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TNF-α和IFN-γ对小鼠胰岛β细胞株NIT-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TNF-α和IFN-γ单独或联合作用对NIT-1细胞活力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NIT-1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3和PARP的活化。结果:TNF-α联合IFN-γ处理明显抑制了NIT-1细胞的活力,诱导了细胞的凋亡,促进了凋亡蛋白Caspase-8,-3和PARP的活性。结论:TNF-α通过细胞凋亡的死亡受体途径信号传递促进了IFN-γ诱导的NIT-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干扰素-α(IFN-α)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对K562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及端粒酶的作用,并探讨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IFN-α、HHT以及两药联合作用K562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吉姆萨-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PI-Annexin VFITC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Krupp改良的荧光素标记的端粒重复扩增方法(TRAP)检测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RT-PCR方法检测hTERT mRNA表达变化。结果:5×106U·L-1 IFN-α分别联合5-40 μg·L-1 HHT诱导K562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生长,单用HHT时IC50为27.35 μg·L-1,联用5×106 U·L-1 IFN-α后IC50降为18.72 μg·L-1;IFN-α与HHT联用明显下调hTERT mRNA表达并抑制K56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论:IFN-α联合HHT可以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与下调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两药联合作用强于单独用药,提示临床IFN-α联合HHT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可能比单用HHT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全反式视黄酸(ATRA)与IFN-α联合诱导HL-60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5×10-7mol/L的ATRA以及2×106U/L的IFN-α单独和联合处理HL-60细胞后,采用POD-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通过计算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检测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诱导分化;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细胞悬液中ATRA的含量;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胞色素CYP26的表达。结果:ATRA和IFN-α均能诱导HL-60细胞分化、抑制其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二者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IFN-α ATRA联合处理组的细胞悬液中,ATRA的水平明显高于单纯ATRA处理组(P<0.05)。ATRA处理组CYP26表达的水平明显高于IFN-α单独处理组(P<0.05)。结论:ATRA IFN-α诱导HL-60细胞的分化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可能是由于IFN-α抑制了HL-60细胞内CYP26的表达,导致ATRA代谢速率减慢,使之保持了有效作用浓度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硫化砷和α干扰素是否可以增强对K562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PCR-ELISA法测定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IFN-α和硫化砷的终浓度分别均为10 000 u/mL和0.6 mg/L.结果:单独应用IFN-α或硫化砷8 d,可以诱导37.8%和37%的K562细胞出现凋亡;同时应用IFN-α和硫化砷8 d或先单独应用IFN-α 3 d,再单独应用硫化砷5 d,K56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9.9%和60.37%;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单用硫化砷为71.3%,联合用药分别为81.2%和78.8%.结论:联合应用IFN-α和硫化砷较单独用药相比,可以显著提高K562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端粒酶活性.提示IFN-α司能促进硫化砷诱导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扰素α对HL-60细胞增殖发化与凋亡的作用及特点。方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性变化。NBT方法测定细胞分化程度。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的发生程度。浓度递增法诱导HL-60细胞的维甲酸耐药性。结果:IFNα体外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与维甲酸产生协同抑制作用,IFNα可单独诱导HL-60细胞分化,又能增加维甲酸诱导分化作用。单独IFNα无明显的诱导HL-60细胞凋亡作用。维甲酸耐药HL-6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Mda-7/IL-24对B细胞淋巴瘤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稳定过表达Mda-7/IL-24的人B表型淋巴瘤Raji和Daudi细胞株,MTS法检测稳定转染Mda-7/IL-24对Raji和Daudi细胞在顺铂、表柔比星及长春新碱作用下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计算IC_(50)值;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及胞内罗丹明-123(rhodamine-123)聚集量;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转染Mda-7/IL-24对,Raji和Daudi细胞表达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1及BMI1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Mda-7/IL-24对Raji和Daudi细胞总ERK1/2及p-ERK1/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在CDDP、epirubicin及VCR作用下,过表达Mda-7/IL-24的Raji和Daudi细胞株增殖水平明显下降,化疗敏感性明显增高,而化疗药物IC_(50)值明显下降,同时,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加;过表达Mda-7/IL-24的Raji和Daudi细胞肿瘤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1、BMI1、总ERK1/2及p-ERK1/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而胞内Rhodamine-123聚集量明显增加。结论转染Mda-7/IL-24可能通过调节ERK途径的活化改变肿瘤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B细胞淋巴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Mda-7/IL-24在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可能具有防治多药耐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hsa-miR-150在正常人B淋巴细胞群及人Burkitt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中的表达,分析hsa-miR-150再表达对人BL细胞株Daudi及Raji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从扁桃体炎标本中分选出正常B淋巴细胞群,应用qRT-PCR技术检测hsa-miR-150在细胞群中的表达,同时检测hsa-miR-150在BL细胞株Daudi及Raji中的表达;将载有hsa-miR-150的慢病毒稳定转染Daudi及Raji,采用FCM、MTT及IP染色法观察hsa-miR-150再表达对Daudi及Raji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 FCM从扁桃体组织中分选出4群正常的B淋巴细胞群,分别为na(i)ve细胞(NC)、中心母细胞(CB)、中心细胞(CC)、记忆B细胞(MC),hsa-miR-150在NC、CB、CC、MC中的表达呈动态性,相对于NC,CB及CC低表达hsa-miR-150(P <0.001).与正常B淋巴细胞相比,hsa-miR-150在Daudi及Raji中明显低表达(P<0.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P<0.001),凋亡明显增加(P <0.001).结论 hsa-miR-150对正常B淋巴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作用,与BL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一定关系;hsa-miR-150再表达可抑制Daudi及Raji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为后续诱导分化治疗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8-硝基白杨素(NOChR)抑制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 HL-60 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HL-60细胞增殖活性;胎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DNA凝胶电泳观察HL-60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细胞凋亡率。结果 NOChR对HL-60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NOChR显著抑制HL-60细胞生长;NOChR能有效地诱导HL-60细胞凋亡,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NOChR具有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IFN-α1b对肝星状细胞(HSC)形态和表达CTGF的影响,探讨IFN-α1b在治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分别加入IFN-α1b、TGF-β1,观察肝星状细胞的形态学及CTGF表达的改变。 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到IFN-α1b作用组肝星状细胞有明显的凋亡现象发生;RT-PCR观察到正常组和TGF-β1诱导肝星状细胞表达的CTGF mRNA随IFN-α1b的作用而减少。 结论: IFN-α1b对肝星状细胞表达CTGF的抑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和抑制TGF-β1诱导肝星状细胞表达CTGF。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索拉非尼联合MEK激酶抑制剂U0126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株增殖、凋亡及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CCK-8法观察索拉非尼、U0126单用及不同浓度索拉非尼联合10 μmol/L U0126作用K562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活力变化;PI单染法及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索拉非尼、U0126单用及索拉非尼联合U0126对K562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细胞周期分析及联苯胺染色观察索拉非尼、U0126单用及低浓度索拉非尼联合U0126是否诱导K562细胞株向红系分化;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Myc蛋白表达。结果: MEK抑制剂U0126增强了索拉非尼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促凋亡及诱导分化作用。两药联用显著下调K562细胞c-Myc蛋白水平。结论: MEK抑制剂U0126增强索拉非尼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及诱导分化作用,这可能与其协同下调c-Myc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FOXO1蛋白磷酸化水平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FOXO1在淋巴瘤细胞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Wortmannin和足叶乙甙单药或联合作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Jurkat和Namalwa 24、48小时,X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p-Akt、p-FOXO1、FOXO1、Bim的变化.结果:Wortmannin明显抑制Jurkat细胞和Namalwa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Wortmannin与足叶乙甙联合作用时Jurkat细胞和Namalw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较足叶乙甙单药明显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Wortmannin作用后,FOXO1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而Bim蛋白的表达相应增加.结论:FOXO1的去磷酸化抑制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增强淋巴瘤细胞对足叶乙甙的敏感性.FOXO1通过激活Bim蛋白促进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干扰素-α(IFN-α)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生长和浸润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在体外培养体系中检测IFN-α对BGC-823细胞株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了IFN-α对肿瘤细胞E-cadherin、MMP-2表达的调节作用,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间连接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IFN-α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IFN-α浓度≥106 U/L时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率≥12.2%,细胞周期在G1-S期之间发生阻滞;在IFN-α诱导下细胞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而MMP-2表达下降,超微结构出现了细胞粘附连接数量增多、结构相对紧密等变化 。结论:IFN-α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来抑制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生长;IFN-α能调节E-cadherin、MMP-2的表达,密切细胞间的连接,具有限制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是否通过诱导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表达抑制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HBVAFs)增殖与促进细胞凋亡。方法:应用转染针对IFI16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和/或IFN-α瞬时干预体外培养的HBVAFs。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Real-time PCR法测定细胞中IFI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与未干预组比较,IFN-α(2 000~5 000 kU/L)干预HBVAFs后,IFI1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但不同浓度IFN-α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使用2 000 kU/L IFN-α可诱导HBVAFs中P53及P2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上调,同时抑制细胞增殖与促进细胞凋亡。但在转染了IFI16 siRNA的HBVAFs中IFN-α的上述作用受到了抑制。结论:IFN-α抑制HBVAFs增殖与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可能部分与其诱导IFI1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体外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单独和联合作用致骨髓瘤及淋巴瘤细胞增殖阻滞及凋亡。方法TSA和MG-132以不同浓度单独和联合作用细胞株EL4、WEHI-231、SP2/0、P3NSI,台盼蓝法、AnnexinV/propidium iodide染色、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活力、周期和凋亡。Bliss法计算TSA、MG-132对各细胞株的IC_(50)值,Calcuysn软件评价药物协同效应。免疫印迹检测凋亡、周期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yclinD1、p21的表达,观察转录因子IRF4和c-Myc表达水平。结果TSA和MG-132单独作用均可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两药协同效应显著。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激活,Bax、Bcl-2表达均相对下调,阻滞于G_0~G_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CyclinD1表达水平下降,p21水平显著上升。结论TSA和MG-132单独作用细胞株WEHI-231、EL4、SP2/0、P3NSI,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增殖、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两药合用呈显著协同效应。同时,两药单...  相似文献   

15.
IFN-α和IFN-γ逆转MR2细胞维甲酸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FN-α和IFN-γ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逆转MR2细胞对ATRA耐药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方法:IFN-α、IFN-γ及ATRA单独或两种IFN分别与ATRA联合作用于对ATRA耐药的细胞株MR2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用光镜观察、NBT还原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分化,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蛋白的表达。结果:两种IFN均能抑制MR2细胞的增殖;IFN与ATRA联合应用时抑制作用更加显著;但两种IFN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与ATRA联合应用,二者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IFN也能诱导MR2细胞发生一定程度的分化;二者分别与ATRA联合应用时作用更加显著,但IFN-γ ATRA组诱导MR2细胞分化的作用明显强于IFN-α ATRA组(P<0.05)。两种IFN都能诱导PML蛋白的表达。结论:IFN-γ与ATRA联合应用逆转MR2细胞对ATRA耐药的作用强于IFN-α与ATRA的联合,可能与IFN-α和IFN-γ信号传导途径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IFN-α1b)对人γδT细胞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促进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IFN-α1b预处理的Daudi细胞作为靶细胞;用IFN-α1b预处理的γδ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LDH法检测γδT细胞对Daudi细胞的细胞毒活性;ELISA检测效靶细胞混合上清中γδT细胞分泌的颗粒酶B和γ干扰素水平;流式细胞计量技术检测IFN-α1b预处理Daudi细胞表面Fas受体和应激蛋白配体ULBP3/ULBP4的表达,以及γδ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和CD25的变化。结果IFN-α1b分别预处理Daudi细胞和γδT细胞都能显著增强γδT细胞对Daudi细胞的细胞毒活性(P<0.0001);IFN-α1b预处理的γδT细胞分泌颗粒酶B和γ干扰素的能力显著提高(P<0.05);IFN-α1b能上调Daudi细胞表面Fas受体和应激配体ULBP4的表达水平,而应激配体ULBP3的表达没有变化;IFN-α1b还能上调γδT细胞表面CD69的表达水平,而CD25的表达没有变化。结论IFN-α1b能通过不同的途径促进人γδT细胞对肿瘤细胞系Daudi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两者的联用能增强γδT细胞的肿瘤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抗人CD20单克隆抗体诱导Daudi细胞凋亡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由基因重组抗原制备的抗人CD2 0单克隆抗体 (CD2 0 McAb) 1- 2 8对B淋巴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所获 1- 2 8单抗对标准CD2 0 FITC单抗的竞争抑制作用及对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通过电镜观察其诱导Daudi细胞凋亡后形态上的改变 ,免疫印迹实验显示Daudi细胞凋亡后功能上的变化。结果  1- 2 8能明显竞争标准CD2 0 FITC单抗与Daudi细胞表面CD2 0分子的结合。电镜结果证实了 1- 2 8能够促进Daudi细胞发生凋亡的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Daudi细胞与 1- 2 8作用后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升高 (P <0 .0 5 ) ,细胞内Bcl 2蛋白和caspase酶原的表达量下降 ,而Bax蛋白和caspase酶原降解的活性产物表达增加。结论  1- 2 8能竞争结合Daudi细胞表面的CD2 0分子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8.
IFN-γ对TRAIL诱导HBV相关性肝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转染了HBV全基因组、并稳定表达HBV病毒颗粒的HepG2.2.15细胞为细胞模型,探讨IFN-γ对新型凋亡分子TRAIL(TNF相关的诱导凋亡配体)诱导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发生机制。方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IFN-γ和TRAIL作用前,HepG2.2.15细胞的凋亡率,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IFN-γ用0、6、12和24h后,细胞表面膜结合型TRAIL和TRAIL受体mRNA的表达。用HBsAg和HBeAg 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IFN-γ作用0、6、12和24h后,HBV病毒颗粒的分泌表达状况。结果:TRAIL单独作用、IFN-γ单独作用、TRAIL和IFN-γ联合作用后,HepG2.2.15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9.12%、5.84%和46.68%,表明IFN-γ可以显著上调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IFN-γ作用后,细胞表面膜型TRAIL的表达有显著上调,而部分与TRAIL诱导凋亡相关的TRAIL受体的表达也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并且IFN-γ可以抑制HepG2.2.15细胞HBV病毒颗粒的分泌。结论:转染HBV全基因组的HepG2.2.15细胞对TRAIL诱导的凋亡相对耐受,而IFN-γ却可以逆转这种耐受,使其变得对TRAIL诱导的凋亡敏感,其发生机制可能是通过IFN-γ上调细胞表面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以及抑制HBV病毒颗粒的分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藤黄酸对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研究藤黄酸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用藤黄酸处理细胞,采用MTS法对淋巴瘤细胞进行细胞活力及增殖抑制测定;碘化丙啶(PI)单染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采用AnnexinⅤ-FTI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酶体系统相关蛋白(Ubs、Bax、HSP90和IκB-α)、凋亡相关蛋白(PARP、pro-caspase-3和caspase-8)及细胞增殖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和STAT5)的变化情况。结果: 藤黄酸明显抑制OCI-LY-1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OCI-LY-1细胞呈凋亡趋势;随藤黄酸浓度升高,Ubs、Bax和HSP90表达升高;随藤黄酸浓度升高与作用时间延长,PARP切割、pro-caspase-3、pro-caspase-8、ERK、p-ERK、STAT5及p-STAT5表达下降。结论: 藤黄酸抑制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株的蛋白酶体活性,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RNA 干扰下调Burkitt淋巴瘤Daudi细胞系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survivin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 脂质体介导转染Daudi细胞。多重RT-PCR 检测 survivin mRNA 表达;Western blotting 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干扰前后细胞凋亡率;MTT 法检测干扰前后细胞对化疗药物阿霉素(adriamycin,ADR)敏感性变化。结果:与无功能control-shRNA处理组和PBS处理组比较,转染survivin-shRNA 细胞的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率显著降低,抑制率分别为62.32% 和61.88% (P<0.05);FCM结果示转染组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 AI) 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 MTT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的阿霉素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25±0.43) μmol/L,显著低于无功能control-shRNA处理组(0.87±0.21) μmol/L和PBS处理组(0.91±0.36) μmol/L,P<0.05;相同剂量ADR对转染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PBS组和control组。结论: 发夹RNA干扰survivin基因可显著提高Daudi细胞凋亡率和对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