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能否增强膀胱癌5637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RAIL(0、10、20、40、60、100 ng/mL)和二甲双胍(10 mM)联合用药对膀胱癌563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二甲双胍对TRAIL诱导5637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二甲双胍和/或TRAIL干预5637细胞24小时后对caspase-8、caspase-3、PARP、DR4、DR5和c-FLIPL表达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可增强TRAIL对膀胱癌563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作用,二甲双胍单独用药并未上调DR4和DR5表达,但显著下调c-FLIPL表达。结论二甲双胍显著增强膀胱癌5637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二甲双胍下调c-FLIP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旨在观察二甲双胍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 一、材料和方法 1.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复苏,扩增.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5×105个/ml.共设4组:空白对照组、二甲双胍组、表阿霉素组、二甲双胍+表阿霉素组.每组设3孔,每孔(6孔板)加入细胞总数为5×105个,加入相应的药物及培养液.孵育48 h,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在体外对人胰腺癌细胞BxPC 3、AsPC 1生长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抗肿瘤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胰腺癌BxPC-3、AsPC 1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二甲双胍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对于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IC50值.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法检测处理后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COX-2、bcl-2、Survivin的表达影响.结果 MTT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均可抑制BxPC-3、AsPC-1两种人胰腺癌细胞增殖,两种胰腺癌细胞IC50分别为68.882 mmol/L和90.984 mmol/L.TUNEL法检测人胰腺癌细胞BxPC-3,正常对照组及二甲双胍干预组(以1/2 IC50浓度处理胰腺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4±0.57)%和(17.52±0.75)%,P<0.05;胰腺癌细胞AsPC-1在正常对照组及二甲双胍干预组凋亡率分别为(5.35±0.92)%和(45.76±1.87)%,P<0.05.RT-PCR结果显示:人胰腺癌细胞BxPC-3在正常对照组及二甲双胍干预组COX-2的mRNA灰度值分别为0.769±0.006和0.305±0.009,P<0.05; bcl-2的mRNA灰度值分别为0.401±0.022和0.129±0.010,P<0.05;Survivin的mRNA灰度值分别为0.943±0.029和0.143±0.050,P<0.05.人胰腺癌AsPC-1细胞在正常对照组及二甲双胍干预组COX-2的mRNA灰度值分别为1.232±0.011和0.831±0.022,P<0.05;bcl-2的mRNA灰度值分别为0.400±0.053和0.129±0.032,P<0.05;Survivin的mRNA灰度值分别为0.983±0.017和0.174±0.029,P<0.05.结论 二甲双胍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OX-2、bcl-2及Survivin的mRNA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及裸鼠皮下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噻唑蓝(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二甲双胍作用于细胞后其细胞活力及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二甲双胍作用后细胞周期时相、凋亡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将Hep-G2细胞接种于裸鼠,观察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裸鼠皮下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20mmol/L二甲双胍作用细胞48h时,细胞生长周期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率为(20.57±3.16)%;Western blot检测显示bcl-2、bcl-xl蛋白表达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Bid蛋白表达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高剂量二甲双胍组及联合用药组裸鼠皮下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20d时两组抑瘤率分别为40.8%、72.8%.结论 二甲双胍通过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途径来诱导人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并抑制肝癌细胞裸鼠瘤生长.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etformin on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of Hep-G2 cells and tumor growth in nude mice. Methods Hep-G2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metformin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nd cell viability was measured by using methyl thiazol tetrazolium (MTT) method.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rate were assay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expression of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Nude mice were transplanted with Hep-G2 cells, and tumor growth inhibition rate was detected. Results After Hep-G2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20 mmol/L metformin for 48 h, the growth cycle was arrested in G0/G1 phase, the apoptosis rate was (20.57±3.16)%,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cl-xl proteins was down-regulated after metformin treatment, while the Bid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umor size in the high-dose metformin group, cisplat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hibition rates in the high-dose metformin group, cisplat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group was 40.8% and 72.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Metformin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Hep-G2 cells, and induces apoptosis in vitro and significantly inhibits the growth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nude mice.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人肝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将人肝胆管癌RBE细胞分别用二甲双胍、Compound C(AMPK抑制剂)、二甲双胍+ Compound C处理,以未处理的RBE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分别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MPK/mTOR通路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作用后的RBE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G0/G1期比例增加,而S期比例减少;磷酸化AMPK(p-AMPK)蛋白表达上调,而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甲双胍与Compound C联合作用RBE细胞后,二甲双胍的上述作用均被取消,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独的Compound C作用RBE细胞后,各项指标未见明显改变,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二甲双胍能抑制人胆管癌RBE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该作用可能其与激活AMPK从而抑制mTOR下游效应分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干预宫颈癌的疗效。方法体外培养Caski细胞, 不同浓度二甲双胍(2.5、5.0、10.0、20.0 nmol/L)干预Caski细胞, 设立对照(CON)组, 二甲双胍(2.5、5.0、10.0、20.0 nmol/L)干预组。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DCFH-DA探针检测二甲双胍对Caski细胞增殖、凋亡、ROS产生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特异性蛋白以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p53途径表达。结果细胞学实验结果显示, CON组和二甲双胍(2.5、5.0、10.0、20.0 nmol/L)干预组的A450值分别为0.98±0.10、0.85±0.10、0.58±0.08、0.46±0.04、0.38±0.03,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6, P<0.01);CON组和二甲双胍(2.5、5.0、10.0、20.0 nmol/L)干预组的细胞凋亡率依次为(3.85±0.35)%、(8.55±0.62)%、(12.50±1.02)%、...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MTT法测二甲双胍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胃癌细胞增生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二甲双胍对胃癌细胞CycLn D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用不同浓度(50 mmol/L、100 mmol/L)的二甲双胍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在24h.48h、72h后,50 mmol/L二甲双胍对于胃癌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2.93%、48.64%和61.40%.100 mmol/L二甲双胍对于胃癌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5.34%、75.44%和88.30%,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对于胃癌细胞生长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mmoL/L二甲双胍对于胃癌细胞生长抑制与50mmol/L二甲双胍对于胃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甲双胍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胃癌细胞的增生.胃癌细胞高表达Cyclin D1,Western blot检测表明二甲双胍能显著降低Cycfin D1蛋白的表达,且呈一定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 二甲双胍可以下调胃癌细胞株SGC-7901 Cycfin D1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西乐葆和雷帕霉素联合作用对于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不同浓度的西乐葆(20、40、60、80 μmol/L)、雷帕霉素(1、10、100、1000 nmoVL)单独及60μmol/L西乐葆和100 nmol/L雷帕霉素两者联合作用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蛋白印迹实验检测HER2和HER3的表达情况及磷酸化Akt(473)水平.结果 西乐葆、雷帕霉素对于MDA-MB-231细胞生长抑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60 μmol/L西乐葆和100 nmol/L雷帕霉素联合应用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为[(88.0±8.0)%,(32.5±3.0)%],与两者单独应用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52.0±5.0)%,(12.6±2.0)%;(54.0±6.0)%,(7.2±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应用对MDA-MB-231细胞抗肿瘤效应与降低细胞HER2和HER3的表达及磷酸化Akt(473)水平有关.结论 西乐葆和雷帕霉素联合能增强对人乳腺癌DA-MB-231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对于HER2、HER3阳性乳腺癌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中国早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新辅助治疗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登记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各医院经治的乳腺癌病例,调查内容包括病理实验室资质、HER2检测试剂、收治早期乳腺癌例数、HER2阳性乳腺癌例数、接受含抗HER2靶向药物的新辅助治疗例数和新辅助治疗结局。结果 全国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18家三级医院参加调查并提供病例资料,包括99家综合性医院和19家肿瘤专科医院。其中85家(72%)医院具备病理实验室资质认证并使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HER2检测试剂认证,33家(28%)医院未能提供病理实验室资质或检测试剂。118家医院共收治39 014例早期乳腺癌病例,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9160例,HER2阳性率23.5%。3222例(35.2%)病人接受了双靶方案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51.3%。具有HER2检测资质认证的医院双靶新辅助治疗pCR率显著高于未提供资质认证医院(56.2%vs. 48.0%,P=0.046)。结论 规范和推广病理实验室资质及HER2检测试剂认证是改善乳腺癌临床同质化诊治水平的重...  相似文献   

10.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并被定义为HER2蛋白过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状态(IHC3+)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测量的HER2基因拷贝数为六个及六个以上或HER2/CEP17比率为2.0及2.0以上。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高,预后差,约占乳腺癌的15%~20%。随着抗HER2药物的不断出现及广泛应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非常显著的改善,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生存率接近5年,并且75%的患者实现了病理完全缓解。尽管取得这些成就,但是由于抗HER2治疗的耐药性和反应异质性,以及高达40%~50%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等原因,HER2阳性乳腺癌导致的高死亡人数仍在持续增长,急需加强对新疗法和新组合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机理的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及CNKI中检索与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治疗耐药的机理有关的最新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综述。结果目前研究发现,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高表达、HER2结合位点受损、HER2与雌激素受体之间的交互作用、HER2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其他酪氨酸酶受体(RTKs)及膜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周期及凋亡机理的改变和乳腺癌细胞多基因突变均与曲妥珠单抗耐药相关。结论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机理较为复杂,通过对现有的可能耐药机理的综合分析发现,适当的多靶点联合治疗有望减少曲妥珠单抗耐药的发生,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诱导胃癌细胞MNK-45发生自噬的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细胞MNK-45,接种于培养板中:采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2、4、8、16、32、64 mmol/L)分别干预24、48、72 h并作为不同浓度药物干预组,用等量DMEM培养基处理为对照组,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计算二甲双胍对胃癌细胞的半数凋亡浓度(IC50)值为17 mmol/L.分别采用17 mmol/L二甲双胍(实验组)和等量DMEM培养基(对照组)处理胃癌细胞MNK-45 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Bax和Bcl-2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Ⅰ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b Ⅰ)、Ⅱ型LC3b(LC3bⅡ)、自噬相关蛋白(beclinl)、AKT、磷酸化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 (p-mTOR)、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磷酸化P70s6k (p-P70s6k)蛋白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2、4、8、16、32、64 mmol/L)分别干预胃癌细胞MNK-4524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为3.0%±1.1%、8.6%±1.7%、15.9%±1.6%、26.1%±3.4%、37.5%±2.3%、49.7%±3.6%,干预48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是5.2%±1.9%、10.4%±2.1%、26.9%±1.6%、49.5%±1.6%、59.1%±2.0%、82.1%±2.2%,干预72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是9.5%±2.2%、l7.6%±1.4%、30.6%±2.6%、63.2%±2.6%、78.9%±1.4%、93.3%±2.7%,6组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干预细胞同时间点细胞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5.174,728.229,743.826,P<0.05);相同浓度二甲双胍干预细胞不同时间点细胞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420,58.692,166.125,30.383,117.517,311.642,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胃癌细胞MNK-45的凋亡率分别为25.4%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抑制肾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迁移和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10 mM和20 mM二甲双胍对786-O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对E-cadherin、vimentin、MMP-2、MMP-9以及组蛋白H3K9、H4K12和H4K16乙酰化水平的改变;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C646与二甲双胍联用,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二甲双胍调控组蛋白乙酰化对786-O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10 mM和20 mM二甲双胍均能显著抑制786-O细胞迁移和侵袭(P0.05);二甲双胍上调E-cadherin,下调vimentin、MMP-2、MMP-9的表达(P0.05),同时显著增加组蛋白H3K9、H4K12和H4K16的乙酰化水平(P0.05);C646和二甲双胍联用能显著阻止二甲双胍引起的迁移抑制作用(P0.05)。结论二甲双胍通过上调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抑制肾癌细胞786-O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HER2/CD3双特异抗体抑制乳腺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对难治性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生物学因素的认识不断深入。其中癌基因HER2/neu在乳腺癌诊断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最为显著。我们在成功建立BT-474人乳腺癌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抗HER2×抗CD3双特异抗体(HER2×CD3BsAb)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联合应用对过度表达HER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是否影响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中AMPK活性,并探讨AMPK在二甲双胍诱导自噬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0、1、5、10 mmol/L)二甲双胍处理SW480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AMPK、p-AMPK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p62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LC3 mRNA表达。二甲双胍与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单独或联合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LC3、p62表达。沉默AMPK后,10 mmol/L二甲双胍处理SW480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LC3、p62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LC3mRNA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二甲双胍(1、5、10 mmol/L)处理SW480细胞后,AMPK磷酸化水平递增上升,LC3蛋白及mRNA递增表达增加,p62递减表达降低。二甲双胍与3-MA联合处理SW480细胞后,LC3表达降低,p62表达升高。3-MA有抑制二甲双胍的作用。沉默AMPK后,LC3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p6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二甲双胍可诱导SW480细胞中AMPK活化,AMPK的活化参与了二甲双胍诱导的自噬。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HSP90抑制剂对PC-3M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测定HSP90抑制剂对PC-3M细胞HER-2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高浓度(500 nmol/L)HSP90抑制剂可杀伤PC-3M细胞,低浓度(10、50、125、250 nmol/L)条件下则主要发挥生长抑制作用.HSP90抑制剂可使PC-3M细胞HER-2表达水平降低,并在500 nmol/L浓度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HSP90抑制剂较为明显地抑制PC-3M细胞生长,并在高浓度时杀伤癌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ER-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HER2×CD3双抗体治疗过度表达HER2基因裸鼠乳腺癌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基因工程HER2×CD3双特异性抗体 (BsAb)对过度表达HER2 /neu基因人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人乳腺癌异位种植转移模型。 48只裸鼠皮下接种人乳腺癌细胞株BT 474后 ,随机分成 4组 (n =12 ) ,1周后开始 ,分别腹腔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 ,1ml ,对照组 )、效应细胞 +抗CD3单克隆抗体 (Anti CD3McAb) (0 .85mg/kg ,CD3McAb组 )、效应细胞 +抗HER2单克隆抗体Herceptin(0 .85mg/kg ,Herceptin组 )、效应细胞 +HER2×CD3双特异性抗体 (0 .3 5mg/kg ,BsAb组 ) ,每周 2次 ,共用 3周。第 8周末处死动物 ,测量种植处肿瘤体积、抑瘤率、观察癌细胞转移情况 ,应用Northernblot方法检测HER2 /neumRNA的表达。结果 各组均成瘤 ;BsAb组、Herceptin组、抗CD3组、对照组肿瘤体积和抑瘤率分别为(0 .10± 0 .0 2 )、(0 .2 1± 0 .0 7)、(0 .5 4± 0 .0 5 )、(0 .84± 0 .11)cm3 和 88.1%、75 .0 %、3 7.9%、0 ;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0、16.7%、45 .5 %、10 0 % ;肝转移率分别为 0、16.7%、3 6.4%、75 .0 % ;Northernblot印迹分析示HER2×CD3双特异性抗体明显抑制HER2 /neumRNA表达。Herceptin组和BsAb组乳腺癌生长和转移受到明显抑制 (P <0 .0 5 ) ,尤以BsAb组最明显 (P <0 .0 5 )。结论 基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发生乳酸酸中毒的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的降糖药物,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报告表明二甲双胍较其他的降糖药物可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总病死率.然而,长期以来二甲双胍被认为可以增加乳酸酸中毒的危险,因此在许多与乳酸酸中毒有关的慢性缺氧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病、肝脏病、呼吸疾病中二甲双胍被视为禁忌.我们进行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评价二甲双胍与安慰剂或者其他的降糖药物相比,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致命性和非致命性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其次评价接受二甲双胍或安慰剂、非二甲双胍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血乳酸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γ刀照射对胶质瘤细胞p16基因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针对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 ,在亚细胞水平探讨了肿瘤细胞γ刀照射后的凋亡机理 ,为以后研究提供依据 ,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主要试剂及来源 :培养基及蛋白酶为美国Fluka公司产品。小牛血清为长春生物制品所生产。兔抗鼠 p16多抗(NH 46)为美国SantaCruz公司产品。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染色试剂盒 (SP90 0 0 )为北京中山公司产品。2 .细胞培养 :C6细胞为高度恶性的胶质瘤细胞 ,购自美国生物菌种存储中心 (TACC ,Pockvi ,MD ) ,接种于 2 5cm2培养瓶中单层培养。培养基含 10 %热灭活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川芎嗪预先给药对胎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时c-fos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胎鼠海马神经细胞培养鉴定后,随机分为5组(n=24):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损伤组(A/R组)、不同浓度川芎嗪预先给药组(L组、M组和H组).C组不制备缺氧/复氧模型;A/R组、L组、M组和H组制备缺氧/复氧模型;L组、M组和H组加入川芎嗪,终浓度分别为60、200和800μg/ml,孵育1 h后制备缺氧/复氧模型.缺氧/复氧模型制备方法:海马神经细胞置入90%N2-10%CO2培养箱中孵育2 h诱导缺氧,然后放入37 ℃、5%CO2培养箱中复氧24 h.处理结束后测定海马神经细胞凋率、细胞活力、c-fos和HSP70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A/R组、L组和H组海马神经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A/R组比较,L组、M组和H组海马神经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c-fos表达下调,HSP70表达上调(P<0.05);与L组比较,M组和H组海马神经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c-fos表达下调,HSP70表达上调(P<0.05);与M组比较,H组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c-fos表达上调,HSP70表达下调(P<0.01).结论川芎嗪预先给药抑制胎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时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c-fos表达,上调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