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人,男,18岁,新兵。2005年1月20日上午在5km长跑后出现酱油色尿,并觉乏力,四肢酸软,伴轻度头昏,无外伤史。实验室检查:尿液外观呈酱油色,酸性,比重1.06,隐血试验( ),蛋白( ),红细胞0~2个。白细胞<1。血常规、出血凝血时间、肝功正常。入伍后参加一般训练活动正常,先后参加3次5km长跑后均出现酱油色尿。排除饮食、药物因素引起的血红蛋白尿。诊断:运动性血红蛋白尿。此后,不再参加长跑训练或激烈运动,也未再出现血红蛋白尿。讨论运动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少见的运动后暂时性血管内溶血,主要表现为尿液血红蛋白增加,其他检查正常,一般发…  相似文献   

2.
谢先明  李炎明 《武警医学》1995,6(4):243-244
6种军事训练科目致血尿和蛋白尿的实验分析武警广西总队医院外科谢先明,李炎明,叶云芳(南宁530003)为进一步了解部队训练科目致尿异常情况,我们对6种最常规训练科目完成训练后分别行尿红细胞及蛋白检查并对照分析。认为运动性血尿、蛋白尿的发生与5km越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高强度军事训练对肾脏组织的损伤作用,为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致肾脏损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400名守礁官兵按入伍时间及训练环境分为4组(高温高湿新兵组、高温高湿老兵组、常温常湿新兵组、常温常湿老兵组),进行10 km武装越野训练,在训练前后留尿标本进行尿液常规检查.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水解酶(NAG)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肌苷(Cr)及尿素氮(BUN),并对各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温高湿新兵组训练后尿量为(25.2±8.5) ml,明显少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阳性率13%,血红蛋白尿阳性率17%,蛋白尿阳性率68%,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水解酶/肌酐异常率84%,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异常率89%,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训练前后Cr、BUN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对官兵肾脏的影响较大,对新兵的影响更明显,老兵表现出较好的热耐受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尚冬梅  马燕  郑磊朋  刘洋 《武警医学》2017,28(4):329-331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中运动性猝死高危人员的初步筛查方法。方法 先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从某部拟参加5 km越野训练的460名官兵中筛选出心血管高危人员进入高危组,从无高危因素的官兵中按照年龄匹配原则随机选择同样例数人员进入正常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官兵5 km越野前后(训练前30 min,训练后10 min)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共有44名为心血管高危人员,其中确诊1名高血压,1名疑似冠心病人员,不适宜再参加5 km越野活动,予以剔除。剩余的42名作为高危组,选择4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动前,高危组异常心电图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异常心电图比例分别为33.33%和0;运动后高危组出现异常心电图的比例更高于对照组,异常心电图比例分别为52.38%和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再利用心电图筛查军事训练中运动性猝死高危人员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老兵参加100m、3km跑步训练前后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刚入伍新兵及军龄≥2年老兵各40例,分别测定静息状态(跑步前),100m及3km跑步训练后不同时间点的HR和SaO2。结果:老兵组跑步训练前HR显著低于新兵组(P〈0.01),SaO2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m跑步训练后不同时间点新兵组HR显著高于老兵组(P〈0.05,P〈0.01),SaO2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3km跑步训练后不同时间点新兵组HR显著高于老兵组(P〈0.05,P〈0.01),SaO2老兵组跑步训练后3、6min显著高于新兵组(P〈0.01)。结论:新兵对高强度军事训练适应性较差,应采取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伟广 《人民军医》2009,(3):171-171
2002年2月-2008年5月,我们采用针灸治疗军事训练致胫骨结节骨骺炎51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51例均为男性士兵;年龄17-19岁。左侧19例,右侧30例,双侧2例。病程1.5个月~4年。均有明确训练损伤史,致伤项目包括400m障碍、5km越野、战术训练、军事体育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海军部队高强度军事训练后肾脏损伤的发生情况。方法受试对象为1320名进行5km武装越野跑的海军部队官兵,其中新兵568人,老兵752人。训练完成后即刻留取尿液,以干化学法进行蛋白尿及血红蛋白检测;尿液离心后行红细胞镜检;ELISA法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水解酶(NAG)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以酶偶联法测定血肌酸激酶(CK)水平,以CK≥950U/L作为横纹肌溶解症诊断标准。结果训练后总体血尿发生率为2.1%,血红蛋白尿发生率为7.4%,蛋白尿阳性率为44%,尿NAG异常率为57.1%,尿RBP异常率为57.3%,且新兵均高于老兵(P〈0.05);各检测项目训练结束24h后80%左右的官兵上述指标恢复正常,训练结束48h后90%左右恢复正常;以上指标复合异常(即至少有一项异常)发生率为78.2%。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为0.3%,无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结论海军部队高强度军事训练后肾脏损伤发生率较高,且新、老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极少数官兵可发生横纹肌溶解症。  相似文献   

8.
简明  罗俊卿  吴晓光  蒋桂秀  刘阳 《人民军医》2013,(11):1280-1281
目的:调查了解武警某部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择2009--2012年在某武警总队医院住院的军事训练伤329例,汇总其相关资料,分析具体发生情况及相关引发因素。结果:329例中,骨折108例、关节损伤98例、软组织损伤89例、其他损伤34例;骨折和关节损伤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新兵较老兵易发生骨折,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较易受伤;致伤训练项目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400m障碍、5km越野和擒拿格斗。结论:武警军事训练伤呈多发态势,须进一步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袁成海 《人民军医》2002,45(2):119-119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2 0岁 ,新兵。 2 0 0 1年 2月 13日上午长跑 5km后出现酱油色尿 ,并觉乏力 ,四肢酸软 ,伴轻度头昏。无外伤史。实验室检查 :尿液外观呈酱油色 ,酸性 ,比重 1 0 6,隐血试验 ( ) ,蛋白 ( ) ,红细胞 0 2 ,白细胞 <1。血常规、出血凝血时间、肝功正常。入伍后参加一般训练活动正常 ,先后参加 3次 5km长跑后均出现酱油色尿 ,尿常规及实验室检查如上。排除饮食、药物因素引起的血尿。诊断 :运动性血红蛋白尿。此后 ,不再参加长跑训练或激烈运动 ,也未再出现血压尿。2 讨 论运动性血红蛋白尿 ,是一种少见的运动后暂时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氧暴露对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大鼠血清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大鼠运动性低血红蛋白模型,人工常压低氧环境下(14·5%O2)分别采用每天1h、2h、和(1+1)h三种暴露方式进行恢复,3周后测定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大鼠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的变化。结果:1h、2h和(1+1)h三种低氧暴露方式均能使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大鼠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和总铁结合力显著升高(P<0·05,P<0·01),而血清转铁蛋白则显著下降(P<0·05);三种低氧暴露方式之间,除(1+1)h低氧暴露恢复组总铁结合力显著高于1h低氧暴露恢复组(P<0·01)外,其他未见显著差异。结果提示:低氧暴露可促进血清铁代谢,使体内储存铁增加,有利于运动性低血红蛋白恢复。  相似文献   

11.
1997-01~1999-04我院收治军事训练伤109例,其中新兵训练伤78例,高达76.6%,并有逐年上升趋势。为了降低训练伤发病率,提高部队军事训练质量,也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现就其伤情特点和致伤因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78例均为男性新兵,年龄17~21岁,平均18.3岁,高中文化程度占42.3%,初中占57.7%,城镇兵占80.8%,独生子女占51.3%.受伤时间于接受训练8周内占80.3%。1.2 受伤原因 双杠12例,占15.4%;单杠19例,占24.4%;跳马5例,占6.4%;跳远6例,占7.7%;投弹5例,占6.4%;射击3例,占3.8%;战术4例,占5.1%;俯卧撑3例,占3.8%;400m障碍12例,占15.4%;5km越野9例,占11.5%。  相似文献   

12.
5km越野训练导致急性脑缺氧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新兵 5km越野后急性脑缺氧综合征的病情特点 ,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 2 0 0 1年 12月— 2 0 0 3年 12月 ,某部新兵5km越野训练中发生急性脑缺氧综合征 3 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 2例中 5例为过度疲劳后参加训练 ,4例训练前未作准备活动 ,6例由他人搀扶强行到达终点 ,3例为带病训练 ,7例为到达终点静坐后突然起立发病 ;临床表现为四肢软瘫者 10人次 ,四肢抽搐或四肢僵直者 16人次 ,木呆、烦躁等精神症状者 17人次 ,合并颜面部擦伤者 9例 ,头皮血肿 4例 ,头皮裂伤 3例 ,肩部擦伤 2例。结论  5km越野发生急性脑缺氧综合征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可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P糖蛋白 (P gp)对X射线诱导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 (ΔΨm)的影响。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率和ΔΨm的动态变化。结果 P gp功能抑制组细胞在X射线照射后 6、12、2 4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2 5 5 3%± 2 85 % ,30 4 3%± 2 2 1%和39 0 3%± 2 6 0 % ;对照组分别是 16 13%± 1 16 % ,2 1 73%± 1 31%和 2 7 5 3%± 2 5 5 %。抑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在X射线照射后 6、12、2 4hP gp抑制组和对照组细胞ΔΨm平均荧光强度 (MIF)均较照射前降低 ,但P gp抑制组各时间点ΔΨmMIF值较对照组细胞下降更显著 (P <0 0 1)。结论 P糖蛋白对X射线诱导凋亡具有显著抑制效应 ,其机理可能和其稳定的ΔΨm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4 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成 3组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 (Ⅰ组 ) 17例 ,肝动脉灌注化疗 (Ⅱ组 ) 16例 ,门静脉灌注化疗 (Ⅲ组 ) 15例。术后 2周开始化疗 ,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 (5 FU) 5 0 0mg/m2 丝裂霉素 (MMC) 4mg/m2 表阿霉素 (EPI) 6 0mg/m2 ,每周 1次 ,2~ 3次为 1个疗程。 3组化疗方案的剂量、频次均相同。结果 肝转移灶治疗有效率 (CR PR) :Ⅰ组为 76 5 % ,Ⅱ组为 6 2 5 % ,Ⅲ组为 4 6 7% ,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患者 0 5、1、2年生存率Ⅰ组为 10 0 %、82 4 %和 5 2 9% ,Ⅱ组为 87 5 %、6 2 5 %和 4 3 7% ,Ⅲ组为93 3%、6 0 %和 33 3% ,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3组患者均无严重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结论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可使局部药物达较高浓度 ,分布更均匀 ,是治疗和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方法 ,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或门静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5.
超选择大剂量碘化油栓塞原发巨块型肝癌(附5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选择大剂量碘化油栓塞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回顾分析行超选择大剂量碘化油栓塞原发性巨块型肝癌5 3例,碘化油用量15~5 5ml。选取同期行常规剂量碘化油治疗的巨块型肝癌6 0例作为对照,碘化油用量2~15ml。分析两组术前术后病灶大小变化、肝功能变化、并发症、近期有效率及生存率。结果:大剂量组近期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肝功能指标较常规剂量组增高,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剂量组相当。大剂量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 .79%、39.6 2 %、2 2 .6 4 % ;而常规剂量组分别为:5 3.33%、16 .6 7%、12 .5 0 %。结论:超选择大剂量碘化油栓塞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较常规剂量组虽疗效有明显提高,肝功能损害亦同时有所加重,但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和探讨尿中自由基水平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研究了大强度运动训练、极限运动负荷和周期性训练中尿中过氧化脂质的变化。结果发现 :(1)大强度运动训练后 ,尿中过氧化脂质明显增加 (p<0 .0 5 ) ,且与血红蛋白、血尿素氮水平明显相关 (p <0 0 1) ;(2 )极限负荷运动后尿中过氧化脂质明显增加 (p <0 0 5 ) ,4小时后继续升高 (p <0 0 1) ,2 4小时尚不能完全恢复 (p <0 0 5 ) ,血中睾酮、游离睾酮和 17羟孕酮在运动后 2 4小时明显降低 (p <0 0 1) ;(3)在周期性运动训练中 ,随着运动量的增加 ,尿中过氧化脂质水平明显增加 (p <0 0 5 ) ,而血中激素水平则明显下降 (p<0 0 5 ) ;(4)在运动训练中 ,当尿中过氧化脂质水平大于 7μmol/l,血尿素氮大于 2 0mg/dl时 ,运动员自我感觉十分疲劳 ,需要进行调整。研究表明尿中过氧化脂质水平与运动性疲劳密切相关 ,可以作为机能评定的指标 ,用于指导和监控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7.
装甲步兵某部春训期间训练科目与训练伤的分布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装甲步兵在春季共同科目训练期间,训练科目与训练伤之间关系和分布特征。方法由驻军医院骨科医师和部队医务人员组成训练伤调查医疗组,采取逐一询问,以及查阅训练期间营、团卫生部门医疗登记。结果春训期间训练伤共发生78例,占参训人员的5·7%,400m障碍和5km越野发生训练伤占48·7%和39·7%。结论装甲步兵春训期间,在训练科目中400m障碍和5km越野发生训练伤率高,训练伤种类以四肢关节损伤和疲劳性骨折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 km越野训练所致尿隐血与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调整部队军事越野训练的强度,以减少训练伤。方法对驻军某部148名战士,于3 km越野训练后,在30 min内采集尿样,对现场通过干化学法尿常规检测和隐血异常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分析。结果 148名战士中尿常规异常者54例,占36.5%;其中隐血异常者25例,占总数的16.9%,占尿异常样本量的46.3%,隐血异常者尿微量白蛋白定量阳性23例,占92%,两者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3 km越野训练致肾损害时,尿隐血与微量白蛋白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前者同样能够及时反映肾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螺旋CT Pinpoint立体定位激光导引系统与普通CT在引导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组共 112例经螺旋或常规CT难以确诊的胸、腹部局限性肿块患者 (每组5 6例 ) ,分别在Pinpoint立体定位系统或常规CT导引设备下行穿刺取活检 ,将其 1次进针成功率、重复穿刺率及穿刺精确度分级进行 χ2 检验和Ridit等级对照研究。结果 立体定位组 1次进针成功率为 6 6 0 7% (37/5 6 ) ,普通CT组为 35 71% (2 0 /5 6 ) (χ2 =10 3,P <0 0 0 5 )。重复进针率立体定位组为12 5 0 % (7/5 6 ) ,普通CT组为 30 36 % (17/5 6 ) (χ2 =5 3,P <0 0 2 5 )。穿刺精确度的Ridit对照研究结果为 ,∑f1R =2 2 94 ,∑f2 R =31 35 ,R1=0 4 0 96 (立体定位组 ) ,R2 =0 5 5 98(普通CT组 ) (U =3 2 4 >1 96 ,P <0 0 5 ) ,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Pinpoint三维立体激光定位系统是 1种超选择性无辐射性导引技术 ,能有效地增加穿刺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同时对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等方面比普通CT更具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奥德金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神经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奥德金对急性脑血管病神经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德金 ,剂量为 15~ 2 0ml加 5 %葡萄糖液 2 5 0ml中静滴 ,1次 /天 ,连续 14天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胞磷胆碱 5 0 0~ 10 0 0mg加入 5 %葡萄糖液 2 5 0ml中静滴 ,1次 /天 ,连续 14天。 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减少 ,观察组治疗后减少 6 5 % ,而对照组治疗后减少 5 1% ,两组比较 ,(P <0 0 5 )。结论 :奥德金是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偏瘫、感觉障碍及各种神经功能障碍的生物类新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