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解锌接酸作业工人牙酸蚀病与接酸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接酸作业工人牙酸蚀病与接酸时间关系。方法结合现场监测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119名电解锌接触硫酸作业工人的牙酸蚀病患病率,年龄、工龄等指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车间作业场所平均硫酸浓度范围0.5~2.6mg/m^3,个人防护情况较差,牙酸蚀病患病率为22.6%,牙酸蚀病平均患病年龄为比牙齿正常的接酸作业工人大3岁;接酸作业工人平均工龄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牙酸蚀病,观察对象、牙齿正常者,牙酸蚀病的接酸作业工人平均患病工龄比牙齿正常的接酸作业工人平均工龄高1.9a。结论接酸时间长容易患牙酸蚀病,接酸作业工人工龄为5a时应进行轮岗。  相似文献   

2.
结合现场监测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某锌厂119名接触硫酸作业工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接触硫酸工人牙酸蚀病患病率为22.6%,其中男工高于女工,说明接酸作业工人牙酸蚀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电解锌作业工人牙酸蚀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电解锌作业工人牙酸蚀病与职业接触时间的关系,结合现场监测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119名电解锌接触硫酸作业工人的牙酸蚀病患病率、年龄、工龄等指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车间作业场所空气中平均硫酸浓度为0.5~2.6mg/m^2,牙酸蚀病患病率为22.6%,牙酸蚀病平均患病年龄比牙齿正常的接酸作业工人大3岁,接酸作业工人平均工龄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牙酸蚀病、观察对象、牙龄正常者.牙酸蚀病的接酸作业工人平均患病工龄比牙齿正常的接酸作业工人平均工龄高1.9a。说明接酸作业时间长短对患牙酸蚀病有影响,接酸作业工龄为5a时应进行岗位调换。  相似文献   

4.
氯气作业工人的牙酸蚀症调查分析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研究所(200041)李思惠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仪本文对518名氯气作业工人进行了调查,以探讨长期氯气接触对牙齿酸蚀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文调查了上海氯碱总厂两个分厂中与氯气生产有关的6个...  相似文献   

5.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氯气,可引起牙齿酸蚀症。为探讨氯作业长期接触对牙齿影响的程度和特点,我们对汕头市电化厂166名氯作业工人进行了调查。选择该厂氯作业工人166名(男123人,女43人)为调查对象。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为34岁,实际接触工龄2个月~19年,平均工龄为11.6年。选择本市无毒物接触史的健康工人192名(男149人,女43人)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6.
558名酸作业工人牙酸蚀病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本省酸作业工人的牙酸蚀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本省珠江三角洲558名长期在硫酸和盐酸酸雾的环境下工作的工人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车间空气中硫酸质量浓度为0.02~0.54mg/m3,氯化氢为0.2~11.4mg/m3。经过职业病诊断医师初步判断认为疑似职业性牙酸蚀病的患病率为20.61%,发病年龄(37.9±9.1)岁,接酸工龄(11.7±6.5)年,工龄越高,患病率越高,上下颌、左右两侧相同牙位牙酸蚀损害的发生具有对称性,中切牙的发生率最高(23.03%)。酸接触组牙体过敏发生率为39.43%,牙周炎发生率较高,牙齿健康率较低。结论接酸时间长容易患牙酸蚀病,应加强酸作业工人的牙齿保护。  相似文献   

7.
盐酸雾致牙齿酸蚀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齿酸蚀症是长期接触酸雾或酸性气体产生的牙齿病变,多见于接触三酸(硫酸、硝酸、盐酸)酸雾工人。为探讨盐酸雾致牙齿酸蚀作用,对我局化工厂氯化铝车间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 调查方法1.1 调查对象氯化铝车间接触盐酸雾工人77人做为接触组,年龄19~52岁,平均32.5岁。接酸工龄10个月至14年7个月,平均7年10个月。不接触酸雾的医护、办公人员31人做为对照组,其年龄、性别构成与接触组相近。1.2 诊断标准牙齿酸蚀症诊断分度采用国内郑麟蕃的分级标准。2 结果  相似文献   

8.
职业性牙酸蚀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职业性牙酸蚀病(又名牙酸蚀症)国内外早有报道。1987年,我国正式把牙酸蚀病列入职业病名单。1988年,我们对部分酸作业工人进行了牙酸蚀病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职业体检中对天津某化工厂苯酐作业工人134名牙齿状况和工作环境进行了调查。发现苯酐作业组中的牙齿酸蚀症患病率(65.67%)明显高于对照组(14.19%),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某制药厂酯化车间接酸作业人员牙酸蚀病发病情况的调查 ,了解该病的发病情况及致病原因 ,为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预防及治疗牙酸蚀病打下基础。1 对象及方法1.1 调查对象调查组为某制药厂酯化车间接触硫酸作业人员6 1人 ,其中男工 39名 ,女工 2 2名 ,年龄在 2 0~ 4 9岁之间 ,接酸工龄 1~ 2 7年。对照组为该厂行政人员 51名 ,其中男 31名 ,女2 0名 ,年龄在 2 2~ 50岁之间 ,均无各种酸接触史。1.2 检查方法由专业口腔医生对两组人员逐一进行检查 ,认真列表登记检查结果。1.3 诊断及分级标准牙酸蚀病主要表现为牙齿对冷、热、酸…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氯化物对作业工人的慢性职业危害,1993年对河北省9个化工厂(液氯、盐酸、漂白粉等车间)接触氯化物的工人进行了调查。共计查体1046人,平均年龄31.8岁,平均工龄9.7年。 调查发现:口腔疾患、牙齿酸蚀症、咽喉疾患在接触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2.
牙齿酸蚀症在国内外有关文献中已有许多报告及探讨,但多着重于工艺流程、酸雾对牙的腐蚀脱钙作用及临床表现。我们对鞍钢某厂酸作业车间的134名工人进行了有关牙齿酸蚀症的普查普治,发现酸蚀症的牙齿除酸雾作用外,刷牙及咬合因素对临床损害的表现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本地区接触酸作业者的牙酸蚀病损情况,为牙酸蚀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地某企业工人进行口腔专项健康调查,随机选取45例接触酸作业工人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45例非接触酸工种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工人牙酸蚀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45例接触酸作业工人中有15例出现牙酸蚀病损,发生率为33.3%;45例非接触酸作业工者中有2例出现牙酸蚀病损,发生率为4.44%,观察组牙酸蚀病损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2.256 2,P0.05)。结论接触酸作业者牙酸蚀病损发生率明显增高,应通过加强个人防护、定期轮换工作岗位等方式对牙酸蚀病损进行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4.
硫酸雾所致牙酸蚀症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牙酸蚀症早已有报道,为了解我厂硫酸雾对锌电解工人牙齿的酸蚀作用,遂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一般情况锌电解系硫酸锌水溶液通过直流电,使带正电荷的锌离子在阴极沉积下来,阳极则放出大量氧,以气泡形式逸出,溶液中的硫酸也随氧气泡进入空气中,形成雾粒。78年起测定空气中硫酸雾73点次,  相似文献   

15.
氯气所致牙齿酸蚀症的调查包头医学院卫生系劳卫教研室(014010)高梅,王素华包头医学院数学教研室闻风霞氯气在化学工业上是一种常遇到的有害的刺激性气体。其急性作用人们已熟知,而慢性毒害作用尤其是对牙齿损害的程度和特点报道较少。本文对218名氯作业工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都市和徐州市5岁和12岁儿童酸蚀症的患病情况,为政府检测和评价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制定口腔健康目标规划提供信息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参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抽样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成都市区969名5岁儿童、1142名12岁儿童和徐州市区1219名5岁儿童、786名12岁儿童进行牙齿酸蚀症检查登记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酸蚀症的有关因素。结果5岁组酸蚀症的患病率为11.56,不同性别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都市5岁儿童酸蚀症的患病率为12.38,徐州市为1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岁儿童酸蚀症的患病率为23.65,不同性别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都市12岁儿童酸蚀症的患病率为24.69,徐州市为2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酸蚀症危险因素分别为酸性水果、酸奶、运动饮料、碳酸饮料、果汁,睡前喝酸性饮料或酸奶、胃食道返流性疾病、维生素C、补铁剂。结论成都市和徐州市儿童酸蚀症患病情况较为严重。应减少儿童酸性食品和饮料的摄入,加强口腔卫生教育和饮食指导,促进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江阴钢厂308名酸洗作业人员牙损伤情况的结果,表明牙酸蚀症、牙齿过敏及疼痛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牙酸蚀症的检出率有随工龄延长而升高的趋势,牙酸蚀症发生于唇颊面牙颈部,轻者横纹消失,釉质变薄,重者唇面牙釉质缺损。  相似文献   

18.
酸雾所致牙酸蚀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3家企业单位460名酸类接触工人进行牙齿检查,并就工人接触酸的种类、酸雾浓度以及作业工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的酸类、同酸类的不同浓度、作业工龄对牙酸蚀病的发生率有明显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烟草粉尘对作业工人上呼吸道影响的调查武汉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院(430071)彭海滨对410例烟草粉尘作业工人上呼吸道炎症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观察组为某卷烟厂接触烟草粉尘作业工人410名,其中男196名,女214名,年龄17~58岁,平均26.8岁,...  相似文献   

20.
对某化工厂225名氯工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接毒组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症状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牙齿酸蚀症的检出率,接毒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接毒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以窦性心动过缓,律不齐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