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极度升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名AST极度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定。将3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两联保肝药,治疗组用四联保肝药,同时两组胆红素增高者加用思美泰治疗。治疗7天后观察AST、谷丙转氨酶(ALT)下降情况。结果 AST极度升高最常见原因为病毒性肝炎,其次为药物性肝炎,第三为急性低血压。结论 AST极度升高是多因素的,AST/ALT比值对评估肝细胞坏死及估计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短期大量联合保肝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检测AST与ALT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79名病毒性肝炎患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作为对照组,将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6名健康人群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ST与ALT比值.结果:急性肝炎患者AST与ALT比值呈现上升趋势,慢性肝炎患者AST与ALT比值为1-2,肝硬化患者AST与ALT比值能够达到2.0.结论:通过观察AST与ALT比值变化,可以鉴别诊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便于临床医师诊疗,也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登革热(DF)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4年8—12月我院感染科收治住院的78例儿童DF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肝功能损害36例(46.15%),其中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24例(30.77%),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33例(42.31%);27例(75%)ALT/AST病程2周内恢复正常,9例于1月复查恢复正常。仅有1例总胆红素(TBIL)升高80.8μmol/L,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1周后恢复正常。肝功能损害组较无肝功能损害组在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DF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以轻度损害为主。与年龄、性别、皮疹、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肝功能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107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临床格拉斯评分(GCS)分型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并以43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测定颅脑损伤患者在24 h内纤维蛋白原(FIB)和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后轻、中、重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FIB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和重型组肝功能指标AL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AST水平比较与轻型组、中型组AST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肝功能测定对颅脑损伤程度判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比较正常大鼠和肝硬化大鼠模拟ALPPS术后AST、ALT、吲哚菁绿排泄试验、残余肝(肝中叶)再生率的变化,研究正常和肝硬化大鼠术后肝功能变化及与肝增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正常和肝硬化(通过CCl4综合法诱导成模)SD雄性大鼠各25只,两组均随机分为5个亚组,即术后1、3、7、10、14 d 组,每组5只大鼠,每个观测点分别抽血检测AST、ALT、ICG R15滞留率,取残余肝(肝中叶)称重,计算肝再生率。结果 两组大鼠AST、ALT术后均明显增高,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指标逐渐下降,对照组术后7 d恢复正常,实验组则需要14 d才基本恢复。 ICG R15滞留率变化与其相似。术后残留的肝中叶体积和重量逐渐增生,但对照组明显快于实验组,Perso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肝功能和肝增生呈正相关性。结论 肝硬化大鼠ALPPS术后肝功能损害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恢复较对照组慢,肝功恢复与肝增生成正相关性。因此,术后肝脏体积可以作为评估肝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群  季榕  左维泽  刘静  赵静 《新疆医学》2005,35(3):26-27
目的选择总胆红素(STB)大于171 umol/L的病毒性肝炎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方法治疗组130例给予腺苷蛋氨酸(思美泰,德国基诺药厂生产)0.1 g,1日1次静点注射;对照组130例给予苦黄30 ml及茵栀黄20ml1日1次静点注射,疗程6周后观察结果.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S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及住院天数.结果皮肤瘙痒、乏力、纳差的好转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检验,P<0.05).肝功能比较STB、ALT、AST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采用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钱洁  李云光 《当代医学》2021,27(33):83-85
目的 分析采取肝康宁片联用替诺福韦治疗病毒性肝炎对患者肝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替诺韦福治疗,实验组开展肝康宁片联合替诺韦福治疗.治疗后随访12周,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与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D4+、CD8+、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康宁片配合替诺福韦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效果理想,利于改善肝功能与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门诊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在我院住院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得分、肝功能指标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67.5%,且肝功能各项指标ALT、AST、ALP改善较之对照组也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口服恩替卡韦片的基础上加以疏肝健脾法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比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更好,对患者中医症候以及肝功能的好转效果明显,值得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比值和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561例肝穿确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进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检测,对比分析血清AST/ALT比值与肝脏病理诊断。结果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清AST/ALT比值明显高于正常人及慢性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肝纤维化程度S4期以上的患者血清AST/ALT比值高于S0~S3期的患者,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当血清AST/ALT比值≥1时,诊断早期肝硬化(S4期以上)的灵敏度为83.5%,特异度为80.8%。结论 血清AST/ALT比值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注射剂对酒精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酒精性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古拉定治疗组42例,(古拉定1.2g/d,静滴,疗程1月),对照组 38例 (维生素 C3g/d、肝太乐 0.6g/d,静滴,疗程1月),分别观察2组治疗1月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恢复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古拉定治疗组总有效率88.1%(37/42),对照组总有效率52.6%(20/38),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光甘肽对酒精性肝炎患者ALT,AST,γ-GT,TBIL等异常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治疗。比较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HBV-D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LN、HA、PCⅢ、AST、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LN、HA、PCⅢ、AST、AL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与对照组的1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逆转肝纤维化,有利于提高HBV-DNA转阴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用肝复乐治疗前后血清ALT、AST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测定6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浆ALT、AST的含量。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为综合治疗组;实验组30例为综合治疗加肝复乐。两组治疗前以上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Ch ild分级,治疗前肝硬化患者血清ALT、AST水平两组均为A级0.05)。结论:肝复乐治疗肝硬化A、B两级患者具有降低ALT、AST的作用,从而推论肝复乐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性炭胃肠灌洗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肝损害患者12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除采用上述治疗方法外,加活性炭吸附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导泻.监测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及胆碱酯酶(ChE)活力,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转氨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给予活性炭吸附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导泻治疗,肝功能改善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月9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干预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比较两组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HBV-DNA转阴情况、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2周患者AST、AL、ALT和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HBV-DNA转阴情况、凝血酶原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ST、AL、ALT和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比较数据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干预组AST、AL、ALT和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近期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HBV-DNA转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改善肝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宋海良  郭强  叶浩波  李春青 《吉林医学》2012,33(16):3389-339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炎性反应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对78例行手术治疗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78例患者按炎性反应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针对4项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浆白蛋白(ALB),组间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重度胆囊炎ALT,TBIL、AST均较轻度、中度胆囊炎明显升高,ALB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度胆囊炎ALT,TBIL、AST均较轻度胆囊炎明显升高,ALB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炎性反应程度与肝功能损害成正相关,保肝、消炎、尽早手术切除胆囊是肝功能恢复的较好方法。术前可通过肝功能损害程度作为判断炎性反应程度参考因素之一,以判断病情,预测后果,评估手术方案及手术时机,拟定妥切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猕猴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对猕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和为人类肝损伤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猕猴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日皮下注射40?L40.8ml/kg,连续注射4d,经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及肝穿组织病理学观察确认肝损伤后,分离实验组猴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按3×108细胞/kg将骨髓细胞植入肝门静脉,植入后60d进行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连续注射CCL44d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球蛋白(GLOB)(P<0.001),而总蛋白(TP)和白蛋白含量无变化(P>0.05),肝组织结构紊乱,大量肝细胞坏死,部分细胞变性,水肿,汇管区及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骨髓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后60d,血清AST、ALT活性和GLOB、BI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P、ALB、LDL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构清楚,而对照组有纤维增生和肝细胞有脂肪变性。结论自体骨髓细胞肝门静脉移植能对猕猴急性肝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可改善急性肝损伤猕猴的肝功能及组织结构,提示该方法可能对人类急性肝损伤有一定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健梅  杨仁国  耿晓霞  江南 《四川医学》2012,33(12):2076-2078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以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100例,对照组以甘草酸二铵治疗药物性肝损害10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肝功能指标(P均<0.05),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1)。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检测AST与ALT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且选择健康体检人员9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计算AST和ALT的比值。结果在计算AST和ALT比值中,研究组中的AST和ALT数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AST和ALT比值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炎患者进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对诊断急性、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疾病患者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董丽娜 《中外医疗》2012,31(4):98-9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检测价值。方法乙型肝炎患者40例在干扰素结合苦参素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白蛋白(ALB)等。结果在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ST、ALT、ALP水平有了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清胆胶囊配合双镜联合治疗老年胆囊结石伴急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采取清胆胶囊配合双镜的治疗方案,后者采取西医双镜治疗,对比2组ALT、AST、TBIL、血淀粉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便时间及总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ALT、TBIL、血淀粉酶的下降方面明显加快(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5),住院总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 清胆胶囊配合双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伴急性胆管炎,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及减少住院总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