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分别采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干预前及干预后的评分。结果:两组SCL-90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分阶段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喂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洼田试验评定患者吞咽功能,并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吞咽功能I~II级患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40例随机分为tDC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吞咽训练的基础上,t DCS组患者给予健侧吞咽运动皮质1.5 mA阳极电流刺激,而对照组给予假性电流刺激。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MMASA量表评分和FOIS吞咽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MMASA量表和FOIS吞咽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t DCS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t DCS联合吞咽训练比单独吞咽训练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照组给予喂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摄食-吞咽功能等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认知障碍及抑郁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13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8例,2组均行基础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还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应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功能、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前2组吞咽功能评分、MMSE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MMSE评分提高(P0.05),HAMD评分下降(P0.05),联合组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地改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认知障碍及抑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访视在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访视。对比2组患者吞咽能力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4周和8周,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访视,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功能训练辅以营养干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均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辅以全营养型个体化营养干预治疗,治疗前、后均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并检查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Hb)、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TP、ALB、Hb较治疗前及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较治疗前及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训练辅以营养干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更系统化、科学化,是提高康复效果,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关利窍针刺疗法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效果。方法选取某院85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进行吞咽障碍治疗仪干预,观察组43例实施通关利窍针刺疗法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吞咽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5%(37/43),高于对照组的64.29%(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个疗程后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法(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通关利窍针刺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于进展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1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吞咽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进展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提升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1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而干预组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干预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提升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将80例RA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方法进行2周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评分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RA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训练结合间歇经口管饲法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64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康复训练结合留置鼻饲管法,观察组采用任务导向训练结合间歇经口管饲法,观察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干预前、干预后4周吞咽功能评分、营养状况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75.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中文版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上述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9.38%,与对照组31.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任务导向训练结合间歇经口管饲法,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青年人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心理疏导模式的效果。方法:青年人脑卒中患者70例纳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疏导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心理疏导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的情绪进行评估;治疗14 d后,以调查问卷形式对2组的就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治疗前,2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心理疏导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就医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心理疏导组的就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受心理疏导的青年人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显著缓解,治疗和康复的积极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抽签法选择某院2017年5月至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吞咽功能障碍。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干预,包括营养管理、口腔运动训练、口腔感觉训练、球囊扩张干预等。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针灸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1~3级患者比例为73.3%,对照组1~3级患者比例为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吞咽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对改善吞咽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胆囊切除手术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卧床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实际镇痛用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显著改善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促进术后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治疗性沟通系统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系统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护理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华英  陈亚蓉  张怡 《中国康复》2019,34(2):87-89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及康复功能训练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9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及康复功能训练,入组时、出院3个月后采用Zung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出院3个月后采用烧伤健康专用量表(BSHS-A)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2组康复效果。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入组时及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疤痕增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关系和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及康复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1例。初次就诊时,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1个月后,再次评价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情况,并和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2~8月10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9月~2020年3月100例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与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 干预3个月,两组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调节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ES-420功能障碍低频脉冲治疗仪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训练,治疗组使用ES-420功能障碍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并配合吞咽训练.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76%,对照组为6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ES-420功能障碍低频脉冲治疗仪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