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肠炎Ⅰ号方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指标IL-8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肠炎Ⅰ号方保留灌肠灌肠;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栓塞肛;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血清中IL-8含量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肠镜下黏膜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肠炎Ⅰ号方保留灌肠具有调节免疫作用,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直肠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脾胃培源灌肠方治疗脾气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8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治疗组予以脾胃培源灌肠方灌肠加上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皆为6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70.8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中医临床症状缓解率、内镜下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血管模糊缓解率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上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内镜下肠黏膜糜烂、溃疡、颗粒样改变缓解率上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脾胃培源灌肠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脾气虚弱型UC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白头翁汤保留灌肠与美沙拉秦栓纳肛治疗轻、中度湿热壅滞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77例收治患者随机分为2组,白头翁汤组32例,美沙拉嗪组30例,脱落病例15例,白头翁汤组保留灌肠治疗,美沙拉嗪组予以栓剂纳肛治疗,两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肠镜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白头翁汤组有效率为93.8%,美沙拉嗪组为96.7%,2组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无明显差别(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可作为美沙拉嗪替代药物治疗,适合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观察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及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各30例。治疗持续6周,对临床有效病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肠镜下黏膜疗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愈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δ阿片受体(DOR)、β-抑制蛋白1(β-arrestin1)、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愈灌肠方组和美沙拉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采用5%TNBS灌肠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肠愈灌肠方组、美沙拉嗪组分别予肠愈灌肠方药液和美沙拉嗪悬浊液灌肠,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肠,连续15d,第16d处死大鼠,取结肠标本。分别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NF-α、T GF-β1及DOR、β-arrestin1、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精神萎靡,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及便血,造模3d后DAI评分高于正常组(P0.01),大鼠结肠肠管变粗、肠壁增厚,黏膜水肿、充血。肠愈灌肠方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结肠炎症损伤,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抑炎因子TGF-β1显著降低(P0.01),炎症因子TNF-α及DOR、β-arrestin1、Bcl-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肠愈灌肠方组与美沙拉嗪组抑炎因子TGFβ1明显升高(P0.01),炎症因子TNF-α及DOR、β-arrestin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但肠愈灌肠方组和美沙拉嗪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抑炎因子TGF-β1减少,炎症因子TNF-α及DOR、β-arrestin1、Bcl-2的表达升高,炎症相关因子及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展过程,肠愈灌肠方对其改善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该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观察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将病例分为治疗组(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及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各30例。治疗持续6周,对临床有效病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0.0%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肠镜下黏膜疗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结肠宁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4例,治疗组以结肠宁汤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对照组以美沙拉嗪灌肠液配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2.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肠宁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片口服联合蒙脱石散灌肠治疗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56例UC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蒙脱石散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美沙拉嗪片口服联合蒙脱石散灌肠治疗老年UC,结合有效的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40例肝郁脾虚型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组在美沙拉嗪肠溶片的基础上加服痛泻要方,疗程8周。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中医症候评分、肠镜、黏膜组织学检查、炎症因子、凝血指标检测和焦虑抑郁量表评价,进行肠镜评分、黏膜组织学评价,评估临床疗效、疾病活动度及心理状态,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疾病活动度、肠镜评分、黏膜组织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CRP、凝血指标CRP、PT、FBG、D-D和焦虑、抑郁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痛泻要方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可以减轻肝郁脾虚型UC患者的症状,加快黏膜修复,临床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11.
张惠玲  杨玉杰  赵金媛 《护理研究》2014,(10):3672-367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1.0 g,3次/d;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每晚睡前1次;8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19例(44.2%)、总有效率9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例(20.9%)和69.8% (P<0.05).结论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肠道植管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9月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美沙拉嗪,试验组采用中药经内镜肠道植管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中药传统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改良Mayo评分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试验组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改善率为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经内镜肠道植管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清肠化湿灌肠方直肠滴入治疗激素抵抗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HRUC)疗效。方法 70例HRUC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肠化湿灌肠方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双歧杆菌、肠球菌及乳酸杆菌)、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治疗后,2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肠球菌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肠化湿灌肠方中药直肠滴入治疗HRUC疗效确切,可显著提升肠道内双歧杆菌、肠球菌及乳酸杆菌含量,降低IL-6、IL-8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味方与美沙拉嗪栓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安徽省中医院肛肠二科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接诊的6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为2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味方(朝夕互补方)口服配合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的腹痛、腹泻、腰膝酸软、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Baron肠镜黏膜组织学评分、炎症水平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有效率为93.3%,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除腹痛外,其余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Baron肠镜黏膜组织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白介素-10(IL-10)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和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味方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调肝运脾法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诊治的200例IBS-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调肝运脾法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疗效、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51. 00%vs 35. 00%,P=0. 022)、总有效率(98. 00%vs 81. 00%,P=0. 000)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IBS-SSS评分由(261. 04±76. 08)降到(122. 81±13. 81),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0),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 000);观察组治疗后除自体意象外IBS-QOL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 01),且IBS-QOL所有维度评分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 01)。结论调肝运脾法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IBS-D效果优于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头翁汤内服与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愈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服用美沙拉秦缓释颗粒进行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内服、保留灌肠白头翁汤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aron、Mayo评分均下降,但对照组降低程度低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10水平均升高、TNF-α水平均降低,但对照组改善程度差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白头翁汤内服与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活血愈肠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红细胞沉降率(ES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活血愈肠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IGF-1水平及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SR水平低于治疗前,IGF-1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ESR水平低于对照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痛、腹泻,大便伴脓血,里急后重,小便黄浊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38/39),显著高于对照组73.17%(3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3,P=0.002<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分析表(IBD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45>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活血愈肠汤灌治疗肠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ESR、IGF-1水平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口服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方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凝血指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凝血指标情况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清溃愈疡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肠道屏障功能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10例湿热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美沙拉嗪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35例、联合益生菌组(采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3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