑梗塞致急性假性球麻痹临床分析,其中14例呈完全性假性球麻痹,表现为双侧面-咽-吞-咀嚼肌麻痹伴肢体瘫痪;11例呈不全性假性球麻痹。全部病例MRI和CT检查,均有双侧大脑半球梗塞,病灶分布于内囊膝部及后肢,放射丧部,额叶皮质下等。  相似文献   

19.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延髓性麻痹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双侧大脑皮质或脑干束损伤产生的假性球麻痹所致.其发生率占急性脑卒中患者的44.7%.吞咽障碍患者不同程度上存 在食物误吸或饮水呛咳,可导致窒息、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 5 1 %有吞咽障碍 ,主要是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延髓麻痹和 /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麻痹。由于病人在脑卒中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进食障碍 ,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自 1 999年 1 0月 - 2 0 0 2年 1 0月 ,我们针对 5 2例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康复护理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32例、女 2 0例 ,年龄4 2 - 86岁。经 CT证实脑出血 1 6例 ,脑梗塞 36例。基底节及内囊病变引起的假性延髓麻痹 38例 ,脑干病变引起的真性延髓麻痹 1 4例。 4 6例于入院 4 8小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